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贷评测:正规军决绝撤退 18家平台只有4家还能借款
出品|派财经
文|王得政编|派公子
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未经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机构一律不得为大学生提供信贷服务。
虽然《通知》也表示为了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
但在一些消金从业者理解看来,市场空间很窄,撤退是最好的选择。
通知发布后,大学生还可以从互联网消费平台贷到钱吗?
派财经找来4名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志愿者,获得对方同意后,针对现在市场上运作的18款互联网消费贷款产品进行借款测试。
令人意外的是,被测试的几家持牌金融机构,这样的正规军清一色地拒绝了借款申请,18家平台最终能成功借到款者寥寥。
与此相对的是,不少从业者和学界人士认为,大学生消费金融需求是刚需。但是,大学生客群在消金领域没有“刚需”的体面,随着新规出台,愿意满足需求的持牌金融机构又少之又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存在的隐忧是,如果正规军都决然撤退,地下校园贷会不会卷土重来呢?
01:借款测试
本次测试4名大学生志愿者分别是,来自北京某学校大专二年级的A;东北某大学二年级的B;成都某大学二年级的C以及湖南某大学在读研究生D。
从测试结果来看,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直接拒绝
测试中,今日头条、百度、携程、拉卡拉、分期乐等绝大多数借款产品在授信阶段,就直接拒绝了学生的借款申请。学生A告诉派财经,大多数借款平台拒绝理由是“借款人不符合申请资质”。其中,度小满金融的“有钱花”理由最为明确,其拒绝贷款的界面显示,“受国家监管要求,度小满不向学生提供借款服务”。
第二类:中途阻断
学生在这些借款产品上,已经拿到了授信额度,进一步操作时却突然中断,无法进行下去。譬如,小米金融旗下的小米随星借。
在经历实名认证、填写银行卡号等操作后,大二的志愿者A获得8500元的借款额度。可是,当他进一步借款时,却卡在“人脸识别”环节。尽管,他反复三次从头开始尝试该项操作,但界面皆显示其“身份识别失败”。另一位测试的同学也在小米贷款遭遇同样情况。
第三类:放款成功
在测试的18款消费金融产品中,4名学生之前大都开通了蚂蚁花呗、京东白条,可以用之前的额度进行消费。另外,360借条、美团生活费、美图借钱都成功借到现金,其中,360借条4次借款,只有一次因为技术问题中止,其他三次都成功,美团生活费、美图借钱各有一次成功。
据放款界面信息显示,360借条的出资方为金城银行、百信银行等,属于持牌正规军。美团生活费的资金方来自于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美图借钱资金方来自于武汉众邦银行。
从操作与提示角度,360借条和美团生活费都为学生设置了关卡。
从利率上来就看,以500元借12期为例,360借条到期需要偿还602.6元,年化利率为20.52%;美团生活费到期需569.2元,年化利率为13.84%。
从本次测试结果来看,平台对大学生借款审批趋严,持牌正规军甚至达到“一刀切”的地步。
02:烫手山芋
“过去,全国大学生贷款存量,一般都集中在几个头部的互联网小贷”,广东省小额贷款公司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徐北透露。
这次文件对一些地区大型互联网小贷公司的影响,还是比较大,徐北表示,“尤其是大学生贷款占其业务比例超过六成的平台,它们近期将其面临整改转型等问题”。
“这些平台最直接改变就是——压存量,停增量,转型业务方向”,徐北告诉派财经。
需要注意的是,派财经梳理测试结果发现,对学生群体的“封杀”,持牌金融机构比小贷公司做得更彻底、更决绝。
在测试的18款借款产品中,有招联消金、微众银行等5家持牌金融机构。这些产品的测试结果一致,它们对测试学生借款申请拒绝的“迅速且温柔”。
北银消费金融在拒绝B(化名)申请的短信中写道,“经综合评分,我公司暂不能接受您的申请,期望以后能为您提供服务”。
多位持牌消费金融从业者明确告诉派财经,他们根本不做学生群体。甚至,有一位持牌消金内部人士透露,“只要有途径识别出该用户为大学生,正常来说都会拒绝。”
这其中,最主要压力来自于社会舆论。
苏宁金融研究院研究员黄大智直言,对学生信贷的审慎,主要源于校园贷的社会负面效应太大了。
一位持牌消金机构的内部员工也承认,他们不做学生客群的考量中,舆论风险占很大的比重。
黄大智表示,“如果真的出事了,舆论风险和监管风险公司都无法控制,影响太大了。因此,很多金融机构宁可不做,风控卡在23岁,屏蔽大多数学生用户。”
其实,“卡年龄”是屏蔽学生客群的常见方式。
“卡年龄是可以,但这也意味着,平台要放弃很多客户”,消金领域从业者周至(化名)表示,比如,一些场景分期的用户就年轻化,其中2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接近客群的一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般会多条件组合,周至表示,比如,地址在大学附近加学生年龄,就会被平台拒绝;填写单位是学校加学生年龄也会被平台拒绝等。
可是,仅通过年龄、定位这些维度,还是不能准确判断借款人的学生身份。比如,一些在校研究生、博士生,甚至年龄大的学生都不会被筛选出来。
因此,“查学信网”是判断用户学生身份最实用的方式。
“之前,有些小贷机构是用爬虫扒学信网的数据”,周至透露,“现在正规机构,都需要用户授权学信网数据,这很麻烦,一般借款平台不会去查用户学信网,如果这个用户不是学生,他觉得这家借款平台有毛病。”
周至表示,他们也很无奈,“我们其实也很难做,给大学生群体放贷,监管风险、舆论风险大;不给他们放贷,又很难筛选出学生,直接卡年龄又意味着要放弃一部分用户。”
显然,大学生群体已成为一些金融机构眼中“烫手山竽”。
一家之前涉足大学生群体较深的机构说,他们通过风控手段,已经做到98%的成功率阻断在校生借款,目前还在努力。
03:暗藏隐忧
曾几何时,大学生群体还是金融机构眼中“初生太阳”,优质的信贷客群。
黄大智表示,大部分大学生都过了18岁,已经成年。而在大学这个亚社会里,他们有各种日常开销,这也促使他们产生一些合理的消费需求。
“我们大学生得罪谁了吗?花呗借呗给我们限制额度就行了呗,比如500,一千……”
在这次校园贷新规出来后,微博上这个热帖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声。
但当舆论集中在大学生过度借贷、裸条这些更能吸引眼球、带来流量的恶性事件时,这样的声音就有些微弱了,但它又是真实存在,不可忽视的。
志愿者B对派财经说:“我们处于一个对于世界很好奇什么新鲜事都想尝试的阶段,花费肯定要比以前多一些,有超前消费是可以理解的。”
徐北直言:“在同龄人中,大学生群体不但人数最多,消费能力最强、违约成本最高、还款能力最好,特别是女大学生”。
多位从业者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信贷是刚需,应该被满足。而且,大学生信贷行为很常见。派财经调查发现中,“花呗”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最受欢迎的产品。很多精明的学生把花呗当作类似于信用卡的省钱工具,按时还钱就没有利息,还能提高资金流动性。
“我们寝室有4个人,有2个人在使用花呗”,志愿者A透露,而且学校里很多人都在用它。
监管也意识到大学生合理的消费金融需求应当得到满足。在这次新规中,监管明确要“开正门”: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
但是,为什么原先的优质群体,现在开着“正门”也不香了?
除了前述的舆情压力、风控难点外,严控风险下的成本高也是重要原因。比如,新规中提到“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通过电话等合理方式确认第二还款来源身份的真实性,获取具备还款能力的第二还款来源(父母、监护人或其他管理人等)表示同意其贷款行为并愿意代为还款的书面担保材料,严格把控大学生信贷资质。”
“大学生一般都是小额借款,这一套流程走下来,费时又费力,还不讨好。”一位从业者说。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对《通知》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落实流程应适当简化。他表示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以合适的方式满足大学生金融服务需求。金融管理部门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坚决遏制违规借贷行为无序蔓延,将“偏门”堵严、堵实;另一方面要采取合理有效措施,推动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服务,将“正门”开大、开好。
如果“正门”走不通,大学生合理的刚需无处安放,就会给捞“偏门”者可乘之机。
前车之鉴。
2017年6月,银监会等三部门曾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暂停网络借贷平台开展校园信贷业务,短时间看,“校园贷”乱象得到有效整治,总体规模有所下降。
但到了2019年,央视315爆出“714高炮”,期限只有7天或14天,年化利率达到百分之几百,甚至超过1000%,许多在校大学生也是深受其害,这些转入地下高利贷平反而更加肆无忌惮了。
派财经这次调查中也发现了苗头——不正规的校园贷,仍在地下悄悄生长着。
“我在厕所、洗衣房都看见过放贷小广告”,一位大一学生表示,“学校也在班级群提示我们了。”志愿者D告诉派财经,她最近在学校的一些角落发现了派克笔写的借贷小广告。
派财经在微博搜索界面输入“学生贷”,仍可以找到几十个带有“学生借条”、“学生贷”的用户。
显然,满足大学生群体需求的金融,需要具备社会责任感,黄大智认为,大学生群体有一定的脆弱性,向他们提供信贷的产品要有普惠性。
但是,当有资格碰这个“烫手山竽”的正规军都在打退堂鼓,那么,大学生群体的合理信贷需求谁来满足?(完)
继中行、建行后,工行推出校园贷产品"大学生融e借"
文零壹财经(01iji.)
继建行、中行相继试水后,又一家国有大行推出了校园贷业务。
9月11日,中国工商银行正式对外宣布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大学生融借",该业务目前已在北京、哈尔滨、上海、南京、威海、武汉、广州、成都、西安、杭州10个城市的15家高校开展试点,后续还将陆续推广到更多高校。
此次工行推出的"大学生融借"产品,凡年满18周岁且信用状况良好的在校大学生,均可在工行网点完成面签后,通过工行的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工银生活A等渠道申请办理。
据工行牡丹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大学生的在读学历,贷款金额最高可达2万元,无需抵押担保。"目前申请还可享受原利率8.7折优惠。"他说,以借款1万元为例,分1年12期偿还,使用"大学生融借"总利息为308.95元,平均每天利息不到0.9元。
此外,工行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其他校园金融产品。例如,试点高校学生可申请工银宇宙星座信用卡(校园版),与"大学生融借"共享授信额度,并享受免年费、3天还款宽限期的容时服务、最低还款宽限差额10元的容差服务等权益。
目前,工商银行是第三家试水校园贷的国有银行。在2017年5月,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曾相继宣布推出校园贷产品,其中,建行的额度最高可达5万元,中行额度最高则为8000元。
事实上,商业银行在校园贷领域并不是第一次试水。早在2002年,就有银行曾推行大学生信用卡,这一风潮在2005年左右盛行一时,各大银行开始大规模针对大学生发行信用卡。但由于对个人持卡数量没有限制导致"多头授信"的情况出现,学生群体透支现象严重、家长群体代为还款频繁、银行坏账风险加大等问题愈来愈严重。
2009年银监会发布《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中指出,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遵循审慎原则向学生发放信用卡。2011年银监会又出台《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确定商业银行禁止向未满18岁的学生发信用卡,给已满18岁的学生发卡,要经由父母等第二还款来源方的书面同意等规则,各发卡银行或取消发行大学生信用卡,或将大学生信用卡改为0额度信用卡,待毕业工作后再行提供额度。
至此,银行基本退出校园借贷市场。
近年来,在互联网金融的强势推动下,我国的消费贷款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各类消费贷产品席卷了年轻群体,网贷产品成为消费金融领域的网红产品,消费贷进驻到校园市场,并推出校园信贷、整容分期、购物分期等渐受年轻群体热捧的各类贷款。校园贷最早于2013年进入校园,2014至2015年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期,2015年校园贷平台达到顶峰的108家。
但随之而来的,是层出不穷的负面新闻。高校学生因之身陷"泥潭"的新闻屡见报端,高额利息、暴力催收、裸条借贷、跳楼自杀等词汇频频与其挂钩。由于之前缺少相应监管,校园贷领域问题不断。
乱象频发引来监管部门的注意。从去年4月开始,教育部、国务院、银监会、网信部就多次单独或联合发文治理校园贷问题,今年6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管理规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取缔校园贷款业务,规定已经从事校园贷的网贷机构一律停止增发新标的,并对存量业务制定整改退出计划。9月6日,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
但这并不意味着校园贷被禁止,信贷消费已成为现代生活的一种重要消费形式,在校学生作为既是成年人但又没有经济来源的特殊群体不可完全置身事外。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生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称,2016年我国大学生消费市场规模达到4524亿,同比增长4.7%,并呈增长趋势。但目前为高校学生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机构中,市场化机构占据主导。
为了满足学生正常的金融消费需要,银监会还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此前已有中国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青岛银行等银行推出校园信贷产品。
几年一轮回。现在,校园金融服务市场,再次迎来银行角色的介入,市场化互金机构和持牌金融机构的银行开始相互博弈,也各自为对方提供了相互观察的参照物,相信后续还会有更多商业银行加入进来。
小额消费贷,莫进校园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勾建山作(新华社发)
近年来,由于不良网贷机构的推波助澜,一些大学生无力偿还贷款以至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件屡有发生,织牢监管网络、防范校园贷风险的呼声很高。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小额贷款公司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专家表示,重拳出击整顿校园贷,必须落到实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理性消费,需要各方合力。
整治乱象,拒绝“收割”
一段时间以来,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乱象引发各界关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发展,在校大学生群体使用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不在少数,消费需求不断增加。
记者了解到,不少校园贷款平台注册简单,甚至无需资料审核,并以免息、零息分期等字眼吸引学生用户使用。但由于无收入来源,且缺乏专业的指导,有的学生常面临还不上贷款的问题。
校园贷款平台带来的隐患不容忽视。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虚假、诱导性宣传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诱导大学生在互联网购物平台上过度超前消费。这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杜绝“收割”,《通知》明确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加强贷款客户身份的实质性核验,不得将大学生设定为互联网消费贷款的目标客户群体,不得针对大学生群体精准营销,不得向大学生发放互联网消费贷款。
《通知》还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风险管理,严格落实大学生第二还款来源,规范催收行为,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所有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信贷信息都要及时、完整、准确报送至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对于已发放的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通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要制定整改计划,已放贷款原则上不进行展期,逐步消化存量业务,严禁违规新增业务。
据了解,银保监会下一步将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通知》贯彻落实工作,积极开展违规业务的排查整改,坚决遏制互联网平台精准“收割”大学生的现象,切实维护学生合法权益。
规范市场,满足需求
如今,年轻人已成为网贷消费的重要群体。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在通报中披露,网贷案件被执行人年龄主要集中在20岁至30岁,不少是刚入职的大学毕业生。而据广州互联网法院统计,涉网贷纠纷案件的被告近六成是35岁以下青年。业内人士认为,在校大学生的资金需求客观存在,但不能让年轻人困于过度消费和超前消费之中。整顿借贷消费乱象,有待监管持续发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规范发展。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就大学生贷款市场乱象屡次出重拳。例如,针对“校园贷”“裸条贷”等问题,有关部门及时叫停了P2P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此外,从整体来看,中国针对互联网金融产品尤其是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监管和规范力度不断加强。2020年11月,银保监会会同央行等部门起草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2020年12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警惕网络平台诱导过度借贷的风险提示》;今年1月,中国人民银行召开会议,要求严禁金融产品过度营销,诱导过度负债。
针对校园贷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应当疏堵结合,规范校园金融服务,维护学生群体的合法权益。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表示,规范和健全校园金融市场,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整顿力度,另一方面要满足好大学生合理的金融需求,弥补高校金融服务的短板。
对此,《通知》也提出,为满足大学生合理消费信贷需求,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可开发针对性、差异化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遵循小额、短期、风险可控的原则。有业内人士建议,可通过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建立免息或低息的公益性贷款服务平台,培养大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同时也为企业培育优质的未来客户。
加强教育,理性消费
部分大学生“有钱任性”的消费需求遇上“力所不及”的贷款风险,是造成不良校园贷的重要原因。对此,各方呼吁应加强教育,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科学理性的消费观。
近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表示,要指导各高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日常思政教育等工作,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和“财商”教育,提醒学生警惕电信诈骗和不良校园贷。
教育部思政司副司长张文斌说,各高校应定期排查学生参与校园贷的情况,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利用大数据关注学生异常消费行为,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纠正,努力做到早防范、早教育、早发现、早处置。
郭鹏指出,织牢政府“资助网”是避免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的重要保障。教育部将督促指导各高校确保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到位,解决学生临时性、紧急性资金需求,关注发展性需求,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学生拓展学习、创新创业等。
专家认为,大学生群体的信用意识尚未完全建立,过度的、不规范的信用支持往往会引发不理性消费、助长校园攀比之风。对此,学校应强化校园管理,引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大学生群体应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不要过度借贷。如确需贷款,一定要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和产品,不要轻易在不了解的网络平台申请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