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本科毕业贷款

本文目录

沈阳市:毕业5年内本科生公积金贷款可贷最高额度的1.2倍

来源:澎湃新闻

据辽宁日报5月13日的报道,辽宁省沈阳市放宽青年人才公积金贷款限额。

针对青年人才,沈阳市再次扩大公积金贷款支持范围和力度,在沈就业的毕业5年以内全日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公积金贷款限额可放宽到当期最高贷款额度的1.2倍;支持外地在沈阳购房职工按规定享受异地贷款政策,给予公积金贷款政策支持,享受沈阳住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和贷款最高额度标准,并同时享受二孩或三孩家庭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政策。

在此之前,沈阳多部门已出台了包括支持“卖旧买新”改善型住房需求、提升老年人居住品质、支持多孩家庭购买自住住房、调整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免征年限、优化外地人在沈购房服务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满足合理住房需求。

其中,为满足多孩家庭住房需求,沈阳明确,对生育二孩、三孩未满18周岁的居民家庭在沈阳行政区域内已拥有2套住房的,可在沈阳限购区域内再购买1套新建商品住房。对生育二孩、三孩未满18周岁的住房公积金缴存职工家庭,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买自住住房的,贷款限额可放宽到当期最高贷款额度的1.3倍。

澎湃新闻从沈阳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获悉,沈阳和平区管理部受理了该市第一笔支持多孩家庭购买自住住房贷款业务。

5月11日,郭先生与李女士原计划公积金贷款额度为70万元,按照沈阳最新出台的多孩家庭购买自住住房贷款政策,最终确认其公积金可贷款额度为91万元,可多贷21万元。按贷款期限24年计算,他们将节省利息支出3.6万元。

此外,在“春风送暖”活动开展以来,沈阳公积金继续支持困难企业降比和缓缴,及时出台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措施,帮助企业降本减负。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可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5%;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可缓缴住房公积金或降低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最低至3%;企业申请缓缴和降比实行承诺制。降低缴存比例最低至3%政策执行期至2022年12月31日。

本科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助学贷款的申请条件和程序: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与住宿费,本科生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国家助学贷款包括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与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一、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一)申请条件

①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②诚实守信,遵纪守法;

③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含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的为准),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研究生培养单位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的新生或高等教育在读的本专科学生、预科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④学生本人入学前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本县(市、区);

⑤家庭经济困难,所能获得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在校期间完成学业所需的基本费用。

(二)申请程序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按年度申请、审批和发放。学生在新学期开始前,向家庭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提出贷款申请(有的地区直接到相关金融机构申请)。县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对学生提交的申请进行资格初审。金融机构负责最终审批并发放贷款。

二、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一)申请条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单位学生资助等部门向经办银行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含高职生)、第二学士学位学生、预科生和研究生,具备以下条件可以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

①家庭经济困难;

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年满16周岁的需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

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申请国家助学贷款须由其法定监护人书面同意);

④诚实守信,遵纪守法,无违法违纪行为;

⑤学习努力,能够正常完成学业。

(二)申请程序

学生须在新学年开学后(具体时间由各校规定)通过培养单位向银行提出贷款申请,银行不直接受理学生个人的贷款申请。经办银行原则上每年集中受理一次国家助学贷款申请。

学生申请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需要提供以下材料:

(1)国家助学贷款申请书;

(2)本人学生证和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未成年人须提供法定监护人的有效身份证明和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

(3)本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

(4)学生家庭所在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困难证明。

本专科生最高贷款额度提至12000元,国家还有这些助学好政策你需要了解

来源:海报新闻

9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一是自今年秋季学期起提高贷款额度,将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贷款额度由8000元提高至12000元,研究生由12000元提高至16000元,财政对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实行全额补贴。二是财政继续对助学贷款承办银行给予一定比例风险补偿并合理调低补偿比例。三是引导学生勤俭节约,努力向学、学以致用,增强就业和报效国家、服务社会能力。学校也要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勤工助学的机会。

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三个全覆盖”

目前,我国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实现了“三个全覆盖”,即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所有学段全覆盖,公办民办学校全覆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学前教育阶段

按照“地方先行、中央补助”原则,从政府、幼儿园、社会三个层面,各地因地制宜确定学前教育资助政策。

政府方面,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特别是建档立卡家庭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进行资助。

幼儿园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收费、提供特殊困难补助等。同时,引导和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捐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主要实施“两免一补”和营养改善计划。一是全部免除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学杂费。二是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为小学一年级新生免费提供正版学生字典。三是补助城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费,其中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10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1250元;非寄宿生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年500元,初中生每生每年625元。四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为国家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

普通高中阶段

以国家助学金、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学杂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和学校、社会资助为补充。国家助学金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学杂费。对在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法批准的民办普通高中就读的符合免学杂费政策条件的学生,按照当地同类型公办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标准予以补助。

学校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减免学费、设立校内奖助学金和特殊困难补助等支出。此外,部分地区出台地方性奖学金、助学金、专项免费等政策。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社会团体及个人等面向普通高中设立奖学金、助学金。

中等职业教育阶段

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为主,地方政府资助、学校和社会资助等为补充。国家对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二年级(含)以上学生中学习成绩优异、技能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国家助学金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民族地区学校就读学生和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除外)免除学费等。

大学本专科教育阶段

实行“奖贷助勤补免+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资助。除了奖励特别优秀的全日制本专科生,资助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等之外,国家还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生(含预科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办理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住宿费,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最新政策),在校期间利息由国家承担,贷款年限及利率按国家相关规定执行。

此外,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高校学生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参加高校组织的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劳动取得合法报酬,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等。学校设立校内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利用事业收入资金以及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资金实施校内资助。

高校研究生教育阶段

全面享受本专科生政策,奖助学金标准更高。研究生国家助学贷款、基层就业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服兵役高等学校学生国家教育资助,申请条件、程序等有关规定,与本专科生基本相同,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不高于16000元(最新政策)。

山东:今年已帮15万人申请助学贷款全面加强精准资助

8月31日,从山东省教育厅举行的“学生资助为民办实事”工作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山东省各级教育部门已开通“一号、一网、一热线”(即山东省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网站、热线电话),帮助广大学生和家长提前了解资助政策,解除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山东省今年已有15.68万人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金额13.1亿元。

针对家庭困难学生,山东省已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勤”的全方位资助政策体系,并完善了各项资助工作流程。学生入学后,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将按规定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资助项目申请与评审、学费(保教费)减免和资助资金发放工作,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正常学习生活。

此外,山东切实破解“资助对象认定难”、“资助比例一刀切”两个问题,努力办好“精准资助、资助育人”两件实事,提升资助服务效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等内容。提升资助服务效能,助力学生全面成长,努力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王锦川综合中国政府网、央广网、山东教育新闻网、海报新闻等)

责编:王乐双

审核:丁厚勤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