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银行贷款自动扣款

本文目录

赶紧关闭手机这个设置!每个月都在“自动扣钱”

前段时间,市民张先生下载了一款游戏,软件提示可以免费试玩7天,但张先生在体验后发现并不好玩,随即卸载了APP。但没想到的是,隐藏的“自动续费”协议已经生效,之后就是月月扣费,由于张先生开通了多个账户的会员,一时也分不清到底是哪一个在扣费。

这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

不去仔细查询账单

很多人甚至没发现自己每个月都在交费

其实这就是自动续费+免密支付导致的!

一、自动续费

现在,不少付费会员都会以首月优惠价格吸引消费者开通,然而在下面通常会附上一行小字:次月自动续费。

以某视频网站为例

首月6元的确很具吸引力

但在左下角则有一行小字提醒

后续15/月自动续费

很多人开通时想着,一个月用完就关闭。但往往用着用着就忘了,又或者用了以后觉得不满意,在还没关闭自动续费的情况下直接卸载,然而自动续费的协议仍在持续,它会每个月偷偷从账上划走你的钱。

二、免密支付

另外一种和自动续费类似、不需要消费者再次确认就能直接扣款的方式,就是地铁、打车软件之类的出行服务绑定的免密支付。

在使用这些服务时,为了方便,消费者一般都会同意开启免密支付服务。虽然免密支付出现误扣款是小概率事件,但一旦发生,还是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如何保护好自己的钱包?

及时关闭不需要的自动扣费、解绑使用频率较低的免密支付是关键。

目前,大家使用频率较高的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大多是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扣费的。如果在订购服务的软件中找不到关闭自动续费的选项,另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是在微信支付、支付宝上直接操作,关闭自动续费。

一微信操作方法

登录微信——点击底部菜单【我】——【支付】——点击右上角的【···】——【自动扣费】,其中会列明所有自动扣费的服务,如不需要可选择关闭服务即可。

二支付宝操作方法

登录支付宝——点击【我的】——右上角【设置】——【支付设置】——【免密支付/自动扣款】。

你也可以查看与免密支付签约的其他软件

点击即可选择是否需要关闭

三APPSTORE操作方法

为保障资金安全

在清理这些自动扣费和免密支付的同时

最好把扣费提醒、信用卡动账通知等

设置成允许其弹出通知

这样一旦出现误扣款或者自动续费

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止损

转发提醒更多人!

来源:南京公安、广州日报

债务逾期,银行卡自动扣款,怎么办?

民生信用卡逾期后,建行卡发的工资被扣走了,怎么回事?

信用卡的还款方式为主动还款和设置相关银行卡到期自动扣款,这两种方式都是你自己主动操作,银行是不会没有经过你的同意从别的银行卡扣款的。

《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对个人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有权拒绝任何单位或者个人查询、冻结、扣划,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信用卡逾期之后,很多银行在负债人的储蓄卡有进账时,就会自动划扣卡里的余额,用来自动还信用卡。

不过,负债人一定要知道一件事,信用卡逾期了,你所还的钱是以违约金、罚息、利息、本金这个顺序去扣款的。也就是说,你储蓄卡里的钱还进去的,很可能根本还不到本金,就没了。

而信用卡逾期之后,通过债务重组跟银行去进行协商,罚金罚息的部分很可能会被减免,但只要你还进去了,那么就要不回了。而且协商之后,去进行分期还款,也能减轻不少压力。

这也是为什么无论催收怎么软磨硬泡,都不要轻易去还款的原因。

所以,如果负债人不想损失好不容易才得到的收入,最好不要在逾期的信用卡发卡行下的储蓄卡里进账,避免余额被划扣,影响生活。

图片

如果是绑定了信用卡自动还款,并且绑定的储蓄卡中余额是充足的,那么是会出现自动扣款的情形。但这时候如果储蓄卡内余额不足,即会导致扣款失败,可能产生信用卡逾期。

欠银行的钱你是逃不掉的,所以要主动积极的去想办法解决,而不是选择把自己可能会被扣掉的钱拿出来,让银行无钱可购,然后就不用还了,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是那样的话你很快就会收到银行的律师函了。

欠信用卡的钱逾期了,只要态度够好,你可以跟银行客服申请减免罚息,然后呢,将要还的本金分期来还如果确实很厉害,减免利息。

办法是很多的,只要你说的是真实的情况,他让你提交证明的时候你能够提交,一般来说银行是不会为难你的,他们也怕出现坏账呆账,也希望你继续使用他们的信用卡。

麻辣财经:自动扣款,对方“乱扣”怎么办?

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自己的储蓄账户在10分钟内被陆续划走近8万元。以1分钟1万元的频率“被扣钱”,10分钟内8万元就不见了,这事搁谁身上都肉疼,根本忍不了啊!

经开户银行查询,原来是一家公司通过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代收接口,将客户储蓄账户上的资金扣走了。但实际上,这位客户并没有签署任何协议,授权这家公司和开户银行可以“自动扣款”。

10分钟被扣掉8万元,这还不是最多的。还有一位客户在出国4个月期间,随身携带的银行卡没有消费,但却出现了多笔5万元的扣款交易,一共被扣走200万元。

经查,这位客户曾在某平台购买过理财产品,产品赎回后,平台又以客户名义伪造代收业务授权协议,明目张胆地扣走了客户的钱。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事实上,这些都是由于代收业务不规范造成的。通常咱们的钱是放在银行账户上,很多会费都是通过第三方支付来完成的。无论是银行卡支付,还是第三方支付,客户都可以开通自动扣费功能,不需要输入任何密码或者指纹,对方就可以自动扣除你账户里的钱。

这样一来倒是方便了,但风险也随之而来。允许第三方自动扣款,等于把支付大权交到了第三方手里,如果它“乱扣钱”怎么办?客户的权益如何保护?

这个问题,监管部门也想到了。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规范代收业务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进一步规范代收业务参与各方行为,防范业务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授权是代收业务的核心,关系着用户的资金安全

代收业务,光看名字大家可能会觉得有点陌生,但它在我们日常生活场景中的应用还真不少。

比如,客户与自来水、电力、燃气、有线电视等公司签订服务协议后,公司每月按期自动从客户账户扣费;信用卡持卡人与银行签订自动还款协议后,银行每月从持卡人指定的账户划转资金偿还信用卡;客户购买保险时,与保险公司约定每月自动从客户账户扣收保费;

客户与相关机构约定,每月定期购买理财产品或在账户余额超过一定额度时,自动购买理财产品等等,这些都是代收业务。

代收业务的主要特点,一是收款人相对固定,二是收款人与付款人的交易场景相对固定,三是付款频率或额度等条件由收款人与付款人事先约定。

约定好了,就会进入“自动扣款”程序。它的风险在于,因为是付款人事先授权,实际交易发生时不再逐笔确认,缺少了“交易验证”这样一个环节,容易造成付款人的资金风险。特别是近年来代收业务呈快速发展趋势,不规范导致的资金损失风险事件逐渐暴露。

具体来看,代收业务的不规范主要有以下几点:

——单方面擅自开通。在未取得客户授权、未有效审核客户真实意愿情况下为客户开通了代收服务,或者未向客户充分披露代收业务风险、授权及交易信息查询服务渠道不健全等,造成付款人资金盗用隐患。

——风险管控不力。机构对收款人的真实性审核不严,使黑灰产业得以通过代收业务便捷盗取客户资金;有关代收业务信息传递不透明,存在信息“黑箱”,甚至与收款人违规出售、转让系统接口,将代收业务应用于高风险场景或非法交易等。

不少风险案例显示,授权管理不到位是代收业务比较突出的风险隐患。很多情形下仅需收付款人签订代收业务协议,收款人即可扣划付款人资金,整个流程付款人可能并不完全知情。

可以看出,授权是代收业务的核心,关系着用户的资金安全。付款用途、付款账号、付款周期以及付款条件等,都是涉及授权的重要内容,客户在授权时可马虎不得。

《征求意见稿》要求,付款人的开户机构,必须在事前或首笔交易时获得付款人授权,确保代收交易为付款人真实意愿。在交易过程中,开户机构还要对授权事项进行逐笔验证,确保每笔代收业务指令均与其获得的授权相符;验证不符的应拒绝办理,并向付款人提示交易风险。

两两授权、三方协议,两种授权方式都可以

在充分考虑风险防控与市场现状的情况下,此次《征求意见稿》明确了两种授权方式。

方式1可称为“两两授权”,是目前实践中比较普遍的授权方式,由付款人与收款人、付款人与付款人开户机构、代收机构与收款人分别进行授权。

《征求意见稿》明确,在这种授权方式下,可通过代收业务办理便民缴费、政府服务税费、公益捐款、通讯服务费、信用卡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还款、非投资型保险保费缴纳、缴纳租金、会员费用等小额便民业务。

方式2可称为“三方协议”,即付款人、付款人开户机构及收款人三方同时签订协议,作为后续办理代收业务的基础。与“两两授权”相比,该模式进一步提升了授权强度,强化了付款人开户机构的风险把控能力,更有利于保障付款人资金安全。

在该授权模式下,代收业务的适用场景也适当增加,如可以办理教育培训费用缴纳,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偿还,金融机构发行的定期或定额基金理财产品购买、投资型保险费用缴纳等非公众普遍需求的,或非公众日常必要的,或金额较大的场景。

央行表示,实践中较为常见的账户余额自动购买货币基金理财产品相关业务,在满足“三方协议”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开展。这一安排在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和资金安全的基础上,最大化地保障客户体验。

由于代收业务一般都是“自动扣款”,它的交易验证性较弱,存在一定的资金风险。所以,它更适用于水电煤缴费等交易相对固定、资金额度较小的日常开销。对于哪些场景不适用,此次《征求意见稿》也予以了明确。

《征求意见稿》强调,代收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代收业务适用场景,在代收业务适用场景外,通过负面清单方式,规定不得通过代收业务为各类投融资交易、外汇交易、股权众筹、P2P网络借贷,以及各类交易场所(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办理支付业务。

专家认为,这些业务通过其他交易验证强度更高的支付方式办理,更有利于确保用户资金安全。

很多人关心,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免密支付的情况,比如网络约车自动扣付车费等,这也属于代收业务吗,这类是不是也要完善授权管理?此次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明晰了代收业务与小额免密业务的边界。

比如,代收业务不经付款人逐笔交易确认,无交易金额限制;通过支付账户余额支付的小额免密消费业务,需执行《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规定,如采用两类以下有效要素进行验证,交易限额为1000元/天;使用银行账户直接付款的小额免密消费业务,以及使用快捷支付绑定的银行账户付款的小额免密消费业务,参照支付账户余额小额免密消费限额管理要求执行。

对于超过免密业务限额的消费业务,相关支付服务主体必须对交易进行逐笔验证。如果满足代收业务交易场景要求,且希望通过代收业务办理的,在落实相应授权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也是可以的。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