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金融贷款公司排行

本文目录

信贷类APP数字竞争力榜单:安逸花荣膺行业桂冠

近日,零壹财经发布信贷APP数字竞争力榜单。据榜单排名显示,安逸花以983.31万人的月活量和7.97的综合评分位列第一。

据悉,零壹智库基于易观千帆数据(2022年1-9月的可得数据),对来自消费金融公司、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小额贷款公司的65款信贷类APP的月活跃用户数、月使用时长等7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各项指标重要性设定权重并进行综合性评比,形成消费金融APP的数字竞争力排名并进行分析。

资料来源:零壹智库

从榜单整体来看,得益于金融科技公司在技术优势和流量优势,信贷类APP综合排名靠前。但在本次榜单排名首位的却是消费金融公司类的——安逸花APP,综合得分7.97分,月活跃人数达到983.31万人,招联金融APP以5.37分排在第八名。由此可见,消费金融企业旗下的APP增长势头迅猛,更有甚者已经位居行业前列。

消费金融追求数字科技变革、创新。短期来看提高了消费金融服务的灵活性和便利性,长远来看更是企业追求长期价值的谋篇布局。

消费金融平台依托科技实力,打破原有的壁垒与垄断,以多元化的服务场景深入居民消费生活,保证高频的用户活跃,达到改变用户心智、赢得用户认可。

案例分析:

安逸花

作为唯一一个月活近千万的APP,安逸花再次荣登榜首,其背后的主要原因是科技创新研发和产品优化迭代。

安逸花搭建起一套完整的获客矩阵,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不同分层用户,并根据不同用户特点搭建流程服务体系,实现千人千面的终端服务。同时,安逸花还研发了一套强大的归因体系,通过多维算法,快速准确地确认用户来源,并选择最适合的流程承接用户,在精准营销的同时,实现降本增效。

此外,安逸花还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迭代,通过改良产品设计、用户体验,提升安全认证等措施,实现精细化管理,提升用户满意度。据了解,安逸花APP自上线以来,已完成200多次优化迭代。

有钱花

作为排名第三的APP,有钱花原名百度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服务品牌,是基于利用百度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风控技术,具有申请简便、审批快、额度高、放款快、安全性强等特点。

有钱花还覆盖日常消费、教育、医美等多个消费场景,以互联网科技为引擎,可根据用户的借款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为用户提供值得信赖的信贷服务,基于科技与服务获得了多个用户的认可。

招联金融

招联金融由招商银行与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其旗下的招联金融APP为用户提供安全、专业、智能、便捷的现金借贷、分期消费贷款服务。

在服务体验方面,招联金融APP的产品具有,申请容易、放款快、额度高的特点。招联金融APP为客户提供了更加快速便捷的线上化用户体验,用户可以通过招联金融APP享受现金借贷和分期购物等服务。

综合来看,在2022年前三季度信贷类APP活跃度整体表现稳定,但随着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迅速崛起,各平台数字化能力逐步成熟,锻造技术创新,拓宽消费场景,提升服务质效,数字技术服务、赋能业务的成果将逐步显现。未来,数字科技必将在服务用户、伙伴共赢以及塑造企业综合竞争力上发挥决定性作用。

国有六大银行万亿融资纾困头部房企,获益者还会有谁

当前的信贷授信对象主要集中在头部、经营较为稳健的房企,业界预计,下一步,销售排行在TOP20-TOP70的房企有望获得更大支持,资金提供方也将由国有大行扩展到股份制银行

文|《财经》记者陈洪杰张颖馨编辑|袁满

继一系列金融政策性利好消息之后,地产界再度获得金融机构的实质性驰援。

11月23日、24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大行发布消息称,将向包括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碧桂园、美的置业等多家头部房企提供超过10000亿元的意向性授信。

上述万亿元的授信还不包括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目前中资银行中总资产规模排名第二和第三的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尚未公布意向性授信的额度。

11月24日下午,建设银行邀请88家房地产和住房租赁企业,召开了房地产市场形势展望暨住房租赁基金交流会,并与8家房企签署了合作协议。据《财经》记者了解,不少国企、央企、民企等在参加会议后并进行后续合作协议签署。

农业银行表示,已在11月23日下午,与中海发展、华润置地、万科集团、龙湖集团、金地集团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国有大银行密集对重点房企授信的信号意义较强,被市场认为是落实近日出台的《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下称“十六条”)的具体措施。

11月24日下午,中国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称,目前六家国有大行围绕“十六条”监管政策,专题研究细化措施,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和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建立区域优质房企“白名单”,对于暂时遇困房企存量开发贷款给予展期等安排;对于重点客户、重要项目采取绿色通道形式加快审批和发放等。

“积极配合做好‘保交楼’工作,靠前对接专项借款安排,着力推进‘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利用并购贷款、投行等工具,稳妥推进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保障受疫情影响、符合延期政策的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征信保护。”上述负责人称表示。

有分析人士称,上述一系列政策疏通了过往地产政策中存在的堵点,将助推行业形成正反馈循环。房企预销售额有望将在2023年企稳,但建设活动不会同步恢复。房地产复苏仍需时日。

国有大行支持房企

近日,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行陆续开展了对房地产企业的授信工作。

《财经》记者获悉,11月24日下午,建设银行与8家房企签署了合作协议,其中国有与民营、房地产开发企业与住房租赁企业、优质房企和出险房企均有一定比例。具体而言,签约的8家房企中,既有中交建这样的央企,首开与越秀这样的地方国企,更有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美的置业、合生创展、大华等民营房企。据悉,双方将就房地产金融、住房租赁业务、综合金融服务、共同防范化解风险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不久前的11月8日,建行宣布成立建信住房租赁基金,在落实“租购并举”、满足居民租住需求的同时,亦助力房企纾解资金流动性紧张等难题。据悉,建信住房租赁基金募集规模为300亿元。截至目前,该基金重点推进项目20余个,项目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亿元。

同在11月24日,工商银行与万科集团、金地集团、绿城中国、龙湖集团、碧桂园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等12家全国性房地产企业,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达6550亿元。邮政储蓄银行分别与万科集团、龙湖集团、绿城集团、碧桂园、美的置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意向性融资总额2800亿元。

中国银行也于11月23日与万科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为万科集团提供不超过1000亿元或等值外币的意向性授信额度。交通银行与美的置业和万科集团分别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为美的置业提供2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为万科集团提供1000亿元意向性综合授信。

另外一家国有大行农业银行,在11月23日下午,与五家房企举行银企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围绕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进一步加深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农业银行称。

国有大行是房地产金融市场的重要供给端,上述措施对于进一步改善房企资金状况有积极的作用。“此类融资工作更多是采取融资授信、签署战略协议的方式进行,具有非常好的导向。其对于房企开发端、销售端、经营端等都会产生好的资金补给。”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

从目前覆盖的企业看,授信对象主要集中在头部、较为稳健的企业。严跃进称,预计下一步,其他一些排名稍后、经营状况好的房企也将获得很大支持,尤其是销售排行在TOP20-TOP70的房企,银行更会积极和此类机构合作,以进一步改善企业流动性。

也有银行分析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近期金融支持房地产授信的银行多集中在国有大行,后续将扩展到股份制银行。

2022年11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召开全国性商业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称,要全面落实房地产长效机制,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稳定房地产企业开发贷款、建筑企业贷款投放,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支持开发贷款、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在保证债权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展期。

上述座谈会还称,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民营房企发债融资。完善保交楼专项借款新增配套融资的法律保障、监管政策支持等,推动“保交楼”工作加快落实等。

在近期举行的“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多位监管高层齐谈论房地产市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称,房地产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其良性循环对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了一些调整,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一城一策”用好政策工具箱,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针对前期一些房企风险暴露导致逾期交房,出台了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支持已售住房的建设交付,并研究设立了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保交楼”结构性政策工具。

“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11月21日称。

中国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同样表示,支持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继续支持房地产企业合理债券融资需求,支持涉房企业开展并购重组及配套融资,支持有一定比例涉房业务的企业开展股权融资。

房地产复苏仍需时日

近期政策对房企流动性、再融资、金融机构授信等症结均有疏通,房地产行业能否实现持续性复苏?

“房地产与银行业是强相关性,我们也期待房地产业的复苏。当下国有大行对优质房企的支持是对监管要求的反应,也是业务的布局。”一位银行业人士称。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截至2022年9月末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仍达53.3万亿元,占全部贷款余额的25.3%。

考虑到银行抵押贷款的抵押物也多以房产为主,且投资等非信贷资产及表外理财资产也均涉及房地产行业,总体行业敞口仍然较大。

“其实,房地产信托早已大量逾期,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当下,虽然监管支持信托贷款等存量融资合理展期,但信托公司对房市复苏的贡献不大了。银行的支持和销售的复苏是房企流动性持续改善的关键。”一位信托公司的业务经理对《财经》记者表示。

“大部分房企重获融资渠道且购房者信心恢复后,中国房企的信用状况才有望总体企稳。监管方面最新出台的支持性措施可能会激励境内银行更积极地提供保交楼配套融资,并为现金短缺的房企提供临时流动性支持。但是,目前尚无法确定房地产行业能否仅凭这些措施实现持续性复苏。”惠誉评级称。

“预计2023年新房销售大致与上年持平,新政影响尚待检验。购房需求回暖取决于购房者信心和就业前景的恢复情况,而这又依赖于中国的防疫管控措施能否持续放宽。此外,尽管政策制定者在强化保交楼力度,但房企能否按时交付优质住房的不确定性或将持续存在,而这是阻碍购房者购买期房的最主要因素。”惠誉评级表示。

数据显示,2022年10月房地产投资同比下滑16%、低于上月下滑的12.1%,新开工和施工继续低迷,竣工连续2个月降幅扩大;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23.2%,持续走低。

近日,汇力基金董事长孟晓苏称,现在房地产市场的难题是已经跌得太深,居民信心很难恢复。虽银行愿意给房企贷款,但难找具备条件的房企;虽银行愿意给购房百姓贷款,但难找愿意购房的百姓。“需要对社会进行信心喊话,重讲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他称。

“楼市在谷底已经将近两年,损失惨重。重新恢复房地产市场正常发展的所需时间也将会比以往更长。”孟晓苏表示。

国有大行托底经济,五大行涉农贷款余额15万亿农行夺魁

作为银行业的“头雁”,面对疫情挑战和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国有大行有力支持稳住经济大盘的同时,盈利能力也在稳健提升。最近中银证券发布“银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指出,国有大行营业收入放缓,归母净利润增速提升。

从六大行披露的三季报来看,六大行经营业绩皆再上一个台阶。营业收入合计2.84万亿元,归母净利润较今年上半年末的6731.71亿元突破万亿关口,合计达到1.03万亿元。

此外,六大行贷款总额较去年末新增超9.6万亿元达到95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与邮储银行新增贷款创同期历史新高。具体来看,六大行向实体经济领域投放的贷款显著增长,为助力乡村振兴涉农贷款投放量大幅提升。

除了交通银行尚未披露外,其余五家银行涉农贷款余额总计1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3万亿元。其中,农业银行以5.48万亿元的投放金额位居榜首。

业绩再创新高

11月24日,中银证券发布的“银行业2022年三季报综述”显示:稳增长政策下,国有六大行规模增速提升更显著,让利持续影响息差,其他非息收入受到权益市场影响,整体营业收入增速放缓。而通过拨备力度放缓,强化反哺盈利,提升盈利增速。

稍早前,国有六大行(工、农、中、建、交、邮储)三季报全部“出炉”,经营业绩实现了高基数上的又一次提升。

截至今年9月末,六大行资产规模总计162.53万亿元,同比增加12.5%;负债规模总计149.3万亿元,同比增加12.8%。资产与负债规模的增速均较上年同期上升6个百分点。

资产规模方面,处于龙头位置的依然是“宇宙行”工商银行。该行资产总额较上年末增加12.45%,达到39.55万亿元;农业银行以16.37%的增速摘得增长最快的头衔,总资产则稍逊建设银行一筹排名第三,达33.83万亿元;建设银行资产总额和增幅均居于亚军之位,分别为34.3万亿元和13.37%。

据梳理,信贷投放和吸收存款大幅增加,是六大行资产和负债规模扩张的主要驱动引擎。具体来看,六大行贷款总额共计94.9万亿元,同比增加12.8%;存款总额共计119.2万亿元,同比增加12%。

据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季度末,我国银行业总资产达37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各项贷款同比增长10.7%。照此计算,六大行总资产大约占据了银行业的“半壁江山”,资产规模与贷款总额增速也跑赢了银行业平均速度。

虽然六大行的资产和负债规模皆得以扩增,但是经营效益表现方面,资产规模稳居榜首的工商银行有些“掉队”了。

今年前三季度,工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113.92亿元,在国有大行队列内排在首位。不过,增速却有所下滑,同比下降0.1%。而反观其它五家大行,或多或少都保持了正增长,其中邮储银行增长最快,增速达7.79%。

据梳理,工商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微降,主要归因于非息收入减少。截至9月末,该行非息收入1837.94亿元,同比下降8.54%。

营业收入下滑的工商银行,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仅高于排名最末的交通银行0.09个百分点,分别为5.56%、5.47%。邮储银行是唯一一家归母净利润两位数增长的大行,增速高达14.48%。

总体来看,六大行盈利能力保持稳定。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营业收入合计2.84万亿元,同比增长2.36%;归母净利润合计1.03万亿元,同比增长6.47%。以273天计算,日均盈利高达37.86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末,六大行的总归母净利润仅6731.71亿元,如今三季度业绩显示这一指标已被刷新至万亿级,可谓是再创突破式新高。

5家大行涉农贷款余额达15.1万亿元

央行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银行业信贷投放提速的同时,持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基建、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低碳等领域是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

截至三季度末,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小微贷款余额23.16万亿元,同比增长24.6%;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

同时,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7%。其中,五家大行(交通银行尚未披露)涉农贷款投放贡献显著,余额总计15.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23万亿元。

按照金额大小排名,依次是:农业银行5.48万亿元、工商银行3.2万亿元、建设银行2.9万亿元、邮储银行1.77万亿元、中国银行1.75万亿元。

具体来看,在涉农贷款投放方面领跑的农业银行,今年前三季度涉农贷款余额较年初新增7443亿元。粮食领域农户贷款余额达706亿元,比年初增加177亿元。此外,乡村振兴县域贷款新增9744亿元达7.2万亿元,增速高于全行贷款平均增速2.7个百分点达15.7%。

农业银行致力于发挥“服务乡村振兴的领军银行”作用。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今年已与中粮、中储粮等涉粮央企签订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乡村振兴的“金融+产业”合力,加大粮食安全、乡村产业、乡村建设等重要领域贷款投放。

另外,工商银行的涉农贷款投放余额增幅最大,达到22%,较年初新增超6000亿元。中国银行的普惠型涉农贷款余额增长最快,达38%,较年初新增717亿元。

此外,国有大行在支持实体经济复苏的同时,综合运用多种不良处置手段,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资产质量稳步向好。

截至三季度末,六大行不良贷款余额总计1.3万亿元,同比增长6.43%,小幅的不良贷款反弹处于整体可控范围。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平均不良率为1.34%,较上年同期下降0.08个百分点,同时也低于银行业1.74%的不良率0.4个百分点。

具体来看,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3%,处于六大行中最低位,资产质量持续保持领先。此外,该行拨备覆盖率是六大行中唯一一家突破400%的银行,达到404.47%。

今年10月16日,六大行集体发布公告称,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