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最终贷款

本文目录

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解读来了

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潘福达

中国人民银行官网9月28日下午发布消息称,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关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设备更新改造的决策部署,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现实需求、提振市场信心,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社会服务领域和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额度为2000亿元以上,利率1.75%,期限1年,可展期2次,每次展期期限1年,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按照金融机构发放符合要求的贷款本金100%提供资金支持。

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目的是什么?人民银行表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薄弱领域进行设备更新改造,有利于扩大制造业市场需求,推动消费恢复成为经济拉动主力,增强发展后劲。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议定事项,人民银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制造业等领域发放贷款支持设备更新改造。

专项再贷款政策支持领域为教育、卫生健康、文旅体育、实训基地、充电桩、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型基础设施、产业数字化转型、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等10个领域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的发放对象包括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金融机构。

人民银行还表示,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实行名单制管理。发展改革委依托推进有效投资重要项目协调机制,会同各地方、中央有关部门和中央企业形成分领域备选项目清单。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清单内项目发放贷款。专项再贷款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按月发放。对于金融机构2022年9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清单内项目发放的合格贷款,人民银行按贷款本金等额提供资金支持。

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表示,此次设定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的最高上限,即3.2%。照此计算,商业银行的息差最高仅为1.45个百分点,除去银行拓展业务、审核、放宽等各项成本后,银行利润空间可能会十分有限。今年二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4%;6月新发放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由此可以看出,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所支持的贷款利率要远低于市场利率,商业银行对设备购置与更新改造相关项目的让利幅度要超过其他领域,将切实有力地刺激设备更新改造需求,推升制造业企业订单,同时项目完成后也将推动消费恢复。

该项政策工具所支持的企业或项目将更加明确,支持的行业范围虽然较广,但执行精准度会更高。同时该工具也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加快信贷审批效率,尽早完成相关企业的设备更新改造,尽力于四季度发挥其对制造业、消费等方面的带动作用。明年及以后,如继续使用该项结构性工具,3.2%的利率上限可能会小幅上调或取消上限,给予商业银行更多的利润空间,提升其定价的自主性,或可能下调央行对贷款的资金支持比例。

此外,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解读表示,总体上看,此项政策工具可能产生三个效果:促投资、宽信用、兼顾内外平衡。

首先从支持领域看,设备更新再贷款主要指向社会领域、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等,直接作用是促进这些领域设备更新投资。这意味着四季度社会领域投资将保持两位数高增势头,继续为促投资发挥积极作用。数据显示,1月至8月该领域的投资增速为14.1%,大幅领先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累计5.8%的增长水平。同时,加强社会领域投资,也有助于补强短板,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政策支持新基建和制造业转型升级领域的设备更新,短期内也将起到推高相关领域投资增速的作用,长期看则有助于推动经济全面转型升级。这样来看,设备更新再贷款工具具有长短结合的政策效果。

其次,由于设备更新再贷款支持的信贷利率降至不高于3.2%,远低于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水平(6月为4.16%),这也将在短期内激发相关主体信贷需求,助力宽信用进程。9月至年底,新增人民币贷款将持续处于同比多增状态。

最后,推出该项政策也意味着在外部金融环境大幅收紧、全球汇市剧烈波动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稳增长更加注重兼顾内外平衡,强调精准发力。

图片来源:ICh

10月,今年最后的贷款“黄金期”

10月要除去国庆长假,原本“金九银十”的融资黄金期,只剩下不足30天。

因此,10月就成了各家银行的必争之地,厮杀程度堪比十月围城,但这也给资金需求的老板,留了一丝坐收渔翁的好时机,就看你能否抓得住。

2022年,10月成最佳融资34冲刺期“通过以下几点,我们就能轻松发现,今年最后的融资“黄金期”、“冲刺期”就在10月。

LPR频降,创下史上最低银保监会、央行、国常会等为了缓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来对抗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相继推出“降准降息”政策。经过几次调整,目前LPR1年期降至3.65%、5年期以上降至4.3%,创下历史最低点。

LPR的接连降息,全国各个银行在无论是在存款利率上还是在贷款利率的调控上,都在跟进调整,而这些对于需要融资的企业老板最终会成为最大的获益者。

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利率,为下调货款利率“让足客”9月15日,多家银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幅度普遍在10-15个基点,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5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5%,较此前下调10个基点3年期为2.60%,较此前下调15个基点。

众所周知,银行吸收存款形成负债端、发放贷款形成资产端,资产端、负债端的“价格差”基本上是货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息差。存款利率下降后,在息差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行的空间将更大,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因此,多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等同于在为下调贷款利率让路了。

央行:8月社融增量为2.43万亿,人民币贷款增加1.25万亿2022年8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5万亿元,预期1.36万亿元,前值为6790亿元。8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0.9%,预期11.1%,前值11%新增社会融资规模2.43万亿,预期2.04万亿,前值7561亿广义货币(M2)余额同比增长12.2%,预期11.8%,前值12%。社融作为经济的前瞻指标,社融超预期表明经济复苏会好于预期。

从官方释放的数据来看,上半年的社融数据并不好看,大家似乎不愿意出来融资,更愿意去存款,这一局面从今年6月全国疫情得到一定平息后才开始恢复正常,因此,我们再看8月M2与社融的关系,两者呈现的剪刀差已经开始转正,也预示着信贷市场逐渐回暖。

10月后,年终贷款余额异常收紧每个银行或金融机构每年对于贷款的发放量都有定预算,一般在前三季度就努力完成全年放款计划,一方面是响应大众消费习惯,积极放款另一方面是11月全国的银行进入“年终决算”阶段,对于银行来说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涉及到现金、实物、账目、交易、人员等等,花费的时间较长。

按照每年惯例,银行此时的重点都会放在揽储任务上,而这个时间段的贷款量会被压缩,或直接推迟到第二年的开门红再放款,业内称“压单”。

由此可见,“开门红”永远是银行的重头戏,所以在贷款余额本就紧张的第四季度,就特别凸显出第一个月(10月)的重要性了。

多家银行壮士断腕,血拼下调贷款利率我在翻看各项数据时发现,前三季度的总体情况,国家接连的降准降息,其实有意放钱,但消费者却无心拿款。随着央行的陆续调控,存款利率集体下调,楼市也在持续放宽限购,各项操作都在告诉我们不要存款,赶紧去消费,拉动一下经济。

全国各个银行也是在用一种壮土断腕的方式在配合调控利率,血拼降息时刻已经开始预热:

部分商业银行推出3.5-3.85%抵押经营贷上海推出年化3.3%的经营贷四大行也降息至3.65%,大规模商业银行也跟着推出3.65%经营贷,

我也试着去申请了下,结果原来的71万经营贷年化利率也从4.35%降到了3.6%,下降幅度不小,可谓是利率惠及到家。

不难看出,贷款降息已经开战。

其实“金九银十”不仅对银行重要,对于很多企业依然如此,尤其接下来的“国庆长假”“双十一”“双十二”“圣诞元旦”+新年开门红+春节等,各类消费需求接踵而至,业务订单需求量也会暴增,这也是考验企业运营最关键的阶段。此时,对于企业来讲现金流就至关重要,一个好的现金流是企业生存的命脉关键。

如果现金流不足,就会对你企业的业筹资决策、投资决策、企业资信、盈利水平等都会产生较大影响,是壮大业务还是萎靡不振,关键的时期就在这里,你做好准备了吗?

写在最后。

10月来的快,走的更快,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有限的贷款额度下,金融机构为了加强额度的合理利用、确保额度风险可控,更会遵循“先到先得”的经济规律:时间上,越快申请的人,越快放款资质上,条件越优质的人,额度越高,利息越低。

2022年最佳融资的机会稍纵即逝,企业老板能否抓住今年最后的融资黄金期,就看各位老板魄力了,建议早日规划,才能早日“落贷为安”,才能让你的企业更好运转,更好的经营。

切记:融资途径千万条,谨慎贷款第一条!

小额贷款不还最终会有什么后果?

第一、贷款机构会通过多种方式对借款人进行催收

如果借款人的小额贷款不还,最终贷款机构会对借款人进行多种方式的催收,以此来催回借款人的欠款。

在借款人的小额贷款出现逾期后,贷款机构先会对借款人进行电话催收,通过电话催收的方式告知借款人目前逾期的金额、期限、罚息等情况,让借款人对自己目前贷款逾期的情况有全面的了解。

经过一段时间电话催收后,如果借款人还是没有还款,贷款机构就会安排催收人员上门进行催收,面对面与借款人进行沟通,告知借款人目前逾期的现状,要求借款人在一定的时间内归还欠款。如果借款人继续不还款,那么贷款机构将会采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身的权益。

第二、贷款机构会将借款人进行起诉,借款人会面对法院的诉讼

经过电话催收和上门催收后,借款人还是没有归还欠款,那么贷款机构就会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身的权益。

一般来说,贷款机构会对借款人提起诉讼,就借款人贷款逾期的问题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院审理来对贷款的权责进行明确,只要前期的贷款手续合法合规,那么贷款机构获得诉讼胜利的可能性非常大。贷款机构赢得法院诉讼后,法院的执行庭就会按照法院的判决结果对借款人的资产进行处置,以此来归还贷款机构的欠款,最终借款人还是要归还拖欠的小额贷款。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