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银行贷款逾期率

本文目录

网贷的真实逾期率

最近网上看了一些消息,说借网贷的已经有七亿人,逾期率是42%……,感觉很不真实,于是我特地搜了一下,没有搜到消息来源,并不是有些博主说的国家统计局数据什么的。

网贷高利贷

于是我看了一下上市网贷公司发布的财报,将里面的数据整理总结了一下,下面发出来。

(说明:这些数据来源真实,不过没有逾期三十天内的。)

360借条(上市公司360数科)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360数科发放贷款1478.8321万笔,促成交易金额1106.75亿元,同比增长13.4%。

截至2022年9月30日,360数科平台金融机构贷款90天+逾期率为2.31%。

2022年第三季度,全平台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中重复借款人贡献为88.5%。

360借条

360数科整体90天+逾期率由2019年12月31日的1.3%上升至2020年12月31日的1.5%,进而由2021年12月31日的1.5%上升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2.6%。

30天+逾期率为4.4%(没有30天内的)。

分期乐(上市公司乐信)

财报显示,2022年三季度乐信促成借款金额562亿元,环比增长14%,贷款人数560万,贷款订单数量3360万笔,上年同期4910万笔。

季末管理在贷余额946亿,环比上升9%,同比上升1.8%。

分期乐

三季度,90+逾期率为2.66%,30天回收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截至9月30日,乐信注册用户数达1.84亿,同比增长19%,授信用户数3947万,同比增长10.9%;第三季度使用贷款产品的活跃用户数为560万,同比减少26.8%;使用贷款产品的新活跃用户数为50万,同比减少66.6%。

拍拍贷(上市公司信也科技)

2022年第三季度,公司促成借款金额455亿元,借款人数320万,平均贷款规模7202元,其中重复借款人数250万,借款金额397亿。

拍拍贷

截止三季度末,公司管理在贷余额603亿元。

截至2022年9月30日,30天+逾期率2.48%,90天+逾期率为1.44%,上年同期为1.04%。

截止2022年9月30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1.543亿。

小赢卡贷(上市公司小赢科技)

2022年三季度,公司促成和发放贷款总额198.25亿元,同比增长31.4%;在贷余额337.89亿元。

小赢卡贷

截止2022年9月30日,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总7890万,累计借款人为970万。

31-60天逾期的所有未偿还贷款的不良率为0.77%。(没用,其它未披露)

你我贷、极融(上市公司嘉银金科)

你我贷黑心贷

嘉银金科第三季度贷款发放量为149亿元,同比大增123.5%,平均每次借款金额10158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58.1%。

重复借贷率为63.8%,而2021年同期为69.1%。

你我贷高利贷

截至2021年底,嘉银金科已累计服务借款用户超过1110万人,其中2021年新增借款客户约100万人。资产质量方面,嘉银金科61天至90天逾期率从一季度末的0.53%下降至二季度末的0.44%。(没用的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你我贷上线以来一直无视监管,严重超出法律允许的36%的年利率,是名副其实的黑心贷。

为了抛却上市公司粉饰数据的可能,我们来看一下曾经爆雷的头部平台爱钱进的数据。

爱钱进汪涵

在平台爆雷之前,根据官网披露的数据显示,平台累计借贷已超2334亿元。

爱钱进交易额

被立案侦查之前,根据爱钱进官网披露,爱钱进借贷余额本金约197.09亿元。

根据这些数据,按照后期打折兑付的情况,我们按五折来计算,有一百亿左右的资金逾期。

逾期率为:100/2334=4.28%

爱钱进本金要不回

这应该算是比较真实的数据了(也可能平台吃人血馒头),而且这个是逾期不还的比例,相当于银行的坏账。

从以上数据我们看出,网贷平台的逾期率并不像网上传言的那么离谱,不过因为网贷的高利率性,这个比例还是远高于银行坏账率的。

银行不良率稳中有降:制造业好转、12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2%

21世纪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愿

在支持实体经济、疫情形势、延期还本付息等多种因素和政策的影响下,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增长,但不良率保持稳中有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912亿元,不良率为1.66%,同比去年三季度末分别增加1577亿元、下降0.09分百分点。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21世纪金融研究院梳理了主要上市银行(20家)的不良贷款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这20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951.64亿元,同比增加868.46亿元。可以看到,这些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增量占比均低于其资产规模占比。

就当前较为突出的房地产贷款情况而言,截至2022年6月末,这20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172.77亿元,占比为12.1%,高于贷款余额占比,且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加接近800亿元(个别数据缺失),占比超90%。

对比来看,占据不良贷款大头的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截至2022年6月末,20家银行余额为3365.14亿元,同比减少超过650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映射到金融领域,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解读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相关问题时表示,将抓实抓细相关支持政策落地,深入研判分析风险,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持续督促银行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充足计提拨备;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安排,拓宽处置渠道。

14家银行不良率下降从上述20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看,与总资产正相关,工商银行稳居榜首,为唯一一家超过3000亿元的银行;四大行中的其他3家也超过2000亿元,1000亿元至2000亿元的银行仅一家,其他15家均低于1000亿元,有2家低于100亿元,均为城商行。

从变化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4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减少,为3家股份行、1家城商行;增加的银行中,有2家增加超过百亿,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分别增加268.84亿元、171.11亿元,有9家银行增量低于50亿元。

从不良率看,截至2022年6月末,有5家银行绝对值低于1%,其中股份行2家、城商行3家,宁波银行不良率最低,仅0.77%;不良率高于1.5%的有4家,均为股份行,华夏银行最高,达1.79%,同期全部股份行为1.35%;四大行不良率较为接近,在1.4%左右,其中中国银行最低,仅1.34%。

从变化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4家银行不良率有所提升、2家银行持平,提升的银行中大行1家、股份行1家、城商行2家,其中北京银行提升幅度最大,达0.19个百分点;14家不良率下降银行中,有6家降幅超过0.1个百分点,江苏银行降幅最大,达0.18个百分点。

行业人士表示,前期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大的因素主要是疫情,“疫情期间,多个部门出台了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于延缓不良贷款暴露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后期这些政策不能延续,可能就会有一定的压力。”

央行数据显示,2020-2021年金融机构累计对13.1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延期。11月14日,央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决定将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这也是2020年以来,该政策的多次延期。

11月23日,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谈及该行不良率趋势时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商业银行在不断加大不良处置规模的情况下,不良余额仍呈上升态势。未来,将继续坚定底线思维、牢守风险底线,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资产质量管控质效,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加固。

“当前,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境内疫情呈现散发、多发态势,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国有大行代表,11月28日,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顾生在谈及该行防控金融风险工作时表示,这种情况下,一段时间内银行业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仍然较大,将继续打好资产质量攻坚战,努力保持不良率、逾期率等关键资产质量指标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趋势。

部分区域不良增加较多区域经济是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21世纪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梳理四家披露了按区域划分不良贷款分布情况的银行相关数据。从余额看,这四家银行在不同地区的余额占比不尽相同;从变化看,在整体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均有所增长,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则整体有所下降。

截至2022年6月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159.62亿元,同比增加81.31亿元。从余额看,该行在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较高,分别为431.38亿元、766.19亿元、594.95亿元;而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不良贷款减少较多,分别为135.25亿元、64.57亿元;在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增加较多,分别为143.91亿元、152.99亿元。

对比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44.55亿元,同比增加171.11亿元。从余额看,该行在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较高,分别为605.71亿元、508.92亿元、788.09亿元,且对比工商银行,该行不良贷款分布相对更为集中。

从变化看,农业银行在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不良贷款减少较多,分别为51.66亿元、62.38亿元;在珠江三角洲、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分别为140.97亿元、110.81亿元。

对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相对较少,截至2022年6月末分别为1032.32亿元、578.88亿元。从总量看,与工商银行类似,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地区分布较为均衡。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还公布了地区不良率情况,整体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三家银行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不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32%、2.08%;2.20%、2.25%;4.86%、1.52%。此外,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总行不良率也较高,分别为2.78%、2.66%。不良率较低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截至2022年6月末,三家银行分别为0.77%、0.55%、0.9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东北地区不良率相对较高,但贷款余额占比不高,截至2022年6月末,三家银行占比分别为4.2%、5.1%、3.59%。

制造降、地产升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推动银行业加大制造业,尤其是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的投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经突破25万亿元,今年以来的制造业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在制造业贷款余额不断提升的同时,制造业贷款资产质量继续好转。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20家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3365.14亿元,同比减少超650亿元。

具体来看,上述20家上市银行中,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其中5家为大行、2家为股份行,超过600亿元的有2家;从不良率看,超过3%的有6家,其中华夏银行最高,达4.39%,低于1%的有5家,最低的为宁波银行,为0.54%。

从变化看,仅4家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加,其他银行均下降;除北京银行未公布,其他银行的不良率均下降,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9家。

四大行(工建农中,财报文字口径)制造业贷款余额相对较高,截至6月末分别为20287.10亿元、17820.74亿元、20267.37亿元、21552.39亿元;其不良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3.39%、3.47%、3.44%、2.71%,降幅也较高,分别为0.69、1.64、1.08、1.49个百分点。

时间拉长看,制造业资产质量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截至2019年6月末,四大行不良率分别为5.82%、7.20%、4.97%、5.24%,随后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与制造业资产质量走势不同,近年来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则呈下降的趋势。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20家上市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为2172.77亿元,同比增加接近800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增量的90%。

具体来看,有7家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中国银行最高,达416.78亿元,四大行均超过200亿元;有12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过2%,2家银行超过5%,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从变化看,仅有3家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下降,其余银行均增加,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增加超过100亿元,前者超过200亿元;仅2家银行的房地产不良率下降,其余银行均增加,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10家。

“受房地产客户风险上升及局部地区疫情对零售贷款业务影响,本集团不良贷款、关注贷款、逾期贷款余额和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该行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该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生成额总体上呈现收窄的趋势,四季度乃至明年都会延续这种趋势性的变化。“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处置力度,多措并举,除了传统的清收等处置方法外,我们更多会引入投行的思维,像引入资产管理公司或采取代建等方式,重点聚焦到风险项目的处置上。风险资产的处置有一个过程,我判断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步消化。”

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该行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符合目前房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的现状。“目前本行根据风险分类核心定义要求调整分类结果,按照会计准则及监管制度计提减值准备,各项指标客观反映资产质量。整体看,本行房地产业务风险可控。”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海外媒体持续炒作中国“房地产危机”和“建筑业衰落”,实际上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本文摘选自21世纪经济报道即将发布的《中国金融业发展趋势报告(2022)》。)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21金融研究|银行不良延缓暴露:制造业好转、12家房地产不良率超2%

21世纪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李愿

在支持实体经济、疫情形势、延期还本付息等多种因素和政策的影响下,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不断增长,但不良率保持稳中有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9912亿元,不良率为1.66%,同比去年三季度末分别增加1577亿元、下降0.09分百分点。

作为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组成部分,21世纪金融研究院梳理了主要上市银行(20家)的不良贷款情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这20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951.64亿元,同比增加868.46亿元。可以看到,这些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及增量占比均低于其资产规模占比。

就当前较为突出的房地产贷款情况而言,截至2022年6月末,这20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172.77亿元,占比为12.1%,高于贷款余额占比,且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加接近800亿元(个别数据缺失),占比超90%。

对比来看,占据不良贷款大头的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截至2022年6月末,20家银行余额为3365.14亿元,同比减少超过650亿元。

“今年上半年国内外经济环境严峻复杂,经济下行压力逐步映射到金融领域,银行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加大。”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在解读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相关问题时表示,将抓实抓细相关支持政策落地,深入研判分析风险,妥善应对不良资产反弹,持续督促银行严格落实金融资产风险审慎分类,充足计提拨备;会同有关部门持续优化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安排,拓宽处置渠道。

14家银行不良率下降从上述20家上市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看,与总资产正相关,工商银行稳居榜首,为唯一一家超过3000亿元的银行;四大行中的其他3家也超过2000亿元,1000亿元至2000亿元的银行仅一家,其他15家均低于1000亿元,有2家低于100亿元,均为城商行。

从变化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4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减少,为3家股份行、1家城商行;增加的银行中,有2家增加超过百亿,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分别增加268.84亿元、171.11亿元,有9家银行增量低于50亿元。

从不良率看,截至2022年6月末,有5家银行绝对值低于1%,其中股份行2家、城商行3家,宁波银行不良率最低,仅0.77%;不良率高于1.5%的有4家,均为股份行,华夏银行最高,达1.79%,同期全部股份行为1.35%;四大行不良率较为接近,在1.4%左右,其中中国银行最低,仅1.34%。

从变化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仅有4家银行不良率有所提升、2家银行持平,提升的银行中大行1家、股份行1家、城商行2家,其中北京银行提升幅度最大,达0.19个百分点;14家不良率下降银行的中,有6家降幅超过0.1个百分点,江苏银行降幅最大,达0.18个百分点。

行业人士表示,前期影响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大的因素主要是疫情,“疫情期间,多个部门出台了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对于延缓不良贷款暴露有一定的帮助,如果后期这些政策不能延续,可能就会有一定的压力。”

央行数据显示,2020-2021年金融机构累计对13.1万亿元中小微企业贷款本息延期。11月14日,央行等六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决定将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最长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这也是2020年以来,该政策的多次延期。

11月23日,北京银行董事长霍学文谈及该行不良率趋势时认为,当前全球经济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商业银行在不断加大不良处置规模的情况下,不良余额仍呈上升态势。未来,将继续坚定底线思维、牢守风险底线,多措并举持续提升资产质量管控质效,确保资产质量稳中加固。

“当前,外部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境内疫情呈现散发、多发态势,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作为国有大行代表,11月28日,交通银行董事会秘书顾生在谈及该行防控金融风险工作时表示,这种情况下,一段时间内银行业资产质量管控压力仍然较大,将继续打好资产质量攻坚战,努力保持不良率、逾期率等关键资产质量指标稳中向好、稳中提质的趋势。

部分区域不良增加较多区域经济是影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21世纪金融研究院研究员梳理四家披露了按区域划分不良贷款分布情况的银行相关数据。从余额看,这四家银行在不同地区的余额占比不尽相同;从变化看,在整体不良贷款余额增加的情况下,部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均有所增长,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则整体有所下降。

截至2022年6月末,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159.62亿元,同比增加81.31亿元。从余额看,该行在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较高,分别为431.38亿元、766.19亿元、594.95亿元;而在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的不良贷款减少较多,分别为135.25亿元、64.57亿元;在珠江三角洲、西部地区的不良贷款增加较多,分别为143.91亿元、152.99亿元。

对比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农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2644.55亿元,同比增加171.11亿元。从余额看,该行在环渤海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较高,分别为605.71亿元、508.92亿元、788.09亿元,且对比工商银行,该行不良贷款分布相对更为集中。

从变化看,农业银行在长江三角洲、中部地区不良贷款减少较多,分别为51.66亿元、62.38亿元;在珠江三角洲、东北地区的不良贷款余额增加较多,分别为140.97亿元、110.81亿元。

对比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余额相对较少,截至2022年6月末分别为1032.32亿元、578.88亿元。从总量看,与工商银行类似,交通银行、邮储银行不良贷款地区分布较为均衡。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交通银行还公布了地区不良率情况,整体来看,截至2022年6月末,三家银行东北地区、环渤海地区不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3.32%、2.08%;2.20%、2.25%;4.86%、1.52%。此外,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总行不良率也较高,分别为2.78%、2.66%。不良率较低的地区是长江三角洲,截至2022年6月末,三家银行分别为0.77%、0.55%、0.91%。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东北地区不良率相对较高,但贷款余额占比不高,截至2022年6月末,三家银行占比分别为4.2%、5.1%、3.59%。

制造降、地产升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推动银行业加大制造业,尤其是中长期制造业贷款的投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制造业贷款余额已经突破25万亿元,今年以来的制造业贷款增速继续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在制造业贷款余额不断提升的同时,制造业贷款资产质量继续好转。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20家上市银行制造业贷款不良贷款余额为3365.14亿元,同比减少超650亿元。

具体来看,上述20家上市银行中,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的有7家,其中5家为大行、2家为股份行,超过600亿元的有2家;从不良率看,超过3%的有6家,其中华夏银行最高,达4.39%,低于1%的有5家,最低的为宁波银行,为0.54%。

从变化看,仅4家银行制造业不良贷款余额小幅增加,其他银行均下降;除北京银行未公布,其他银行的不良率均下降,降幅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9家。

四大行(工建农中,财报文字口径)制造业贷款余额相对较高,截至6月末分别为20287.10亿元、17820.74亿元、20267.37亿元、21552.39亿元;其不良率也相对较高,分别为3.39%、3.47%、3.44%、2.71%,降幅也较高,分别为0.69、1.64、1.08、1.49个百分点。

时间拉长看,制造业资产质量改善情况更为明显,截至2019年6月末,四大行不良率分别为5.82%、7.20%、4.97%、5.24%,随后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与制造业资产质量走势不同,近年来房地产贷款资产质量则呈下降的趋势。截至2022年6月末,上述20家上市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为2172.77亿元,同比增加接近800亿元,占全部不良贷款增量的90%。

具体来看,有7家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超过100亿元,中国银行最高,达416.78亿元,四大行均超过200亿元;有12家银行房地产不良率超过2%,2家银行超过5%,为工商银行、中国银行。

从变化看,仅有3家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余额有所下降,其余银行均增加,其中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增加超过100亿元,前者超过200亿元;仅2家银行的房地产不良率下降,其余银行均增加,增幅超过1个百分点的有10家。

“受房地产客户风险上升及局部地区疫情对零售贷款业务影响,本集团不良贷款、关注贷款、逾期贷款余额和占比均较上年末有所增加。”招商银行行长王良在该行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前三季度该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生成额总体上呈现收窄的趋势,四季度乃至明年都会延续这种趋势性的变化。“我们会进一步加大处置力度,多措并举,除了传统的清收等处置方法外,我们更多会引入投行的思维,像引入资产管理公司或采取代建等方式,重点聚焦到风险项目的处置上。风险资产的处置有一个过程,我判断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来逐步消化。”

民生银行行长郑万春在该行三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符合目前房地产行业周期性调整的现状。“目前本行根据风险分类核心定义要求调整分类结果,按照会计准则及监管制度计提减值准备,各项指标客观反映资产质量。整体看,本行房地产业务风险可控。”

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上表示,海外媒体持续炒作中国“房地产危机”和“建筑业衰落”,实际上我国仍然处于城市化的高峰时期和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很大的增长潜能。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