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在哪里可以借到钱

本文目录

可以找支付宝、微信借现金了?额度数万还免手续费

将信用卡里的钱直接体现至支付宝、微信账户,这到底是雪中送炭还是打开潘多拉的盒子呢?

部分银行试水线上信用卡取现功能

持卡人提取现金原本需要在ATM或者银行柜台,没想到,如今在支付宝、微信这样的互联网平台也可以实现了,只不过载体是一张信用卡。

近日,支付宝、微信近期与部分银行合作上线了“信用卡取现”功能,正在小范围向用户开放测试。信用卡取现,实质上是由发卡机构提供的预借现金服务,也是信用卡的基础功能之一。分析人士说,银行尝试与互联网平台合作线上取现,应是为了提升银行自身用户对信用卡的使用率。

具体来看,微信、支付宝在自有场景中增设了信用卡取现入口,免收取现手续费,计息方式也与银行自有渠道基本一致,但具体审批工作仍由银行完成。

以支付宝为例,通过支付宝与银行的合作,用户可以直接在支付宝页面进行名下信用卡的取现操作。信息显示,当前已经有宁波银行、光大银行以及平安银行等3家信用卡支持取现,但仅有内测用户可以查看对应板块入口。

支付宝“借呗”板块,有了一点关于信用卡取现业务的新变化。用户通过支付宝A,点击“我的”-“借呗”-“更多额度”,即可体验信用卡取现功能。另外,用户在支付宝搜索界面查询“信用卡取现”,也可以找到对应入口。

不过,当前该功能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仅有部分用户可看到开放入口并使用。同时用户需先行开通信用卡支付宝快捷支付功能后,才可使用这一功能。8月24日,北京商报记者也邀请多位用户进行了实测,其中存在有用户能够查看入口,且持有指定银行信用卡但无法正常使用该功能。

在微信中,受邀用户可以通过信用卡还款页面和银行公众号体验信用卡取现功能。实际测试中,用户在同意相关协议并添加本人收款储蓄账户后,即可进行取现申请。

不应过度强调零手续费

信用卡提现对于传统信用卡用户而言并不陌生,为何支付宝和微信这次支持后让人们跃跃欲试呢?除两大平台覆盖亿级用户外,更重要的还是利益——免手续费。

目前,微信和支付宝的信用卡取现功能均免除了手续费,相比银行目前1%-2.5%的手续费,从微信和支付宝取现更为优惠。

18家银行信用卡取现手续费(源自:融360)

信用卡取现不同于储蓄卡,不仅要收取利息,而且还要交手续费。因此不是遇到十万火急的情况,并不建议信用卡用户使用提现功能。

除提现免手续费很容易让人冲动外,提现利息其实也是非常高的,虽然很多时候信用卡线上体现以天为单位现实体现利息,但某些银行还是会以较小的文字标注清楚信用卡提现的年化利率。

上面这笔提现的年化利率就达到了18.09%,如此高的年化利率,恐怕会让不少人打消提现的想法。而对于用户取现的具体额度,《协议》中也提到,信用卡取现额度是指信用额度(含固定额度及临时,不含溢缴款)的50%,实际可取现额度会根据用户的用卡情况变化。

对于一些急需现金救急的人而言,这样的额度的确不算低了,只不过是否愿意承担如此高的利息,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缩水的信用卡业务

银行与支付宝、微信这样的互联网平台合作取现的背后,折射出眼下信用卡业务发展的艰难处境。

多家上市银行近日披露2022年半年报时均提到,受诸多因素冲击,消费恢复不及预期,信用卡业务受到不小的影响,上半年流通户数和贷款余额增速均为个位数,甚至为负。例如,转型零售的邮储银行,上半年信用卡信贷余额出现下滑。截至2022年6月末,该行信用卡信贷余额1745.55亿元,较上年末下降0.18%。

在信用卡业务收缩的态势之下,资产质量的变化也有隐忧。人民银行近期公布的2022年一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一季度末,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0926.76亿元,环比增长7.71%。这意味着,信用卡逾期压力正在加大。

行业人士表示,应放在整个行业大环境中去分析。“必须承认目前信用卡市场已经逐步饱和,线上分期类产品也对传统的信用卡业务造成了一定冲击,信用卡对新一代消费者的吸引力在减弱。因此银行要想维持此前的增速是比较困难的。”此外,上述人士认为,线上展业趋势让目标用户下沉,加上疫情的影响,信用卡业务的风险控制成为挑战。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银行同手握用户流量的互联网科技厂商合作,试水线上提现不失为一种探索和尝试。

助贷行业或迎来拐点

不少人对助贷的认识源于2019年前后P2P机构转型,自2019年初,监管部门下发《关于做好网贷机构分类处置和风险防范工作的意见》(175号文),要求P2P网贷平台向网络小贷公司、助贷或为持牌资产管理机构导流转型后,发展助贷业务成为这些平台转型的“捷径”。

在资金方面,一些金融机构,如城商行或者民营银行,可能会借助助贷业务突破区域限制,存在合规问题。同时,在助贷业务过程中,持牌金融机构普遍要求助贷机构提供兜底或者增信,将助贷业务变成一项固定收益业务,令金融机构可能在其开展业务过程中,淡化自身的风控,实质风控外包给了助贷机构,反而提升了整体行业的风险。

不过随着时间的沉淀和市场需求的提振,助贷业务经过短期混乱之后开始重拾信心。

以从事助贷业务的易鑫集团为例,今年以来,易鑫加大了助贷投放力度,和包括京东金融、携程金融、viv钱包、沃钱包、哈啰出行、饿了么、懂车帝等在内的流量平台合作拓客。

助贷市场的回暖使得易鑫集团交出一份非常不错的半年报,其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汽车融资交易量26.6万笔,同比上升17%;收入同比增长73%达24.52亿元,新增核心服务收入增幅更是高达119%,达16.4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劲增358%,达3.30亿元。

支付宝、腾讯的进入,为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恐怕也盯着助贷市场这块蛋糕,只不过能否吃得下,恐怕并不容易。

写在最后:资金流向管理好

事实上,信用卡取现并非新生事物,而是信用卡本身固有的功能之一,本质上是由发卡机构提供的信用卡预借现金服务,主要包括透支取现和溢缴款取现两种方式。持卡人通过银行ATM机、银行信用卡网上银行的预借现金功能等,便可以进行取现操作。

一旦资金以现金方式流向社会,去向监管就会变得困难。信用卡是持牌金融产品,对于互联网平台来说,还需要注意在产品展示方面的合规性。另外,信用卡取现的资金属于借贷资金,监管要求禁止流向投资股市、楼市等领域,支付宝等需要协助银行一起做好资金流向的合规管控。

然而,银行将自有渠道的取现功能拓展至外部渠道,目前不清楚其背后是否存在一定客户信息的交互,如果有,这可能与信用卡健康发展新规以及个人信息保护法之中对于客户个人信息的保护有一定冲突。

最终的资金流向监管,当前恐怕更多还得靠自觉……

7月AppStore中国免费榜(金融)TOP98:云闪付 京东金融等居前十

7月25日,我国“一带一路”TOP10影响力社会智库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联合网经社数字零售台(DR.100EC.CN)发布《2022年7月AS中国免费榜(金融)TOP98》,该榜单是基于iPh终端的下载量数据编制而成,截止7月25日上午11:05:53。

其中入围该榜TOP10的依次为:云闪付、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数字人民币(试点版)、中国银行、京东金融、邮储银行、招商银行、掌上生活;

排在11-20名的依次为:翼支付、省呗、安逸花、360借条、平安口袋银行、个人所得税、喵喵记账、买单吧、交通银行、动卡空间;

排在21-30名的依次为:鲨鱼记账、拍拍贷借款、度小满金融、榕树贷款、好分期、众安贷、广发银行、中信银行手机银行、还呗、浦发银行;

此外,排在30名以外热门APP有豆豆钱、极融借款、期贷、用呗、有钱花、人品分期、招联金融、宜享花、同程金融、洋钱罐借款、小赢卡贷、花鸭借钱、芸豆分、工银融联、你我贷借款、国美易卡、中邮钱包、小米贷款、融多、融360、捷信金融、小闪分期、乐享借、星图金融、时光分期、欢太金融等。

详细请见数据库榜单,最新数据实时更新,与榜单不一定一致。

DATA.100EC.CN

【榜单说明】1、AS榜单所有数据均来自于苹果AS官方数据。2、AS免费榜排名规则以下载量为主要依据,以下算法公式仅供参考:总值=当天下载量×8+昨天下载量×5+前天下载量×5+大前天下载量×2。3、AS付费榜排名规则以下载量、权重用户下载量为主要依据。4、AS畅销榜排名规则以的收入情况为主要依据(新增付费用户率、老用户二次付费率、单日收费额、月收费额)。

【电商榜单】网经社数据产品——电商榜单是针对电商各领域及细分行业的典型平台,根据平台GMV、营收、利润、下载量、消费评级、市值/估值、行业影响力、投融资情况等指标进行综合评定,通过榜单一方面反映当前国内电商各领域平台发展概况,另一方面也为褒扬电商平台在发展中的先进、树立行业标杆典型,更好的推动行业发展。

在金融科技产业链中,主要玩家包括:互联网金融类:蚂蚁集团、腾讯金融、京东科技、度小满金融、乐信集团、小米金融、苏宁金融、金融壹账通等;互联网银行类:微众银行、网商银行、亿联银行、新网银行、众邦银行、百信银行、苏宁银行、中关村银行等;消费金融类:招联金融、海尔消费金融、蚂蚁消费金融、捷信、马上消费、小米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等;支付科技类:支付宝、微信支付、网银在线、中国银联、收钱吧、拉卡拉、连连数字、付呗等;互联网保险类:众安保险、安心保险、易安保险等。

在中国人人喊打的现金贷,跑去赚非洲人的钱了

2017年,南京一大学生小许,因为欠了56笔现金贷债务,最后选择从酒店窗台跳下。

2018年,19岁女孩欠现金贷后离家出走,母亲不堪催债压力自杀。

不知道上面这些文字,有没有勾起大家一些久远的记忆。

没错,今天差评君想跟大家聊的就是现金贷,也是我们说的小额信贷。

哎,我知道你想说啥。

“这不都是五六年前的东西了吗?咋还拿出来炒冷饭?”

确实,自从2017年开始,国内全面喊停小额信贷。政策一天比一天收紧,约等于就是掐住了小额信贷暴利的命门。

然而。。。

我们以为的小额信贷命运:政策缩紧,不合规企业倒闭,人员转行。

实际上的小额信贷命运:离开中国,去往世界各地,躺着赚大钱。

也好理解,谁会愿意放弃动辄500%的超高利率呢。

差评君一直记得,当年杭州P2P最火的时候。有天下午,我去公司附近的采耳店采耳。

结果那个采耳店老板跟我说,想到东南亚搞P2P去,那个贼赚钱。

嗯?还有这种操作呢?

差评君当时就去搜了一下,发现师傅的消息,还是晚了点。

早在2016年年底,第一批去东南亚做现金贷的企业,就已经搞得风生水起了。

当年,国内大火的什么拍拍贷、融360、掌众金服等一堆搞P2P现金贷的企业,集体搬家。

中国企业横空插进来的这一脚,直接让印尼的在线贷款金额翻了8倍多。

不过,东南亚的这股,短命的现金贷风暴,只持续了两年时间。

政府就看不下去,正式出手了。

“你们这些企业别搞太过分啊,没经营牌照的统统封杀。产品也统统都给你们下了。”

光是印尼,就一次性关闭了826家无牌的金融科技公司。东南亚放贷这条路子,眼看着是不好走了。

就像打游击战一样,这帮人大闹完东南亚后,转头跑到了隔壁“更饥渴”的印度。

2020年,中国的P2P正式清零。

而在另一头的印度,中国小额信贷企业,却在这里找到了2017年信贷黄金期的中国。

印度人民就像是这些信贷公司砧板上的鱼肉,任他们疯狂收割。

作为十大新兴经济体之一,印度的经济增速一度超过中国。2018年印度的GDP增长率为7.4%,而中国是6.6%。

但是,钱都是属于金字塔尖尖的。

印度一半以上的全国财富,都掌握在那1%的人手里。16个人财富,等于6亿人的财富。

而杠杆的另一头呢?

四分之三的印度人,每日的生活费不足3美元。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以下。

在中国放小额信贷的时候,为了隐藏高利率,小额信贷的公司会推出类似手续费之类的额外收费项目,绞尽脑汁地要把高利率藏进附加条件里。

装出一副无害的样子,这样才能骗人上钩。

但是在印度放贷,他们完全没有隐藏高利率的必要。

因为,印度穷人借贷是为了生存。很多时候,可能仅仅只是为了吃上一顿饭。

他们最常见的借款金额是50-100元左右,你看看自己的花呗额度,都不止这么点。

你可能会奇怪,这些小额信贷公司都明抢了。为啥印度人还傻乎乎地跑去他们那借高利贷,而不去找正规的银行呢?

这是因为,小额信贷APP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印度银行每年发的银行卡,只占总人口的3%。四分之三的印度人,是没办法申领信用卡的。

就算有信用卡,也有75%的用户,不满足银行的贷款资格。

印度人也不是不懂这东西利率有多高,但他们只有挨饿,或者借高利贷,两种选择。

甚至连小米,也忍不住跑到印度分一杯羹,推出了“MiCi”(小米信贷)。并且,在所有的MIUI手机上,都强制预装了这款信贷产品。

在试点的时候,就放出了将近2.8亿卢比的贷款。

而360和昆仑万维合资的“摩比神奇”,更是印度最顶级的小额信贷公司。

巅峰时期,每天能放6万单,放贷范围横跨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

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2024年之前,印度的互联网贷款规模,就能到达1万亿美元。

现金贷在印度成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各种信贷平台遍地开花。

大家都陷入了信贷的狂热和兴奋中。

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一派祥和。

直到2020年,疫情的爆发,戳破了和平的泡沫。

图片来源:AFP▼

印度因为疫情封国了,复工复产遥遥无期,这直接点燃了印度的信贷市场。

并且引发了一场连环爆炸。

首先是,印度人民。

疫情后新增的全球贫困人口,有60%来自印度,印度又新增了7500万的贫困人口。(注意,这里采用的贫困线,是联合国制定的最低标准的绝对贫困线)

不光印度人炸了,中国信贷公司也炸了。

你没工作了,那谁来还我钱呢?

对于放贷公司来说,有部分无法收回的坏账是很正常的,以它们300%打底的高利息,还是稳赚不赔。

但是,一旦坏账率飙升过高,近半数的贷款无法收回,事态就不一样了。

为了自己的裤衩不赔光,坐不住的信贷公司开始动手了。

他们利用APP权限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对欠债人进行夺命连环CALL外加暴力催收。

这下,印度政府也炸了。他们终于意识到情况不对。

但是当时,印度的成年人,基本每个人都背负着1345美元的负债。

对于印度的年轻人来说,成人礼不是什么礼物,而是一屁股的债。跟曾经疯狂的中国青年一样,他们在各个信贷平台上,欠着多重债务。

暴力催收下,印度出现了开头那些,在中国发生过的信贷自杀事件。

断线重连的印度政府,决定一次性“掐死”小额信贷。

他们把几乎所有的信贷机构一窝端了,不管你机构合不合规,统统先抓了再说。

而印度的小额贷款产品程序有60%-70%都是中国公司在运营。

这一杆子打下来,中招的全是中国公司。

抓完人之后,又限制息费、牌照发放、限制产品时间。一套组合拳下来,印度的现金贷市场也在监管之下哑了火。

不过,已经熟悉他们套路的差友们,多多少少也猜到了,故事到这还远没有结束。

失去印度和东南亚之后,信贷公司收拾收拾,马上就奔向下一块大陆。

巴西、墨西哥这些地区,都是下一个目标。

投中网:《去印度放贷的中国人,规模最大的是雷军?》▼

就连互联网普及率只有33%不到的非洲,都被这些小额信贷公司啃下来了。

大批的中国金融科技公司,不光把线上支付等技术带到了非洲,同时也带来了小额信贷。

就拿中国企业昆仑万维控股的,非洲第二大浏览器O举个例子。

O旗下的OP,是尼日利亚最大的线上支付商,当地人的线上支付基本上都依赖于OP。地位差不多就是非洲版的支付宝。

靠着OP的线上支付,O开发了面向不同国家的多款借贷产品:OP(尼日利亚)、ChB(印度)、OKh(尼日利亚和肯尼亚)和OP(肯尼亚)

O旗下的小额信贷APP:OKh▼

2019年,这些信贷业务给O带来了1.28373亿美元的收入,以一己之力撑起了O整个账面。

因为利率实在是太高,甚至还被做空机构盯上了。

按照做空机构HiRh的说法,O声称自己的信贷平台,最高年利率为24%。但调查之后发现,实际年利率达到了365%。

好家伙,直接翻了10倍不止。

图片来源:HiRh▼

目前,尼日利亚政府还在大力地引进这些金融科技公司。

估计,中国企业这套线上支付完全引进之后,会很大程度上,取代掉传统银行的地位。

至于,之后故事会怎么发展,应该也不用差评君多说了。

实际上,就算是现在的印度,私营的高利率小额信贷也依然普遍存在。

穷人还在,庞大的需求还在,市场就不会消失。

2021年印度央行新提案,又放宽了金融监管。

取消了例如“手续费不得超过贷款总额的1%,放贷人不得就延迟还贷向借款人收取罚款”之类,保护穷人的规定。

这下,私营机构觉得自己又行了,重整旗鼓再次进军印度。

现金贷业务,在2020年小幅度下滑之后,又马上回弹。▼

中场休息结束,派对狂欢继续。

而这场从中国,一路蔓延到非洲的狂欢,却开始于一个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的人手里。

1976年,默罕默德·尤努斯在一个小村子里,对42个人发放了27美金的小额贷款。这就是世界上,第一笔现金贷。

然而,尤努斯所期望的现金贷,以“远离利益、专注于穷人”作为行业最基本的原则。

尤努斯不止一次说:”小额贷款商业化发展的方向是错误的。“

中国政府现在也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开放针对农村的小额信贷。希望帮助他们,完成站起来的第一步。

只是,在某些不合规的小额信贷公司眼里,穷人从帮扶对象变成了赚钱的工具。

小额信贷模式本身无罪,只是使用者的目的变了,最后的结果,也就变了。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