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校园贷“贷”走你的青春
“你是不是办理过校园贷”
“你的身份被盗用,办理了校园贷”
“不注销会影响个人征信”
注意!注意!注意!
“校园贷”又来了!
这种骗局专盯年轻人
案例回顾
方先生接到某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方先生大学期间通过学生证明开通过校园贷款。现在该贷款的利率高于国家规定的利率,让其配合处理注销,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
刚开始方先生半信半疑,对方又准确地说出方先生的个人信息,贷款信息,方先生的警惕心慢慢降低。便同意添加客服QQ,“客服”通过共享屏幕方式“指导”方先生一步步操作。
对方要求方先生去贷款平台借款,然后把钱转到“银保监会认证对接账户”,制造“交易流水”,先进行“额度清零”,然后就能注册网贷记录。待这些步骤都完成后,方先生的钱都会原路返还。
方先生信以为真,向网贷平台贷款,提现后转入所谓的“对接账户”。但这时,骗子称“账户注销失败,转入金额不足”,让方先生去支付宝借呗,其他网贷平台继续借款转账。
方先生越想越觉得不对劲,注销账户,自己为什么还要贷款,这才反应过来上当受骗,于是选择立即报警。
套路解析
警方提醒
1、不存在银保监会认证的对接账户,所有“认证对接”账户都是诈骗。
2、个人征信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任何人无权删除或修改,如对个人征信存疑可登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查询。
3、不要随意开启共享屏幕泄露个人信息,切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
来源:苏州交警
校园贷鼻祖,这回还能火吗?
7月,有着“校园贷鼻祖”称号的趣店CEO罗敏高调“卖菜”引发关注,让曾经的校园贷风波重回大众视线。他大概从来不明白自己为何遭年轻人的反感。差一点,罗敏就可以和俞敏洪相提并论了。
早在八年前,校园贷平台就开始进入高校进行轰炸推广。“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类似的宣传口号下,刚刚走走进高校大门的大学生,阅历浅,容易被诱导提前消费。很多大学生风险控制意识不足,不知不觉中贷款金额超过了自己的还款能力,导致了一系列的校园悲剧。
2016年以来,相关部门陆续出台政策整治校园贷,最初的混乱和疯狂有所收敛。但年轻人忘不了校园贷的危害,甚至第一批接触校园贷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依然深陷其中。
我和几个年轻人深入聊了聊他们是如何陷入校园贷,挣扎上岸的。他们有的因为一台苹果手机开始借钱,两年多收钱还贷的经历仿佛跌入深渊;有的人大学毕业三年了,贷款还没还清;有的人为了还贷款,寻找各种赚钱途径,甚至尝试药赚钱;毕业后,有些人终于还清了校园贷款,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贷款,好在辛苦几年终于还清。还有一些人,虽然已经还清了贷款,却因为信息泄露,不断被追债人骚扰。
从这些年轻人的经历来看,往往一开始就觉得贷款额度不大,在可控范围内。最终还是因为还款金额超出可承受范围,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他们也后悔为了一时的虚荣心而超支消费。他们用生命中最宝贝的一段时间都花在了还债上,却不得不想尽一切办法“上岸”。即使“上岸”后,他们也无法完全摆脱校园贷的影响。
时至今日,校园贷乱象依然难以被连根拔起,一些不良机构依然披着马甲,频频将黑手伸向大学生。面对校园贷乱象,大学生最重要的是未雨绸缪,理性消费。要相信太容易借的钱必定是有其代价的。
时隔多年,换了身衣裳出现在直播间中。了解始末的你还会支持吗
令人心动的“校园贷”,避坑指南
暑假是啃西瓜
是嬉戏玩耍
暑假是涨知识
要吸收“养分”
……
这个夏天
欢快有趣的普法短视频
给你送去专属清爽
约好喽~记得来看!
普法直播间
暑期“创业”无资金,校园贷款送上门,无需抵押!当日下款!利息低廉!
这种看似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是否令你动心呢?
“校园贷”的那些坑了解一下先↓↓↓
1、“砍头息”
贷款平台预先在借贷本金中扣除借款的利息和各项费用,实际到手资金远少于贷款合同金额。
2、“违约金”
通过设置合同陷阱,规定高违约金,故意让借款学生逾期违约,使债务雪球越滚越大。
3、“多头贷”
通过介绍其他网贷平台,签订数额更高的借款合同,高息借钱以贷还贷,导致债务呈几何倍数增长。
4、“软暴力”
四处筹钱补窟窿,可还是无法偿还,平台开始以轰炸通讯录、发恐吓信等方式催债。
如何应对?检察官教你三招↓↓↓
1、借贷广告——不轻信!
贷款应到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不轻信“无利息、无担保、无抵押”等虚假宣传广告。
2、合同条款——需警惕!
认真阅读合同条款,警惕到手现金被“打折”“利滚利”“高额罚息”等条款。
3、遭遇陷阱——要报警!
遇到“校园贷”冷静处置,留取证据,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