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小额贷款天天骚扰电话

本文目录

重庆众安小贷遭遇天量投诉:骚扰电话暴力催收 套路诱骗用户借贷

今日,微博网友@符配通在黑猫投诉上投诉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安小贷)暴力催收,严重干扰到了正常工作生活。

据其描述,“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骚扰催收,每天打电话,发信息给我单位和我的亲戚朋友,透露我的个人信息,严重影响我单位和亲戚朋友,我本人的正常工作和生活,要求不要影响我单位和我亲戚朋友及本人的工作和生活,让我多点时间筹钱还众安贷的账,不要在工作时间打电话给我,在七点以后在打,我一定积极配合,并努力工作赚钱还账。”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平台截图

无独有偶,3月21日,一名匿名用户在黑猫投诉上反映相同问题,称在众安小贷贷款逾期后,“天天电话不断骚扰,在本人未失联的情况下联系紧急联系人并诱导紧急联系人还款”。这名用户同时表示,贷款里面居然还有高额保费。

另有匿名网友表示,自己在2021年10月向众安小贷APP借款4000元,借款利息每月不到13元,但还款时发现还要扣保险费三十多元。还款期间由于APP没有自动扣除存款以及打不开等问题无法还款,导致逾期。接着众安小额贷款开始不间断打电话要求还款,导致个人工作被开除,严重影响生活。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套路诱导消费者层出不穷除了前面提到的电话骚扰催收外,众安小额贷款还存在套路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行为。

陈先生接受采访表示,自己在2020年曾遭遇此类事情,当时自己看到手机里有一条来自众安小额贷款的短信,由于急需用钱就点击短信链接通过注册填写信息得到了20000元。本以为步骤已完成,接下来只需等着借款到账,但没多久后陈先生又收到平台信息,表示信息填写有误,有两个数字填错了,银行账户被冻结导致资金不能进账。

于是不知套路的陈先生按照客服要求,手持身份证和银行卡拍照发过去后又被通知需缴纳置卡金6000元。此时陈先生犹豫不决,但客服表示借款流程是审核通过的,如果不交6000元,那么下月开始仍旧要还钱。

图片来源:陈先生供图

搜索发现,众安小贷在黑猫上的投诉量已超2200件,近30天达190件,理由多聚焦在暴力催收、捆绑销售保险、利率高等方面。此外,众安小额贷款还存在私自捆绑会员问题,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绑定会员并扣除一定费用,会员产品无法解除。

对于短信电话营销、收取会员费等问题,众安小额贷款曾予以否认,表示在业务发展过程中,不存在盗取用户信息、收取保证金/会员费等行为,业务开展严格按照监管部门相关要求。

众安小贷大股东系众安财险和中国电信天眼查APP显示,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11月,初始由众安在线旗下众安科技与香港百仕达共同出资,合营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人民币,属于中外合资的有限责任公司,其中,众安科技持股占比70%,香港百仕达持股占比30%。

图片来源:天眼查APP截图

2019年7月,中国电信旗下全资子公司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运营品牌:甜橙金融)出资2.1亿元入股重庆众安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如此一来,甜橙金融将与众安科技并列成为第一大股东,分别持股41.18%。后因为《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要求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又于2021年10月接受注资5.1亿,注册资本增加至10.2亿。

2021年8月2日,众安保险因多项违法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款145万元。

文张颗

贷款电话频骚扰 警惕不法中介设陷阱

银行电话推荐“免抵押”“利息低”“额度高”的贷款产品,是真的吗?近日,市民陈先生收到一个自称是“某银行广州贷款部”的员工电话,结果致电该银行客服热线查询,发现并非该银行的员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也发布风险提示,提醒有借款需求的广大消费者要选择正规机构办理贷款,警惕非法中介或不法行为侵害权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晓丽图/视觉中国

近日,市民陈先生收到一个陌生贷款电话,对方自称是“某银行广州贷款部”的员工,但来电号码却是陌生的个人手机号。这让陈先生警惕起来,而更让陈先生感到奇怪的是,他并没有在该行办理过业务,这家银行的“员工”是怎么知道自己有贷款需求的呢?对于陈先生的质疑,这位“员工”却称是互联网平台向其推送了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怎么泄露呢?这所谓的“银行员工”是不是真的?为此,陈先生立刻拨打该行官方客服电话,咨询核查该“员工”真伪,不出意料,客服回复该银行查无此员工。

近年来,自称银行工作人员的贷款推销电话骚扰着不少消费者。“天天都有,每天会接上一两个,短信也经常收到。但我没有贷款需求,所以直接就挂了,也懒得去追究是不是真的,只是很烦这些骚扰电话。”黄小姐如此表示。

记者从多家银行了解到,贷款市场上,有一些非法中介假冒银行名义,打着正规机构、无抵押、无担保、低息免费、洗白征信等虚假宣传的旗号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其实这些诱人条件的背后是高额收费、贷款骗局等套路陷阱。

“其实目前银行贷款额度充足,利率也很低,企业和个人贷款,直接到银行网点咨询或者上银行官方APP,只要征信等条件通过,就能轻松办理贷款。”某银行人士告诉记者。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注意到,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近日发布的风险提示也指出,非法中介会冒充“XX银行”“XX银行贷款中心”等名义发布贷款广告信息,或是向消费者推送贷款额度,声称“在银行内部有关系”“可走内部流程办贷款”等,诱骗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其实,此类中介机构与银行并无关联,是为诱骗借款人进行的虚假宣传。

该风险提示还指出,非法中介往往瞄准对贷款业务、流程不熟悉,或征信有问题的消费者群体下手,提供所谓的“优惠贷款”“迅速放款”服务,从中抽取极高的费用。事实上,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银行等正规机构官方渠道自行办理贷款业务。

有些不法中介甚至会不顾消费者偿还能力,怂恿消费者从各类网络借款平台申请贷款,有的贷款产品本身就有很高利息,不法中介仍要再骗取一笔高额费用,其目的就是快速敛财而不是提供服务。

提示:从正规机构获取融资服务

为了防范贷款中介不法行为的侵害,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有借款需求的消费者,要树立合理的消费观念,理性借贷,从正规机构、正规渠道办理贷款业务。如确需中介服务,不要轻信间接的贷款服务要约,要注意核实中介机构资质,详细了解中介服务与合同内容,警惕贷款营销宣传中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息费标准等虚假宣传行为。

同时,向银行或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办理贷款时,要注意看清贷款条件、综合息费成本、还款要求等重要信息。坚持诚信理念,向正规机构提供真实贷款申请资料,珍惜个人征信,理性借贷,及时还款。

此外,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对于超出贷款合同约定的转账要求要注意,警惕以“刷流水”“走账”为由的打款要求,不随意向无关账户转账打款,防范被骗取资金风险。如发现自己陷入不法中介陷阱,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及时通过报警、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2000元的小额贷款却成了一个白领的噩梦,各种还款理由不停“呼死你”骚扰……

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足不出户就能完成贷款,看似方便也暗藏各种陷阱。小宋一次2000元的小额贷款,就让其掉入还款的深渊。

借款2000元实际到账1500元

2018年10月的一天,正在上班的小宋,在手机微信上接到一个“请求添加好友”的通知,当时没多想就同意了请求。同意之后,对方微信询问小宋是否需要办理贷款业务,因小宋刚好也临时需要点资金周转一下,便答应对方说需要2000元一周内还款的贷款业务。

对方让小宋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持身份证照片、工作证明、QQ同步通讯录等,小宋也按照要求通过微信将这些信息发给了对方。随后,对方又让小宋做了个“电子欠条”,还让其联系某公司财务助理,进行信息核对,成功后对方直接通过微信转账给了小宋1500元。

小宋收到钱后,看了合同才知道,因为这个网贷平台提前扣利息,所以小宋贷款2000元实际到账只有1500元,合同上还写着如果逾期未还则追加利息金额。

“呼死你”骚扰,还了6500还没完没了然而在贷款到期前,小宋刚好单位有事出差去了外地,忘记了7日的期限。这可出了大事,自己的手机莫名遭到许多外地号码的骚扰。又收到一个“请求添加好友”的通知,在他同意了请求后,对方在微信上告诉小宋在公司的借款已经严重逾期,并将小宋当初的借条图发给了他,显示让他连本带息一共归还2000元。小宋这才想起自己曾经贷款已逾期。

无奈的小宋只好付了2000元,原以为这就结束了,谁知仍被不断骚扰。小宋只好再次联系对方,却被告知,逾期6天,需支付每天300元共1800元的逾期金。经过协商对方同意每天按200元共1200元逾期金支付,小宋再次支付了1200元给对方。

这还没完,对方又说要支付2000元的贷款同等额度违约金,不厌其烦的小宋只好又付了2000元。

哪知对方更是变本加厉,让小宋再支付1300元的催收费,焦头烂额的小宋分4次将1300元又转给了对方。

至此,小宋已经将6500元打给了对方。

当小宋以为回复平静时,对方居然又找到其,称如需销毁个人资料,得支付1200元的销毁费,不然就把信息贩卖。

这时,小宋才意识到遭到诈骗,急忙报警。

多人被骗,涉案金额达百余万元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展开调查,2018年11月,在江西赣州某商务大厦将犯罪嫌疑人袁某、赖某等人当场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肖某(在逃)于2018年3月起纠集袁某、赖某等人先后在多地成立网上小额贷款公司,通过在网络上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十万余条,联系客户并获取客户个人通信录等资料后,向客户发放贷款,并跟进客户,一旦发现客户逾期未还款,由袁某、赖某等人负责通过微信、短信、电话等方式威胁客户及其通讯录内关系人、通过“呼死你”软件轰炸客户电话,影响客户正常工作及生活。目前,已有多人被以收取逾期费、违约费、消除资料费为由被骗,涉案金额达100余万元。

犯罪嫌疑人赖某、袁某以非法占有目的,相互分工配合,采用以名誉相威胁等手段,敲诈被害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涉嫌敲诈勒索罪,2018年12月20日,上海市奉贤区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其批准逮捕。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