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南京高利贷哪里可以借

本文目录

借1500元要还6万 南京警方捣毁一90后“裸贷”团伙

龙虎网讯(通讯员秦公轩赵祥记者田宇宙)近日,南京秦淮警方捣毁一高利借贷公司,抓捕嫌疑人14名。这个团伙成员都是90后的小伙,为了让借贷人员还高额贷款,他们设定了一个按时不还钱超高额的违约金,不按时还款罚款是本金的几十倍,最多一人借了1500元被要求还6万元,还有不少女贷款人被拍了裸照威胁,最终该团伙成员因涉嫌敲诈勒索被秦淮警方刑事拘留。

受害人报警给借贷公司还钱竟还不了

今年的1月起,秦淮警方陆续接到市民报警,称被讨债人员上门催债,其中一个最奇怪的警情竟然是报警人找讨债公司还钱,公司的人员竟然避而不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警方经过调查发现这些警情都与新街口一家小额贷款公司有关,这家公司是做小额贷款生意的,他们在新街口附近租了一个办公室,专门做无贷款抵押生意。但是与一般的小额贷款公司不同,这家公司的贷款利息高的吓人。

民警从借贷人口中了解到,如果想要从他们手里拿钱,一般借款合同里约定的借款数额都要比实际拿到的钱高出2到3倍,比如你接1万元,欠条就会写3万。不仅如此,受害人除了写下欠条还有其他的合同。

这才是这个借贷公司的赚钱法宝,合同规定借贷人必须按时还款,一旦违约就有有一笔高额的违约金,这个违约金是本金的几十倍。警方梳理后发现在报警人中,有人借了1500元被要求还6万元,违约金高的吓人。

而有一位借贷报警就是为了及时还钱,而这个借贷公司的人却突然玩消失,让借贷人换不上,从而收取高额的违约金。

不仅有违约金居然还搞“裸贷”

在有了这些线索后,警方围绕着这家公司开展深入调查,发现公司的成员还不少,里面竟然有10多号人,天天在里面工作。

据悉,该公司里养了很多催债人员,他们负责上门要钱,因为业务员在接业务的时候,虽然说得是无抵押贷款,但其实都会把市民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还有工作单位弄得清清楚楚,有了这些“把柄”后,对方才会将钱借给市民。

受害人告诉民警,先是业务员和民警联系,当自己没有及时还钱,就会有讨债人员上门给自己做“家访”。在墙上用油漆写欠贷人信息,到受害人单位闹事要钱,甚至民警发现不少女性借贷人都被要求拍了裸照。

一位女受害人告诉民警,她们借钱的时候就被要求拍裸照,作为借贷的保证。当时这名受害人急着拿钱,就按照她们的要求拍照。和一般在家拍裸照不同,这名受害人被带到借贷公司去拍。

业务人员告诉受害人,公司有一个专门的多媒体室,这个办公室就是用来拍裸照的,让受害人当着男业务员的面宽衣解带拍裸照。

随着调查的一步步深入,警方掌握了大量该公司非法从事高利贷款的证据,接来下就是对该公司的内部人员的调查。

90后裸贷团伙覆灭成员都是老乡

经过一段时间的线索侦查,秦淮警方初步掌握了该团伙的核心成员的身份,是安徽滁州某县的3个年轻人。他们出资在南京办了一个借贷公司,里面所有人都是他们从滁州带过来的老乡,这些人年龄都不大,都是90后年轻人,平日里没有正当工作,靠着借贷收款度日。

1月17日,警方发现该公司成员正在准备开年会,所有成员基本都在场,警方立即开展抓捕行动,动用了30多名警力实施抓捕。抓捕行动进行的十分顺利,现场所有成员被警方一网打尽,共有14人被带回派出所。

在现场,民警搜到了大量借条和现金,在催债人员的手机里,民警还发现了不少女性受害人的裸照。而这些年轻人对于自己行为似乎毫不认为是违法,几人对民警的问话都是直言不讳的说自己就是要钱的。

目前,该团伙14人因涉嫌敲诈勒索被秦淮警方刑事拘留,相关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之中。

警方提醒:警惕网上“不要担保、无需抵押”等包含敏感字眼的信息,此类骗局中的贷款几乎不设立任何贷款条件,无抵押无担保,且利率极低,但实际上陷阱非常多,一不小心市民就上了当。通常情况下,正规的贷款机构在成功放款前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如果在网上申请贷款,对方要求先付手续费的话,一般都是骗局。

南通市民被金掌柜APP反复强行放贷 利息高达28%

金掌柜贷款被许多人投诉。

周先生与客服的对话。

当天放款了1560元。

一天需还1998元,5天需还3000元。

受疫情影响,从事服务行业的南通市民周先生最近工作量减少、收入缩水,“手头有点紧”的他偶然看到了一条网贷广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下载APP并注册了个人信息后,发现利息太高,没有点击确认借贷。谁料,5分钟后,竟然有1560元自动放到他的银行卡中。“我掉进‘坑’里了!我‘认栽’把本金利息1998元全还了,但是平台又放了第二笔款给我,真是没完没了。”周先生拨打扬子晚报热线96096求助,希望能寻求彻底的解决方法。

读者投诉

注册资料后,被APP反复强行放贷

“我是两个孩子的爸爸,生活压力大,想着借点钱周转一下。”34岁的周先生告诉扬子晚报记者,2020年4月8日上午9点左右,他在手机上浏览网页时看到跳出一条网贷广告,宣称利息很低,“我很好奇,想尝试下能申请多少额度,具体利息多少。”于是,他下载注册了“金掌柜”APP,提交了包括手机号、身份证等各种资料后,显示可贷款1560元,5天期限,还款3000元。周先生立刻清醒地意识到,这是高利贷,因此,没有点击确认借贷。

然而,5分钟后,1560元却自动放到周先生的银行卡中了。周先生当即联系“金掌柜”APP的在线客服,但是客服回复:“您在注册的时候就已经默认借贷了”。周先生觉得很冤,称在注册的过程中没有看到任何文字提醒。4月8日上午10点17分,周先生到派出所报案,目前警方还在处理中。

当天11点11分,周先生思来想去,还是选择立即还款,连本带息共计1998元,“我认栽了,就当438元买个教训吧!”令周先生气愤的是,4月8日下午5点多,突然又有一笔1560元的现金放到了他的银行卡中。周先生再次联系“金掌柜”客服,告知其已经报警,客服称是“系统自动放款的”,还表示,这次只要周先生把本金归还,就把他的资料信息给删了,以后不会再打扰他。4月9日上午9:04,周先生还掉本金1560元。

噩梦并没有结束。4月10日上午,有一个自称“第三方”的人向周先生电话催款,周先生出示了还款截图后才消停。但是到了4月12日,又有一个自称是“金掌柜”客服的手机号打来催周先生还利息,并辱骂周先生。4月13日,另一个手机号的来电又来催利息。“这些我都有电话录音。”周先生说,他也不清楚后续这些催款电话跟“金掌柜”是否有关联,但至少可以说明信息被泄露了。周先生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在整件事情的过程中,“金掌柜”APP未经他同意就擅自放款,放款1560元当天还款就需要1998元,当天的利息就高达28%!

周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镇江市民李先生近日也拨打扬子晚报读者热线96096称要投诉“全网快贷”APP。他称下载该APP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风险评估订单,还要收取278元的高额评估费用。“前两天和APP客服联系了,始终没人理我。据说有许多人受骗,希望记者能够关注。”李先生说。

记者探访

强制放贷、砍头息,“金掌柜”投诉真不少

扬子晚报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有关金掌柜的投诉非常多。无论是在新浪的黑猫投诉平台,还是公益性消费投诉平台21CN聚投诉平台,都有不少类似的投诉。在聚投诉平台,记者看到,有关“金掌柜”自动放款、违法高利贷、砍头息的专题已有近2万的访问量,其中有277个人进行了联名投诉,仔细梳理后发现,投诉者反映的情况与周先生情况类似,最初是出于好奇,想看下自己能申请多少额度,当发现贷款利息过高后,并未选择确认贷款,而是选择退出,没想到后期竟然遭遇强制放款,随后就有催收电话不断进行骚扰。

那么,这个让众多人投诉的金掌柜APP到底是哪里发布的呢?扬子晚报记者在苹果手机的APP中并没有找到这款应用软件,而在安卓系统的应用商店里,也同样没发现这一软件的踪迹。

扬子晚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的形式进行寻找,发现金掌柜官网介绍称金掌柜是由广东银联与广东汇卡商务服务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创新支付产品。然而,当记者浏览金掌柜官网时发现,该公司曾在今年3月2日发布公告《关于近期非法冒用我司“金掌柜”收银软件名义贷款的严正声明》,公告中称,公司未开展任何贷款业务,非法贷款活动与公司没有任何关系。

几经周折,扬子晚报记者发现一个贷款软件金掌柜APP的下载页面,正是周先生所说的带有“小财神”标志的APP。软件介绍为“不上征信,纯线上操作,无担保无面签,极速放款到账,操作简单,动动手指写资料就能申请借款。”记者看到,页面中没有留下任何客服电话以及发布方等信息。随后,扬子晚报记者又以金掌柜、客服电话等为关键词上网搜索,发现贴吧里有人公布客服号码,但无法打通。

专家说法

可向12315或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投诉

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周先生遭遇的是非法放贷、暴力催收,建议向APP平台所在省份的“扫黑办”、全国“扫黑办”投诉,网上可以查询到举报电话。

北京市宝盈(南京)律师事务所雷颖律师告诉扬子晚报记者,按照投诉者周先生的描述,将借贷约定作为格式条款并入注册协议中,属于无效格式条款。这种情况明显是违反个人意愿进行的强制放贷,还可能同时存在“砍头息”、利率过高等违规行为。遇到此类情况不必惊慌,注意保存截图、通话录音等证据,如遇暴力催收、电话威胁、个人信息遭泄露等情况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目前金融类APP违规行为非常之多,国家逐渐在健全对网络金融APP的管控,投诉者可以选择12315官网或者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官网进行投诉举报。他表示,现在网络贷款仍旧处于违规行为频发、不能被及时监管的状态,在贷款时尽量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蒙慧欣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套路贷”的本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收取“砍头息”等费用,虚增贷款金额的行为。具有行为目的非法性、债权债务虚假性、“讨债”方式多样性等特征。在上述案例中,消费者因好奇金掌柜APP在浏览器中投放的广告,点击注册后平台默认借贷并在后期还款中再次自动放款,恶意迫使被害人签订或变相“借款”行为,是有悖相关法律规定的。

蒙慧欣表示,“套路贷”一般都是以“温水煮青蛙”方式,通过一些醒目的文字、广告语等将消费者引诱到贷款中。如果消费者意识到自己遭遇“套路贷”,一定要及时维权,避免“越陷越深”。此外,“套路贷”维权需要收集证据,注意收集双方的聊天记录、通话录音、借款协议等证据,以及借款的宣传界面等必要信息;其次,及时报警寻求公安机关介入调查或帮助。

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警惕非法校园贷

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旺盛的消费需求和超前的消费观念给非法校园贷提供了可乘之机。在非法校园贷背后隐藏着极大的危机,有的学生面对难以承担的债务,选择以贷养贷,越陷越深,有的学生因无力偿还,长期遭受暴力催债骚扰,心理压力极大。非法校园贷乱象丛生,想方设法掏空学生的“钱袋子”,严重侵害同学们的合法权益。

一、什么是非法校园贷

校园贷,又称校园网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的贷款业务。非法校园贷通常无需任何担保,无需任何资质,学生只需动动手指,填填信息,就能贷款几千甚至几万元。非法校园贷虽然看似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但存在信息审核不严、高利率、高违约金等风险。

二、案件回放

(一)青春之花惨遭摧残

“这几年我无时无刻不在抗争,每当夜深人静,那种撕裂的感觉都会把我摧残得七零八落,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2019年8月,大学生小许在向亲人发送完这条信息后,从一家酒店坠亡,花样的年华永远停止在了23岁。这场惨剧的幕后推手竟是小许在一年内办理的56笔校园贷。

(二)背负高利贷枷锁

南京某高校大三学生小周因借了校园贷无力偿还,躲了起来,债主找到小周家中,要求其父母偿还10万元。原来,小周经人介绍向校园贷平台借款2.5万元,实际只收到1.5万元,其余1万元被以保证金、中介费等名义抽走。当时双方约定,如果小周不按时归还2.5万元,则要每天支付违约金2000元。后因逾期未还,对方逼小周写下10万元的借条并不断催债。

(三)女生落入裸贷陷阱

山东某高校女生小张通过校园贷平台借款5千元,双方约定利率为每月20%,期限一个月。在平台要求下,小张手持身份证拍摄了裸照和不雅视频,交给对方作抵押。发生逾期后,平台威胁小张要把裸照和视频,连带她的家庭信息、学校信息一起发布到网上。

三、怎样远离非法校园贷

一是养成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让消费回归理性。非法校园贷的兴起与不良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息息相关。一旦过度消费,资金断流,很容易落入非法校园贷陷阱。一定要树立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科学合理消费。

二是提高防骗意识,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很多校园贷诈骗都是因为个人信息泄露,被不法分子盗用所致。要提高警惕,妥善保管个人身份证件和其他重要信息,防止被他人冒用。

三是通过正规金融机构办理金融业务。要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学会正确使用金融工具,如确有正常消费需求,应通过正规渠道借贷。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提高自身的甄别防范能力,别让非法校园贷钻了空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