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还乐贷款审核需要多久

本文目录

六农民“被贷款”七百万随即被转走,银行追讨被吉林高院驳回

澎湃新闻记者王鑫

吉林省德惠市6名农民在德惠市隽氏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隽氏公司)打工时,在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隽某柱的叔叔隽某兴的引导下,与图们敦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敦银村镇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保证合同,共向敦银村镇银行贷款700万元。

但是,这些贷款由银行打到6人名下的卡里后,很快就被转到他人账户上。直到敦银村镇银行将6人起诉要求还款,6人才知晓情况。

同时被起诉的还有隽氏公司。该公司老板隽某柱一审时辩称,是敦银村镇银行负责人张胜说银行的账需要充数,需要办理转贷,几天就完事。“我不清楚贷款发放的情况,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不审核贷款的人符合不符合条件就发放贷款,我公司不同意承担担保责任。”

2019年底,吉林省图们市人民法院以银行未履行支付借款本金义务,判决驳回敦银村镇银行起诉。敦银村镇银行上诉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改判各借款人应还款。

此后,6人向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吉林省高院提审后驳回敦银村镇银行起诉。裁定书显示,本案民事案件有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且公安机关已对敦银村镇银行原法定代表人张胜立案调查,敦银村镇银行的起诉目前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条件,应当予以驳回。

2022年1月25日,6名当事人的代表向吉林省高院赠送了锦旗表示感谢:“感谢法官还我们清白!”

吉林省高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本文图均为受访者供图

“被贷款”700万元

38岁的刘长禄告诉澎湃新闻,他是德惠市大青咀镇朝阳沟村村民。此前是德惠市隽氏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隽氏公司)职工。

刘长禄说,他2016年去隽氏公司上班,在车间干体力活,月工资3000多元。“隽某兴是公司总经理隽某柱的叔叔,我们也都叫他老板。”刘长禄介绍,他虽认识隽某兴,但跟他并不熟悉。

刘长禄回忆,2017年的一天,隽某兴找到他,说要借用一下他和另外几名员工的身份证,“当时就说转贷,我们也都没啥文化,他说对我们没啥影响,就是从我们这过一下(账),我们就信了。”

刘长禄称,2017年9月,疑似银行工作人员到公司来,让他和另外5个员工签了多份文件。但这些文件有很多内容都是空的。事后他们才知道,他们签的这些文件包括向敦银村镇银行的经营贷款合同、个人担保合同(6人互相担保)。6人中,刘长禄等4人分别“被贷款”120万元,其他2人分别“被贷款”110万元,共计700万元。

不过,这些贷款由银行打入6人名下的账户后,很快被以“委托电汇”的方式转至杜某名下。而这个杜某,6人都不认识。刘长禄说,他完全不知道自己贷款了120万元的事情,他没收到过款项,也从来没还过款,直至后来被银行起诉。

2022年1月25日,刘长禄等村民给吉林省高院送去锦旗。

一审法院:银行未履行支付借款本金义务,驳回起诉

图们市法院于2019年12月30日作出的民事判决书显示,2017年,敦银村镇银行将刘长禄等人和隽氏公司起诉至法院,要求刘长禄等人和隽氏公司偿还本息和罚息。

判决书显示,隽氏公司法定代表人隽某柱辩称:“我公司不需要这笔贷款,是我叔叔跟我说张胜(注:敦银村镇银行时任法定代表人)来找他,说银行的账需要充数,需要办理转贷,几天就完事,让我帮忙找一些人。几位被告也是我叔叔找来的,确实不知道具体的情况,张胜说我们找人他给费用,具体给了多少费用我并不清楚,签订这些合同时我也在场,都是敦银的工作人员在我公司与我们签订的,我不清楚贷款发放的情况,银行的工作人员也不审核贷款的人符合不符合条件就发放贷款,我公司不同意承担担保责任。”

判决书显示,刘长禄等人在敦银村镇银行提供的《提款申请书》上签字,约定支付方式为受托支付,但无法确定受托支付的支付对象。

图们市法院认为,敦银村镇银行与各被告签订的经营借款合同、保证合同系各方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属合法有效的借款合同和保证合同。但是,敦银村镇银行于发放贷款当日,在未确定受托支付的支付对象,亦未得到借款人同意的情况下,将借款本金全部转给案外人杜某的行为,应视为敦银村镇银行未向借款人履行支付借款本金的义务。遂判决驳回敦银村镇银行的诉讼请求。

二审:一审适用法律错误,予以纠正

敦银村镇银行不服一审判决,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2020年8月25日,延边中院作出民事判决,撤销一审判决,改判刘长禄等人偿还借款及利息、支付律师费、承担连带责任。

判决书显示,延边中院查明,2017年9月12日,案涉700万元贷款打入案外人杜某账户。同日,杜某账户内以行内划转的方式向吉林通化海科农商行转款600万元,用于偿还隽氏公司贷款;剩余100万元被以现金方式支取。

延边中院认为,原被告之间签订的各合同均合法有效,各方当事人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无论是借款人,还是提供连带保证的个人和公司,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签订相关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保证合同的事实及签署后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后果是明知的,因此,被告以签订相关借款合同、担保合同、保证合同时不知道借款的事实不能成立,该院不予采信。

延边中院认为,敦银村镇银行已经按照借款人提供的收取贷款的账户,将约定的贷款打入了借款人的账户,完成了合同约定的资金出借义务。至于借款人收到借款后,委托出借人转移支付,受托人是否按照委托人的要求履行受托义务,与本案借款合同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如果借款人认为出借人办理委托事项错误,导致其财产损失,可以向受托人另行主张。一审判决认为敦银村镇银行未履行借款支付义务,属于适用法律错误,该院予以纠正。

吉林省高院再审:案件有重大经济犯罪嫌疑,驳回银行起诉

刘长禄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对二审判决极不满意:“我们都是农民,钱也不是我们借的。我们凭啥还,拿啥去还?”此后,他们委托吉林从为律师事务所律师韩振跃向吉林省高院申请再审。2021年3月,吉林省高院作出裁定,提审该案。

吉林省高院作出的民事裁定书显示,该院再审认为,根据《贷款通则》的规定,银行发放贷款应当进行贷款申请、信用等级评估、贷款调查、贷款审批等流程,敦银村镇银行异地发放贷款,两日完成所有申请审批程序,借款人晚上签署空白合同等情形,明显不符合《贷款通则》的规定及银行发放贷款的正常程序。根据敦银村镇银行的陈述,借款人开户手续、转账手续系根据个人口头授权由银行工作人员代为办理,款项进入借款人账户后直接转给杜某。借款人对授权敦银村镇银行办理相关手续并提供杜某银行账户的事实予以否认。据此,敦银村镇银行的主张缺乏证据证明,亦不符合银行交易习惯。

裁定书显示,本案中,各借款人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明知本人不符合借款条件,无真实借款意思的情况下,自述根据隽某兴的要求,持有效身份证件办理了贷款手续,应承担相应责任。但是,敦银村镇银行陈述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已对敦银村镇银行原法定代表人张胜立案调查。隽某柱作为隽氏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于隽某兴是否为实际控制人的事实陈述自相矛盾,既不承认隽某兴是实际控制人,又对公司偿还银行贷款等重大事项表述不清,前述交易环节明显违背常理。

裁定书显示,综上,从目前证据判断,本案贷款审批、签署合同、发放贷款以及委托支付等环节,与各方陈述及原审查明事实不符,本案民事案件有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且公安机关已启动刑事侦查程序,故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审理经济纠纷案件中涉及经济犯罪嫌疑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一条关于“人民法院作为经济纠纷受理的案件,经审理认为不属经济纠纷案件而有经济犯罪嫌疑的,应当裁定驳回起诉,将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的规定,本案应移送公安机关。敦银村镇银行的起诉目前不符合人民法院受理条件,应当予以驳回。

吉林省高院遂裁定撤销一审及二审判决,驳回敦银村镇银行的起诉。

刘长禄等人的诉讼代理人韩振跃认为,吉林省高院充分听取了原被告双方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经过两次公开审理,依法作出上述裁定,体现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精神。

刘长禄告诉澎湃新闻,1月25日,他和另一位村民代表6位当事人向吉林省高院赠送了锦旗表示感谢:“感谢法官还我们清白!”

责任编辑:崔烜图片编辑:乐浴峰

校对:丁晓

骗取188名老人1800多万元,套路分几步?

记者刘邓

免费发放米面油吸引老人入会,许以高额返利诱骗老人投资;为掩人耳目,出动宝马车接待,组织东南亚旅游,经常农家乐吃喝……这些都是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团伙的惯用套路。

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两起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集资诈骗案件,涉案团伙以优惠购买养老保健品为诱饵,诈骗188名老人1800多万元,少则被骗一两万,多则被骗六七十万,年龄最大受害者已经94岁。除了领取少许的分红返利外,绝大部分人本金都没有收回来。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深入采访,从诈骗团伙和受骗老人的双重视角,还原了养老保健品集资诈骗的骗术,希望更多老年人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守好自己的“养老钱”。

骗术第一步:买身份证注册公司并伪装成国企

2015年年初,已年过三十的中专生李明(化名)还在广州打工。一心想着挣大钱的他早有做生意的打算,但正经生意又不会,于是打起了诈骗老人的歪主意。

2015年2月,李明开始了他的谋划。“我在广州买了几个别人丢失的身份证,其中有一个叫石韬(化名)的人,身份证照片跟我长得比较像,我就用这个身份证作为掩护。又买了徐龙(化名)的身份证在海口注册成立海南盈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徐龙是法人,我用石韬的假名出任总经理。”

为了让公司看起来更有实力,李明在网上联系了非法中介伪造营业执照,将公司类型改为国有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

公司成立后,李明向老人们宣传其公司是一家集保健食品、养生食品、美容养颜食品开发、科研品牌推广、营销策划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除了保健食品产业外,李明还向老人们谎称公司有原生态水底网箱养殖产业,在广西钦州水库有600亩养殖区域,水底网箱200个,年产量80万公斤以上;又谎称公司在贵州安顺有1.8公里长的采砂场,拥有5年采砂权,年产量可达10万立方米以上,分别与多家大型房地产企业有多年合作关系;还谎称在云南投资种植三七共1000亩,预计年收益可达上亿元,是云南三七行业种植标杆……

案发后,李明坦言,“我设立这个公司的目的就是用来集资诈骗,就怕案发后警察抓到,所以用买来的身份证办理工商登记。我让公司的骨干员工都使用假名,就是为了以后躲避公安机关的追捕。”

骗术第二步:“小恩小惠”吸引老人,再抛出诱饵发展会员

李明在成立海南盈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同时,还设立盈丰营康会员之家俱乐部。2015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李明以海南盈丰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名义,通过向中老年人发放传单、宣传册,免费发放鸡蛋、米面油等方式,吸引中老年人成为该公司的会员。

在公司的宣讲会上,李明告诉老人们,每年交570元会费每月可获赠一桶蛋白质粉,每年交970元会费每月可获赠一桶羊奶粉。成为会员后,可领一张印花卡,每天到公司盖印花,印花达到一定的数量就可以换洗衣液、花生油等小礼品,还可以免费吃早茶。

同时,李明以公司名义与老人们签订俱乐部会员推广协议,为品牌推广做出卓越贡献的会员赠送1到3次海南省内旅游。

受骗老人徐某云说,她就是经先加入的会员朋友介绍参与“优惠”活动才上当。记者采访发现,像徐某云一样经朋友介绍掉入骗局的人不在少数。

骗术第三步:许以高额返利诱骗老人投资

李明带着公司业务人员在早茶会、客户联谊会等场合,对会员们谎称公司在云南、广西以及越南有农业和渔业产业项目,利润高、分红稳定,普通会员通过对公司进行投资就能升级为VIP会员并分红。

李明跟老人们保证,VIP会员投资1万元起步的,每投资1万元每月返利300元,返还12个月利息后,本金也一并返还,另外还有现金补贴500元;投资12万元起步的,每投资1万元每月可返利450元;20万元以上投资的,每投资1万元每月可返利600元。

不少老人禁不起高额返利的诱惑,纷纷拿出自己的养老钱。“我买了一年的羊奶粉后,决定投资公司的养鱼项目。后来公司的副总林某祥又跟我们100个会员开会说,公司在云南投标了一个很大的三七种植项目,利润很高,本来海南的项目只分500亩地,他为了海南客户的利益多争取了500亩。我就又追加了投资。”徐某云说。

为了让骗局更逼真,李明等人与每位老人都签订了投资合同,并开具收据,每月月底都按合同约定给老人们分红返利。其中一名受骗老人何某坚说,为了让老人们相信投资项目的真实性,李明带着他和其他几名老人到广西钦州实地考察,在鱼塘让他们抓鱼。“还开着黑色的宝马车接待我们。”

受骗老人林某兰说,李明和公司的业务员经常在海口的一些酒店包厢请会员喝茶,公司还组织过会员去北京、上海、云南、广西、越南等很多地方旅游。“用旅游吸引我们投资,投资越多去旅游的地方就越好,投资4万元可获得去香港旅游的机会、投资8万元可获得去泰国旅游的机会等,还经常带我们去农家乐玩,请我们吃饭,在这个过程中跟我们讲投资项目的事情。”

骗术第四步:“借新还旧”人去楼空

受骗老人林某和关某莲从2015年10月开始投资,至2017年6月投资到期后准备把本金取出。“我的业务员就跟我说公司放假了,后来又跟我说公司没钱了,这些年我分四次共投资了13万元,直到我发现人去楼空了,才知道被骗,这才到公安机关报案。”林某说。

法院审理查明,该公司除了老人的投资款,没有合法收入来源,向中老年客户吸收的资金也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没有实际投资项目,而是以返还利息及分红的方式,从成立至2017年6月资金链断裂,一直通过“借新还旧”“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偿还会员本息,李明等人以该公司名义共骗取188名集资参与人1810.7万元,案发前后仅返还116.9284万元,实际骗取1681.7716万元,数额巨大。

近1700万的款项被用来干什么了呢?法官告诉记者,大部分款项被李明及公司骨干分成,用于购买豪车、房产,赌博等。“我让我老婆拿钱去还了广州房子的贷款。还用钱买了一辆奔驰S320轿车,花了100多万。”李明说。

法官提醒:警惕养老诈骗陷阱,填补相关漏洞

案件主审法官曹永明指出,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信息闭塞、需要陪伴、渴望健康、认知较弱等特点炒作概念、虚假宣传、设置陷阱,骗取老年人钱财。该案反映出针对老年人的反诈骗宣传还不够、公司设立不规范、保健品营销模式不合规等问题。

曹永明建议,政法机关应针对中老年人的特点,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中老年人的防范意识。此外,公安机关应加大对非法买卖身份证件和制造、买卖假证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工商代办公司的监管,在公司注册登记时对相关资料严格审核、把关,并对公司的经营范围进行规范。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虾米音乐关停一年了,无数老用户却还在期待它复活

醒醒吧,虾米再回不来了。

“现在,还有什么办法能用虾米音乐听歌吗?”

说起来大伙们可能不信,这已经不是差评君第一次在网上看到类似的问题了。

最标准的,就是这种求还能使用的虾米乐客户端,并且诉说着自己和虾米音乐故事的帖子。

目前稍微比较靠谱的是,在虾米音乐的公众号上虾米暂时还能借尸还魂。

而除此之外,拉出来的眼泪往往只能往肚子里咽。

记性好的差友应该还记得,早在去年的2月5号,运营了十二年的虾米音乐其实就正式关停了。

掐着手指头一算,虾米音乐坟头的草刚好长了一年,正值草长莺飞二月天。

差评君当时也写过文章,盘了盘虾米音乐的历史和经营不下去的原因,算是来了一波最后的缘难了,情难了。

那篇文章的评论区,也完全就成了个虾米音乐的悼念场。

本以为在深情告别之后,用户们能和虾米音乐分手快乐,他们也可以找到更好的。

但谁能想到,虽然在关停前最后的一两年,虾米音乐的日活已经只剩下了100万左右,被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网易云音乐甩在了后头。

但一些网友们依旧想念它的笑,想念它的橙色的图标,想念它独特风格和它身上的味道。

在虾米音乐的豆瓣小组里,也几乎每天都有新帖子更新。

在贴吧、知乎,甚至是群里。。。也一直都有着那么一批人,他们回忆过去,对虾米音乐痛苦的相思忘不了,到处回忆着虾米音乐的好。

而这也让我十分好奇,虾米那100万的日活用户,最后他们都去哪了?没了虾米之后的中国在线音乐平台,又有了那些新变化。还有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对虾米那么不舍。

而今天呢,差评君也准备借着虾米音乐关停一周年,和大家聊聊后虾米时代的那些事儿。

当然啦,并没有专门的统计机构做过“虾米难民”迁徙的统计。

所以差评君就卧底了一波和虾米相关的贴吧、豆瓣小组,还有QQ群之类的,来讲讲自己的所见所闻。

在差评君的询问之下,发现除了一小撮人选择了Sif和AMi之外,大部分的人其实还是把QQ音乐或网易云音乐当成了新家。

至于为啥这么选,很多人都回答到,因为版权之类的原因,你没得选。而在回答完之后,多半会接一波对“新家”的破口大骂。

而版权问题,其实也被很多人认为是压倒虾米音乐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伙们或许还记得那个上网随便下载音乐、网络音乐盗版满天飞的时代。

虽然咱们听众白嫖是爽了,但是对于专业音乐人的来说,那或许是最黑暗的日子,当时花钱在网上听歌,很可能还会被人嘲讽人傻钱多。

直到2015年最强版权令的下发,才让一切有了改观,但版权垄断的问题也渐渐冒了出来。

腾讯音乐这边因为口袋里票子多,签下了环球、索尼、华纳等多家厂牌和平台的音乐内容。

网易云也通过之前的版权互授,拿下了相应的版权。

要知道光是这几家唱片公司,就占了全球产品市场七成以上的份额。

而在这一场版权大战中,虾米除了在当年拿下了BMG、滚石、华研等唱片公司的独家版权之外,后期基本属于摆烂的状态。

就有数据显示,腾讯音乐的版权覆盖率有90%,网易云有70%,而虾米只有20%。

相反,不怎么打版权战虾米走的是小而美道路,其中专业的音乐服务和对独立音乐人的扶植,便是虾米让人怀念的地方之一。

据说当中大伙们最交口称赞的,是虾米的音乐分类,1000多个曲风流派的专业分类,小众用户们能根据自己喜好,找到适合自己风格的歌曲。

这么说吧,在虾米被关停之后,甚至还网友自发建了个网站,把虾米上的曲风流派简介搬运了下来。

可见这玩意儿是多么受小众用户的喜爱。

还有对音乐人各种的扶植计划也是层出不穷,像是什么寻光计划、免费的母带制作计划等等,至少在那些虾米难民的口中,虾米是个为数不多真正在做音乐的软件。

就有个曾在虾米发歌的兼职音乐人向差评君吐槽,比起某云音乐的质量参差不齐、还有某音乐的侵权搬运,审核严格的虾米简直就是清流。

而他自己也说,在多次被拒绝之后,它依旧记得最后成功通过音乐人审核时的那种喜悦。

但是小众之所以叫小众,是因为它只是少数人,你没那些大热歌曲的版权,大部分的用户流失也便是在所难免的。

虾米音乐也就从巅峰时期的日活800多万,降到了100万。这也让用户口中“只考虑音乐和音乐人”的虾米,走向了关停。

而在虾米关停后的后虾米时代,其实在线音乐平台的圈子,也或多或少发生了些变化。

首先就是大伙们都在惋惜,要是虾米音乐要是能再撑下去那么几个月,架在脖子上版权利刃就被卸下,或许就能成功续命了。

因为大厂们不断地在版权领域砸钱内卷,让在线音乐内容也越来越割裂,听个歌要安装三四个音乐A的局面让用户们很不方便。

在去年的七月份,一系列关于打击音乐版权垄断的政策出台了,音乐版权的价格渐渐回归了理性,其他一些新音乐平台,也有了喝汤的机会。

总之,整个在线音乐平台市场算活跃了起来。

像是快手就上线了音乐社区平台“小森唱”,字节跳动也在内测自己的音乐产品“汽水音乐”,网易云音乐也成功上市。

但是差评君想说的是,要是虾米音乐继续做那个“小而美”的纯粹音乐平台的话,它的结局大概还是会被关停。

因为在目前国内的在线音乐圈,虽然变了很多,但是依旧没变的是:单纯搞音乐,真的是不赚钱。

这么讲吧,在这个后虾米时代,目前国内在线音乐的格局是“一超一强”。

“超”指的是超级平台腾讯音乐,旗下的音乐、酷狗音乐和酷我音乐霸道得很,占据了国内市场的75%份额。

“强”指的是网易云音乐,市场份额也有10%。

就拿这个“超级平台腾讯音乐”为例子,差评君看了一波他们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作为圈子里为数不多能赚到钱的平台,他们第三季度的总收入是78.1亿人民币。

而其中呢,有超过6成的票子是来自于他们的“社交娱乐服务”,也就是直播打赏这一类的。。。

同样,网易云音乐的招股书里也提到过,他们一半的收入也来自于社交娱乐服务,而且即便是这样,网易云音乐目前还没有盈利,据说他们打算一直亏到2023年。

所以啊,把这些平台说成是披着音乐外壳的“直播平台”,丝毫不过分。

这个时候大伙们再对比一下虾米音乐的业务,几乎都是围绕着音乐本身而展开的。。。

表格来自: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虾米音乐产品分析报告

在国内音乐平台付费率只有10%左右的大前提下,虾米音乐只做音乐真的很难赚到钱。

要知道就连付费率高达45%的if,最近也都准备入局短视频了,可能各大A的终点不是贷款就是短视频和直播吧。

另外,在财报中差评君还看到了即使强如腾讯音乐,他们也有担心和害怕的点。

那就是如今的短视频平台,正在吸走音乐平台的流量,腾讯音乐的月活其实在下降。。。

所以虾米即使真的活到今天,可能也撑不住短视频的狂轰滥炸。

在过去呢,你或许会发“戴上耳机打开音乐,这个世界与我无关”之类的朋友圈或说说。

但是在这个时代,静下来的你或许只会戴上耳机,刷起短视频。

而很多时候,一首歌是在短视频平台爆火之后,网友们才纷纷去各大音乐平台搜索的。

短视频平台就这么成了音乐的宣发地,你的音乐能不能火,得看短视频们的心情。

音乐平台反而成了下游喝汤的那个角色。

这就是为啥对于那些不玩短视频的网友来说,那些年的年度热歌一个比一个陌生。

当然啦,音乐平台也开始和短视频平台开始一起赚钱,像是网易云和抖音,腾讯音乐和快手就达成了战略合作,短视频平台负责火和曝光度,音乐平台负责版权等问题。

总的来呢,现在的音乐平台是越玩越花,除了直播、短视频之外,还有什么相亲交友、游戏专区这类的花活儿层出不穷。

要不是A名称背后的“音乐”二字,可能还真看不出来它是个音乐软件。

而这个时候再看那个单纯做音乐的虾米音乐,或许就能知道它为什么会失败;也或许会明白,为什么已经关停了一年,还有那么多人想念虾米了吧。

不过除了至今还在被虾米音乐拨动心跳的少数用户外,虾米音乐那100万日活中的大多数人,也应该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平台。

他们也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