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折甩卖 邦信小贷析出十亿资产包
本报记者郭建杭北京报道
在小贷公司转型出清的过程中,不良资产处置正在上演“最后的狂欢”。电催、法催、律所、大数据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等参与不良资产处置的机构,面对小贷行业的资产包都在跃跃欲试。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自2019年东方资产转让旗下邦信小贷股权、处置相关资产以来,已有多个资产处置公司对于接手邦信小贷的资产包蠢蠢欲动。“现在是捡漏的时刻。”某资产处置公司人士告诉记者,“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陆续有各地小贷的不良资产包出来,涉及动产(车贷抵押为主)和不动产抵押类。但在小贷业务收缩、整体规模减少的背景下,这一类的资产包数量未来也会越来越少。”
记者了解到,在过去一年中,东方邦信旗下全国多家邦信小贷都在进行清算处置,目前通过阿里拍卖等平台处置资产包累计规模近十亿元。
邦信小贷告诉记者,目前正处于清算过程中,但对于具体出让不良资产的类型和规模,以及未来东方邦信的业务方向等内容并未给予回复。
在过去一年中,小贷公司数量急剧减少,多家国企、上市公司股东纷纷转让旗下小贷公司股权,持有10家小贷公司股权的北京小额贷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让旗下小贷公司股权,此外鑫源小贷、武汉小贷等小贷公司也都出现股东方转让持有的股权,出清小贷公司资产的情况。
小贷不良率约40%
公开信息显示,邦信小贷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资产”)旗下的东方邦信融通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邦信”)持股,自2019年开始陆续转让相关公司股权,2020年年初,东方资产曾公开挂牌拟打包转让19家小贷公司股权。
目前东方邦信对于旗下小贷公司股权的转让过程仍在继续。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的挂牌信息显示,目前西安经开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累计80%的股权被公开挂牌转让,转让方分别为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有的35%股权,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持有的32%,以及东方邦信融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13%股权,三者都为东方资产旗下公司。
此前的信息显示,东方资产在2011年开始涉足小贷行业,2011年至2014年间,迅速在全国设立24家小贷公司,但在2018年之后,各地小贷公司的经营业绩不容乐观。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布的邦信小贷的经营数据显示,天津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2019年净利润为-4042万元,上海浦东新区邦信小贷公司2019年净利润仅为28万元,其他几家东方邦信旗下小贷公司的净利润也在28万~5567万元不等。
对于转让出清邦信小贷股权和资产的原因,东方资产方面的公开回应为,“回归主业”。但也有市场观点认为,小贷行业的整体政策收紧,业务开展受限或也是原因之一。
多位小贷从业者对记者表示,最近一段时间是小贷不良资产的“最后狂欢”。
知名小贷行业专家嵇少峰表示,“小贷公司的不良在持续缓慢上升,此前小贷公司的不良基本已经全部暴露,但目前还有一部分房抵贷债权的风险陆续暴露”。同时对方认为,“目前存量的小贷公司业务非常谨慎,业务空间也比较小,未来的小贷公司析出的不良的空间有限”。
嵇少峰对记者表示,目前没有精确的小贷行业不良的统计数据,但大概估算下,行业全国平均不良率在40%左右。
处置机构坐等小贷资产包
在挂牌转让小贷公司股权之外,东方邦信同时启动旗下多家小贷公司的资产包出清,在多个公开的互联网处置平台上都有邦信小贷相关的资产包出清。
阿里拍卖目前公开处置东方邦信涉及的251个资产项目,债权本息最高为天津鼎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东方邦信持股66.66%)的1.1146亿元的债权资产包,共涉及23户债权,全部为抵押担保或保证担保。另一债权本金涉及4792万元的资产包,则涉及青岛三特电器集团有限公司等青岛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拟处置39户债权资产(包括债权项下的本金4792.87万元)。
此外,京东拍卖显示,涉及邦信小贷资产包37件,拍卖价格从最低40万元到最高6100万元。
与东方邦信有资产处置合作关系的律所人士表示,预计东方邦信年后有资产包转出,以房抵类资产为主。对于预计析出资产包的规模,对方表示,这个不好说,之前上海和北京加一起存量有几个亿,但明年会有什么新政策未知。
据了解,目前已有多个下游处置机构在对小贷公司析出的资产包蠢蠢欲动,普遍认为,小贷公司债权资产以动产抵押和不动产抵押为主,在目前的行业普遍谨慎展业、出清阶段,有一些捡漏机会。但也认为,对于转让价格不会特别低,“类似于邦信小贷的国有小贷公司的房抵资产比例高,会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转让资产包,价格不会太低”。
根据阿里拍卖在近期处置过的邦信小贷相关资产包的交易价格可知,最终成交价格基本在五折之上。
阿里拍卖信息显示,沈阳市和平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在4月22日对沈阳旺力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债权资产包进行公开竞价活动,该债权资产包为沈阳旺力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债权借款共4笔,本息合计6560万元,最终的成交价格为3200万元。
另一笔上海邦信小贷关于对沈欢等14笔债权资产(包)的处置结果显示,本息合计为7157万元的资产包,最终成交价格为5012万元。
即便资产包价格在五折以上,但市场上对于邦信小贷处置的资产包的购买意向仍较强。阿里拍卖上邦信小贷的处置项目参与拍卖的人数和出价次数都较高。
对于不良资产市场的整体出让量,以及资产包的收购价格等问题,中国华融资产经营事业部总经理龙志林在12月15日的中国华融的线上投资者开放日、不良资产推介会上回应提问表示,“据我公司不完全统计,截至10月末,不良资产公开市场推包成交规模较去年同比增长约17%,增长趋势比较明显。”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良市场供给规模可能进一步扩大,或将高于历史同期20%以上。
针对交易价格,龙志林认为,市场平均价格较去年同比高出近5个百分点,但与2017年成交价格相比下降幅度较大。
拆解东方资产
今年前三季度,1.2万亿资产规模的东方资产,净利润只有10亿出头,照这种趋势,全年净利润也不会超过20亿,回顾以往,东方资产也曾创造过百亿利润高光时刻,同时市场传言其将并入中投集团。
中国华融急速瘦身之后,东方资产以1.2万亿的资产规模成为五大AMC中第二大全国性AMC。但难敌四大AMC利润断崖式下滑的大势。横向对比发现,东方资产是四大AMC中改制最晚的一家,同时也是主业营收占比最小的一家,在四大AMC回归主业的道路上也是走的最慢的一家。
与其他几家全国性AMC相比,东方资产似乎没有能够拿得出手的特色业务,主业并不是很突出,依靠旗下子公司做资管和投资业务。直到2017年监管层勒令回归主业,东方资产才开始大手笔拿包,积极参与一级市场上的竞争,高价炒包绝对少不了东方资产的贡献,彼时,被市场称为“东方教主”,以致于前董事长梅兴保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呼吁“处置不良资产不能击鼓传花!”其言下之意还是要踏踏实实处置收益,“二道贩子”不会长久。
当时的不良资产市场参与主体们都有些失去理智,谁又能料想2018年以后,处置市场之艰难。高价资产包砸在手里吞噬利润,彼时大家钟爱的地产重组类收购业务真的就成了二次不良。
“尽最大努力盘活存量资产”是东方资产今年最大的目标,盘活需要时间,风险却似疾风骤雨,有市场传言东方资产或将并入中投集团来化解自身风险。
一、经营数据:资产规模、负债、净利
1、今年前3季度净利同比下滑85%
2022年11月9日,东方资产发布未经审计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这也是王占峰到任东方资产董事长后签署的首份财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东方资产资产规模12.3万亿,同比去年增加0.3万亿,实现营业收入712亿,比去年同期减少34亿,净利润只有10.2亿,比去年同期的66.16亿大幅下滑85%,这一下滑幅度与其上半年净利下滑幅度一样,并未有所改善,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东方资产2022年全年净利润可能还不到20亿。
在2017年、2019年、2020年,东方资产分别创造了100.44亿元、104.22亿元以及105.5亿元三个自身历史上的净利润百亿高光时刻,尤其是2020年,中国信达净利润147亿,长城资产21.73亿,而中国华融在那一年亏损1029亿,东方资产的105亿非常亮眼。
转折点在2021年,其净利润84.76亿,全年实现不良资产经营及处置净收入177.41亿元,同比下降19.32%,不良资产经营及处置净收入占净营业收入占比较2020年下降9.18个百分点至41.02%,除此之外,东方资产其他收入来源包括保险业务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和利息净收入出现全线下滑。其中,保险业务净收入77.58亿元,同比下降17.80%;东方资产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主要包括证券业务、资管业务、银行业务及其他业务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021年受东兴证券投行承销收入下滑及资产管理总规模压缩影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9.56%至33.08亿元;利息净收入主要来源于银行业务、证券业务、资产管理类及企业类公司业务,近年来其利息支出均大于利息收入。
相比来看,中国信达2021年平均资产回报率为6.55%,而东方资产的平均资产回报率为5.56%。
不过,各项财务数据有所下滑但也属情理之中。
直到2022年上半年,东方资产的财务数据骤然下降并引发业内关注。数据显示:集团合并营收474.8亿元,净利润4.3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暴跌89%。主要是因为营业利润大幅减少,上半年其营业利润为14.9亿,比去年同期的62.5亿骤降76%,此外,其上半年信用减值加上其他资产减值共计为37.7亿,而去年同期减值为26.85亿,略有增加。此外,其不良资产主业经营收入为60.67亿,比去年同期的79.7亿下降23.8%。而信用减值+其他资产减值共计21.4亿,而去年同期仅为4000万。
在负债方面,截至今年三季度,东方资产总负债金额10760.7亿,比2021年年底略有增加,2021年,其资产负债率降至79.11%,四大AMC中最低。
数据来源:四大AMC财务报告
二、主营业务板块:主业占比太低
保费是收入主要来源
东方资产共有四大业务板块,分别为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保险业务、银行业务以及资产管理业务。
截至2020年末,东方资产已累计管理处置各类不良资产近两万亿元。不良资产管理业务主要分为不良债权资产经营业务和债转股资产经营业务。按业务类型划分,不良债权资产经营业务分为收购处置类和收购重组类不良债权资产经营业务两种。按收购来源划分,中国东方不良债权资产主要包括金融类不良资产和非金融类不良资产。
目前,非金融类不良债权资产经营已经成为中国东方不良资产经营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2020年新增金融类不良资产业务投放439.65亿元,非金融类不良资产485.34亿元;2021年1-9月,新增金融类不良资产业务投放210.03亿元,非金融类不良资产425.82亿元。
截至2021年9月末,东方资产商业化不良资产余额2758.21亿元。
从地区分布来看,东方资产不良资产经营业务主要分布于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市场经济发达、不良资产交易较活跃的地区。
从行业分布来看,不良资产经营业务主要分布于制造业、建筑业、房地产等行业。与其他同类公司相比,东方资产的债务人主要集中分布于经济发达地区,特别是集中于一线和二线城市。
但是东方资产主业收入占比并不高,2018年-2020年不良资产经营及处置净收入分别为90.9亿元、218.37亿元和219.89亿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0.03%、21.01%和21.77%。而同样年度,中国信达主业营收占比70%—78%左右,中国华融主业营收占比在55%—79%左右,2022年上半年,华融主业甚至占到了94%。
数据来源:中诚信
这也就说明了商业化转型后的几年,东方资产主业贡献极少。
那么收入从哪来?保险。
东方资产重要的收入来自于旗下的保险公司:中华联合保险及其子公司中华联合财产保险、中华联合人寿保险。2018年-2020年已赚保费分别为400.04亿元、440.59亿元和489.1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11%、42.39%和48.43%。
此外,还有银行业务,贡献来源于大连银行,2018年-2020年利息净收入分别为64.92亿元、56.87亿元和61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16%、5.47%和6.05%。
那么是什么导致了东方资产主业占比不高的局面,那要从其发展的历史轨迹来探究一二。
三、发展历程及特点
1、改制晚,政策性不良资产处置进度慢,分公司少
在四大AMC的创立的时间上来看,中国信达最早:1999年4月,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第二:都是1999年10月,中国华融第三:1999年11月。当东方资产负责剥离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在资产质量上比不过中国信达的建设银行,但要比长城资产的农业银行强上许多。1999年-2000年第一轮政策剥离共计1.39万亿,在第三轮剥离中,中国银行又将1486亿不良资产无偿转让给东方资产。
但在处置进度上,东方资产比较慢,截至2006年,东方资产累计处置1419.9亿元,低于其他三家2000亿以上的水平,处置进度为56.13%,低于68.61%的平均水平。
数据来源:中诚信
2004年4月,财政部出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商业化收购业务、委托代理业务、投资业务市场准入政策,为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从事商业化业务提供了政策依据,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准商业化进程由此开始。2007年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开始纯商业化。但在改制上东方资产比较晚。
东方资产于2016年正式向原银监会上报改制请示,同年9月20日收到《中国银监会关于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改制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有关事项的批复》(银监复〔2016〕281号)。至此,东方资产名称由“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变更为“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由财政部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共同发起,注册资本变更为553.63亿元。财政部持股比例为98%,社保基金持股东方2%股份。
2017年12月26日,东方资产引入战略投资人,原股东全国社保基金增持,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国新资本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入局,东方资产注册资本变更为682.43亿元。
2019年11月14日,银保监会批复同意财政部将持有的10%股权划转给全国社保基金。各股东持股比例为:财政部持股71.553%,全国社保基金持股16.387%,中国电信持股5.642%,国新资本持股4.396%,上海电气持股2.022%。
改制晚,意味着其从资本市场上的融资渠道并没有及时拓宽,资金受限。
四大AMC在商业化转型期在全国各地开设分公司,到目前,基本上全国31地都有分公司,但东方资产截至目前只有26家分公司,西藏、青海等经济不发达的省市未开设分公司。
虽然分公司少,但东方资产的金融子公司并不少,金融牌照几乎是四大AMC中最全的。下辖中华联合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大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等主要子公司,员工总数近6万人。
2、拥有较多牌照的全国AMC
商业化转型之后,在受财政部、银保监的委托处置风险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四大AMC都拥有了不同类型的金融牌照,也同时进入了金控时代。但对于当时最为金贵的证券牌照来说,东方资产是第一个拿下的。具体来看:
2007年,中国东方受让闽发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证券类资产并成立东兴证券。
截至2021年末,东兴证券共有76家证券营业部和17家分公司,拥有东兴期货有限责任公司、东兴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东兴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兴证券(香港)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东兴基金管理有限公司5家一级全资子公司。2021年东兴证券资产总额989.65亿元,净资产266.93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76亿元,净利润16.52亿元。
2007年,中国东方受让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持有的50%股权,增资入股中国外贸金融租赁有限公司。
2011年,中国东方成功重组广州科技信托投资公司,并更名为大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截至2020年末,信托产品规模6931.34亿元,存续信托资产余额596.27亿元,全年信托业务实现收入4.84亿元。
2012年,中国东方向中华保险增资,取得其51.01%的股权,控股中华保险。
截至2021年末,中华保险总资产904.72亿元,净资产199.78亿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565.50亿元,其中保险业务收入608.8亿元,净利润4.75亿元.
2015年,中国东方通过参与定向增发及购买老股等方式,取得大连银行50.29%的股权,控股大连银行。
截至2021年末,大连银行资产总额455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428亿元,各项存款余额2961.54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79.4亿元,2021年由于疫情对贷款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大连银行持续加大资产减值支出和不良核销力度,盈利能力进一步弱化,实现净利润8.02亿元,同比下降20.1%,资本充足率为11.95%,不良贷款余额59.8亿元,不良贷款率2.46%,拨备覆盖率151.39%。
此外,2003年,东方资产还收购了上海东兴,2021年上海东兴与子公司邦信资产完成吸收合并。截至2021年末,上海东兴总资产为422.8亿元,净资产16.92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1亿元,亏损5.3亿元。上海东兴正在逐步转型为不良资产行业的另类投资机构。
2004年,东方资产成立全资子公司东银发展。至2021年末,资产总额869.86亿港元,净资产132.43亿港元,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30.61亿港元,净利润11.71亿港元。
东方资产2008年控股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截至2021年末,资产总额5.48亿元,净资产3.2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3.08亿元,其中信用评级业务实现收入2.66亿元,征信咨询业务实现收入0.41亿元,实现净利润0.47亿元。
2016年左右,中国信达率先清出幸福人寿,没了保险牌照,而中国华融的银行、证券、信托等牌照都于今年出清完毕,东方资产和长城资产的金融牌照相差无几,但长城资产没有小贷牌照。
3、中国最大的小贷公司
四大AMC当中,只有东方资产拥有小贷牌照。做小贷,成为东方资产商业化转型后的主攻对象,以此弥补旗下没有商业银行的业务缺陷(大连银行于2015年才被东方资产控股)。
2011年底,由东方资产实际控股的第一家小贷公司——昆明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设立开业。2012年,东方资产成立东方邦信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迅速铺开业务。
彼时,作为刚成立的中国小额贷款公司协会的副会长,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的副总裁陈建雄称,东方资产欲借助协会,对全国各地的小额贷款公司进行重组、并购,以此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小贷控股平台公司。在他看来,虽然国家开发银行已将业务重心从三农转向棚户区改造和民生银行减少小微企业贷款下,为东方资产留下巨大业务发展的空间。
东方资产分别于2013年年底在上海自贸区成立,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的东方金科;2014年底在深圳前海成立,专注于资本运作的东方资本。前者是搭建的东方汇平台,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模式,开展互联网借贷业务。其利率在贷款利率在16%-18%。而后者通过合法合规的渠道募集,向全国其他小贷公司提供融资。
2015年,东方邦信已在全国20个省份设立了24家邦信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298.6亿元,户均贷款金额不超过50万元。
好景不长,经济下行,利率接连下调,银行业务下沉,抢了很多小贷公司的客户,小贷公司更加难做,相应的利息也要跟随调整。形势好的,市场容量大的城市,小贷公司可能还有一点生存空间;而经济越不好的地方,小贷公司的空间就越窄,自然供给方也就越少。除此之外,政策层面,监管层也从未给过小贷“正经身份”。
东方资产虽然打造了全国最大的小贷公司,“回归主业”要求与业务难做双面夹击之下,东方资产欲悉数清仓。
2019年,东方邦信对其旗下北京、西安、沈阳三家小贷公司股权进行挂牌转让。
2020年初,东方邦信向市场征集对其持有的19家小额贷款公司股权的收购意向,在这19家小贷公司中,2018年亏损的有5家,分别是天津邦信小贷、石家庄邦信小贷、郑州邦信小贷,深圳邦信小贷、南宁邦信小贷,亏损额分别为3565万元、171万元、1181万元、3006万元、695万元。
东方资产将只剩下大连高新园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天津鼎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两家公司。
四、加速瘦身2022年启动清仓地方AMC股权
2016年的1738号文放开了地方AMC二胎政策,允许地方AMC在债务重组之外允许以对外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且对受让主体不受地域限制。2017年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再次定调后续三年的基调是化解金融风险和严监管,而带化解金融风险天然职责的地方性AMC自然再到受到政策青睐,使得2016-2018年两年时间获批的地方AMC数量增至52家。
正是在这一时间段,中国信达、中国华融、长城资产、东方资产开始积极布局地方AMC,直接控股发起或通过旗下子公司参股。其中,东方资产直接持有苏州资产10%股权,还通过子公司“东兴投资”入股安徽国厚资产和宁夏顺亿资产,并通过孙公司“邦信资管”持有宁波AMC34%的股权,此外还有宁波金资、天津津融、宁夏顺亿资产、安徽国厚资产五家地方AMC股权。是持股地方AMC数量较多的全国性AMC。
2020年开始,四大AMC正式开始清退地方AMC股权,其中长城资产最为迅速,分别在2021年的4月和6月清退了甘肃长达津融资产和宁夏资产股权,2022年,华融晋商和津融资产股权挂牌。截至目前,四大AMC参股的10家地方AMC中,已经有四家实现清退。
四大AMC旗下地方AMC股权情况及清退进度(不完全统计)
2022年,东方资产为自己按下清仓键,8月,上海东兴投资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挂牌了其持有天津融资产20%股权。10月,上海东兴投资拟处置所持有的宁波金资34%股权。
五、传东方资产或并入中投集团
经过20年发展,四大AMC都累积了大量风险资产,所以四大AMC化险改革已经提上日程,加之中国华融并入中信集团确实为四大AMC提供了一条可行的路径。
此前有媒体称,东方资产或并入中国投资集团。
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9月29日在北京成立,是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从事外汇资金投资管理业务的国有独资公司。是全球最大主权财富基金之一。中投公司成立后,中央汇金作为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整体并入,该公司自设董事会和监事会,负责投资并持有国有重点金融企业的股权,并代表国务院行使股东权利,不开展其它任何商业性经营活动,不干预其控股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截至2020年末,中投公司总资产达1.2万亿美元。
四大AMC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经营主要业务,如何保持业务的可持续性。部分AMC尝试通过企业纾困,承担问题企业的不良资产业务有一定的可行性,但AMC的资金又有短向性,长期储备不足的特点。
其实,四大AMC改革走中国华融的路线目前来看是最有可能的,接下来就是为其他三大AMC找到合适的“归属”,在业务上实现真正的协同,将自己的优势与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小贷公司政策“松绑”背后:股权屡被抛售 资产质量承压
外汇天眼APP讯:小贷行业正陷入困境。3月26日晚间,宏达小贷在2019年年报中称,“在外部经济形势的影响下及自身能力的制约下,近几年由于小贷行业管理不足、增长乏力、不良率激增等问题逐步显现,社会各界对小贷行业的负面看法增多,也在改变部分业内人士的信心。”
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使得小贷公司面临更严峻的生存考验。在此背景下,小贷公司股权屡被抛售:四大AMC之一的东方资产欲清空小贷资产,鑫源小贷30%股权拟打折转让,武汉小贷49.3671%的股权更是以1元的价格出让……
随后,多地释放小贷公司利好。3月份以来,广东、重庆、山东、深圳、湖南、河南、四川等多省市向小贷公司释放利好政策,阶段性放宽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融资渠道以及展业区域,也以此来助力当地中小企业陆续复产复工。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短时的宽限政策依然难以化解小贷公司面临的困境。
中国小额信贷联盟常务副理事长白澄宇对记者表示,最近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的放松,难以解决小贷公司法律地位不明确、市场空间被进一步压缩的根本性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小微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李焰也对记者表示,“目前依然很难”,需要更加细化的配套政策,“救一家补助一家”。
抛售小贷公司
近期市场上出现多家小贷公司股权出售的信息。武汉小贷49.3671%股权以1元价格出让,鑫源小贷30%股权拟打折转让,东方资产欲清空小贷资产……
小贷公司股权被抛售从去年底就已经陆续出现并持续至今。
2019年12月25日,中国东方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资产”)旗下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上海东兴投资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转让其持有的西安经开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沈阳市和平区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全部股权,挂牌底价合计4.17亿元。同年12月27日,邦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再次挂牌转让其持有的北京邦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全部股权,挂牌底价1.485亿元。
今年1月3日,ST准油晚间公告称,公司和控股子公司准油运输拟将分别持有的乌鲁木齐市沪新小贷全部股份,转让给大成实业或其指定第三方。据悉,ST准油持有沪新小贷4000万股,占总股数的9.3%;准油运输持有沪新小贷1000万股,占总股数的2.33%。
2月10日,蓬莱市鑫源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鑫源小贷”)30%股权再次在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转让底价887.32万元,转让方为山东黄金金创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山东金创”)。
记者了解到,山东金创是国有企业,也是鑫源小贷的大股东,持有其30%股权。早在2019年6月,鑫源小贷30%的股权首次山东产权交易中心挂牌转让,彼时转让底价为1267.6万元,对比半年后887.32万元的转让底价,降价幅度达30%。
不过,在鑫源小贷的转让条件中,标明“意向受让方须承诺,受让股权后标的企业继续承接原有的债权债务及或有负债”。资料显示,鑫源小贷成立于2010年10月,注册资本5200万元,可在蓬莱市区域内办理各项小额贷款、开展小企业发展、管理、财务咨询业务。截至2019年5月31日,鑫源小贷资产总额为4530.95万元,所有者权益4468.22万元。2019年前5个月,鑫源小贷实现营收56.09万元,净利润25.42万元。
更有企业拟清仓小贷资产。继去年12月底,东方资产旗下子公司将3家小贷公司股权挂牌转让,近日东方资产旗下东方邦信融通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东方融通”)拟打包转让19家小贷公司股权。
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公告显示,2月26日,东方融通对其持有的天津邦信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19家小贷公司控股权面向全市场投资者征集购买意向。截至2019年末,此次转让的19家小贷公司资产合计约52.9亿元,2019年全年净利润约2亿元。
此外,持有10家小贷公司股权的北京小额贷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也在近期将北京京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北京农投顺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合众人寿在1月初公告称,已与中发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出让所持武汉小额信贷服务平台股份有限公司49.3671%股权,转让价格为1元。
短期宽限政策
3月份以来,广东、重庆、山东、深圳、湖南、河南、四川等多省市向小贷公司释放利好政策,涉及阶段性放宽融资杠杆、拓宽融资渠道、扩张展业区域等。
为减少疫情对中小企业的冲击,多省市向小贷公司释放利好政策,阶段性放宽小贷公司融资杠杆、融资渠道以及展业区域,以此来助力当地中小企业陆续复产复工。
2月13日,广东省金融监管局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支持疫情防控促进经济平稳发展的意见》,允许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小额再贷款公司及法人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方式融入资金,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通过证券交易市场、银行间市场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工具融资。融资杠杆从2倍提高到5倍,单户贷款余额上限可上调为不超过注册资本的5%且不超过1000万元。
此后的2月17日,重庆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引导小额贷款公司支持疫情防控做好实体经济金融服务的通知》,支持小贷公司用好用足2.3倍融资杠杆,因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特殊需要的,经重庆金融监管局批准,可适当提高,放大疫情防控支持力度。受疫情影响,不良贷款率超出现行监管规定上限标准3个百分点以内的,经重庆金融监管局确认,不影响申办融资、创新等业务。
广东、重庆之后,2月21日,山东金融监管局网站发布《关于有效发挥地方金融组织作用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通知》,将适度放宽优秀小贷公司的融资杠杆。对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各项监管指标优良的小贷公司,经山东金融监管局批准,其融资余额可放宽至不超过净资产的5倍。
其中,通过银行、法人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方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2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ABS)等标准化融资工具融入资金的余额不超过净资产的3倍。新增融资60%以上应用于支持防疫物资生产和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恢复生产。
3月4日,深圳金融监管局官网发布《关于在疫情期间调整部分监管规定的通知》,除5倍杠杆外,深圳还将建立小贷同业拆借纾困资金池。小贷公司可通过股东借款、同业拆借等多样化的融资渠道解决其短期资金需求。疫情期间,由行业协会探索建立“同业拆借纾困资金池”,以缓解小贷公司的资金困难。
继广东、重庆、山东及深圳等省市宣布对小贷公司的短时宽限政策后,湖南、四川、河南等省市也纷纷出台利好政策。湖南将适度降低符合条件小贷公司的准入门槛,注册资本金下限可降低至3000万元。湖南对净资产2亿元(含)以上且分类监管评级达到A级的小贷公司,经批准可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业务。
四川省金融局对小额贷款公司在疫情期间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客户新增业务和展期业务,融资利率原则上可在原利率基础上下浮15%。疫情防控期间,河南省金融局允许国有小额贷款公司年化综合实际利率原则上下调5%至10%,且允许小额贷款公司因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围绕供应链跨区放贷。
山东宽限政策出台半个月后,青岛城投集团所属青岛城乡小贷在上交所成功发行3亿元资产证券化产品(ABS),系山东省境内小贷行业通过标准化融资渠道获准发行的ABS首单。青岛城乡小贷表示,此次成功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将对山东省内小贷行业起到良好的引领示范效应,为山东省小贷行业发展开拓新的思路。
能否走出困境?
大多数小贷公司经营压力较大。而小贷公司更了解小微企业,只有小微企业客户平稳度过这次危机,小贷公司也才能够降低经营风险,获得持续发展。
短期宽限政策是小贷行业走出困境的“及时雨”吗?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记者表示,疫情之下,小微企业属于“重灾区”,聚焦小微企业的小贷公司也容易受到波及,主要是资产质量下降。由于资产质量下降导致在获客、风控、筹资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连锁反应,获客难、风控难、筹资难,部分实力较弱的机构便陷入经营困境。
薛洪言指出,经营困境的根源在于外部大环境,随着企业复产复工,现金流状况改善,小贷公司面临的经营困境也在逐步缓解中。在此背景下,政策层面的扶持政策能有效帮助小贷公司更好地走出困境。同时,对于融资比例的放开,扩大其放贷能力,对于缓解小微企业经营困境也有积极意义。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放宽小贷公司的融资杠杆、融资渠道和展业范围,一方面是缓解小贷公司自身的经营和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是使得小贷公司有余力加大对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服务。从近几年发展看,大多数小贷公司经营压力比较大。小贷公司更了解小微企业,只有小微企业客户平稳度过这次危机,小贷公司也才能够降低经营风险,获得持续发展。
白澄宇则表示,最近对小贷公司融资杠杆的放松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有关,特别是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也需要小贷公司来消化银行和一些大企业的资金,但这些都难以解决小贷公司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白澄宇指出,国内小贷公司面临法律地位不明确和市场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的问题。“直到今天,只有2008年央行与原银监会发布的《意见》是正式的政策性文件。一直讨论的放贷组织条例和小贷公司管理办法始终没有出台,说明有关部门对小贷公司始终持保留态度。政策上还要求和鼓励各类持牌机构大力开展普惠金融和小微信贷业务,越来越多的持牌机构进入原本属于小贷公司的市场,小贷公司面临竞争”。
李焰也指出,小贷公司困境由来已久,“目前依然很难”。小贷公司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做过桥贷款业务,随着经济下行,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压力,银行贷款余额出现下滑,居中做过桥业务的小贷公司也遭受影响。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已从高峰期的9000家左右缩减至7680家,贷款余额也有所下降。李焰判断现存的7000多家小贷公司中,过半小贷公司“半死不活”。
李焰表示,小贷公司没有真正被纳入我国金融体系中,“对它另眼相待”,有重重限制。小贷公司明明发放的是小额贷款,支持的是中小企业,但是小贷公司无法享受国家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贴息补助。现有政策对小贷公司的限制,导致小贷公司只能在区域中面向一部分企业放贷,区域相对集中,贷款对象差异性不明显,导致风险相对集中。
李焰希望地方政策能更细化,对帮扶中小企业应对疫情冲击的小贷公司能进行相应的补助,“救一家补助一家”。
于百程表示,短时宽限政策,对于经营状况不同的小贷公司效果会有所差异。具有线上业务优势、小微企业资源丰富的小贷公司会进一步扩大服务客户数量和规模。而对生存状况比较差的小贷公司,政策主要是缓解小贷公司自身的经营和资金压力。疫情之后,小贷行业是否复苏有赖于小微企业的发展以及小贷公司本身的业务模式,传统线下模式为主的小贷公司复苏依然困难。
白澄宇指出,小贷公司未来发展趋势是在线化和数字化。在线化是指互联网小贷公司将具有更大的优势而且将最先获得正式牌照。数字化是指小贷公司的营销和风控将更加依赖大数据等金融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