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支持36期还款的网贷「“714高炮”又来第37期女子欠千万网贷平台想逃债」

本文目录

高额收息暴力催收:“714高炮”未绝,“宜人贷”又来

提供明令禁止的“砍头贷”“校园贷”收高额“砍头息”,扰乱金融秩序带来金融风险

“不上征信,无视黑白,百分百下款”“仅需身份证,极速到账,日息0.01%”……时下,各种网贷广告花样百出。

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大肆打广告的网贷平台的真身,其实是“714高炮”(即借款期限为7天、14天的高利息网络贷款,一般包含高额的“砍头息”及“逾期费用”)。它们明目张胆地提供明令禁止的“砍头贷”“校园贷”,甚至行业头部上市公司也搞阴阳合同,收高额“砍头息”,实施暴力催收,盗取公民隐私,侵害公民名誉乃至危及人身安全。

专家指出,不少非法网贷平台违规放贷,扰乱互联网金融市场,加剧金融风险,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亟须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大打击、监管力度,维护互联网金融市场安全、健康、规范发展。

“714高炮”猖獗,非法催收“呼死你”

根据一些社交软件推送的广告,《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下载了“水象分期”“乐分期”“秒借贷”3款网贷APP。

注册登录后,按步骤提交了个人身份证、人脸识别、工作地址、家庭地址和通讯录,3款APP分别给出了3200元、2600元、2000元的额度,借款期限分别为28天、14天、7天。记者点击确认借款订单之后才发现,“水象分期”和“乐分期”都扣除了800元,实际到账分别为2400元、1800元;“秒借贷”扣除了600元,实际到账1400元。以上3个网贷平台,就是典型的“714高炮”。

记者调查了解到,3月15日央视曝光“714高炮”之后,大量违规网贷平台依然猖獗。有的平台开发出了“55超级高炮”,即借款1000元,到手500元,5天后要还1200元。

在一款名为“融泽财富”网贷APP中,记者下载测试了“久贷钱包”“红鲤鱼”“随心花”等十多个借款“口子”,发现大部分“口子”都属于“55超级高炮”。尽管有的“口子”把还款期限延长至30天,但设定了每5天还一笔款,利息均超过法定的36%。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714高炮”APP并不能在苹果或安卓应用商店搜索、下载,需通过特定链接下载。这些网贷平台多通过手机短信发送链接,一旦用户的手机号注册其中某家平台,将有大量平台大肆进行短信轰炸。而且这些APP为躲避监管,会不定期更换名称和页面。以“水象分期”为例,目前该APP在苹果和安卓应用商店已下架,但在一些社交软件上仍能搜到现金贷广告和下载地址。

业内人士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目前全国“714高炮”平台存量大概有上千家,即使整个行业坏账率居高不下,也有暴利可图。平台会在借款人还不上利息的时候,引导他们去下一家关联公司再贷款偿还利息。理论上讲,只要风险把控得当,“转单平账”“以贷还贷”可以无限循环。

“714高炮”不绝的同时,无资质电商平台发放“校园贷”同样值得警惕。

今年2月,云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大四学生高建军(化名)无意中点击了手机短信中的一条广告链接,下载了一款名为“小象优品”APP。在借款界面上传个人身份信息后,高建军获得21000元额度,系统自动设定3月还款期限,总还款金额为25400元。

高建军告诉《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他还了2期之后,因生活困难没钱还债,出现逾期,小象优品每天给他打五六个电话催债。高建军向客服索要合同,要求依法调整利息,客服称“没合同”。

记者向“小象优品”客服咨询了解到,该平台放贷对象为18岁以上成年人,不管其是否为在校大学生。这明显与原银监会等几个部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中“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要求不符。

记者搜索天眼查发现,“小象优品”隶属北京源石云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网购平台。其经营范围包括技术开发与服务、软件开发和设计、发布广告等内容,并没有发放小额贷款资质。

随着“714高炮”“校园贷”横行,非法催收更是时有发生。去年5月,云南昆明市民李勇(化名)通过“恒易贷”APP、“云钱袋”APP分别借款70000元和50000元,都是分24期还款,还款总额分别高达120000余元和90000余元。今年5月,李勇因做生意失败,资金链断裂,未能按时还款。令李勇没想到的是,两家机构都通过外包催收公司向他催债,每天有数十个催收电话轮番骚扰、辱骂他,并多次拨打他的通讯录联系人电话,还冒充“公检法”机关伪造法律文书进行威胁、恐吓。李勇不堪忍受,最终向亲戚朋友借钱才偿还了债务。

像李勇的遭遇一样,近年来,网贷机构通过暴力或软暴力手段催收现象日益猖獗,不仅给借款人造成身心困扰,还危害社会稳定。业内人士表示,“呼死你”电话、短信轰炸是低成本的催收方式,网贷机构多委托第三方催收机构实施非法催收,出事了都会把责任推给催收人员。

海外上市公司变相收“砍头息”

来自“21CN聚投诉”平台的投诉案件显示:2017年12月22日,孙悦(化名)通过“宜人贷”APP借款80000元,分36期偿还。她在“宜人贷”APP上提交个人身份证、通讯录、工作地址、银行卡等信息后,就收到了80000元。

可是,事后她才从“宜人贷”官网上看到借款合同,合同显示本金103896.10元,多出的23896.10元为信息咨询服务费。在“宜人贷”APP上,孙悦每月需偿还3974.22元,36期还款总额为143071.98元(记者注:3974.22元*36期=143071.92元)。

为何到手金额和合同本金不一样?孙悦就该问题进行投诉时,“宜人贷”客服回应称,由于平台提供了信息搜集公布、资信评估、借贷撮合、贷后管理等一系列服务,因此平台收取23896.10元信息咨询服务费。孙悦的年综合费率约为26.28%,年综合费率包含所有费用,未超过最高人民法院规定的年利率36%的标准,不属于高利贷。客服还表示,借款操作时已对年综合费率、月还款金额、合同金额、到手金额、期限等内容进行页面告知,经过客户本人确认后签署合同。

然而,孙悦告诉记者,她在“宜人贷”APP办理贷款时,点击提交资料后,并未有任何关于信息咨询服务费的页面提示。她后续才在“宜人贷”网站上查看到合同,发现23896.10元信息咨询服务费被算入了本金。“这明显属于虚假宣传,合同欺骗。”孙悦说。

信息咨询服务费到底能不能算入本金?事实上,变相收“砍头息”,把各种服务费算入本金提高利息率、增加还款额度这类“抖机灵”行为,相关法律法规早就做出明确规定。

根据2015年出台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七条,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2017年12月1日,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P2P网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共同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明确规定不得撮合或变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业务;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云南权仲律师事务所律师袁琼飞认为,网贷平台提前划扣各种费用,变相收取“砍头息”是违规的,而且计算利率的基数只能是本金,各种服务费只应作为利息计算。如果要收取服务费用,应该一次性收取,不应该算入本金再次收取并提高利息。

此外,“宜人贷”还存在暴力催收、侵犯公民隐私等不法行为,其中不乏威胁恐吓的情况。2019年3月11日,孙悦因资金紧缺,未能按期偿还当月还款额3974.22元。此后,“宜人贷”催收员不断骚扰孙悦通讯录联系人,多次拨打其工作单位电话,传播孙悦“欠债不还”的信息,威胁孙悦归还贷款以及500多元的逾期费用。孙悦的名誉遭到损害,承担了较大的精神压力。

记者调查了解到,孙悦的遭遇并非个例。根据“21CN聚投诉”平台显示,“宜人贷”在2018年3月9日被发起集体投诉,截至发稿时,有效投诉量为3470件,其中有效解决361件,有效解决率10.4%。“阴阳合同”“高利贷”“暴力催收”是用户投诉最多的三大问题。在网络上还有关于“宜人贷”实施暴力催收导致被害人自杀、死亡、精神失常的举报。

天眼查显示,"宜人贷"隶属恒诚科技发展(北京)有限公司,2015年12月18日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是“中国互联网金融海外上市第一股”。

金融监管“信息孤岛”问题待解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网贷行业总体成交量为1.7万亿元。2017年6月以来,我国发现违规催收频次1000余万次,施害人79万,受害人92万。

专家认为,2019年是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承上启下的一年,非法网贷风险较高,要重点加大打击力度。许多非法网贷平台已成为民间高利贷的“变种”,披着互联网金融的外衣挑战法律红线。目前全国仍然在开展违法违规业务的网贷机构存量较大,保守估计有800余家。网贷行业野蛮生长背后存在的监管漏洞值得警惕。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董希淼说,目前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现金贷利率畸高且不透明,在隐性突破法律红线的同时,设置种种陷阱,加重借款人负担,由于贷款客户普遍缺乏辨识能力,容易陷入“套路”,事后维权成本很高。

专家认为,网贷平台作为银行类金融机构贷款的补充存在其社会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承载起投资者对财富管理的需求,也降低了社会融资成本,但由于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督管理不严格,导致大量非法网贷平台成为不法企业和个人攫取高额收益的工具,损害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合法权益。

网贷应该在规范化和制度化的框架内有序发展。专家建议,相关部门要从制度上防范和堵住监管漏洞,加快推进合法合规网贷机构的备案进程,坚决清退、关停没有资质的网贷机构。同时要严打非法网贷机构借助黑恶势力实施暴力催债,加大对虚假网贷广告的查封力度。

中央财经大学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认为,我国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监管在技术建设方面明显滞后,突出表现为没有形成有效的金融风险监测、评价、预警和防范体系,缺乏一整套系统性的统计调查、风险预警、处置、缓冲、补救机制。

“互联网金融市场规范发展亟须加快监管科技发展。”欧阳日辉建议,通过数字技术建立数字化监管系统,建立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的三级模型体系:平台自控监测体系、行业协会监测体系、监管机构监测体系,从而改变目前“人工报数”和“运动式”的被动监管、事后监管局面,实现实时监管、行为监管和功能监管。同时,要做好平台的信息披露以及平台与监管层的信息共享工作,整合信息资源,解决互联网金融监管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

第37期 女子欠千万网贷申请精神病鉴定想逃债?哪些网贷不用还?

近日,浙江宁波有名女子,因欠了上千万网贷,向宁波市某医院申请精神病鉴定,一开始医院因为相关规定没有受理女子的请求,随着案件的持续审理,法院也提出了要对女孩子进行精神鉴定。最终的结果告知女子在借钱过程中不存在精神问题,而是该女子为了逃避巨额债务想出来的办法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在消费主义盛行的今天,超前消费已经成为时髦,是大众普遍存在的消费习惯。更有的为了提前消费,贷款就成了习惯,而在还款时又想尽办法推脱,企图逃避债务偿还的义务。

虽然这种方法不可取,但是确实有这几种贷款是不用还的。

1)高利贷是利息超过36%才算的,大部分的网贷利息都是在36%边缘徘徊,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如果高于36%,超过的部分是无效的,已经还清的,可以申诉到法院,要求法官返还超过的部分利息。

2)砍头息是指在借款时,提前扣取利息,实际借款的金额与约定的金额不一样。借款的利息是不允许预先在本金里扣除。如果遇到了利息预先的利息在本金中扣除,要按实际借款金额返还借款并计算利息,债务人有权拒绝归还。

3)套路贷是以出借人威胁,恐吓,胁迫等手段始借贷人形成的贷款,对债务人的保护就是出借人想通过法律途径要求还钱,是不受法院保护的。

4)出借人明知道借款人借款是用于违法活动的,从事违法犯罪的行为,债权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5)借贷双方约定不清晰,口头协议,实际上没有发放贷款,这一类就更不受法律保护了。

6)在夫妻之间很容易发生对方因为想骗取对方财产,虚构债务,达到骗取财产的目的,能举证的情况下,也是不受法律保护的,更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7)最后一点就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借贷约定,大家很清楚,无民事行为包括未成年人以及不能辨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就好像这名浙江女子的行为,意图通过鉴定精神病来逃避债务,结果法院不予判定她有精神病。

网贷向来都是救急不救穷,记得网贷扩张速度最快的那几年吗?

我见过很多咨询我的欠款人,都是瞒着家人不敢说自己在外借钱的事情,征信花了银行借不了,就用网贷借新还旧,最后房子车子都赔进去了,实在是撑不住了,才向家人坦白。

很多人自己也都知道网贷不好,但是就是想借,不想逾期,对自己的未来收入很乐观,那对未来收入抱有乐观和信心的人,你手上项目有比网贷年利率30%的高吗?普通人做什么工作或者做生意能有这么高的收益?把钱存银行三年定期也就3%-4%。如果你能撑起30%以上的借贷成本的项目,就一个打工族,逾期是肯定的。

笔者前期有针对性的写过类似文章,讲出了很多欠款人的心声,然后就有键盘侠评论我的文章,说欠钱不还,还很有道理,成年人要对自己签订的合同负责,又不是刀架在脖子上威胁你,不还钱就是老赖。你怎么就学会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了呢?无情压榨借款人的血,口口声声站在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的道德风口上?一边疯狂放着高利贷,另一边又打折兑现出借人?

一个产品的好坏如果是明码标价的,或者在借款之前,很清楚的告诉对方除了利息,保险费每个月要交多少,担保费每个月交多少,服务费每个月交多少,到账的时候扣多少,这样的网贷平台在借给别人之前敢说一声吗?有因有果,这也导致坏账率飙升的结果,让很多人深陷债务。P2P网贷的清零和借款人遭遇高额利息,非法暴力催收有着密切关系。

你说呢?欢迎吐槽,笔者会根据大家在评论区想了解的问题继续写成文章为大家解答,今天这一期就分享到这了,有疑问的欢迎下方留言,内容有帮助欢迎点赞支持转发,关注笔者,有你想不到的每日经验和干货分享!

雷潮之后,存活下来的网贷平台还有几家可以投资?赚钱攻略在这儿

导语

从蛮荒混沌到逐渐明朗,中国的互金行业经历了轰轰烈烈的发展,也经历了强监管下的暴雷之殇。那些曾经登上央视广告、包装得“相当靠谱”的“大平台”,缘何接二连三地轰然倒下?本文将从不一样的视角,为你揭开神秘面纱,并将赐你一双火眼金睛,全方位识破“伪装”平台,敬请耐心看到最后。

2018年度失信黑名单近日重磅出炉!这是一份由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的报告,专门拎出一部分来讲“P2P网贷行业问题平台”,特别点名“善林金融”涉嫌集资诈骗一案。

报告显示,过去一年出现问题的P2P平台有1282家,集中在浙江、上海、广东、北京等地,其中浙江涉及问题平台数量最多。

从问题平台犯罪类型来看,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平台最多,共138家,另有37家涉嫌非法集资、10家涉嫌集资诈骗,还有1家涉嫌合同诈骗。

报告还指出,2018年新增失信被执行人(即我们俗称的“老赖”)261.4万个。从涉案金额看,472家企业涉案金额超亿元,其中涉案金额在5亿元及以上的有30家,其中多家失信企业和网贷平台有关。

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知你是否已经不寒而栗?这还没完,春节刚过,“内忧外患”的平台又暴露出不少。

上海警方已经冻结夸客金融第12批1118名高逾期借款人的银行账户,其实,从去年12月份以来短短两个月内,警方已经累计冻结6550名夸客金融借款人账户。

此外,爱投资、易通贷披露的数据显示,爱投资逾期金额54.55亿元,逾期率85.32%,易通贷逾期金额17.43亿元,逾期率85.98%,二者似乎也岌岌可危。

我们知道,国家规定的民间借贷利率红线是36%,而网贷平台的融资成本几乎都在红线以下,为什么还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网贷暴雷之殇的终极原因

这个看起来高大上的金融行业一缕分支,从顶峰时(2015年)的5000多家平台,到如今仅剩1000多家,势如破竹般地发展,败兵逃跑般地清退,市场上的分析林林总总让人眼花缭乱,但是掰开了揉碎了你会发现,终极原因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在监管缺位环境下,大股东或者实控人德能错位,加剧道德风险。

作为一家金融平台,从设立之初到运营推广,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得出现任何隐患,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稍微不甚就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面临倒闭。

这是需要一群真正有情怀有能力的金融专业人士才能成就的事。

但从2014到2015年间,作为一个金融行业的新物种,市场仍处于不知道归谁管怎么管的监管真空期,致使各类形色金融平台如雨后春笋般,似乎全都拥有了普惠大众和小微企业、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情怀,好像一夜之间金融专业能力全面附体,蜂拥来做普惠金融——可能吗?

○初心不正,目的就是骗钱,所有动作都是圈套

“庞氏骗局”这个词,相信大家已不再陌生,庞氏骗局的运营模式可以说是绝大多数平台死亡的根本原因,所有的营销推广等一系列动作都是圈套——圈钱套路。

从早些年的E租宝、大大集团、中晋,到近一年的善林金融、唐小僧、礼德财富、联璧金融……这些“家喻户晓”的“大平台”无一不是。

拆了东墙补西墙,好一出空手套白狼。高得诱人的收益率、层出不穷的“加息”“补贴”、各种令人心花怒放的“超级福利”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新投资人进场,稍有点用户积累就开始砸钱请明星代言打广告,罂粟花般的外表招摇着“赚钱盈利”的假象,蛊惑更多的人进场,却拿着新人投资的钱还着老投资人的本金利息。

一旦接盘侠不够,后期进场的投资人就成了被收割的韭菜。

庞氏骗局的初衷就是侵吞投资人的财产,哪有心思正常经营?设立资金池玩自融几乎成为平台通病。

通俗说,就是把投资人的钱聚拢到一个专门账户里,然后,这些钱被股东或者实控人玩弄于股掌间,由他们任意支配,自融自用,想花在哪就花在哪。

来看看投资人的血汗钱都去了哪里:

有的跑路平台发布的几乎全是假标,并没有对应真实借款人或借款项目,就是为老板的关联公司输血;

有的平台拿着投资人的钱炒房、做股权质押,但无论投资楼市还是股市,资产流动性都较差,直接导致平台的流动性风险上升;

再者,投资暴利或非法行业,或者转移到境外;

最常见的要数肆意挥霍、买豪宅豪车供个人娱乐消遣之徒。

这也是为何银行存管对于投资人的资金安全就像一道风险隔离墙的原因(当然光有这一道墙还远远不够)。

如果平台筹集来的资金全部存管在银行,平台就失去了对投资人本金的控制权,纵有觊觎之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风控能力不足,借款人甄选失误

网贷是互联网金融的分支,属于金融科技,需要依靠科技的力量做金融,正常发展的平台应该是高度依赖计算机互联网、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来助力的。

包括在筛选借款人、借款项目的环节,都需要依靠大数据的力量在前期控制信用风险。

可悲的是放眼望去,除了头部的几家顶尖优秀平台诸如陆金所宜人贷等,剩下还有多少家是在真正运用科技手段做风控?

且不说科技手段了,连正常的风控需要实地调研,都可能受到干扰或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好。

一众跑路平台的高管可能连大学都没毕业,其从事金融的能力不得不打上问号。

再比如礼德财富,因为抵押物玉石都是实控人带回的——对于董事长亲自找来的标的,该平台的风控人员无法介入实地调研。

平台如果风控不严,放款给那些本身毫无还款能力、还款能力弱的人,或者根本不可能赚钱的项目,想要收回贷款简直难于上青天,窟窿只会越滚越大。

总之,金融行业是有知识、技术壁垒的行业,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依然是金融,断不是前几年那样站在互联网风口、想做就能做起来的。

没有沉下心来做普惠金融的初心,没有过硬的金融背景和专业功底,平台很难运转持久。

赐你火眼金睛识破伪装平台

根本原因找到了,那接下来,我们将从最全面最具有可操作性的角度,教你一套策略来识破这朵“迷人”的罂粟花。

○考察平台背景、股东实控人背景

首先重点强调一句,平台背景只能是必要但非充分条件。如果一家平台背景实在不怎样,那多半不用考虑,如果平台宣传的背景光彩夺目,也要重点考察。

为什么不少宣称“国资背景”的平台依然跑路?其实,国资背景分为国有独资、国有控股和国有参股三种,而市场上绝大多数都仅仅是参股,并没有那么强的背书作用。

那些暴雷的“国资系”,要么与真正的国企相隔多层关系,比如国企的孙公司曾孙公司。要么国资占股比例太低,大多不足10%,比如礼德财富,国资入股比例仅5%,一点不妨碍其在广告中大肆沾亲带故。

还要注意看看国资背景的股东爸爸从事的是什么行业,只有从事金融、经济相关行业,这样的背景才更有专业保障。

总之不仅要挑股东背景强大的平台,还要考察大股东和平台的关系有多紧密,以及大股东是否愿意兜底等因素,不能盲目凭借“国资系”“上市系”“风投系”这样的标签去投资。

对于平台大股东、实控人以及高管成员的背景,我们可以通过企业信息查询平台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网站,查看“老赖”和诉讼情况。此外,还要重点考察这些人是否具有金融从业背景,查看过往业绩,以及是否有明显失德污点或不良过往。

○最直观指标:看收益率

人性本贪婪,看到唐小僧这种年化50%+的返利,就应该能判断出诈骗性质,无奈总有不怕死的人。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曾说,“收益率超过6%的就要打问号,超过8%的很危险,10%以上就要准备损失全部本金”。

目前,网贷行业的平均年化收益率已经降至9%左右,预计未来仍将缓慢下行,如果你看到某平台的年化收益率在14-15%甚至以上,建议不予考虑。

你盯着平台的收益,平台盯着你的本金,血本无归怕是大概率事件。

如果一家平台密集发布高收益率的短期标,很可能是资金链即将断裂、圈钱跑路的前兆。

收益高、时间短、回款快的标的,是众多平台吸引投资人的营销神器,也是庞氏骗局的特征之一。

○第二直观指标:看平台打广告力度

众所周知,请明星登上央视、地铁车厢以及大外墙打广告,成本是非常高的,动辄几千万,而一家真正良心做网贷的平台,其盈利是远没有这般“阔绰宽裕”的。

就拿善林金融来说,其真正投资项目的资金不足5%,广告却铺天盖地,甚至一度“荣登”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户外大屏,成为中国女排赛事赞助商……一家平台如果疯狂打广告,而在该用钱的地方比如风控等核心业务上,却不予投入,那不就是在掩盖庞氏骗局的本质么?

○查看信息披露是否充分

这一点至关重要,你的钱到底借给了谁?查询标的背后的资金去向,看借款人或借款项目是否真实。具体来说,要看是否有明确的借款人姓名、身份、所在地、借款用途以及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甚至其家属等相关详细信息。

尤其注意借款人和平台签订的借款合同,合同里有很多小细节比如摁手印、借款额度填写等等。

如有实物抵押,还可以重点关注抵押物的权证信息。比如礼德财富的抵押物主要是玉石,众所周知玉石的价值评估难度很大,也很容易存在虚假估值,因此这类存在猫腻的平台,风险大大增加。

另外需要关注平台是否定期披露运营报告、“上市系”发布的财报之类。如果这些信息披露模糊,甚至不予披露,平台八成有伪装嫌疑。

○查看风控能力

摸清平台是如何审核借款人的,是否实地调研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考察借款项目的经营情况,是否有自家技术团队自主研发,是否有安全机构认证,是否真正做到了运用科技手段来加持金融,比如利用大数据、云计算来筛选借款人。

此外,还要看平台定期发布的报表以及运营报告,逾期率、坏账率这些数据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平台的风控水平。

○查看平台是否小额分散

金融监管要求,网贷行业必须退出大额贷款领域,转向小额分散的新兴领域。小额分散对降低系统性风险能起到重要作用。

如何具体识别呢?看平台的资产端业务。如果有借款额度较大的房贷,这种就是不合规的;再比如企业贷的标的,一般都是大额借款,造假成本低,很容易有违规操作,有些企业贷项目表面不超过100万,实际是拆标了,很可能真实借款金额超过数千万。这种一旦被监管查出,肯定不合规。

○确认银行存管是真的存管

越来越多宣称自己接入了银行存管的平台也相继暴雷,是时候学会判断平台是否真正接入银行存管了。

●直接向存管银行客服询问,核实平台接入的情况。

●在平台上查找每月由存管银行出具的报告,或者向平台索要第三方银行存管协议。

●真正上线了银行存管的平台,除了需要注册网贷平台的账户外,还要在存管银行注册账户,在你充值、投资、提现等环节,都先跳转到存管银行的页面,才能输入银行密码。

而注册成功后,投资人也会收到银行(非网贷平台)发来的短信提示。大家可以尝试充值或者小额投资短期标试试,亲测流程核验。

●查看资金存管账户的流水详情,看收款人账户、具体交易地点等说明,对照平台给的借款人信息看看是否一致。一旦发现不一致,就要及时咨询银行,从而判断自己资金的去向以及银行存管的真实性。

○确认保险是真的保险

如果网贷平台和保险公司签订的险种是“账户安全险”“财产保险”“人身安全险”这些,就不要做梦能赔偿本息了,这类保险并不对资金提供赔偿和保障。

即便是“履约险”也要防止被套路:注意你所投标的是否确实在保险公司投了保,如果查询不到保单号,就可能是假合作;还要注意看被保人是否是投资者本人,保险金额是否为本息担保。

不过,保险公司在跟网贷合作之前,会对投保项目进行严格审查,保险公司只对优质标的进行履约险的承保。

换句话说,能够真正签署了保险公司履约险的网贷标的,本身就很优质,其本身风险系数就很低,再加上有履约险双重保障,大可以放心投。

结语

我们对金融市场需要怀有一颗敬畏之心,敬畏风险,才能获得真正的收益。

祝愿大家看完本文双眸更明亮更敏锐,独具慧眼,摘得网贷市场上的明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