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集团“借呗”更名“信用贷”:由金融机构独立放款 合规化仍是发展重点
“借呗”成独立品牌,蚂蚁消金是否有能力承接万亿消费金融规模?
《中国科技投资》杨永洁
近日,支付宝平台“借呗”正式更名为“信用贷”,由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服务。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蚂蚁集团”)表示此举为公司进行品牌隔离,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而“借呗”则为重庆蚂蚁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蚂蚁消金”)专属品牌。蚂蚁消金于今年6月获批开业,第一大股东为蚂蚁集团,注册资本为80亿元。若蚂蚁消金承接“花呗”和“借呗”1.7万亿元消费金融规模,或将成为国内最大消费金融公司。然而,根据相关规定,蚂蚁消金若要承接超万亿元的消费金融余额,则需要增加其注册资本规模。
另一方面,“信用贷”由合作金融机构独立经营。据悉,蚂蚁集团合作银行已超100家,根据监管此前发文,规定地方法人银行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业内人士分析,若银行跨地域经营互联网业务,出现风险事件时责任难厘清,易产生跨地区的风险传播。
“借呗”成蚂蚁消金独立品牌
近日,多位用户发现其支付宝“借呗”服务已被更名为“信用贷”:用户点击进入“借呗”后,在顶部有一则通知,显示“你的借呗更新为信用贷,更新后借款、查账、还款等服务均保持不变”,该信贷服务全部由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独立经营。
*“信用贷”页面,用户提供
“借呗”原为蚂蚁集团核心信用借款和信贷业务之一,根据用户在阿里系上的消费记录、信用、履约记录来综合判断其还款能力,用户会获得一定授信额度,从五千元到几十万元不等。
此前,银保监会下发《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在相关页面醒目位置向借款人充分披露自身与合作机构信息、合作类产品的信息、自身与合作各方权利责任,按照适当性原则充分揭示合作业务风险,避免客户产生品牌混同。此次更名即为蚂蚁集团进行品牌隔离。
公开资料显示,蚂蚁集团为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的母公司,2014年更名为蚂蚁金服,2020年更名为蚂蚁集团。
据蚂蚁集团披露,未来“借呗”将由蚂蚁消金提供,并成为该公司的专属品牌。天眼查信息显示,蚂蚁消金于今年6月获银保监局批复开业,其注册资本为80亿元,远高于国内大部分注册消费金融公司。
蚂蚁消金第一大股东为蚂蚁集团,持股比例为50%,其余六大股东分别为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国泰世华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300750.SZ)、千方科技(002373.SZ)、鱼跃医疗(002223.SZ)、中国华融(02799.HK),持股比例分别为15.01%、10%、8%、7.01%、4.99%、4.99%。蚂蚁消金七大股东涵盖支付、银行、医疗、新能源、资产管理等诸多领域。
*蚂蚁消金股东情况,截图自天眼查
据蚂蚁集团招股书显示,“花呗”和“借呗”为消费信贷业务,共有约5亿用户,截至2020年6月,其业务规模高达1.7万亿元。对比来看,注册资本同为80亿元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金”)2020年年报显示,公司当年末总资产为652.07亿元,发放贷款为576.32亿元,营业收入为200.6亿元,净利润仅为1.36亿元。
据中泰证券预测,若蚂蚁消金承接1.7万亿消费金融规模,预计将实现约770亿元营业收入,对应净利润在190-230亿元左右,远超捷信消金。某银行宏观分析师分析认为,蚂蚁消金或将成为国内最大消费金融公司。
去年年底,银保监会发布《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对互联网贷款平台的杠杆率做出规定:经营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银行借款、股东借款等非标准化融资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1倍;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等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形式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即,杠杆率被限制在5倍。蚂蚁消金当前注册资本为80亿元,形成的贷款规模仅为480亿,若要承接1.7万亿元业务规模,蚂蚁消金仍需要增加注册资本金。
上述分析师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公司对平台消金业务进行品牌隔离、“合并同类项”,旨在引导平台公司规范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潜在风险。
“信用贷”为金融机构独立运营
据蚂蚁集团解释,“信用贷”将为合作金融机构独立为用户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蚂蚁集团仅作为服务平台,会展示消费信贷服务提供方。蚂蚁集团招股说明书显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蚂蚁集团合作的金融机构超过2000家,其中包含100多家合作银行、约90家保险公司、约170家资管机构等。
蚂蚁集团合作的100多家银行中,包含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全部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头部城商行等。对于地区性银行来说,独立运营“信用贷”产品或存在政策风险。今年2月,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严控跨地域经营:地方法人银行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的,应服务于当地客户,不得跨注册地辖区开展互联网贷款业务。然而,“信用贷”借助的平台支付宝面向全国用户,因此“信用贷”需要严格划分用户所属区域。
以地方性银行紫金银行(601860.SH)为例,该行在其2021年半年报中表示,推出“紫金信贷”,服务于“借呗”“微粒贷”存量客户和收单商户。
*紫金银行有关“借呗”相关业务,截图自紫金银行半年报
国民经济工程实验室研究员冯立果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中央现在高度重视金融风险防范,力求金融机构的各项业务回归本原,服务实体经济。互联网银行没有实体网点,依靠互联网平台提供信贷业务,跨地域,全国经营,这没有问题。”
冯立果进一步补充道,地方性银行规模较小,自身定位为如何发展本地经济社会,服务本地实体经济,若跨地域经营互联网业务,一方面违背原有地方定位,另一方面如果出现风险事件,责任难厘清,易产生跨地区的风险传播。冯立果建议道,“地方银行应更多专注、扎根本地居民、企业融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或服务,做小而美的银行。”
《通知》还指出,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与单一合作方(含其关联方)发放的本行贷款余额不得超过本行一级资本净额的25%。即商业银行不能过度依赖于某家互联网平台。
除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放款外,原“借呗”业务仍有另一模式,即联营模式,蚂蚁集团与银行等机构联合出资、放款。《通知》同时规定,商业银行与合作机构共同出资发放互联网贷款的,应严格落实出资比例区间管理要求,单笔贷款中合作方出资比例不得低于30%。
针对“借呗”规模及联营模式合规等问题,记者致函蚂蚁集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借呗”更名“信用贷”?直接标明资金方、利率信息!你的贷款利率是多少?
日前,有部分网友发现,自己的“借呗”变为了“信用贷”,还明确提示由银行提供服务。
进入借款页面后,在“借款详情及协议”中,可看到日利率、初始年利率、总利息金额等信息。此外,不同用户的资金方和贷款利率有所不同。
“借呗”方面11月8日回应称,“借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借呗”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显著标识出金融机构信息。
“借呗”启动品牌隔离工作
中证君进入“借呗”页面发现,“信用贷”页面在显著位置展示“由XX银行提供金融服务”的信息。进入借款页面后,在“借款详情及协议”中,还可看到日利率、初始年利率、总利息金额等信息。
来源:借呗
“借呗”方面表示,“借呗”正在逐步推进品牌隔离工作,包括蚂蚁消费金融公司在内的多家持牌金融机构将共同为用户提供便捷、优质的小额消费信贷服务。未来,“借呗”将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并成为蚂蚁消费金融公司的专属品牌。由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在品牌隔离过程中,用户的服务体验不会受到影响,开通、查账、计息、借还款等核心流程不会发生变化。
从部分网友晒出的信息看,其借款服务调整到“信用贷”页面展示后,借款额度、利率没有发生变化。“借呗”方面表示,“信用贷”页面展示的信贷服务全部由其他金融机构独立经营,其授信额度、利率由服务提供方根据用户信息动态审批决策,不受此次品牌隔离工作影响。后续如用户信用记录、资质信息发生变化,则可能导致评估结果的变化。
在征信记录方面,“借呗”称,用户的征信记录不会因为本次调整受到影响,调整后将由为用户服务的金融机构继续上报。
资深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分析认为,“借呗”服务原本就是由银行等金融机构和蚂蚁集团联合运营的信贷服务。品牌隔离举措,能让“借呗”品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形成隔离,方便用户更充分地了解信贷服务提供方的信息,避免产生品牌混同。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表示,“借呗”品牌隔离实际上是对信贷服务的底层实施了“穿透”,有利于金融消费者更好地了解服务背后的实际提供方,究竟是银行、消费金融公司还是其他机构,能够帮助金融消费者在申请相关服务时更好地作出选择和判断;同时,品牌隔离举措有利于提升金融营销宣传的合规性,也能够助力平台方、资金方等不同参与主体厘清各自的权责。
“花呗”“借呗”整改进行时
今年4月,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金融管理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并督促蚂蚁集团形成全面可行的整改方案。其中就包括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断开支付宝与“花呗”“借呗”等其他金融产品的不当连接,纠正在支付链路中嵌套信贷业务等违规行为。
此前,“花呗将全面接入央行征信系统”的消息引发市场广泛关注。“花呗”称,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从事信贷业务的机构应当按照规定向征信系统提供信贷信息。“花呗”所属的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是受银保监会监管的持牌金融机构,其服务记录信息也需像银行信贷信息一样,纳入征信系统。根据授信额度来源,征信信息将由蚂蚁消金公司或者是提供授信额度的银行等机构作为报送主体,逐步报送至央行征信系统及其他依法设立的征信机构。
公开信息显示,蚂蚁消金公司于6月3日获得银保监会批复开业,注册资本80亿元。
北京市中盾律师事务所蒋保双表示,“借呗”更名在一定程度是为了纠正支付业务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在支付方式上给消费者更多选择权。
本文源自中国证券报
支付宝,借呗“没了”!改名信用贷
哈喽黑粉们,欢迎来到黑马公社
最近,很多人的支付宝上的借呗悄然发生了变化,“借呗”一名改为“信用贷”。
别多想,改名之后的借呗,该还的钱也是需要还的,你的借款、查账、还款均保持不变。
别看好像是改了个寂寞,但背后你的借呗或者说信用贷,将和原来有了很大的不同。
为什么改名?
支付宝方面是这么说的:
借呗已启动品牌隔离工作,由蚂蚁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服务会继续显示“借呗”品牌,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独立提供的信贷服务则会在“信用贷”页面展示,显示出金融机构信息,与借呗品牌相区隔。
根据借呗页面显示,信用贷是与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独立为用户提供的消费信贷服务,会展示消费信贷服务提供方,用户的额度、利率等都是该金融机构独立审批的结果,用户申请的贷款资金也由该金融机构发放。
支付宝为什么要做品牌区分?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今年的6月份。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获得重庆银保监局的批准开业,取代支付宝花呗和借呗的运营主体重庆蚂蚁小微小贷和重庆蚂蚁商诚小贷。
也就是说,从此花呗和借呗这类的信贷业务只能是属于“蚂蚁消费金融”里的产品,其他与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都不能再使用这两个名称。
今天“借呗”的品牌区分不是一时兴起,而是准备已久。
至于原因,当然是支付宝的顺势而为。
“枪打出头鸟”
根据2020年蚂蚁招股书的数据显示,花呗和借呗年活用户已达到5亿。
花呗和借呗作为消费金融产品,使用上基本没多大门槛,成为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第一次使用信贷产品的选择。
花呗和借呗,使用的是明天的钱,来满足今天的消费。
这个“明天的钱”又是哪里来的?当然是通过花呗集合借呗来的。
那花呗和借呗的钱又是哪里来的?借呗呢,是和蚂蚁合作的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那花呗的钱,在这之前都是重庆蚂蚁小微小贷提供的。
问题又来了,重庆蚂蚁小微小贷的钱又是哪来的?
有个重要途径是资产证券化(ABS)。
所谓的资产证券化,是将未来的能够取得的现金的权利在当下贴现,使当下能够获得最大程度的现金。
具体来说,你通过蚂蚁花呗借的钱,都会被蚂蚁打包成债券交易项目,挂在交易所上公开发行筹集资金。
通过这种途径,可以让金融公司可以以较小成本迅速获得资金,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蚂蚁ABS规模高达7286亿。
但不是说规模越高就越好,归根结底这是通过“透支”未来获得的资金,一旦情况不好,借的钱还不上,就会出现坏账。
因此需要去杠杆。
这个词,我们也听了很多次,但什么是杠杆?
通俗地来说,就是借未来的钱办现在的事,用未来的钱撬动现在所要办的事情,比方说个人贷款买房,企业贷款扩大生产规模。
利用高杠杆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生产效益的提高,但高杠杆就像是前面说的,是用未来的钱满足当下的事情,但如果杠杆过高,就会导致风险太大,具有不可控性。
所以这些年我们国家一直在去杠杆。
在前段时间,蚂蚁花呗、借呗合计180亿的ABS发债计划被否,就是蚂蚁降杠杆的一小步。
说回借呗这事,无论是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成立还是此次借呗更名,都是蚂蚁金融被纳入全面监管的重要一步。
在此前,花呗和借呗属于支付宝生态系统内部的金融产品,门槛低,支付宝也具有很大的独立自主的决定权,现在被纳入了金融机构的监管,花呗和借呗接入了征信系统之中,这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过度消费未来金钱的风向的一种打击。
因此,可以看到现在花呗和借呗不再新增对大学生的开放,大学生用户对花呗的授信控制在1000元以内。
前面黑马说过,改名后的借呗,将会迎来很大的不同,这个不同不是说我们不能再使用借呗或者花呗,而是让我们能够对“过度消费”的消费观克制一些。
最后黑马想说一句:
为欲望买单一时爽,但被欲望主导的人,终究会被欲望所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