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款合同用途的填写依据
借款合同用途的填写依据
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这是《民法典》的规定。《贷款通则》也明确规定按借款合同约定用途使用贷款是借款人的义务。所以债权人与债务人签订的《借款合同》中,不可随意无依据地填写《借款合同》的用途。
1,事件
一个客户,向银行申请借款,借款申请书的借款用途为购热,并提供了《购买合同》,购销双方在《购买合同》明确了标的物为购热,并在《购买合同》中注明购热包括工业蒸汽供热和采暖供热。审批及企业申请书的贷款用途为购热,《借款合同》中的贷款用途填写为购热及工业蒸汽。
2,问题
《借款合同》中的用途填写不准确,不能写一半留一半。最合适的写法儿就是购热,如果要全写那就写:购热,工业蒸汽供热和采暖供热,或者写工业蒸汽供热和采暖供热。填写购热及工业蒸汽,那么贷款用途采暖供热包不包括在内,就显得不明确。因为供热包括采暖,购热也包括工业蒸汽,那么为什么在合同用途中注明工业蒸汽,而未注明采暖,是否有一点点似是而非的感觉,怎么解释,《借款合同》中的用途不可随意性,要有准确性,《借款合同》这里的贷款用途不能靠判断或推理或分析去填写,或者说《借款合同》这里的贷款用途填写结果不能靠判断或推理或分析去理解,必须是一个准确的用语或用词。
3,评述
第一、贷款用途的合理性属于与企业的经营范围有关,与贷款的实际用途有关,与企业借款申请书中的借款用途相互之间包含关系有关。用途要以实际纸面存在为依据,即便是出示什么保证也不合理。这样做了不是说一定就会出风险,但是我们做事在关键环节要求是求一个慎解、求一个准确。
第二、我们与客户签订的《借款合同》,在借款用途上不应该似是而非,没有依据的随意的填写是不合适的行为。
综上所述,提出一个观点,每笔贷款资料要达到申请书、《购买合同》与《借款合同》及相关资料的借款用途完全一致,填写《借款合同》的用途时看一看借款申请书及相关资料的借款用途,举手之劳,避免出现前后台的争议,影响工作进程,同时还会承担这种不必要的未来不确定性的风险,做事不求慎解,迟早会因此而吃亏。
参考资料: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八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民法典》第六百七十三条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借款用途使用借款的,贷款人可以停止发放借款、提前收回借款或者解除合同。
《贷款通则》第十九条借款人的义务:应当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贷款。
浅谈小贷业务的四大“迷思”
本文作者根据自身的金融从业的经历,总结出了小贷业务的大数据迷思、复贷率迷思、风险溢价迷思、场景迷思这四大“迷思”,并相应进行了分析,一起来看一下吧。
数年的金融从业经历,回望这些年的业务,感觉有些金融机构是走弯路了,基于个人理解总结以下四大“迷思”,不足之处,欢迎拍砖!
一、大数据迷思大数据风控,其实是建立在一个“理想化的时代背景”下,即:客户的有效信息均可被线上化,并可被高效获取。机构能根据这些信息,建立起具有极强区分能力的风控模型或策略,极致压缩风险成本。他们声称他们的大数据、AI模型可以比你更了解你。他们说,他们用几百个维度的千万计的指标和几十种模型来衡量你、预测你。
但事实上,当今借款人的财务与信用信息线上化的程度依旧不完备,大量信息还是“烟囱一样”分散在不同机构中。想要对这些数据进行聚合和分析,首先要动用接口或者爬虫从多个数据载体中进行归并,这里本身就涉及了不少的技术成本与法律风险;同时这些数据对客户现金流与信用状况的描述也只是管中窥豹,其完整性与全面性都是有限的,并不高于线下的风控策略,双方各有优劣、需相辅相成。如此,很多数据只是垃圾甚至错误的东西,那么必然造成的结果就是“Gi,”虽然金融科技的内容很多,但是在信贷领域,它似乎只解决了一个衡量还款能力的问题。但是如何衡量还款意愿,却着实不容易。
再者,即使大数据对信贷客群在广度与深度上的覆盖性都很好,它也面临着与线下风控一样的困境:业务初期Y值(客户履约事实)不足,中后期模型随着客群迁移而逐步失效。比如对于经营贷这种需要对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评估的业务,无论是客户的账目明细还是经营现场,都很难数字化,风控模型所需的关键变量需要业务员在现场的采集,更不是一个“大数据”的概念就可以涵盖的。
其实,大数据风控的真正价值,其实体现在对第三方欺诈的防控上。第三方欺诈行为通常通过伪冒大量自然人的身份来操作,其在物理设备、物理空间、信号基站、IP、wifi等数据上会产生聚集,在此过程中伪造出来APP活跃、财务流水等因经不住多源数据交叉验证的考验,容易被找出漏洞,这些都可以利用互联网公司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整合能力加以甄别。此外,客户在生产/生活中的异常行为有时也能作为信用状况异变的旁证,用于信用风险的防控。应该说,互联网大数据作为传统信用数据的补充是很有意义的,作为初筛手段的性价比更是线下风控不能比拟的,但将其说成无所不能就是言过其实了,以此作为壁垒开展的信贷业务,更容易掉进陷阱。
二、复贷率迷思随着流量“租金”的不断上涨,放贷机构的利润空间将持续被压缩,因此放贷机构总是希望提高借款人的复贷率来降低实际的流量成本(、和展期都是常见的操作方式)。用简单的逻辑计算,如果每个客户在本机构的平均复贷次数为N,机构的整体获客成本就可以下降N倍。这样,原来在单次信贷假设下由于高昂的获客成本不成立的商业模式,就能在N次复贷假设下成立了。
这个逻辑本没有错,但与大数据迷思类似,从业机构不宜对效果寄予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机构的复贷倾向本身是有副作用的——多数信贷客户,总是在缺乏头寸的时候发起贷款,并且在头寸充裕且未来现金流可控时主动缩小负债(还款或提前结清)。存在通过拉升复贷率来降低成本的机构希望客户在可还款的时候继续维持负债余额,甚至进一步扩大(余额存在意味着息差、罚息以及各类服务费收入,因而提前还款的未必是“好”客户),这样的业务倾向会直接作用在风控策略上,使得最终的信贷产品偏向有扩表意愿的客户,即风险策略向获客策略低头。
虽然信贷资金是有价格的,但对于经营者而言,很多时候不会那么敏感,因为所有的生产要素都是有价格的,宽松的资金环境一定会让他的债务扩增。类似的,消费信贷的借款人很容易控制不住物欲,更在极低的“日息”诱惑下冲动消费。当整个市场的放贷机构都在追逐复贷率时,借款人的债务会积少成多,提升违约风险。由于其隐蔽性与市场联动性,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陷阱,一旦发生,波及的是整个市场。
三、风险溢价迷思贷款风险溢价是根据特定贷款业务的风险大小来确定贷款利率提高的幅度。当市场的信贷规模扩大,金融机构推市场下沉策略时,业务势必会覆盖更劣质的流量。这时为了防止转化率显著下降所引发的获客成本暴涨,放贷机构可能会适当降低风控门槛,同时提高服务价格以平抑由此提升的风险成本。
这个策略的问题在于:当服务价格逐步上行,一方面市场会出现逆向选择,即高定价吸引高风险群体;另一方面,信贷规模扩容,致使流量价格加速上行,形成“踮脚效应”,不愿降低风控门槛并溢价放贷的机构被逐出市场。
四、场景迷思身边有一些从互联网公司转型过来的同事经常说公司的信贷业务没有后劲是因为“缺乏场景”。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是“场景没那么重要”。场景贷产品曾在2015-2018年掀起了一轮热潮。基本集中在汽车、3C产品、医美等三个领域。选择这些场景的原因无外乎几个因素:
1)传统金融机构对一些领域覆盖不足,虽然传统金融机构已经介入且规模空间足够大,但只针对优质用户,如汽车抵押、汽车分期等。民间资本的介入则很好补充了银行对于下沉市场用户服务不足的空白。
2)行业发展迅速,市场规模足够大,且产品更新迭代快,能满足信贷产品“刚性强、频率低”的弊端,如3C产品特别是智能手机。
3)服务单价较高但需求量大,且正处风口,如医美分期兴起,是在用户对于医美服务及产品的需求爆发之际,而医美行业的高客单价,成为金融产品解决用户资金不足的服务点。
然而,自从2019年以后,场景分期的热度随之下降,特别是一些早期头部平台纷纷失利,如3C信贷产品分期难做了、医美分期遭遇整顿等等,场景贷从业机构也随之湮没在了普惠金融历史进程中。
而促使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流的说法是大致是内外两方面。
1)内因
站在信贷产品本身的角度来看,还是金融与场景的融合出现了问题。简单粗暴一点就是金融在该场景当中的应用没有使交易双方有明显的“效率提升感”,反而因为金融的参与,使得交易变得更为繁琐,在此情况下,也就自然而然地会被市场所舍弃,转而选择更有效率的金融工具或者产品。
2)外因
我认为是技术的不断进步、征信数据的持续完善、风控理念的大力创新等因素的助力。正是在上述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泛场景化”下的金融信贷才有理论成为了现实,并最终对传统“重场景”的信贷产品,完成了革新与超越。
由此看出,“场景贷”更像是信贷产品向泛场景化方向发展的一种过渡产品。
除此之外,我还有另一个看法,是从借款人违约方面考虑:场景更多是发现(或创造)客户的借款需求,但无法抑制客户违约,这也是金融机构很在意的。要抑制客户违约,除了产品设计与运营策略,更需要抓手。越是客户在意的东西越是好的抓手,比如征信、熟人关系等。微粒贷为什么违约率低,是因为微信就是很好抓手,如果因为违约限制微信使用,那是多大的不便。
因此,场景没那么重要,抓手才重要!
作者:王小宾;微信公众号:一起侃产品
本文由@并不跳步交叉步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一个上班族怎么做经营抵押贷,怎么贷呢?
很多客户自己是上班,但是前几年贷款买房,利率普遍在6%~7%左右,就有很多客户想着做笔经营性抵押贷款,那么怎么贷呢?
说到这里就会有很多人想到我一个上班的怎么办理经营性贷款呢?因为银行的抵押贷款,分消费类抵押和经营性抵押,然而经营性抵押利率是最低的。所以很多客户就有这个想法但是又担忧,不知道具体是怎么操作的。
另外我从不认为,不是投资客的人会办理经营贷。
安于现状,懒得折腾。
这是大多数人。没有理财思维,根本不去计算成本。
当然,好处就是不用操心。
但是,5.6%的按揭转成3.8%的经营贷。500万的贷款,每年少近10万的利息,你就真的不心动么?
今天同样话不多说,不过先不上产品。来点干货,给大家讲一下办理经营贷之前的规划。
经营贷利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贷款前的规划。
经营贷,最重要的是营业执照。
营业执照是经营贷最基础的门槛,没有营业执照基本就没有很好的贷款产品。
当你是个上班的,想做经营贷时,真的会有很多人说这不行那不行的。真的,人的通性就是见不得身边的人比他好,然而你没办的时候,就会发现身边很多人在你不经意间自己去做啦。毕竟每个银行的产品是不一样的,有的银行当前执照就可以做,但是有的银行需要半年,一年以上的执照,但是你没有执照,怎么操作呢?个人建议这种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做,因为贷款是个工程类型的活儿,不仅要负责贷前的审查,还有涉及到贷后管理,不是你贷完了就没后续啦,银行后期也是需要你的贷款用途凭证,所以后期我们会讲这些资料全部发给每个客户。
银行看营业执照则主要看注册时间、地址和税收这几个方面。
其中,又以个体企业注册时间为重中之重。
新注册、持有满6个月、持有满12个月,可以选择的产品完全不一样。
特别是房产证是新的话,新注册的营业执照3.9%的利率都只能办1年期的;而持有满12个月的,3.7%的利率都可以办到10年。
再就是注册地址,武汉有部分几个区的地址是在银行黑名单的,原因是因为都被做烂啦。
公司地址只要在这几个地方,银行就不会给贷款。
最后则是税收,大部分银行其实只要有经营的痕迹。也就是,平常挂个员工的社保或个税在该企业。
新注册公司,则选择五金,贸易或科技类企业最好。
其次,则是个人征信。
征信除了传统认知中“连三累六”的逾期记录,查询次数其实同样重要。
很多人喜欢在网上测试小贷额度,以为只要不取款就没问题。
实际上只要点击测试,就会进入征信系统,计入查询次数的。
而频繁地查询,会让银行系统直接判定这个人为缺钱的高风险客户,不然也不会到处看贷款。
同样的道理,借款的时候最好不要在多家银行借小笔。
很多人喜欢十万块钱,分五家银行每家2万,认为每家银行只借2万对自己的影响好像更小。
实则不然,对于银行来说800万以下都不叫大额,而去多家银行借小额贷款才是资质差的表现。
所以在办理经营贷之前,最好把多笔小额债务整合成一笔;
其次不要乱查征信,不要到处申请贷款额度;
最后则是,不要申请小贷,网贷平台属于银行的竞争对手。
最后是流水,流水其实没什么好说的。
能有对公账户报税的流水,那银行产品基本随便选;不过不想付税收成本,私人账户的流水大部分银行也是认可的。
贷款,其实就是个规划的过程。
提前准备公司、提前维护征信、提前把多笔小额债务转换成一笔债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只要提前做好准备,每个人都能顺利的从银行申请到较低的贷款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