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商家“生命线”!淘宝天猫联合网商银行:连续三年618为电商商家提供免费“0账期”
“点了发货,就能快速回款,给我们省了一大笔钱!”茶饮品牌BASAO是淘宝天猫的商家,备货支出、员工薪资、仓储成本……经营中的每一笔资金用度都需要精打细算。今年618期间,BASAO用上了网商银行免费提前收款“0账期”的服务,“日常成品库存1个月左右,到了618大促要保证2-3个月的库存,这时候资金需求量增加,网商银行的0账期服务让我们资金更加灵活。”
对中小企业来说,资金尤为重要,如果账期很长,周转困难,生死存亡可能就在一瞬间。
今年618期间,网商银行为淘宝天猫商家提供免费提前收款“0账期”服务,商家只要点击发货,就可以立刻收到货款,缩短账期时间,快速收回资金,支撑企业运作。据悉,淘宝天猫联合网商银行,已连续三年为电商商家提供免费提前收款“0账期”服务,今年整个6月,预计将为商家提供垫资额度超过1000亿元。
据了解,电商平台的回款周期通常在15天到45天不等,甚至更长,在淘宝,商品卖出之后,商家需要一周左右才能拿到货款,而“0账期”让卖家的平均账期缩短了约7.5天,当天卖出商品即可回款,特别是在大促期间,0账期的服务解决了商家最核心的痛点。
“今年618预售期间,已有不少商家享受到了预售‘0账期’服务,只要消费者购买预售商品,商家就能收到通过网商银行垫付的商品货款。”天猫商家金融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的销售季。0账期服务将持续保障商家的周转效率,缓解他们的资金流压力。”
据北大光华思想力论坛发布的《中国小微经营者调查》显示,相比向亲友借钱周转,小微经营者更愿意通过机构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7成小微认为机构融资有助维持雇员规模。线上渠道融资的比例在不断提高,仍然是小微获得金融机构融资的首选方式。
除了“0账期”服务以外,淘宝天猫与网商银行一起还为商家推出了多个金融补贴举措,包括在备货环节为商家提供利息最低8折的信用贷款,同时,为商家降费降息,整体提额超过200亿元等,帮助商家备货,以开展正常的生产和经营。
网商银行方面表示:“作为专注服务小微企业的互联网银行,我们希望利用数字金融的精准滴灌,助力千万家中小微企业的稳定与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资讯
《云上银行》介绍
近期,我在思考工作在哪些方面要有一些创新、怎么创新。于是,把之前看过的《云上银行》重新翻出来读一遍。仍有很多收获。试将这本书做一个解读介绍。
这本《云上银行》说的是网商银行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的方向,以及阿里人如玄奘取经般执着、坚韧,终有所成的故事。
网商银行作为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并不是像很多后来所谓的互联网金融公司那样,横空出世,它的诞生是一拨拨阿里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有着非常清晰的成长进化轨迹,几乎就是从点到发展线再到面,最后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为了解决小微企业借贷难的痛点,阿里起初是和银行合作推出网络联保贷款,后来因为各自企业基因不同,合作越来越难以持续,阿里人选择了自己干。从淘宝的订单贷开始,发展成小贷公司、成立蚂蚁金服集团,最终成立了自己的银行——网商银行。网商银行的发展也是从阿里擅长的强数据强场景(淘宝商城)出发破除小微企业贷款难题,接着开始突破场景、走出阿里的生态圈,通过一个支付宝收款二维码,解决了小微企业、个体经营者的数据化问题,让“码商”大行其道。在新零售还是“犹抱琵琶半掩面”时,网商银行的自保理、供应链金融等产品的创新极快地推动了新零售蓬勃发展。随着数字化进程,互联网的主战场从消费互联网向商业互联网转移,网商银行从汽车金融破局,从物流金融发现蓝海,使B端也能在普惠金融的加持之下大放异彩。农村农民是最难被传统金融普惠到的地方,网商银行通“过普惠金融+智慧县城”的合作模式,为中国农村金融贡献了一种全新的解决方案。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网商银行在成长之后,推出凡星计划,向行业开放所有能力和技术,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为更多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服务。
接下来,我们来认真地看看网商银行所走过的每一步。
小微企业、个体经营业主融资难、融资贵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各国政府的世界难题,我们国家出台了非常多的优惠政策,甚至给商业银行下达任务指标要求发放多少的小微企业扶持贷款,但效果一直不理想。传统金融机构在监管政策的要求之下,倒也纷纷成立了所谓的“普惠金融部”,但实际上更多的只是形式主义而已。毕竟,银行也是企业,最终目标还是要盈利。对小微企业放贷存在风险难评估、不可控,而且审贷成本高的问题,传统银行因此也是有心无力,难以“普惠”。
2006年,有一位来自孟加拉的经济学家和银行家,叫尤努斯,因为创办了一家专门给穷人提供小额贷款的格莱珉银行,为这个世界难题提供了极有探索意义的解法,从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当年,我们的相关部门就请了尤努斯先生来中国介绍格莱珉经验,并试图推广格莱珉模式来破解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局。虽然后来因为放贷及征信成本过高等原因,这个模式搁浅了。但这个事情却启发、激励了马云这帮有能力、有理想的阿里人。
2007年6月,阿里巴巴与中国建设银行联合发布了“贷通”,阿里巴巴平台上的4家网商凭借“网络诚信度”获得了120万元的联保贷款。网络联保贷款得以推行,既借鉴了尤努斯的“格莱珉银行”小额信贷的联保经验,也赶上了国内金融业逐步开放的东风。建行拟定的《阿里巴巴网络中小企业联保贷款操作规定》获得了银监会的批准。此后,网络联保贷款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阿里巴巴和工行、浦发、招商及各地方商业银行相继开展合作。虽然业务在蒸蒸日上,但按马云的初衷,阿里巴巴只做100万以下的贷款,100万以上的让银行去对接。他们希望更贴近草根,客群就是小微企业、个体经营业主。这样的客群一大特点就是很难征信而且鲜有抵押品,通过一年的发展,胡晓明和他带领的阿里金融团队已形成大数据风控理念,而这在当时的传统银行是很难完全接受的,仍只愿对头部的客户放贷,而且风控方面坚持要有担保,风险评估应线上线下联动。双方的出发点和立场都不一样,企业的基因不同,融合自然是没有办法的,最终和银行的合作也就无奈结束。
怎么办?胡晓明把整个团队召集到办公室的休息区,他快步走来,“噌”的一下直接跳到乒乓球桌上,把脚用力一跺,大声说道:“大家听好了,从今往后,小微信贷事业我们自己干!”这个细节让我印象极为深刻,仿佛身临其境。因为,从胡晓明这个动作就可以看出阿里金融这个团队面对困难,一往无前的决心。让我很感动,也很振奋。
2009年,就由胡晓明筹建起阿里巴巴集团信用金融部(简称阿里金融)。按理说,背靠阿里这棵大树,新部门应该就像含着金匙钥出生的孩子吧,各个配套必须是齐齐整整的呀。实际上,并不是。这个刚组建的阿里金融,简直就是一个空壳子,没产品、没技术人员、没系统,也没有专业的金融从业人员。没人,胡晓明就到处借,以至阿里内部流传一句话:“防火防盗防孙权”(胡晓明的花名叫孙权)。
班子搭好后,下一步就要推出开局性的产品。从何处着手呢?有过淘宝经验的人都知道,买家在收到货后,要点确认收货后,卖家才能收货款,否则就得等系统延期自动确认。因此,淘宝卖家普遍有一个快速回款的诉求。胡晓明团队想到了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的办法来为卖家解决这个问题:“买断”淘宝网担保交易中没有确认收货的订单,为淘宝商家提供快速回款的金融服务,从而使商家可以更快地把资金投入到采购等经营行为中去。这就是淘宝订单贷。这是业界首次通过互联网技术,没有任何线下手续,完全在线上将客户的商业场景与金融服务无缝对接,实现了全自动资产估值、贷款发放、还款流程,冠以中国首个互联网信贷产品之名并不为过。
接着,产品代号“2001”的淘宝信用贷款也成功推出。淘宝信用贷开创性地采用了预授信模式,淘宝商户登录贷款首页就可以看到额度,而且不需要预先报名、申请、审批的流程,这种所见即所得的产品体验让客户大呼过瘾。预授信模式的出现,为之后网商银行的“310模式”奠定了基础。实际上,这种方式现今也被各家传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信贷金融机构所借鉴,但由于传统的银行、金融机构不具备阿里金融的强数据强场景,所谓的预授信,经常会被打一些折扣的。比如,银行工作人员告诉你,根据我行的测算,我行给您的信用卡额度可达多少万,当客户申请时,完全可能因其负债偏高或征信瑕疵而出现折扣甚至被拒绝的尴尬场面。
随着电子商务在支持创业者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淘宝网成为最受青睐的创业平台之一,阿里金融向纵深发展的信心日益增强。2010年6月阿里巴巴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万向集团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这是首个电子商务领域的小额贷款公司。次年6月,重庆阿里小贷公司也宣告成立。阿里的勇进,也激励着越来越多的公司试水小额贷款。京东、苏宁、腾讯也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小贷公司。
一般的商业银行“以大为美”,关注的是头部企业。阿里小贷则“以小为美”,立志服务于腰部或“长尾”的小微客户,他们也摸索出了一套互联网化的融资信用核查方法。阿里的小贷风控模型越来越受业界认可,甚至有某些银行承诺只要提供阿里小贷的贷款截图,他们就可以提供等额的贷款。
勇进的开局固然值得欣喜,但意外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2011年淘宝发生了著名的“十月围城”事件。起因是2011年10月10日淘宝商城发布公告,拟提高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本意是希望以此提高进驻门槛,打造淘宝成为“品质之城”,摆脱假货、水货、劣质货的困扰。但由于要求在年底前要求所有商家拿出平均10多万元的资金,对于资金链原本就极紧张的中小卖家而言无异于一颗重磅炸弹。第二天淘宝商城就遭到了恶意攻击,此事甚至惊动商务部出面调解。此事倒逼阿里小贷一个月内研发出了淘宝扶持贷款,为数千个资金困难的小微商家提供了资金支持,解决了商城入驻问题。
2012年“6.18淘贷大促活动”造成了服务器宕机;
2013年7月淘宝贷款被盗案件突然爆发;
2014年春节前夕因规则修改失误,导致约8万个正常客户被强制扣款。
就这样,阿里小贷团队一路跌跌撞撞,不断进化、不断成长。团队内部常常把筚路蓝缕的创业过程比喻成唐僧西天取经。因此,每年重走“玄奘之路”(从大西北瓜州戈壁体验一次四天四夜、全程128公里的徒步越野。循着玄奘的脚步,求取属于他们的真经)成为公司的传统。通过这种形式的团建,能够让大家感受贯穿阿里金融、阿里小贷及至网商银行的企业文化内核——“理想行动坚持”。
历经支付宝10多年的信用数据积累,阿里小贷5年的小额贷款实践,阿里巴巴的金融体系初具雏形。2014年10月,蚂蚁金服宣告成立。蚂蚁金服成立之初,就带着搭建一个开放的金融平台这样的愿景,希望做一个34,CEO井贤栋把它翻译为“利他者”。为此,2015年蚂蚁金服启动了“互联网推动计划”,旨在推动平台、数据和技术方面的能力全方位对外开放,5年内助力超过1000家金融机构向新金融转型;一个月后,“蚂蚁金融云”推出,将自己的云计算能力和技术组件向金融机构全面开放。2016年,蚂蚁金服宣布了“蚂云计划”,蚂蚁金融云升级为集云计算、AI、安全、信用支付、金融生态于一体的强大金融云服务,致于服务全球5万家金融机构。
为什么要做一个“利他者”?因为阿里人相信未来的金融生态中,合作将多过于竞争,“生态开放系统”有望成为一种商业模式。这种利他主义即取合作中的最大公约数,相互成就。
作为一个“金融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小贷公司显然不足以承担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样一个宏伟的愿景,阿里巴巴的“银行梦”早在2010年就已起航。为了开设一家有别于传统金融方式的机构,能够便全方位地为小微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互联网银行,当年7月胡晓明就启动了代号“杨公堤一号”的银行筹备项目。项目组连续奋战了五六个月,但由于国家政策原因,该项目搁浅。尽管如此,回想那段经历,项目组仍极为动情,他们每封邮件下方都有一句话:“不是在斯德哥尔摩,就是在去斯德哥尔摩的路上”,因为他们的愿景就是要拿诺贝尔和平奖,这显然是受到尤努斯的鼓舞。也让我们看到了这群阿里金融人的理想与情怀。
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允许民间资本发起和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打破了我国银行业对民营资本行业准入的限制。2015年6月25日,网商银行应运而生。
网商银行成立之初就有明确的定位,他们不是要做中国金融界的“挑战者”(虽然传统银行很大程度上的确是这么看的),而是要做协作者。他们要做的是对原有银行体系的补充,传统银行要服务好20%的大型企业,而网商银行要服务的是未来支撑中国经济的80%的小微企业和年轻人。关于挑战与协作,马云在网商银行开业的讲话作出了清晰的阐明:“现在银行的对手,不是另外一家银行,而是我们如何能够建立一个新的金融体系,支持和服务那些大多数没有被服务过的小微企业和个体经营者。重点不在我们之间怎么竞争,而在于我们竞争如何为客户提供无微不至的服务,赢得更多的信任。”
基于这样的理念,营收和利润从来不是网商银行在意的目标,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继续服务更多的小微商家。关于这个问题,网商银行开业前夕,马云和俞胜法(第一任行长)的对话可以看出马云及阿里人一直以来的初心。马云问俞胜法,预计五年后网商银行的团队会有多少人?俞胜法说大概500人。马云的第一反应是500人太多了。俞胜法解释,我们会做到1000亿的规模,马云说我特别不在乎这个。俞胜法接着表示,我们要做1000万小微用户,马云听后眼前一亮,霍然起身:“5年1000万用户,500个人的团队不算多,还可以再多些!”
实际上,网商银行只用三年时间就提前完成了对马云的承诺。这对于任何一家传统银行来说都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成绩!这源于他们是一家“有牌照的金融科技公司”!网商银行没有物理网点和信贷员,不做现金业务,也不涉足商业银行的线下业务——它是国内乃至世界上首家完全“去IOE”(IBM的服务器、O的数据库、EMC的存储设备)、将核心系统建在云上的银行。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网商银行首创了“310模式”:3分钟在手机上填写信息并提交贷款申请,1秒钟之内贷款发放到账户,整个过程零人工干预。有数据表明,过去金融机构发放一笔小微贷款的平均人力成本为2000元,网商银行每笔贷款平均运营成本仅为2块3,其中2块钱为电费和存储硬件费用。就是科技的迷人之处: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更低的成本。
服务效率高和运营成本低只是提升了客户体验,可以触达更多的小微企业主。贷款难的另一阻碍是风控如何落地。没抵押、没担保,银行可轻易不敢放款的。网商银行独具特色的“大数据风控系统”则是这份成绩单背后最重要的因素。网商银行在小微金融的数据化风控上有着10万多项风险指标,3000多种风险策略和100多个模型。其中,“滴灌模型”和“水文模型”为业内熟知。这两个模型和词语在近年成了银行业内的高频热词。
滴灌技术首推以色列。在热带沙漠的贫瘠土地上,以色列利用滴灌技术成了“欧洲果篮子”。以色列原本不产橘子,靠这个技术,只在橘子树最需要水的时候,用滴灌保持水分,就这样橘子树成活了并被大规模种植。利用这个原理,网商银行从10万多项风险指标中找到几个最关键的几个风险点作为信用评估依据,就像给橘子树滴灌一样,精准实现了小微企业的信贷风险管控。这个模型主要用于刚起步或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的小微企业,它们很难达到一般商业银行的放贷标准。网商银行通过实时收集小微企业的经营、财务和资产信息,监测小微企业的信用风险水平,并通过企业经营的历史数据判断它未来的发展趋势和风险发生的概率,只要结论是有发展空间且风险可控,就可以放款。
“水文模型”则是参考了城市水文管理系统。假如我们把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比作一条河流,虽然我们无法从河道水位的某个数值评估未来水位的高低走势,但如果把这个数值对比历史数据及周边河道数据,就可以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所以,“水文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小微企业的后续经营状况,从而提升授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一般的传统银行习惯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和人工审核的方式放贷,如果一家企业当下的经营状况不佳,即处于”低水位“,那放款基本上是没戏了,但网商银行结合其历史经营状况和行业景气程度进行大数据分析,认为未来存在“水位回升”的势头,就有可能放款。“水文模型”的应用,消除了对小微企业的某种“误会”,充分顾及了小微企业的阶段性、季节性、行业性的经营变动。相较传统银行的贷款审查只关注历史数据,它更具有前瞻性。
网商银行要对“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宏伟愿景进行金融版块的支撑,首先就要对小微贷款难进行破局。小微商家的融资难、融资贵,不仅仅是因为“小额高频”,无抵押、无信用记录,无财务报表才是影响他们获得贷款的核心症结。于是,网商银行就从阿里生态平台(阿里巴巴、天猫、淘宝)的商家入手。因为这些商家业务经营的全过程都在阿里生态平台上进行,其经营状况、信用记录历史十分详尽,是典型的“强数据、强场景”。小微商家只要凭银行流水、交易行为数据就可以获得贷款支持。接着,网商银行就要试图突破场景的限制,乃至走出阿里生态圈去服务更多线下的商家。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他们也经历了很多的困难甚至亏损的危险,但最终克服万难,锻造出更强大的风控能力,迎来蜕变。我们来看一下,他们遇到什么困难又是如何突破的。
即便是在强数据强场景的阿里生态内,也是困难重重。首先就是平台上的商品品类是海量的,极难对其估值。举个例子,一个鼠标在淘宝上到底多少钱?天猫、淘宝不是自营平台,商品不会显示进货价,只有一个平台的成交价。而且交易无时不刻在进行,这个过程中,还有各种促销活动,不乏搭售或赠送。所以,你很难确切地知道一个鼠标到底应该值多少钱。不能估值就没办法放贷。最后,网商银行就使用成交算法获取平台上所有商品的价格后,再做加权平均,从而得出某个具体商品的合理估值,确定放贷额度。第二个困难是电商的即时交易属性有一个悖论:传统存货融资要求还清贷款才能让货物出仓,可是如果让卖家还清贷款才让发货,就没有时效性,错过销售季,黄花菜也凉了。但如果让卖家按时发货,那“存货贷款”的“存货”也就不存在了。于是,网商银行做了一个贷款流程的微创新:把存货的估值和应收账款打通,存货卖了之后就变成了应收账款,这笔应收账款可以加到客户总的收益额度里来。所以货可以发出去,不影响商家整个经营流程。
走出场景外,让网商银行遇到了一次“滑铁卢”。网商银行试图触达线下商户,起初依靠的是阿里巴巴B2B业务既有的丰富渠道资源和号称“阿里铁军”的中国供应商业务团队。2015年网商成立当年立下服务客户破百万的目标,B2B领域分到了20万指标,顶着巨大的业绩压力,放宽了客户授信的准入门槛,将千万级别的B2B免费会员(“私海”客户,潜在付费会员营销库)纳入了授信范畴。网商银行没有线下网点,B2B金融业务又多依赖渠道商,以致很多员工事实上是和客户离得比较远的,即便不断开拓客群、发放贷款,但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最后服务的客户是谁。这种例子很多,比如后台显示是国际商家部的一位客户,经过实地走访调查,才发现居然是街边一个包子铺,因为它也属于“私海”名单,便蒙混过关了。这就违反了“了解你的客户”原则。弱场景弱数据简直就是在“裸奔”。从2015年中开始到2016年3月,B2B领域的信贷不良率飙升到3.78%,网商银行出现了开业以来的第一次亏损。最后他们通过与海关的数据对接、把会员、账户、工商数据打通,强化反欺诈和全流程风控,再通过企业外部工商、贸易、税务数据的综合运用,推动了网商银行“弱场景数据化风控”的历史性突破。
顺利破突了场景限制,网商银行的目标更在星辰大海,他们要走出阿里生态。在过去二十年的互联网浪潮,覆盖了绝大多数的C端客户和大中型企业,广大小微企业几乎被遗忘。为什么?时任网商银行第二任行长的黄浩认为,因为他们不在线。于是,网商银行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帮助小微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黄浩提出了“三张网”战略,即商业网、收单网和企业社交网。他自己总结为“聚力新零售,重塑新金融;并肩移动支付,收单全面覆盖;助力企业社交,共创小微生态”。
此后,网商银行从线上走向线下,开始服务亿级“码商”群体,通过与其他商业平台的合作,在供应链金融和新零售金融领域高歌猛进,并随着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不断下沉的脚步,大力拓荒农村金融,将普惠金融带到全国数百个县域。
黄浩“三张网”其中一张“收单网”实现了对小微企业、个体经营的数字化改造。入口很简单,就是现在大家每天都在使用的支付宝收款付款的二维码。一张小小的收钱码,让小微商家开始和移动互联网有了紧密关联,路边的包子铺、菜市场的小摊主,甚至没有固定店铺的上门服务经营者都能零门槛接入互联网,小微经营者们形象地称自己为“码商”。一张收钱码让原本的弱数据弱场景瞬间转化成强数据、强场景,于是这些“最小微”的线下经营个体也能享受到“310”的贷款服务。
场景的变化以及服务客群的急速扩大,对原有的风控提出了新的挑战。针对线下小微经营者,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如何辨明商家的身份。虽然支付宝里沉淀了资金流情况,但不区分是“商户经营”还是”个人消费“产生的。网商银行的风控团队利用大数据手段分析,发现了绝大多数个人资金网络是相互交织的,就像一个毛线球。”码商“的特征则像一个蒲公英,它在中间,放身性的链路极其茂盛,大多数彼此不再发生关系。两相对照就可以识别出是个人还是经营者。身份不同,授信政策就可以有所区别。识别出了商家的身份,还要确定他们的所处行业。通过积累的算法和模型,与国家一二类行业目录进行比对,他们建立了200多个行业和2000多条词库的行业库,通过技术手段就可以基本”了解你的客户“了。有了全链路数据化风险管理体系后,网商银行就可以放心地推出他们的产品矩阵了。
这个产品矩阵由信贷产品“多收多贷”、余利宝(商家版的“余额宝”)、提供报表服务的“网商有数”以及收款码组成。其逻辑是用收款码数字化“码商34享受到与城市用户无差别的、平等便捷的普惠金融服务,说明网商银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未来可期。
“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要让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共同为千千万万的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服务,于是网商银行推出了“凡星计划”,将向行业开放所有能力和技术,与金融机构共享“310”模式。
网商银行一路走来,向我们证明了三件事:1、科技是推动普惠金融的有效方式;2、小微企业的信用是可以被测量的;3、化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了新的路径,用科技的手段、向善的心态,商业的手法来做好事。
网商银行虽然叫银行,但他的本质是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对于现代金融体系的相关要素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包括机构、产品、市场、客户等。数字化的方式正在替代传统的物理方式。客户不再像过去那样,需要一个实体的银行办理业务,他们不再需要纸质化的、手动操作的银行,不论贷款、财富管理还是支付,新的科技都可以实现前所未有的速度、简洁和高效。当用有价值观的技术去驱动普惠金融时,你会发现科技和金融都不再冰冷,他们都是有温度的。
麦淘网一皇冠淘宝店铺转让转让方法有哪些?
如今开网店成风,因为淘宝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及淘宝市场的不断规范,开网店越来越难,选择其他的出路显得非常必要。大家在开店了后,转让是肯定有风险的,所以需谨慎,接下来咱们就一起来看看关于店铺转让方面的信息吧。
首先,选择资深的平台。
这是网店交易的第一步。现在相关平台大大小小加起来已达到几十个,其中有好的平台,但是不乏有不正规、不合法的平台混杂其中。所以用户在淘宝店铺转让前,一定要找一个可靠的第三方平台,这才是确保交易安全的第一步。
其次,买家修改相关信息资料。
这主要是对买家而言。因为淘宝店铺的注册信息是买家的,以防卖家恶意找回网店。当然买家还需确认店铺是否与卖家描述符合,比如店铺是否存在违规和扣分,店铺是否存在淘宝贷款未偿还等等,确定无误后,开始交接认证资料。这里,麦淘网提醒各个买家,尽量避免一台电脑登陆多个店铺,勤换IP和电脑避免被淘宝检测!
最后,一定要签订淘宝店铺转让合同。
这是网店交易最后一步,这份淘宝店铺转让合同的签订关系到最终的转让是否安全有效,是整个转让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其中包含了买卖双方担心的问题,所以交易双方切不可图方便就不签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