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联消费金融VS兴业消费金融,两家头部机构的争夺赛
自2009年国务院批准试点设立消金公司以来,至今已历十余载。十余年间,消金市场风云变幻,业绩前三座位席不断更迭。
从最新披露的2022年中报数据来看,首批试点的四家消金机构已难在前三位置寻到踪迹。反观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等后起之秀,把握住政策红利,利用股东、渠道、场景等优势,稳稳站住脚步。
在已披露业绩的机构中,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业绩稳居前两位,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其中,招联消费金融资产规模已达2个兴业消费金融之多。
一个以线上取胜,一个以线下谋局,坐拥“天然的股东优势”的两者,同样面临着成长的烦恼,也欲发力短板。招联消费金融试水线下,兴业消费金融发力线上。
殊途同归,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探寻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即便是头部消金机构,也仍在不断摸索中。
业绩之争
消费金融行业2022年上半年的业绩坐席正在排位中。在已经披露了营业数据的消费金融公司中,招联消费金融、兴业消费金融位居前列。
从最直观的业绩数据来看,2022年上半年,招联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84.16亿元,上年同期为73.90亿元,同比增长13.88%;净利润为19.37亿元,上年同期为15.42亿元,同比增长25.62%。
报告期内,兴业消费金融营业收入为47.64亿元,相较上年同期38.69亿元同比增长23.15%;净利润为11.5亿元,相较上年同期10.24亿元同比增长12.31%。
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对比发现,尽管两家消费金融机构在2022年上半年,营收、净利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增速与2021年上半年相比出现明显下滑。其中,招联消费金融上年同期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分别为22.7%、166.7%;兴业消费金融两项数据则分别为30.62%、92.48%。
资产规模方面,招联消费金融独占鳌头。截至2022年6月末,招联消费金融总资产1429.71亿元,较2021年末1496.98亿元减少4.5%;负债1272.96亿元,较2021年末1356.61亿元减少6.2%。
同期,兴业消费金融资产总额637.72亿元,2021年末为617.90亿元;净资产80.98亿元,2021年末为69.48亿元。截至2022年6月末,兴业消费金融各项贷款余额628.12亿元,同比增长26.57%。
(图片来源:兴业银行财报)
针对两家机构上半年业绩情况,北京商报记者分别向两家机构进行了解。对此,招联消费金融回应称,上半年面对多重外部风险因素,公司提前预判风险并积极应变,提升运营效率,以精细化运营实现营收与利润的稳健增长,保持资产质量平稳可控。
在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两家消费金融公司经营业绩仍保持增长,是消费金融银行系头部机构“强者愈强”的具体表现,而同比增速的下滑则是由多方因素构成。
苏筱芮指出,一是消费金融行业已经迈过了高速发展阶段,格局相对稳固,新的增量业务并不成熟,也在探索当中;二是受二季度宏观环境等因素影响,贷款业务表现普遍不佳,不仅仅消金公司,部分商业银行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三是监管趋严对消金行业带来了多方面影响,例如利率上限等定价与收费规范影响机构收入,而“断直连”、金融营销规范、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合规工作在给部分消金公司带来罚单的同时,也促使消金公司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更为谨慎。
渠道之争
从招联消费金融与兴业消费金融的产品来看,两家机构主打的都是纯信用贷模式。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的信息,招联消费金融主要包括“好期贷”与“信用付”两大产品体系,分别为现金借贷和消费分期产品,两款产品利率主要集中在7.3%—23.725%间。
(图片来源:招联消费金融官网)
兴业消费金融则设置了“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立业计划”三大产品体系,面向不同群体开展业务,年利率(单利)集中在5.4%—22.8%。同时,兴业消费金融还面向上海地区优质客户,提供贷款产品“优客通”,后续将推向更多一二线城市。
(图片来源:兴业消费金融官网)
不过两家的获客模式并不相同。招联消费金融主打线上,兴业消费金融一直以线下业务为主导。官网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兴业消费金融展业区域已覆盖全国50余个主要经济发达城市。通过发挥专属客户经理一对一联络对接的服务优势,直营团队可与客户面对面沟通,进一步确认贷款用途、还款能力等。
线下模式自然是有优势的。精准、下沉的特点下,自2019年开始,兴业消费金融凭借庞大的线下团队,成为业内公认的业绩黑马。兴业消费金融方面也指出,消金公司的市场定位本就是下沉客户,与传统银行“客群互补、错位竞争”。
劣势同样也不容忽视。近三年来,受到疫情等外部环境因素影响,部分主打线下渠道的消费金融公司业务面临较大冲击,地推团队分崩离析。还有部分新开业的消金公司,布局线下后又匆匆折戟。归根结底,在于重人力的模式产生了高额获客成本,容易削弱公司的盈利能力。
另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指出,对于运营机构来说,广泛铺设线下渠道的方式存在一定弊端。主要在于相较于线上管理风控系统,线下人员管理具备更多不确定性,因此相关机构也会着力进行业务均衡化调整。
纯线上的模式同样也存在弊端。如今线上获客红利逐渐消失,线上获客的成本不断增长,各家消费金融公司对流量的争夺也变得日趋激烈。“线上获客成本越来越趋近于线下获客成本,且在某些领域,甚至高于线下获客。”一位消金行业分析人士如是说道。
主打线上的招联消费金融也未放弃线下渠道的拓展,自2021年以来,发力线下的消息时有传出。
8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多个信源求证获悉,招联消费金融线下渠道成效甚微,目前相关业务全面关停,正在尝试布局新业务。线下业务有何规划,对公司业绩影响几何,北京商报记者也向招联消费金融方面进行了了解,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对方回复。
不过,有消费金融行业从业人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线下业务对招联消费金融而言整体处于试水阶段,在其业务板块中占比有限,关停也属于正常的业务调整。
“在招联消费金融的线下业务中,更多的是业务员向用户面对面推介贷款产品,最后具体获批额度、费率等还是由线上风控主导,对于线下业务发展也存在一定限制。”上述从业人士补充道。
前景之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历经浮沉,已在线上及线下站稳脚步的两家机构,也在谋求更多融合之道。
而在谈及下一步业务规划时,兴业消费金融回应称,公司致力寻求线上与线下的合理融合,第一是技术,新技术将继续推动消费金融流程优化,助力提升业务效率;第二是场景,将加大寻求场景拓展与金融生态圈的构造;第三是模式,伴随着线上获客成本的日益攀升以及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有机联动的模式将成为消金机构的核心竞争力。
招联消费金融则提到,将依托于纯线上风控模式,坚持稳中求进打好“组合拳”,认真落实减费让利各项工作,并依托多年积累的科技优势,持续加强经营管理,发挥“金融活水”作用,更好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但背后不容忽视的还有漫长的磨合期。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表示,上半年在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下,对消费金融公司经营和客户还款能力都形成了一定压力。面对这种情况,消费金融公司需要根据借款人客群的情况、资产质量表现,调整风控和催款策略,做出平衡性安排。
苏筱芮则进一步解释道,消金公司试图打开线下市场,背后是线上流量红利的见顶、线上获客费用日趋提升的压力,优质业务增量面临考验。但重资产模式带来的门店运营成本以及线下人力成本不可小觑。对于倚重线下模式下的消金公司而言,想要兼顾做好线上业务,也需要经历磨合期。
一边是业绩增速下滑、获客难度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大环境,一边是监管方频频出手,在消费信贷方面给予利好,新市民、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都成为了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力点。
而在前述从业人士看来,消费金融机构业务模式本质上较为单一,现有行业格局下很难进行大规模的业务调整和转换,更多考验的还是资金成本与存量客户的运营能力。
于百程同样提到,消费金融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体现为综合能力的竞争,其中头部效应会更加明显。除了技术层面之外,包括资金端的多元化和成本、资产端的客群质量和收益水平、风险控制能力、合规经营能力等,都是消费金融公司保持业绩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
“银行系头部消费金融公司,在资金端和资产端则具有更大优势,面临上半年的挑战环境更有腾挪的空间,实现业绩的平滑。”于百程认为,目前看,消费金融行业依然处于不断规范、利率下降、持续数字化以及竞争者增多的格局中,叠加疫情等因素的扰动。
北京商报记者廖蒙
捷信消费金融的最后时光
截止到2022年,捷信中国已经在中国运营了14年,2019年的疫情对于捷信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三年的疫情对于以线下门店驻点销售贷款业务为主捷信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疫情导致线下业务受阻无法开展,庞大的线下销售团队带来了极高的人力成本,导致在疫情时代无法及时进行调整,而马上、招联等消费金融公司积极的开拓线上业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原来的消费一哥捷信,捷信在2020年年初开始大批量的对各地的销售人员进行裁员,也赔付了一大笔资金,其各地的分公司也全部进行了注销,截止到2022年十一月截止,捷信目前在中国大陆还存在四个办公点,一个是在深圳市,一个在湖南长沙市,一个在武汉市,还有一个在天津。
捷信在中国拥有庞大风控团队,三个呼叫中心的电话催收团队和分布全国的实地上门催收团队,对公司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但在疫情期间,其三个呼叫中心电催团队也进行了大批人员的裁撤,据最新了解到的消息,在今年2022年11月份捷信又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其分布全国各地的外访催收团队将全部裁掉,其位于长沙的呼叫中心也将撤掉。
根据捷信内部离职人员刘谋称,捷信公司已经停止放贷,目前主要是对其以往的逾期贷款进行催缴,包括帮助催收浙商资产购买的捷信的不良资产包,捷信高层目前正在寻求出售捷信的股权,捷信内部员工认为最有可能是和浙商资产进行合作。
简介:PPF集团于2004年在北京设立了代表处,2007年在中国深圳市福田中心区CBD设立了捷信中国总部,并于2008年分别开启了在深圳、成都、天津等地的消费金融服务;2010年2月21日,PPF集团正式在中国获得监管批准,并在中国启动建立第一个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费金融(中国)有限公司,至今,其仍是中国唯一一家外资独资控股的消费金融公司。
济南金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秉持普惠金融初心 为中小微企业输送“金融活水”
来源:【济南日报-爱济南】
作为济南金融控股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首批《山东省小额贷款行业经营许可证》持证单位,济南金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控小贷公司”)始终秉持“服务实体、普惠金融”的初心和使命,不断为中小微企业输送“金融活水”,满足实体经济多样化金融需求。
自2018年成立以来,金控小贷公司累计完成27亿元的贷款投放,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1亿元、利润总额1.43亿元、累计纳税4400万元,支持中小微企业近400家,为医疗康养、环保制造、民生服务等十余行业提供金融服务,带动就业超过4万人。
以党建引领为基石
开拓创新工作体系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
金控小贷董事长潘嘉伟表示,“金控小贷自创建以来,不断探索实施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深入贯彻集团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形成了党建工作融入决策、经营、人才、文化、服务等党建体系,确保党建工作与公司发展实现同频共振。”
据了解,金控小贷为了实现“人企相长”人才理念,实施党员干部和与普通员工“1+N结对子”工作措施,带思想共同进步,带风控共保平安,带能力共强素质,带作风共树形象、带业绩共促发展。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机制,推出人才评价体系、“1+2”薪酬体系等一系列管理机制,坚持以考促学、以考促记、以考敦行,推动产教融合,不断“引”、“选”、“育”、“建”激活了公司人才原动力。
金控小贷在人才建设的基础上还研究出“基于现金流的交叉检验模式”,将风险控制机制前置,有效地控制了部分潜在风险,减轻了贷后过程中的追踪压力,从而达到资金供给与需求两侧的无缝衔接。使员工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用党建的基石、人才的动力为公司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发挥“小贷铁军”作用
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当前,济南市正处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强省会’战略等多重机遇叠加的特殊时期,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金控小贷‘做大做活做专’。”济南金控小额贷款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嘉伟表示。
据了解,金控小贷公司充分利用好政策优势,抢抓机遇,借助金控集团全牌照经营体系,建立与实体经济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与兄弟公司联手专注主责主业,聚焦支持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医疗康养行业等民生保障产业,开展有针对性的营销工作。充分发挥“小贷铁军”作用,坚持以行业内较低利率贷款利率支持中小企业,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
疫情下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两年为29家中小企业企业提供近2亿元无还本续贷资金支持
今年上半年,国内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金控小贷公司面临外部经济下行和市场竞争双重压力,但在股东济南金控集团支持下注册资本金由5亿增加至6亿元,这意味着金控小贷将持续加大区域内中小企业扶持力度。
“疫情就是命令,我们迅速组建了‘贷’动中小企业促生产、助复工、保民生小分队和全民战疫志愿队,开启双线并趋作战模式,全面推进惠企利民各项工作。”潘嘉伟表示,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群策群力,研究各项优惠政策,采取“线上线下”双通道服务模式,制定“一户一策”复工复产帮扶方案,延续2020年在业内率先推出的“无还本续贷”业务,或给予展期安排,坚持做到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不缓贷。此外,公司还为疫情防控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增加信贷资金支持。两年以来,累计为29家抗疫相关中小企业提供近2亿元无还本续贷资金支持。
全员参与战“疫”一线
逆行而上彰显国有企业担当精神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金控小贷公司全员参与到战“疫”一线。2020年,公司在16周时间内选派100人次下沉鲁商凤凰城等3个社区,组织全体党员群众为抗击疫情捐款共6770元。2022年,在9周时间内选派20人次下沉社区、街道辅助核酸检测、治安管理等各项工作。他们化身“大白”,全力以赴、逆行而上,彰显着国有企业的担当精神。
随着今年5月本轮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金控小贷公司又对重点领域和资金困难的中型企业,持续开展各类“普惠金融进企业、服务企业零距离”主题活动10余次,调研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瓶颈及需求,实现企业需求与金融供给的精准匹配和高效转化,为区域内企业纾困助力、排忧解难,以务实之举将各项惠企、利企、稳企政策落到实处。
锚定重点行业进行精准营销
推动集团和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潘嘉伟表示,金控小贷公司深入学习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刻领会、准确把握报告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落实市党代会精神上来。
下一步,围绕全市五年发展谋划的“六个必须”经验启示,“六个现代化强省会”奋斗目标,十个方面重点工作任务等方面,金控小贷公司将对标实际运营情况,认真规划、梳理,把握时与势,深耕区域市场,锚定数字产业、节能产业、物流仓储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医疗健康与生物医药产业等重点行业进行精准营销,树立底线思维,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充分发挥“小额、分散、便捷”的优势,秉持“服务实体、普惠金融”的初心和使命,成为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发展中的“毛细血管”;成为服务区内纾困企业的助力;成为“专精特新”企业中的百业金桥,攻坚克难,守正创新,积极进取,顽强拼搏,以昂扬向上、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推动集团和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本文来自【济南日报-爱济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