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长期贷款回暖提振信心
在9月份的季末大规模投放之后,10月份新增贷款同比环比均明显回落,但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却同比多增,显示经济复苏并未失速。
10月份企业部门新增中长期贷款4623亿元,占当月新增贷款比重约3/4,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一般而言,企业短期贷款主要用于资金周转,中长期贷款多用于资本开支,所以与固定资产投资密切相关,同样可以按照固定资产投资的框架,多角度分析。
今年中央已经先后推出了两批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并新增了8000亿元政策性银行信贷额度,与之配套的基建企业中长期贷款必然随项目推进而持续放量。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按规定也于10月底前发放完毕,同样为基建领域带来了增量资金。
制造业投资下半年以来表现亮眼,同增值税留抵退税改善现金流、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走低有关,9月初推出了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的组合政策以支持企业设备更新改造,同样会带动制造业领域的中长期贷款。10月份,耐用消费品价格环比大幅上涨,已达到2011年有统计以来的最大环比涨幅。
同时,尽管需求端尚未明显改观,居民购房意愿有待进一步提振,但供给端政策正在持续加力。继2000亿元“保交楼”专项借款之后,监管部门近期对房地产领域贷款投放提供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校正过度避险行为”,房企融资难度会进一步下降。
可以看出,企业中长期贷款的逆势增长,相当程度上是受到政策逆周期调节的推动,但从居民部门信贷需求来看,经济内生动能仍显疲弱。展望下一阶段,政策有望继续加力提效,内生动能也在边际改善,两者将合力推动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一方面,国务院要求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明年的专项债部分限额已经提前下达,下一阶段基建项目资金仍能得到保证。
另一方面,设备更新改造贷款将在四季度加快投放,在原有的教育、卫生健康等10个领域之外,中小微企业和消费类设备更新改造也被纳入专项再贷款和财政贴息支持范围,这将有助于扩大制造业需求并引导预期。
此外,除了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之外,监管部门还新出台了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举措,涉及稳定房地产开发贷款投放、支持个人贷款合理需求等多个方面。这将进一步改善房企的融资环境。
综上,前期的稳增长政策效应正与经济环境的边际改善形成共振,经济有望走出此前的偏弱局面。代表企业预期的中长期贷款有望保持较快增长,提振信心,继续为经济复苏提供动力。(王静文来源:经济日报)
来源:经济日报
LPR利率连续4个月不动,5年期以上品种还有下调空间?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连续4个月“按兵不动”。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均与上月持平。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LPR利率在中期借款便利(MLF)利率基础上加点而来,而12月份MLF维持不变,因此市场对本月LPR利率未变已有预期。不过,LPR利率“按兵不动”,无碍于国内稳健货币政策,以及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
“12月5年期以上LPR报价未下调,背后或存在近期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上升较快、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处于政策观察期、房贷利率重定价日效应等三个原因。”不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为支持楼市尽快企稳回暖,短期内5年期LPR报价有下调空间。
LPR连续4个月未动,或因市场利率已经较低
LPR利率自今年8月最后一次下调之后,已经连续4个月“按兵不动”,并保持在当前水平。
“本月LPR维持不变,主要的考虑可能是市场利率已经较低以及内外均衡问题。”招联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今年以来,我国LPR已经下降3次,市场利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持续大幅加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货币政策调整的空间。
根据央行公布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同比下降了0.59个百分点,处于有统计以来低位。
周茂华还认为,近年来,国内银行受宏观经济波动与持续让利实体经济影响,部分银行的净息差和经营压力明显增大。同时,考虑国内因城施策稳楼市措施仍有较大空间,国内需要继续引导各区域用好政策空间。
王青认为,考虑到在疫情防控政策调整初期,宏观政策需要适度加大稳增长力度,其中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是重要发力点。而9月以来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效应逐步体现,12月降准落地也会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每年约56亿元。
“12月LPR报价持平不会影响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势头。”王青预计,年底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将续创历史新低,新发放居民房贷利率也有望延续小幅下行势头。
周茂华认为,LPR“按兵不动”无碍国内稳健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更强调力度,纾困支持更加精准有效。央行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增长同时,通过结构工具、改革手段,引导金融机构重视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加大基建、制造、科创、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但商业银行需要持续完善内部治理,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通过完善和优化业务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和风控能力,增强银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
此外,相对于1年期LPR利率而言,市场对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降一直有所预期,但5年期以上品种同样4个月保持不变。王青认为,11月13日监管层推出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14日印发《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稳楼市政策力度持续加码,目前正处于政策效果观察期。同时,居民房贷重定价日多为每年1月1日,要依据上年12月5年期LPR报价,确定当年全年的存量房贷利率水平。
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是否还有下降空间?
对于未来LPR走势,董希淼认为,叠加今年以来银行存款利率明显下降和两次全面降准,银行资金成本已经有所下降,减少加点仍有空间。
“2023年1月或2月,是LPR下降的时间窗口。”董希淼认为,从10月、11月金融数据看,住户贷款特别是住户中长期贷款增长乏力,是拖累人民币贷款增长的重要因素,反映出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仍然不足。应继续引导LPR尤其是5年期以上LPR适度下行,既减轻居民住房消费负担,又激发企业中长期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更好地推动宏观经济稳步恢复。
王青认为,为支持楼市尽快企稳回暖,短期内5年期以上LPR报价有下调空间。他预计,2023年1月1日房贷重定价日过后,5年期以上LPR报价有可能下调0.15个百分点。
“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5年期以上LPR报价下调的迫切性较高。”王青表示,就宏观经济而言,除疫情带来的短期波动外,房地产低迷是2021年下半年以来经济下行压力的一条主线。接下来为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除强化“保交楼”等供给端支持外,持续下调居民房贷利率,推动楼市企稳回暖是关键所在,而且具有较强的紧迫性。这也是明年上半年稳增长、防控风险的主要发力点。
王青还认为,当前居民房贷利率相对偏高,具备一定下调空间。他指出,在经历了前三个季度的大幅下调后,多地房贷利率已降至5年期以上LPR报价决定的最低值附近。接下来为推动房贷利率进一步下行,除了放宽首套房贷利率下限外,需要5年期以上LPR报价先行下调。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10月新发放居民房贷加权平均利率为4.3%,已低于2009年6月创下的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4.34%)。但无论是与同期企业贷款利率对比,还是从与名义经济增速匹配的角度衡量,当前居民房贷利率都处于相对偏高水平。
此外,王青表示,近期存款利率较大幅度下调,有望增加报价行压缩5年期以上LPR报价加点的动力。整体上看,本轮存款利率下调幅度明显大于4月的年内首次存款利率调整。这将有效降低银行边际资金成本,为报价行下调LPR报价加点提供动力。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姜樊
编辑李铮
校对刘军
12月LPR报价“按兵不动” 专家称2023年仍存在下调空间
本报记者谭志娟北京报道
12月LPR报价出炉:12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当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本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均与上次相同。
对此,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12月2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说:“LPR利率维持不变,符合市场预期。这主要是因为作为LPR利率的锚,MLF利率不变,市场对本月维持LPR利率不变已有预期。其次,近年来,国内银行受宏观经济波动与持续让利实体经济,部分银行的净息差和经营压力明显增大。此外,考虑国内因城施策稳楼市政策措施仍有较大空间,国内需要继续引导各区域用好政策空间;同时,市场对经济复苏前景持续增强,稳楼市一揽子政策效果显现,楼市有望筑底企稳回暖。”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认为,自8月LPR实现非对称下调后,近几个月LPR报价均“按兵不动”,主要与MLF等政策利率维持不变、资金利率快速上行和市场波动使得银行负债端承压、信贷需求不足下净息差已处于历史低位等因素有关,LPR报价没有相应下调空间。
记者注意到,本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报价继续“按兵不动”,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在于当月MLF利率未发生变化。
12月1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当日开展6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本月MLF操作利率为2.75%,与上月持平。
温彬还指出:“12月MLF利率维持不变,主要缘于内外因素的综合考量:一方面,美国CPI虽连续第二个月超预期回落,但美联储决议及鲍威尔讲话偏鹰,且利率终值预期提升,2023年至少还有75的加息空间,短期仍对我国政策利率下调形成一定制约;另一方面,近期国内防疫、地产等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各项重要会议积极定调提振市场信心,经济回稳向上的大趋势已基本确定,政策效果显效观察期内继续下调政策利率的必要性不高。”
在美国CPI方面,当地时间12月13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CPI同比上升7.1%,为2021年12月以来最小增幅,原预期7.3%,前值7.7%。虽然CPI出现回落,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近期发表讲话时称,美联储预计持续加息的行动有助于将通胀率恢复至2%的目标。他还指出,预计2023年不会降息,而明年2月会议上宣布的加息幅度将取决于经济数据。
不过,在周茂华看来,本月LPR按兵不动,这无碍国内稳健货币政策继续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更强调力度够,纾困支持更加精准有效。央行在保持总量政策适度增长的同时,通过结构工具、改革手段,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实体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对基建、制造业、科创企业、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
展望未来,周茂华告诉记者:“从趋势看,短期LPR利率维持不变,国内通过积极财政、结构性工具,挖掘LPR改革潜力等,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薄弱环节,制造业、科创企业等领域支持,降低综合融资成本,激发微观主体活力。”
周茂华还指出:“LPR利率保持稳定,但无碍金融机构让利实体经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加大中长期信贷投放,让更多小微、制造业企业拥有活动资金,加大重点领域融资保障,促进投资、带动就业,有效扩大内需助力稳定经济大盘。”
温彬认为,2023年初LPR或再次非对称下调,且下调存量房贷利率的必要性更高。
因为在温彬看来:“近期各项稳经济政策不断加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释放出更强的稳增长、扩内需、提信心信号。为进一步刺激信贷需求、激活主体活力、促进楼市回暖,并有利于消费回升,2023年LPR仍存在下调空间。”
在时间点方面,温彬认为,考虑到明年初银行面临“开门红”任务,在信贷亟待发力的情况下,LPR调降可有效带动实体融资成本下降,推动信贷扩张。同时,金融支持地产“16条”措施出台后,按揭贷款等仍在低位徘徊,也需要信贷政策进一步配合,推动地产销售和投资回升。因此,明年一季度LPR调降或存在可能,且以能够更好支持实体的5年期以上LPR调降最为必要。
(编辑:孟庆伟校对:颜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