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助发展: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三年惠及科创企业747家,发放贷款超四百亿
作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环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备受瞩目。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积极推出“投联贷”服务,并建立“技术流”评价体系,让科创企业无须提供抵押等担保就能获得贷款支持,借助多元化的金融力量为专精特新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日,兴业银行上海张江支行再次成功落地一笔专精特新企业“投联贷”业务,全力支持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发展。据了解,哲弗智能系统(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主要为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热失控的全面智慧安全防控闭环解决方案的厂商,已申请各类专利软著101项。
近年来,该行积极搭建投资机构渠道,推动科创金融业务发展,抢占科创金融新赛道。此前已多次落地专精特新企业“投联贷”业务。
科创企业往往存在规模小、资产轻、增信手段有限等特点,依赖传统征信手段的银行业如何提供融资服务一直是行业痛点。针对科技型企业特点,兴业银行从2021年起已建立“技术流”评价体系,从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发明专利密集度、科研团队实力、科技资质、科技创新成果奖项等15个维度考察企业,使用打分卡模型量化评估,然后在客户准入、授权管理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政策。通过“技术流”评价体系,该行进一步解决科创企业授信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科技创新在金融领域的信用化。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利用“投联贷”等创新业务模式,不断拓宽科技型企业融资渠道,为科创企业纾困助力。据统计,2020年至今,该行累计发放贷款413亿,惠及科创企业747家。未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将持续完善科创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并着力整合各方资源,联合政府部门、投资机构、证券交易所等,构建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助力科创企业取得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文来源:中新网上海
深度|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加速推进 业内呼吁创投类贷款有限试点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周炎炎上海报道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总体方案提出,通过5年左右时间,将上海市、南京市、杭州市、合肥市、嘉兴市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打造成为科创金融合作示范区、产品业务创新集聚区、改革政策先行先试区、金融生态建设样板区、产城深度融合领先区。
对于银行来说,除了常规的流动性贷款之外,还需要创新业务模式,撬动社会资本,为科创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近期,记者调研了多家银行发现,希望在科创金融的创新业务上,监管部门可以给予有条件的放宽和放行。
一家大行张江支行人士对记者表示,在接触很多科技企业的时候发现对方有员工持股贷款的需求,因此也向监管申请先行先试,但是得到的回复是该行并不在试点范围内,只有少数银行获得这种股权融资业务的权限,希望监管能够进一步扩大员工持股贷试点范围。另外一家股份行上海分行人士表示,该分行目前采用对公并购贷款,也就是向一个SPV贷款的模式解决了一单员工持股贷业务,还是希望有更加制度性的文件或者方案出台,理顺业务流程,进一步提升业务合规度。
更多机构提及LP贷破冰的问题。
“LP贷、PE贷、GP贷这些创投类贷款目前依旧是银行禁入的,希望未来可以在政策许可的前提下,逐步放开项目准入。谨慎一点的做法是,进行项目额度限制,并在上海临港新片区这些地方先试点,再向其他地区推广。”一位在沪银行中层人士对记者表示。
根据记者了解,目前上海金融监管部门已经授权少数几家银行对科创企业试点员工持股贷产品,并且已经有个位数的业务落地,已经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其他创投类贷款包括LP贷、PE贷、GP贷、SPV贷还在政策研究阶段,而多家银行人士均对记者表示,希望监管能对更大范围内的创投类贷款予以有条件的放行,这对于解决科创企业“卡脖子”问题大有裨益。
已有少数银行试点员工持股贷
21世纪经济报道在采访中发现,相对于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而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是创企业融资服务需求和科创金融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
一是投资机构资金投资主要还是在中期或中后期,甚至PRI-IPO,投早期或早中期、特别是天使、种子期的仍然不够。此阶段的资金主要由创始人自有资金或亲戚朋友支持,最需要资金的阶段尚未满足,虽然此时投资风险很大,但对整个科创发展而言却是最重要的。
二是投资机构自身的募资存在困难,中国缺少老钱,缺少长期的LP资金,资管新规也基本切断了原来理财资金的来源,随着近几年受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困难,各市场主体的出资能力大幅下降。
三是早期投资的股权或份额退出机制尚未完善,目前政府也在积极推动S基金和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基金份额转让业务,但真正形成规模性的配套尚需时日。
此外,商业银行限于其风险偏好、监管规定、经验能力、考核评价等,一般对尚未形成一定现金流的早期、中早期科创企业不予介入,即使相对成熟甚至PRI-IPO企业,也因缺少抵押担保支持力度不够,未能充分满足科技企业的发展需求。
早在2021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建议,在上海率先开展商业银行创投类贷款试点,鼓励银行资金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基金合作,充分利用银行的资金优势与基金的投资特长,协同政府等各方资源,形成服务于科创企业的金融链,更好推动国家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解冬所说的创投类贷款,指的是商业银行以自营贷款,围绕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的募资和运作,形成以面向基金的“PE贷”为主体、辅以面向基金管理人的“GP贷”、面向基金投资人的“LP贷”、适用于投资团队跟投的“跟投贷”、适用于科创企业员工持股计划的“科技人员贷”、面向基金投资科创项目的特殊目的载体的“SPV贷”等六类创投类贷款产品体系。
根据记者了解,解冬所讲的这几类创投类贷款中,“科技人员贷”已经率先“破冰”。早在2020年,就有多家银行在论证研究科技企业员工持股贷业务,并与监管部门保持沟通,最终在2021年年中,有少数几家银行得以成为首批试点银行。当然,正如上文所述,也有银行通过SPV贷款的模式解决员工持股贷难题,这也属于业务创新。
一位上海银行业人士对记者介绍了这一新业务:“如果一家科创企业有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机制,可以向员工出售公司股权,但是根据之前的规则是不可以直接贷款的。但是员工持股贷试点之后,经过监管部门的认可,银行可以向企业的员工或者高管,结合估值发放最高六成的贷款。
多位银行人士认为,员工持股贷有利于提高员工乃至科创企业的稳定性,对于做大做强科创企业颇有帮助。对于员工或者高管而言,股票解禁、转让,或者股权价值提升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个时间范围内,员工和高管可以更加全心全意参与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业务运行能力。
针对科技企业创始人和团队,也有银行在2021年底专门创设了增持并购贷款,并且也获得了监管的认可。科技企业一般而言重研发而轻资产,发展过程中对股权融资较为依赖,而经历多轮融资后,企业创始团队的持股比例往往会被压缩到50%以下,容易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因此增持需求较为强烈。在自有资金不足的情况下,需要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
风控顾虑
“虽然员工持股贷已经少量放行,还是希望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覆盖面更广的LP贷等创投类贷款品种能够推动先试先行。”上述银行业中层人士表示。
如果说员工持股贷主要是发放给个人,那么LP贷等创投类贷款针对的是市场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这一类基金其实对于科技赛道最为了解,而银行作为资金提供方可以为这类基金提供更多“活水”,通过基金再滴灌给科创企业。
近年来,以PE/VC为代表的投资机构积极参与我国实体经济和科创企业发展,成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股权投资基金超过5万只,存续规模接近14万亿。根据清科研究的统计,2022年上半年我国股权投资市场投资数量最多的行业分别为信息技术、半导体及电子设备、以及生物技术和医药健康,案例数量分别为1,034起、881起和799起。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其他融资渠道,VC/PE对接科技型企业较早,是早期中小企业可获得的为数不多“长线资金”之一。而很多企业虽有硬核科技,独缺“天使投资人”,银行在企业未形成一定现金流的早期也一般很少提供贷款,最终有些企业资金干涸,而没能继续存活下去。
作为企业初创期“救星”的投资机构本身也存在募资困难的问题,缺少长期的LP资金,资管新规也基本切断了原来理财资金的来源,随着近几年受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经济发展困难,各市场主体的出资能力大幅下降。因此,需要在政策层面逐步放开银行的债权资金间接参与企业的股权融资,为支持科创企业的优质股权投资基金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
2021年1月,《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发布,明确指出“鼓励银行及银行理财子公司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经营机构和创业投资基金、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合作”。这为银行、理财子和创投类基金的合作提供了依据。
但为什么LP贷等创投类贷款突破难?主要是因为政策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另外,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贷款通则》第四章第二十条,借款人“不得用贷款从事股本权益性投资,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虽然商业银行法和贷款通则不允许贷款从事股权投资,但是都有提到“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而2008年原银监会印发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的通知(银监发〔2008〕84号),该指引指出对于借款人以实现合并或实际控制为目的的股权收购,可适用并购贷款。根据前述创投类贷款业务属性,其本质为给予基金和其相关主体用于私募股权投资的专项贷款,同样可以借鉴当时创新推出并购贷款的指导原则。
此外,目前我国在政策层面正逐步放开债权资金间接参与企业的股权融资,2021年12月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支持高水科技自立自强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银行在风险可控前提下与外部投资机构深化合作,探索“贷款+外部直投”等业务新模式。
“其实也可以放开试点银行参照并购贷款,将贷款用途拓宽到投资科技领域的创投基金,特别是头部优秀基金,间接支持科创企业发展。”上述银行人士称,目前监管部门的顾虑主要是基于风险管理。从传统的风控理念来看,科创企业属于智力密集型行业,风险抵御能力较弱,也缺乏抵押物、担保品。之前员工持股贷可以落地,是因为对象主要是个人或相应持股平台,金额会更小,且影响面相对有限些。而LP贷、PE贷等贷款对象是投资主体,实质上进一步放大了相关基金的杠杆,且金额会更大。
全国人大常委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2015年颁布版本)第三十五条规定:“商业银行贷款,应当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而无论是PE贷、LP贷还是SPV贷,均难以提供还款来源,财务报表也难以类比一般企业的审核标准,从贷款的审慎性原则考虑,银行一般不予审查通过。
“其实,在专业领域中,LP等机构的风控能力也是比较强的,有很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深耕科技行业,有很多经验累积。目前更多地还是要银行具备相应领域理解和服务能力。”上述银行人士称。
如何把好风控阀门
其实,除了依靠基金管理人的行业经验和风控能力之外,银行也可以设定一定的贷款标准或进行限额,来尽量降低贷款风险。不过,同样也要有一定的风险容忍度,并且有付出试错成本的预期。
第一,发放LP贷款时,可以要求贷款占投资人认缴总金额比例不超过60%,也就是说LP本身要付出至少四成的资本金;业务准入方面,可以要求借款人背景必须是国资控股企业或者上市公司,基金管理团队主要负责人应当从事投资相关工作10年以上,对累计管理规模和成功退出项目数量也可以设置门槛。
第二,可以限定投资范围,比如限制高端制造、医疗健康和大消费行业;限定投资区域,比如长三角等。这样的话,银行对于LP的资质、对于项目基本情况都有把握,风险相对可控。
第三,如果银行风控水平还不足以对收回贷款有十足把握,可限定单笔业务规模,让银行在有限的资金范围内受理此类业务,待业务运转有较多成功案例后可适度放宽投放金额约束。总之,分散投资、统筹盈亏、风险可控,兼顾对科创企业的支持和银行自身风险承受,实现商业可持续。
第四,还可以要求基金或者SPV在被投企业上市前,将股权质押给银行。
事实上,与其他类别贷款一样,创投类贷款依旧存在一定的风险,尤其是被投子基金退出存在不确定性。因此,银行和金融监管部门还是需要对不良有一定的容忍度和预期。
“银行端的考核机制需要转变,如果依旧采取问责制,那么业务人员谁也不敢做这种较为超前的贷款业务。”一位国有大行人士表示。
多位银行业人士表示,希望可以首先圈定创新政策先行先试的区域,比如浦东新区或者临港新片区这些特定区域,初步允许域内机构开展LP贷、GP贷等创投类贷款业务,等到业务落地、成熟之后再推广到其他地区。最终实现金融活水灌溉到更多科创企业。
一些业内人士建议,如有突破对支持科创事业发展非常有意义,且穿透本质资金仍然用于科技实体经济发展,所以值得在长三角或上海地区试点探索尝试。长三角是国家级科创产业带,城市群和科创中心建设要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有必要在政策上给予差异化的支持。目前国家授予上海的浦东新区社会主义建设引领区和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的创新先行先试政策。考虑到上海作为长三角区域金融中心,具有较为丰富的科创企业资源、专业化的金融机构集群,且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所在地,建议试点期间在上海地区选择科技金融业务开展市场领先、符合科技金融专业经营要求、服务科创企业经验丰富的银行先行开展创投类贷款试点。同时,明确创投贷原则上仅支持主要投资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早期科创企业的投资基金。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体现速度与温情,上海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开始发放
“这个政策出来得非常及时,前后只花了4天时间,我们就拿到了贷款。现在,5000万已经到账!”景域驴妈妈集团相关负责人感叹道。
面对新冠疫情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压力,上海团市委、市青联携手上海农商银行,面向全市广大青年企业家、青年创业者,推出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支持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
从2月24日帮扶举措发布以来,截至3月1日,一周时间共收到有效企业申请1051户,取得联系1009户,初步确定具体融资意向737户,其中申请融资金额在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近660户,意向融资金额21亿元左右。短短几天内,通过团组织和金融机构各方努力,已完成授信15户、2.4亿元,其中10户企业的贷款已经到账,到账金融总量达到7052万元。
一句“企业经营都不容易”差点让他泪奔
疫情突如其来,旅游行业令行禁止,截至2月10日,驴妈妈营收受到影响,退款给游客的资金和预付给资源方、供应商款项未消耗占用资金累计数亿元。
“我们的现金流遇到了暂时的压力,一方面要向游客进行现金退赔,一方面节前已经预付了很多款项,但是景区、酒店、航司等供应商本身损失也很大,我们先行向游客垫付退赔。”驴妈妈方表示,
更让公司担忧的是:疫情什么时候结束?景区和酒店何时恢复?文旅行业几时“解冻”?“游客的安全感恢复还需要时间,但是企业正常的经营支出还要延续,这给未来一段时间企业现金流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所幸的是,面向上海青年企业家、创业者的30亿元优惠利率贷款来了。团市委和农商银行第一时间雪中送炭,提前设计授信方案,只花4天时间,驴妈妈就拿到了贷款,贷款利率还按规进行了下浮。
行业打喷嚏,小微企业就感冒。
同样身处文旅行业的溯洄(上海)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创业10年以上的老牌设计研发公司。本来想着2020年大干一场,结果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节奏。
“我们是小微企业,在此次疫情中,我们的上下游产业链都受到了深度影响,我们的战略合作伙伴,我们即将签约的客户,我们的意向客户都受到了影响。”公司创始人徐霍成坦言,因为疫情,设计研发中很多需要线下工作的环节,由于不能正常开工,只能选择线上可以开展的先动起来,而原本在正常时间内需要解决的事情,只能无奈推迟。
徐霍成认为,疫情结束后对于小微企业的考验才真正开始。“多数小微企业开不了工,开工了也没啥实际意义,除了部分像餐饮、物流、基本的生活物质相配套的纯刚需行业。”
正当徐霍成焦头烂额的时候,一场及时雨来了。他在朋友圈看到了这个贷款扶持政策,第一时间填报了基础资料,次日上午就接到了上海农商行宝山支行工作人员的电话,约他下午在公司见面。
当日14:00,徐霍成在公司见到了农商行的两位工作人员,交流中才得知,给他打电话的是宝山支行下属网点支行的孙行长。“孙行长说这是为支持我们小微企业的发展,组织给到的惠企政策,他接到上级行的申报名单就直接和我联系了,关键时期能越早走完手续越好。”徐霍成说他当时很感动,因为企业这个时候太需要用钱了。尤其是孙行长那句“企业经营都不容易”,差点让他泪奔。
眼下,徐霍成的100万元贷款已经通过了审批。“我之前办过贷款,周期长,审批难不说,小微企业申办是更加难,这一次有了强烈的对比,非但审批快速,而且贷款利率还低。”徐霍成笑言,“这笔贷款让我们对疫情结束复工再出发面对市场考验时,又多了一针强心剂。2月9号,因疫情影响不能复工,我写给公司小伙伴的公开信里,承诺不裁员不降薪,之后每天掰着指头数资金还够维持多久,每天焦虑,现在有了这笔贷款之后,可以更安心地‘折腾’。”
行长调研不看财务报表看核心技术
对于极翼机器人(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陈壮坚来说,这次的贷款经历可谓是“梦幻”。
落户张江的极翼从事植保无人机核心飞行控制器及大数据后台开发。植保机是用来给农作物喷洒农药和肥料的,它能在规划的地块上全自助飞行,可以达到人工效率的40倍以上。
疫情发生后,公司一方面马上调集全国的资源,组织公益消毒工作。截止2月底,已经飞行3万架次,消毒面积1.5亿平方米。另一方面,组织自救。
2月3日起,员工开始远程上班,公司内部运转正常。但由于各地封路,上下游企业未能复工,这导致极翼销售额急剧下降,现金流压力巨大。“尤其是春耕马上开始,可不能耽误啊。”陈壮坚说,此前他和一些银行反复沟通了几个星期,都没有解决问题。一位银行客户经理的话更是给他泼了一盆冷水:你的企业虽然现在盈利了,但前几年亏得太多,风控觉得你们的报表短期没法转好,做纯信用贷款,通过难度比较大。
“我们科创企业不是贸易公司,不是生产型企业,我们在过去的产品研发阶段,投入了3000万元做研发,这些投入都转化成为我们的核心技术,核心竞争力。而这些无形资产,在报表上还没法体现。我们转化的核心技术,无形资产价值很高,但这块银行又不看。”最让陈壮坚郁闷的是,“国家有政策,但落实又需要时间,我们企业等不起啊!”
正在这时,身为上海市青年信息化人才协会会员的陈壮坚在看到了“青春上海”发布的优惠贷款申请信息。
“刚开始,我还不大相信,这能借到钱?我就给上面留的农商行联系人打了个电话。”没想到,周一中午申请,农商行的客户经理下午马上就来了电话,当天就把全套资料清单发给他。第二天一早,客户经理就到公司做现场访谈和收材料。周四一早,浦东分行行长就到公司现场办公。
2月29日,上海农商行行长顾建忠带队到公司调研。一进门,顾行长就指着极翼的植保机问:“你说说你们的核心技术体现在什么地方?”那一刻,陈壮坚又惊讶又欣喜。“惊讶的是,第一次有银行的过来不问报表,而是关心我们的核心技术。欣喜的是,核心技术才是我们企业的重要资产,在财务报表上,它暂时没法体现,但它却是我们企业最值钱的资产。”
创业这么多年,投入了全部的身家和时间,当价值能被认可的那一刻,陈壮坚热泪盈眶。随后,顾行长还专门针对公司实际情况,提出了全套的金融扶持方案。
“这整个过程,让我觉得有些梦幻,不敢相信。我们之前也对接过几家银行,从申请到放款,至少两三个月时间。这次一周就完成所有手续,非常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