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四大银行贷款

本文目录

四大国有行碳减排贷款累计投放量突破1700亿元,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碳”路

新华财经北京6月24日电(刘润榕)碳减排支持工具从2021年3月提出“研究”到2021年11月官宣“推出”再到2022年“碳”路“实践”,现在各大银行碳减排贷款情况如何?相关金融机构紧追风口,又在哪些领域跃跃欲试?

经梳理银行一季度碳减排贷款信息披露报告发现,资金主要投向清洁能源领域,政策性银行、国有大行更具价格优势。业内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未来发放对象有望延伸至大型城商行、农商行,同时在投向领域上有新突破。

四大国有行碳减排贷款累计发放突破1700亿元进出口银行贷款利率低至3.79%

国有行方面,以中农工建四大行为例,2022年一季度,碳减排贷款投放量均超百亿元。其中,工商银行投放碳减排贷款量最多,突破163亿元;农业银行碳减排贷款投放量约为156亿元,紧随其后。获得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以来,四大行碳减排贷款累计发放1782.83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占据榜首,达493亿元。

股份行方面,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光大银行一季度分别投放碳减排贷款74.79亿元、64.6亿元、43.35亿元、3.77亿元。

政策性银行方面,一季度,国家开发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62.28亿元,带动的年度碳减排量为156.8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进出口银行发放碳减排贷款7.77亿元,可实现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9.99万吨。

从投放领域来看,相关贷款资金均投向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清洁能源领域占比较高,其中碳减排效应最为显著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风光电和抽水蓄能电站项目。

而从价格方面来看,四大国有行贷款利率均在3.85%左右,农业银行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相对较低,为3.84%。政策性银行中进出口银行平均利率低至3.79%。而股份行贷款利率大多在4%以上,招商银行平均利率为4%。

数据显示,自LPR改革以来,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从2019年7月份的5.32%降至今年3月份的4.36%,累计降幅达0.96个百分点,目前碳减排支持工具的加权平均利率相较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更低,这或反映出相关碳减排重点行业企业在融资方面的确享有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银行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这也是最低的人民银行资金利率。

“碳”路实践多样金融创新产品涌现

自去年11月以来,人民银行创设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从数据来看,相关贷款落地成果显著。人民银行发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人民银行通过碳减排支持工具向金融机构发放资金530亿元,自碳减排支持工具实施以来已累计发放资金1386亿元。

2022年5月,人民银行经批准再增加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专门用于同煤炭开发使用和增强煤炭储备能力相关的领域。目前相关再贷款总额度达到3000亿元,与碳减排支持工具形成合力,加快推动煤炭上下游产业链技术改造与创新,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各银行金融机构在碳减排领域的信贷投放依然会重点围绕这两个货币政策工具来展开。”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

相关金融机构又将在哪些领域积极尝试?未来还有哪些值得期待的实践创新?

据悉,多家银行“试水”碳账户创新。例如,中信银行基于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上线;平安银行个人碳账户平台——“低碳家园”是目前银行业首个全卡碳账户;北京银行近日正式发布“京碳宝”企业碳账户等等。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此分析认为,通过个人“碳账户”建设可以形成绿色消费意识的正向激励,将金融服务与用户行为在碳减排目标下进行链接,提高全民参与、践行绿色生活方式的意愿。通过推动生活方式绿色转型,有助于引导或倒逼生产方式绿色转型;同时,绿色生活方式普及将凝聚起强大的社会节能减排力量,加快推动我国经济绿色转型。

除此之外,与碳减排相关的绿色金融产品也正在不断扩围。6月22日,首批5单转型债券项目在银行间市场成功发行,发行人分别是华能国际、大唐国际、中铝股份、万华化学及山钢集团。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建设、电解铝节能技改、动能转换升级减量置换等转型领域。

“首批转型债券支持项目选取了电力、钢铁、化工等投资者最关注同时也是低碳转型效益较为显著的几大行业。”国家开发银行资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绿色债券的重要补充,可以为传统高碳排放企业向低碳排放转型拓宽融资渠道,提供更多的融资支持。

未来,业内认为,碳减排支持工具还有发展的空间,首先是发放对象有望延伸至大型城商行、农商行;其次是倾斜领域,当前节能环保领域信贷需求较少,碳减排技术项目尚处于研发示范阶段,仍需要给予一定的金融支持,在减排领域上有所突破。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两部门发文支持和规范境内银行境外贷款,看四大行额度有多少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维妙)继去年9月发布征求意见稿后,1月29日,央行、国家外汇局正式发布《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外贷款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下称“《通知》”),进一步支持和规范境内银行开展境外贷款业务。贝壳财经记者对比意见稿看到,文件辐射的27家银行不变,境外贷款余额上限的计算公式也不变,据工农中建2021年三季报计算,四大行境外贷款的上限都在万亿元上下。

“现行人民币境外贷款政策出台时间较早且限于‘走出去’项目,外币境外贷款政策仅有原则规定,难以满足当前及未来业务发展和监管需要。”对于《通知》出台背景,央行、外汇局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目的包括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同时将银行境外贷款业务跨境资金流动纳入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

从主要内容看,《通知》提出建立本外币一体化的银行境外贷款政策框架,将银行境外人民币和外汇贷款业务纳入统一管理,拓展银行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范围,将银行境外人民币贷款业务范围由原来的“走出去”项目拓展至所有境外非金融企业,便利采用人民币开展境外贷款业务;明确银行境外贷款业务办理和相关跨境资金使用要求,切实做好风险防范等。

有银行业研究员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我国贸易总量、跨境投融资规模均已位居世界前列,境外人民币使用需求扩大,新规有利于中资金融机构在境外扩大贷款规模,且有利于我们的国际投资和对外贸易发展。从资金流动来看,为企业境外使用人民币提供更好条件,也会助推人民币国际化。

记者对比看到,《通知》辐射的银行与意见稿的版本没有变化,仍为27家,包括3家政策性开发性银行、6家国有大行、12家股份行、北京上海江苏3家城商行以及汇丰、花旗、渣打3家外资行的中国区银行。

境内银行境外贷款余额上限的计算公式也不变,为境内银行一级资本净额(外国银行境内分行按营运资金计)×境外贷款杠杆率×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其中,进出口银行境外贷款杠杆率为3,国家开发银行为1.5,其他银行均为0.5;所有银行宏观审慎调节参数均为1。

根据工农中建最近一期经审计的财务报告(2021年三季度财报),四大行报告期末一级资本净额分别为3.13万亿元、2.25万亿元、1.82万亿元、2.33万亿元,由此计算得出的境外贷款余额上限分别为1.565万亿元、1.125万亿元、0.91万亿元、1.165万亿元。

“目前境外贷款余额上限设置充分考虑到各行存量业务规模,并为银行开展业务预留了充足空间。”两部门有关负责人称。记者从银行公开数据看,也都距离万亿境外贷款余额上限有较大空间。例如建行去年上半年末境外贷款余额为5180.5亿元,农行境外及其他地区发放的对公贷款和垫款余额为4589.76亿元,个人贷款和垫款190.47亿元。

据了解,《通知》将自2022年3月1日起实施,正式实施之日起有3个月过渡期,境内银行应在过渡期内完成备案工作,按《通知》要求开展境外贷款业务。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程维妙编辑岳彩周校对卢茜

上半年银行贷款投向了哪里?行长们说

近期,42家上市银行上半年的业绩已披露完毕。今年上半年,37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2家银行净利润同比减少,还有3家持平。银保监会的数据也显示,上半年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稳健,风险抵补能力较强。这也保证了各家银行能够发放更多的贷款,助力实体经济恢复发展。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克服超预期因素不利影响,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在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下,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对稳经济、保市场主体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些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呢?

上半年银行贷款都投向了哪些领域?

在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过程中,六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发挥了“头雁”作用,普遍加大了信贷投放力度。上半年工行新增境内人民币贷款1.61万亿元、农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6万亿元、中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02万亿元、建行新增人民币贷款1.54万亿元。首次实现四大银行半年贷款均超万亿元。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哪些领域呢?

邮储银行行长刘建军说:“我们的服务领域更加聚焦代表中国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企业等领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较上年末增长超19%。”

基础设施投资是稳增长的重要发力点。截至6月末,建行基础设施贷款余额约5.5万亿元,占对公贷款比例超过一半。制造业贷款投放今年持续保持高增长。上半年,工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增加6281亿元,增量为去年同期的3.5倍。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4.5%;交行境内行制造业贷款较上年末增长20.48%。此外,各家银行上半年的普惠贷款也都增长较快。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说:“6月底,普惠线上贷款的余额比年初增加了70%。下一阶段,我们将继续坚持金融惠民,加大普惠信贷的投放。今年,我们全年目标是3000亿元的普惠贷款任务。”

消费贷如何助推消费“暖起来”?

银行贷款不仅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助力,也能释放百姓消费活力。来看看银行在地方是如何来助推消费的。

山东德州的吴庆远不久前刚刚验收了新房,这几天正在筹划装修,但是算来算去装修款还差10万块钱。于是他找到了银行。在银行客户经理的指导下,吴庆远用手机银行直接申请了10万元的消费贷,每个月还款不到3000元。

工商银行德州运河支行获贷中心客户经理高凌轩介绍:“今年以来,我们消费贷的利率已经下调了2次,像刚才这位客户,在年初办理贷款利率大约是在4.75%左右,现在我们已经下调至了3.7%,一年算下来,我们可以为这位客户节约利息大约是700元左右。”

不仅是工行,包括农行、邮储银行等多家银行,目前消费贷最低利率也都降到了4%以下。多家银行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对个人贷款业务的投入,特别是推动消费贷等业务发展,促进消费回暖。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说:“我们一直坚定不移朝着零售转型。我们透过消费金融、信用卡帮助他们解决住房、购车、消费等实际需求。”

建设银行行长张金良说:“下半年随着国家提振消费、稳经济的一揽子措施陆续出台,持续发力,消费信心边际恢复,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将随之逐步释放,我们将进一步挖潜消费信贷的增长动能。我们预计下半年消费贷款的增长会好于上半年。”

下半年贷款投放有何变化?

银行贷款是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新增人民币贷款14.4万亿元,同比多增了5161亿元。那么,下半年各家银行重点又将支持哪些领域呢?

多家银行表示,要持续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资金支持,助力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说:“7月份和8月份连续这两个月农业银行单月的信贷投放量都超过了去年同期的单月投放量。我们判断这种信贷增长幅度的态势,大概率是能够延续的。”

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说:“下半年投放量以及全年的投放量,会实现同比多增、结构优化、重点突出这个目标,坚持充足发力、靠前发力、精准发力。”

多家银行表示,下阶段信贷投放,要更加注重结构继续优化、重点突出。支持扩投资、促消费,助力扎实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交通银行副行长郭莽说:“继续加大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积极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方向和政策导向,继续加大对普惠金融、制造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信贷投放。”

来源:中国经济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