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涉农贷款定义

本文目录

「收藏」涉农贷款有哪些?政策福利你能享受吗?

中国人民银行2022年3月30日印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金融支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落实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部署的重要体现,对于指导金融系统深化金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精准发力乡村振兴、加大三农领域金融支持,推动共同富裕,意义重大。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五大振兴”,特别是产业振兴和生态振兴,将产生巨大的信贷资金需求。同时,国有六大行和地区性的农商行也积极出台了各种响应政策和创新性的贷款产品,人民银行及银保监会也会在贷款政策等方面给予大力地支持。那么从事哪方面的生产经营才能享受涉农领域的政策红利呢?

涉农贷款总体可分为农村贷款和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农村贷款又可细分为农户贷款即个人经营性贷款和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

涉农贷款的分类

Qi1

涉及到企业及各类组织的贷款,如何判断是否可以纳入涉农贷款呢?

一般以企业或组织的注册地为依据,如果注册地属于农村行政区划范围,则为涉农贷款。

“农村行政区划范围”:指除了“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市行政区及其市辖建制镇(即不设区的地级市下面管辖的镇)”之外的区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县域及以下区域”,县级市也属于农村区域,县改区后属于城市行政区的地方不算是农村区域。例如大兴县改大兴区后区内所有企业组织就都不再属于涉农企业或组织了。

Qi2

什么样的贷款属于农林牧渔业的贷款呢?

这里的判断标准以贷款实际用途为主要依据,如果贷款资金的投向和实际用途只用于农林牧渔业领域的业务,则为涉农贷款,贷款主体一般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相关活动。举例:如果某企业虽然所属行业为农林牧渔业,但贷款资金和实际投向于城市商品房地产等其他业务内容,则不属于涉农贷款。

Qi3

支农贷款是什么?

特指贷款资金投向或实际用于支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的各环节、支持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农业科技领域的贷款,贷款主体一般不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举例:如果某企业虽然所属行业为农业及相关领域,但贷款资金和实际投向于城市商品房地产等其他业务内容,则不属于支农贷款。

Qi4

农村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哪些?

可分为四个领域:

农村生活基础设施建设,举例:建设村村通电、村村通自来水等项目。农村流通体系设施建设,举例:建设农贸市场、建设农村淘宝服务站等项目。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举例:建设村里的小学、在村里搭设小型电影院、建设污水处理等项目。农村服务体系建设,举例:建设牲口防疫站、建设兽医院等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分类

Qi5

从事农产品加工是否都能算作涉农贷款呢?

这里说的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材料的进行的加工活动,一般就是指农产品的初级加工生产,举例:海南有个农民伯伯发明了一种技术可以把菠萝叶子纺织成布料,这个算农产品加工吗?我们对这个加工活动进行拆解,首先从菠萝叶子加工成新型纤维材料,这一步是以菠萝叶子为原材料进行的加工,符合上述定义,而从新型纤维材料纺织成布料就属于轻工业领域了。

国有银行涉农贷款透视:余额及占比普增,农业银行中报数据缺失

编者按:

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反对金融机构“脱实向虚”,唯利是图。本文主要分析2022年中报国有行支持涉农贷款情况。

根据2022年上市银行中报计算,除了农业银行数据缺失外,其他五大银行涉农贷款余额均较上年末实现增长。其中,工行增速最高,邮储银行较低。

央行披露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2年第二季度,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加。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对比央行及六大行中报数据,国有大型银行是涉农信贷主力军。

涉农贷款余额:普遍上涨,农行半年报数据缺失

除农行半年报未披露涉农贷款外,其他国有行均披露了涉农贷款余额。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工商银行的期末涉农贷款余额较高,该行贷款余额达3.08万亿元;其次是建设银行,贷款余额约为2.7万亿元,交通银行的贷款规模最低,为7479.94亿元。

2021年报显示,农业银行该年末涉农贷款余额达到4.757万亿元,远超其他五大行。尽管半年报未披露相关数据,但从常理推算,农业银行2022年6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仍将位居六大行榜首。

与2021年末相比,已公布或计算数据的数据显示,国有行涉农贷款余额均呈增长态势。其中,工商银行及交通银行的增长较快,涉农贷款较上年末增长均超15%。中国银行及建设银行居中,较上年末均增长超过10%。邮储银行增速较低,较上年末增长6.83%。

涉农贷款占比:邮储银行较高,交行较低

财报显示,披露数据的五大行中,2022年6月末,涉农贷款在总贷款中占比最高的是邮储银行,达到24.6%。农行2021年末占比为27.76%,略高于邮储银行。

交通银行的占比最低,根据半年报数据测算2022年上半年该行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仅为10.55%,是唯一一家占比低于11%的国有行。

从历史数据来看,2021年末,交通银行涉农贷款在总贷款中的占比为9.98%,同样排在国有行中最末位。

从占比变化来看,除农行数据缺失、邮储银行占比下降0.34个百分点外,其他国有行2022年上半年占比均有所提升。其中,工商银行2022年上半年占比较上年上升0.91个百分点,增幅最高。

金融机构涉农贷款逐年上升

根据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2019年至2022年第二季度,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逐年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增速比上年末高2.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4.07万亿元,同比多增1.05万亿元。

除了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增长,截至二季度末,金融机构对于农村(县及县以下)、农户及农业贷款投放量也在加大,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二季度末,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农户贷款余额14.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农业贷款余额4.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

涉农信贷投放是衡量国有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重要指标。总体而言,国有行对涉农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强,较好的履行了社会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民宿贷”“茶园贷”“种植贷”……多家银行涉农贷款增量提质

日前,农业银行宣布,今年将加大对秋收秋种的支持力度,预计秋收期间,将累计投放3000亿元以上涉农贷款,重点支持粮食生产、农产品收储、冷链物流、农田设施建设等领域。

近年来,从国有大行到农商行,银行业不断加大对“三农”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支持乡村振兴,涉农贷款是重要途径之一。

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制定了乡村振兴业务行动方案,研发创新乡村振兴特色客群产品和服务模式。“棉农贷”“民宿贷”“茶园贷”“种植贷”等一大批业务纷纷落地。

涉农贷款规模稳步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实施进展情况。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在会上表示,上半年末,全国涉农贷款余额增加到47.1万亿元。

另据人民银行数据,2022年二季度末,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47.1万亿元,同比增长13.1%。具体来看,农村(县及县以下)贷款余额39.27万亿元,同比增长13%;农户贷款余额14.39万亿元,同比增长11.9%;农业贷款余额4.95万亿元,同比增长9.2%。

“涉农贷款,主要指的是‘三农’领域的贷款,是乡村振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各大上市银行半年报也显示,不少银行涉农贷款规模实现稳步增长。与年初(上年末)相比,多家银行实现两位数增幅。

例如,上半年末,工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30806.38亿元,较年初增长16.2%;建设银行涉农贷款余额2.7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37%;交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7479.94亿元,较年初增长15.8%;兴业银行涉农贷款余额5448.81亿元,较年初增长16.84%;中信银行涉农贷款余额4447.6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15%。

助力产业兴旺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告诉记者,上半年涉农贷款增速稳中有升,一方面是银行积极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主动加大信贷投放的结果。另一方面,强化金融支持乡村振兴也是银行回归本源、服务实体经济的客观要求。近年来银行通过数字化转型不断创新金融模式,夯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基础,有助于涉农贷款投放持续增加。

曾刚表示,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产业是涉农贷款投资的重要一环。银行业要重点围绕乡村产业振兴,强化对农村产业的支持,特别是对于农业现代化所延伸出的农村新产业新业态,银行业可以尝试为其设计专属金融产品,通过创新金融与保险等工具的多元组合,提供符合其发展态势的优质金融资源供给。

农业银行副行长徐瀚日前撰文指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农业银行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成果,发展农业全产业链金融,促进金融科技与产业链各环节深度融合,赋能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

浙商银行优化推广“银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支持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主动对接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等,提高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融资可得性。

信贷内容将进一步拓展

“下一步,涉农信贷的范围可能还会进一步扩展。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不光涉及农业,还涉及一二三产业的融合。比如,目前,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很多农村的乡村振兴路径,都涉及制造业发展和工业化等内容。”曾刚说。

曾刚表示,未来在乡村振兴中,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治理的金融投入,需要更多金融机构特别是大型金融机构的参与。

“对银行来讲,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未来涉农信贷的范围将会比原来传统的涉农贷款更广,需要的资金量可能更大,需要的信贷时间可能也会更长。不同类型的银行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围绕乡村振兴发展中的特定市场定位,选择适合自身的切入点,相应地去开发各类的产品服务体系。”曾刚表示。

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制定了乡村振兴业务行动方案,研发创新乡村振兴特色客群产品和服务模式。

例如,民生银行指出,针对农业、农村、农民重点领域,依托生产经营场景,积极研究客户需求特点,加快金融新技术和数据化增信等创新应用,积极探索产品模式创新,形成特色化、差异化的乡村振兴产品服务体系。上半年,创新类业务模式取得较好成效,“农牧贷”“农贷通”贷款投放加快,“棉农贷”“民宿贷”“茶园贷”“种植贷”等模式相继实现创新落地。

编辑:张晶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