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2011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

本文目录

2022年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指标变化

【野叔观察】

11月15日,银保监会官网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法人口径不良贷款余额约3万亿元,不良率1.66%。

那么,与长期以来的数据比较,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相关指标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具有什么样的变化呢?

附图一

不良贷款量率变化第一,存量变化。今年9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912亿元;不良率1.66%,比年初下降0.07个百分点(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同期关注类贷款占比2.23%,比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

从存量上看,不良贷款余额自2012年以来保持持续增加趋势;从比率上看,不良率自2020年以来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关注率则是自2016年以来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后两项指标说明,目前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附图二

第二,增量变化。今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年初净增1442亿元(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其中,国有大行净增807亿元,股份制银行净增187亿元,城商银行净增400亿元,农商银行净减40亿元。

2019年至2021年,各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净增分别为3418亿元、4215亿元和1320亿元。与之相比,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净增相对小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但是今年前三季度的不良贷款核销额度也比2019年和2020年同期更大;特别是在核销力度更大的情况下(同比多核销1291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不良贷款净增明显多于2021年,说明今年以来的不良贷款压力相对更大。

附图三

不良贷款机构分布第一,各类商业银行比较。9月末,国有大行、股份制行、城商银行和农商银行(法人口径)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2043亿元、5164亿元、4803亿元和7615亿元,不良率分别为1.32%、1.34%、1.89%和3.29%,分别比年初下降0.05个、0.03个、0.01个和0.34个百分点(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其中,农商银行不良率目前占比相对最高,但是降幅相对更为明显;而另两类商业银行(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的不良率,均比年初有明显反弹。

附图四

第二,农商银行长期表现。2007年末,当时因为质量较好等因素先期改制组建的17家农商银行不良率为3.97%,而同期商业银行不良率高达6.1%。至2011年末,当时组建的212家农商银行不良率降至历史最小值1.60%。

此后,由农村信用联社等改制组建的农商银行数量越来越多(至2021年末达到1596家),但是2012年至2018年不良率呈现持续上行趋势,至2018年末达到近十年来的相对最大值3.90%。近三年多,农商银行不良率呈现下行趋势,但是仍然都在3%以上(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

此外,从区域分布看,三季度末东部地区整体不良率相对较低,例如浙江和江苏银行业的不良率分别为0.65%和0.71%;山东省银行业不良率1.42%,比年初上升0.01个百分点;河北省银行业的不良率2.47%,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比年初上升0.43个百分点。中部的湖南省银行业不良率为1.17%,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附图五

贷款拨备指标变化

2007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的余额为6029.6亿元,拨备覆盖率只有41.4%。不过此后由于计提损失准备的力度持续加大,贷款拨备覆盖率迅速提高;2008年末超过100%,2009年末超过150%,2010年末突破200%。由于不良率有所上升,2012年至2016年期间,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呈现下行趋势;2017年以来则呈现波动上行趋势。

今年三季度末,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达到61481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422亿元;商业银行整体拨备覆盖率达到205.54%,比上年末提高8.63个百分点(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

其中,国有大行三季度末的贷款拨备覆盖率分布区间为181.54%至404.47%,相对最低和最高分别为交行和邮储银行它们的加权平均值为246.62%。股份制银行贷款拨备覆盖率为213.13%,其中规模最大的4家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455.67%、155.48%和251.99%和201.88%。这反映今年以来商业银行抗风险能力总体上有所增强,特别是其中的大型机构。

值得一提的是,农商银行的整体拨备覆盖率由上年末的129.48%,提高至今年9月末的139.60%,抗风险能力也有一定提升。

附图六

野叔的结语尽管今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率比年初有所下行,但是考虑在核销力度加大背景下,不良贷款余额仍然明显增加,以及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所以对于贷款质量的控制仍然不能盲目乐观。特别是部分中小银行,不良余额还是较多,不良率与关注率均相对不低,而且存在着延期还本付息等一些隐性金额,因此防控不良反弹更是不能有丝毫松懈。

2022: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半年量率结构变化

【野叔观察】

8月中旬,银行监管方面披露的信息显示,三家有关部门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试点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发挥地方作用,压实银行主体责任,做实资产质量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8月19日,银保监官网公开的《2022年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季度)》,披露了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具体数据。那么,从纵向历史变化和横向结构变化看,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什么样的趋势和特点呢?

附图一

不良贷款量率变化第一,不良贷款余额长期变化趋势。2007年至2011年,各年末商业银行(不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总量和比率均为逐年下行;2012年末不良贷款余额有所增加,但是不良率下降至实施贷款五级分类以来的最低值0.95%。2013年至2019年期间,各年末不良贷款总量和比率均表现为逐年上行;期末不良贷款余额24135亿元,不良率1.86%。

2020年末、2021年末和今年6月末,不良贷款总量依然保持增加趋势,但是由于贷款余额增长更快,不良率逐期下行。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9539亿元,比年初增加1069亿元;不良率1.67%,比年初下降0.06个百分点(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二)。

附图二

第二,不良贷款核销情况。据央行数据,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累计核销不良贷款4776亿元,比2017年至2021年各年上半年累计数都要更大(这五个半年度中最大值为2020年上半年4463亿元,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三)。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单月核销不良贷款达到1005亿元,也比2017年至2021年这五年中的任何一个7月份的单月核销数更大。从今年前七个月已经累计核销5781亿元的情况看,预计全年核销金额可能再次保持在1万亿元以上,而且不排除接近、甚至超过2020年全年金额1.22万亿元的可能性。

附图三

第三,贷款拨备变化情况。2007年以来,商业银行贷款拨备余额持续增加;今年6月末贷款拨备达到60196亿元,比年初增加4137亿元。

不过从长期看,贷款拨备覆盖率却有明显波动变化。2007年至2012年是上行趋势,至2012年末达到历史最大值295.51%;2013至2014年是下行趋势;2015年至今是整体稳定且略微上行趋势,数值在176%至204%之间变化。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贷款拨备率为203.78%,比年初提升6.87个百分点,说明银行整体上的抗风险能力仍然较强(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四)。

附图四

不良贷款结构变化第一,各类机构不良贷款量率变化。从不良增量看,今年上半年商业银行整体的1069亿元新增不良贷款中,国有大行、城商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分别增加637亿元、299亿元和167亿元,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两类机构分别新增40亿元和36亿元;农商银行是唯一的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的一类机构,即比年初增长-111亿元。

从比率变化看,6月末民营银行和外资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50%和0.80%,均比年初上升0.24个百分点;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和城商银行不良率分别为1.34%、1.35%和1.89%,分别比年初下降0.03个、0.02个和0.01个百分点。农商银行不良率3.30%,仍然相对最高,但是比年初下降0.33个百分点,是降幅最大的一类商业银行(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五)。

当然,农商银行中大部分是中小型银行,数量众多,贷款质量参差不齐,差的大大高于同类机构平均水平,好的比国有大行不良率还低,譬如浙江农信系统83家农商银行整体不良率只有0.83%,江苏农信系统60家农商银行整体不良率也只有1.21%。

据央行2021年四季度评级结果,属于“高风机构”的农合机构(包括农商银行、农合银行和农信联社)有186家。一般来说,列入这种机构的不良率均在5%以上,是需要重点关注和帮助的对象。

附图五

第二,各区域不良贷款量率变化。首先要说明的是,前文均为商业银行口径,本部分为银行业口径(包括非商业银行的机构);一般来说同一区域中商业银行(部分)的不良率优于银行业的整体水平。譬如,今年6月末,黑龙江省银行业不良率2.50%,其中商业银行的不良率为2.25%。

至8月末,已经有19个省级区域和多个单列市的监管部门公开披露了6月末当地银行业不良贷款数据。其中,不良率相对最低的2个区域是浙江0.67%,江苏0.71%,此外上海市银行的不良率也只有0.87%,这说明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的发达和稳定程度(相关详情见本文附图六);披露了相关数据区域中相对较高的是甘肃5.10%,海南6.29%,不过均比年初明显下降(考虑数值较大未在附图中标出相对数据)。

尽管上半年银行业及其中的商业银行不良率整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但是仍然有少数区域比年初有所上行;譬如河北从年初的2.04%上行至6月末的2.52%,江西从1.15%上行到2.09%,广东从0.94%上行至1.05%。当然,部分没有披露的区域(主要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可能不良率相对偏高,也是本文开篇中提及相关措施需要重点支持的区域。

附图六

野叔的结语曾有人说,做好贷款的要求简洁的表达就是“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不违规”。从当前的环境变化看,中小银行的贷款营销相对不易,不良贷款清收处置相对较难,而在利差收持续收窄背景下营收和利润增长都相对较难。这对它们的经营管理都一场新的考验。

不良贷款率连续11年低于1%,宁波银行凭什么?

稳健的资产质量和坚实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宁波银行专注主业、构筑发展护城河提供了坚实基础。

撰文/程意

出品/每日财报

4月9日晚,宁波银行(002142.SZ)发布2020年年报。2020全年实现营收411.11亿元,同比增长17.2%;实现净利润150.5亿元,同比增长9.7%,在已披露2020年报的上市银行中位列第一。

截至2020年年末,宁波银行总资产16267.49亿元,同比增长23.5%,成为公司近10年来贷款同比增速最高的年份。资产总额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以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责任,不断加大贷款投放。

面对去年以来的疫情黑天鹅及国际环境变化,宁波银行坚定不移地实施差异化的经营策略,着力构筑发展护城河,推动银行核心竞争能力持续提升。实现拨备覆盖率505.59%,不良贷款率0.79%且连续11年低于1%,优异的业绩凸显了其经营韧性。

坚定服务实体经济,不良率连续11年低于1%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发,使我国实体经济在短期内受到巨大冲击。在此背景下,宁波银行坚持“与实体经济同舟共济”的发展信念,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小微企业、制造业企业发展,面向3.9万户小微企业发放免息贷款110亿元,助力实体企业渡过难关。

同时,宁波银行加快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普惠贷款延期还本付息和信用贷款投放,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有效落实“六稳”“六保”工作。在疫情期间通过发放免息贷款、抗疫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无还本续贷等方式多措并举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数据显示,2020年公司对公贷款平均收息率5.09%,同比下降21个基点;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收息率5.55%,同比下降50个基点。

宁波银行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坚守审慎经营理念,始终把管牢风险作为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底线和生命线,坚持风险垂直化管理,持续升级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健。同时服务客户数的增长创新高,经营规模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各项存款9251.74亿元,比年初增长19.92%;各项贷款6877.15亿元,比年初增长29.98%。全年贷款新增投放超1500亿元,民营小微、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等重点领域投放超额完成。对公客户总数46万户,较上年末新增7.7万户,新增客户中90%以上都是小微和民营企业。

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4.56亿元,90天以上逾期贷款余额45.14亿元,不良贷款和90天以上逾期贷款不存在剪刀差,不良贷款率0.79%,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关注类贷款及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占比分别为0.50%和0.66%,比年初分别下降0.24和0.06个百分点。

宁波银行能实现如此低的不良率,与其独特的风险文化及获客模式密不可分。宁波银行现任行长罗孟波曾任信审员、授信管理部总经理,成长自风险管理条线,而董事长陆华裕则一直强调风险就是成本的理念,这种风险文化让宁波银行搭建了较为严格的风控体系,以底线思维进行风险管理。

此外是用活税务数据,筛选优质小微客户的获客模式,通过为客户提供现金管理服务,掌握企业生产活动与资金周转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为企业配套短期与长期、信用与抵质押、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多元化融资支持。这种模式下可及时了解资金流向,弄清来龙去脉,同时防患未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科技赋能加速零售转型,利润结构持续优化

经济社会发展与客户金融需求的变化进一步呼唤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借助金融科技持续赋能银行业务拓展与经营管理,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2020年,宁波银行加大资源配置,按下金融科技发展的加速键,聚焦智慧银行发展愿景。建立了“十中心”的金融科技组织架构和“三位一体”的研发中心体系。

宁波银行通过借助金融科技,加快升级宁波银行APP,不断提升移动端渠道粘性;持续践行普惠金融,继续坚定不移地实施大零售战略。

截至2020年末,个人业务实现营收154.77亿元,占全部营收的37.65%,同比上升2.09个百分点;个人贷款总额2616.53亿元,占贷款和垫款总额的38.05%,比年初提高4.09个百分点。

此外,公司继续加大资源倾斜,优化考核政策,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团队配置。报告期末,公司共设立小微服务团队309个,总人数达2947人,较上年末增加764人。零售公司客户数35.82万户,较上年末新增6.4万户。

宁波银行借助金融科技精准赋能,在服务实体经济的过程中持续推进商业模式“换挡升级”,为构筑全行可持续发展的护城河添砖加瓦,推动资本充足、资本回报继续保持行业较好的水平。

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14.90%;资本充足率为14.84%,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88%,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9.52%。

值得注意的是,得益于财富管理、国际结算、小微企业等业务的快速增长,宁波银行综合化客户服务能力持续提升,战略转型取得新进展。2020年,宁波银行实现非利息收入132.52亿元,同比增长3.18%,营收占比为32.23%;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3.42亿元,同比增长24.11%,营收占比为15.43%。

截至目前,宁波银行已形成15个利润中心,银行板块方面形成了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管理、私人银行、个人信贷、远程银行、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金融市场、资产管理12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已形成永赢基金、永赢租赁、宁银理财3个利润中心。

持续构建发展护城河,子公司增添多元动能

在行业分化加剧、强者愈强、赢者通吃的时代中,唯有加快构筑起银行发展的护城河,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

为此宁波银行自2018年起将推动财富管理业务发展作为公司个人业务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通过持续加大资源投入,坚持专业经营理念,已初步搭建起财富管理业务的经营体系,为公司个人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0年末,宁波银行个人客户金融总资产(AUM)5340亿元,其中储蓄存款2014亿元,较年初增加422亿元,基金和保险等代销类产品贡献比例不断提升,全年实现基金销售总量1007亿元。

此外,私人银行客户7617户,较上年末增加2223户,增长41%;私人银行客户金融总资产95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5亿元,增长42%,户均总资产1255万元。

金融市场方面,宁波银行各类金融市场业务交易量保持稳步增长,国开债承销量排名全市场第1;国债承销量最新排名全市场第6;外汇做市综合排名第10;黄金询价做市商排名前10。

值得注意的是,在宁波银行的带动下,其旗下三家子公司——永赢基金、永赢金融租赁和宁银理财均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为公司发展护城河的构建及可持续发展增添多元动能。

2020年,永赢基金加快业务布局,通过不断提升投研体系、产品布局、市场拓展、金融科技、经营管理方面的能力,客户基础进一步夯实,个人有效客户51万户,多期产品收益排名市场前列,发展的可持续性不断增强。截至报告期末,永赢基金公募总规模达1899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3.01亿元。

永赢金融租赁发挥融资租赁集“融资、融物”于一体的优势,聚焦“小微租赁、智能制造、公用事业”三大专营方向,加速向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及中西部制造业集聚、金融生态良好的区域拓展。截至2020年年末,永赢租赁资产余额超500亿元,资产质量处于行业最优水平,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7.16亿元。

宁银理财秉承“受人之托,代客理财”的宗旨,坚持专业投研驱动,合规风控为本,科技创新为翼的经营理念,努力满足个人和企业多样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截至2020年年末,宁银理财管理的理财产品余额为2882亿元,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2.97亿元。

稳健的资产质量和坚实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宁波银行集中精力专注主业、构筑发展护城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秉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宁波银行利润结构持续优化、业务护城河不断构建,为在未来银行业的激烈竞争中劈波斩浪,乘势而上,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