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诉求得到重视,个人若同时满足这4个条件,即可自行建房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家手里的积蓄逐渐增多,一些在大城市打工的农民,都纷纷回村建起了自己的房子。因为农村的自然地理环境好、生活成本低、邻里之间相互熟悉,反观城市就没有这些优势。而且仅是购买一套各方面条件都还行的房子,动辄要掏空全部积蓄、再承担高额的贷款利息,这意味着购房者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要尽自己所能规避贷款偿还不上的风险。因为自今年元旦开始,被称为史上最严格的《第二代个人征信管理办法》已经全面施行,至此人们的失信成本愈来愈高。在疫情形势还比较严峻的当下,农民们回农村建房的意愿逐渐增长,好的一点是,只要能满足以下4个条件,大家建造的房屋即可被认定为合法,来一起看看:
第一,有当地的户口宅基地的适用对象是本地人,按照规定只有具备当地的户口,才能获得宅基地,如此才有了建房的地方。受几十年前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当前我国已然进入了轻中度老龄化社会,由此带来的劳动力不足、社会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已然成为了让我国经济发展路上的最大障碍之一。至此社会上对养老房的需求普遍增多,相较于工业化程度高的城市,农村显然更加适合养老。但如果你的户口在城市,按照规定是不允许在城市建房的,不符合条件的人还是不要随便动这个歪心思。
第二,经过周围邻居同意自己建房毕竟不比专业的开发商,在建设过程中,一个不留意就可能影响到周围邻居的正常居住。为了避免诸如此类的社会矛盾,按照规定村民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房时,除了要让邻居们知道,还要经过他们的同意。这一点其实大家换位思考就能参透,设想一下如果自己一直以来住的好好的,周围有人来横插一脚,影响了自家的排水、采光、通风等,个人心里肯定不舒服,甚至还要上报村委会来解决这件事。
第三,一家只有一个宅基地一直以来农村宅基地的分配原则都是“一户一宅”,若有些家庭可以分配到多处宅基地,而有些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家庭,宅基地突然被收回,很容易引发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当然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有些宅基地还空置着,如果我们在已经拥有宅基地的情况下,还去此处盖房子,自然是不被允许的。
有人担心这样几口人可能会不够住,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打消这一顾虑,因为孩子们自立门户后,若还生活在本村,按照规定也能分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第四,符合当前的村镇规划村镇规划每一年或者隔几年,都可能会有变化,特别是那些位于城市边缘地区或者城中村。要想避免做无用功,大家一定要事先询问清楚。如果确定到入住前,这块地都在城市规划的范围内,即可安心建房入住。
往期文章:抛售潮尚未到来,为何断贷现象如此严重?楼市啥时候才能稳定?
1亿“变”3亿、宅基地大棚能贷款 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的兰陵实践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丛萍报道
率先创设实施1亿元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创新“宅急贷”有效激活了农村“沉睡资产”、创新实施“大棚按揭贷”便民利民惠民……
在落实全省财政金融政策融合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制度创新试点县中,临沂市兰陵县下功夫破解难题、蹚路子创新机制,先后在财金融合支持乡村振兴上探索推出了一系列举措。兰陵县委常委、副县长张其伟表示,兰陵着手于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破解“三农”投入分散、聚焦撬动不力的问题。2019年以来,通过推动实施“四雁工程”“鲁担惠农贷”“创业担保贷”等,累计投入奖补贴息5200多万元,有力带动了金融及社会资本支持乡村振兴。
1亿“变”3亿,信贷风险补偿基金大能量
10月28日,在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马铃薯仓库前,包装完好的优质土豆整齐地排列在仓库中,即将被运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如果没有信贷风险补偿基金的支持,就没有这个冷库,也没有我们公司的今天。”回想起去年的那场资金“风波”,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成彦依然心有余悸。
2016年,朱成彦从上海回到兰陵,成立山东成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经营土豆收购、仓储和粗加工。他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带动了6个镇5300余亩土豆的销售与加工,每年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运送土豆及土豆制品1.5万吨,产值约6000万元。
今年上半年,随着土豆的大量上市,原有的仓库容量无法满足储存需求。“如果资金不到位,冷库就建不了,如果没有冷库,土豆就会全坏掉。资金成了企业发展的最大难题。”朱成彦一时愁眉不展。
这时,兰陵县的“信贷风险补偿基金”为朱成彦的企业提供了800万元的信贷资金支持,大大缓解了他的资金压力。扩容后,朱成彦的仓库容量达到1.3万吨。
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是兰陵县创新之举。兰陵县按照“政府主导、财政注资、金融参与、风险分担”原则,创立1亿元“乡村振兴及中小微企业信贷风补基金”。目前已累计为40多个涉农主体及小微企业提供准入放贷3亿元。“风补基金贷”获得2020年全省“十大”财政金融创新项目。
农村住宅也能抵押贷款“宅急贷”是法宝
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合作社种植大户周庆国从事蔬菜种植20余年,今年一度打起了“退堂鼓”。周庆国说:“随着规模的扩大,今年流动资金暂时短缺,虽然想到通过贷款解决资金问题,但苦于没有抵押物,也碍于情面不愿找他人提供担保。”
随着兰陵县创新出台“宅急贷”,周庆国的难题解决了,申请后的第二天便拿到了宅基地抵押贷款15万元,且贷款除利率优惠外,还享受财政补贴。
兰陵在全省率先推出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的“宅急贷”,“宅急贷”支持范围分涉农贷款、非涉农贷款两类,原向贷款户收缴的担保费,由财政给予全额补贴,涉农类贷款按照2%的固定利率给予财政贴息,非涉农类贷款以人民银行公布的当期贷款基础报价利率的25%给予财政贴息。
据兰陵县财政局党组成员、财政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寇全会介绍,让农村住宅也可以像城市商品房一样,实现抵押贷款,有效拓宽了农村村民融资途径。实现了担保增信、银行增贷、农民增收的立体效应,使得“小杠杆”产生“大作用”。“宅急贷”推广实施以来,截至2022年8月末,“宅急贷”业务授信378户、金额5292万元,用信58户、金额754万元。
大棚能担保贷款分期还“大棚按揭贷”人人夸
“年初贷款30万,年中收益20万,年末还有一笔收益。”谈起今年的收成,兰陵县鸿强蔬菜产销合作社种植大户孙进发笑得合不拢嘴。
一直想再建一个大棚的孙进发迟迟未动工,主要碍于资金缺口。今年年初,兰陵县创新推出的“大棚按揭贷”解了他的燃眉之急。申请后,孙进发很快便拿到30万元贷款。3月,新建的大棚便种上了生菜,成熟后销售一空,进账20万元,如今他的大棚又种上了草莓,年底也将成熟对外销售。“‘大棚按揭贷’太适合我们了,3年内按揭还款,我们的还款压力很小。”孙进发说。
兰陵县是蔬菜产业大县,常年温室大棚15万亩、拱棚30万亩,现已有13个基地被列为长三角优质蔬菜供应基地。为了更好支持蔬菜产业转型发展、蔬菜大棚升级改造,针对设施农业和蔬菜大棚一次性投资较大、涉农主体还款压力大的实际,兰陵县创新实施了“大棚按揭贷”,实行信贷担保、风险补偿、财政贴息,对蔬菜大棚新建、扩建、更新改造和生产资料购置等给予扶持,贷款优惠利率,贷款期限3到5年分期偿还。
据兰陵县政府党组成员张鹏介绍,三年来,兰陵县深入推动财政金融的深度融合、政策叠加,围绕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累计争取使用央行支农支小扶贫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工具资金37.06亿元。2022年1-7月份各项贷款余额465.43亿元,其中涉农贷款322.85亿元,较年初增加28.76亿元。
兰陵县委副书记王磊表示,近年来,兰陵县选准“蔬菜”这个最大特色优势,扭住蔬菜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坚持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多举措创新“财金”融合产业集群,推动蔬菜产业改造提升、转型升级,致力打造“中国高端优质蔬菜基地”加快融入长三角、珠三角中心城市大循环。下一步,兰陵将立足兰陵,继续作为,用好金融政策大礼包,为山东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更好的提供兰陵经验,打造兰陵样板。
全面助力乡村建设!农行临沂分行创新推出“金穗沂蒙建设贷”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临沂市打造“宜居乡村”的重点领域。在《临沂市“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将“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提升农村宜居宜业水平”作为十大重点任务之一。近年来,农行临沂分行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围绕县城基础设施补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县域教育医疗康养、水利水务、县域旅游、土地整治等重点领域,着力加大重点项目支持力度,在金融服务乡村建设中彰显农行担当、贡献农行力量。自2018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发放乡村建设类项目38个、金额70.9亿元。
随着全市“金改试验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农行临沂分行坚持创新驱动引领,充分发挥作为农总行“三农”产品创新基地的优势,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政策资源,针对县域建设类项目,创新推出临沂县域专属产品“金穗沂蒙建设贷”,进一步助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位于沂南县铜井镇的竹泉村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中国十大最美乡村”、“齐鲁样板·最美乡村”,当年落后封闭的小山村,已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富裕村、生态村、文明村。随着景区不断发展和市场要求的提高,加之近年来疫情影响,景区对资金的需求量也在增加,一方面是用于整个景区的基础设施景观提升改造,另一方面是为进行信息化改造。针对竹泉村·红石寨旅游度假区提升改造项目的融资需求,农行临沂分行利用“金穗沂蒙建设贷”,很快便为景区发放1.19亿元贷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
据了解,农行临沂分行创新推出的“金穗沂蒙建设贷”适用范围更宽,涵盖了绝大多数县域建设项目,准入标准更低,有效解决了项目准入难题,运作流程缩短,通过优化内部运作流程进一步提高了贷款运作效率。自今年推出以来,该行已投放3.99亿元,支持4个重点项目成功落地,40余个项目已进入运作流程。
通讯员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