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终端

本文目录

隆基、晶澳:纷纷推出“户用光伏贷”

【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2021年,户用光伏新增21.6GW,成为光伏市场最大的黑马!

2022年,市场普遍预期,户用光伏新增装机将达到30GW以上,成为各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

如何在这一市场扩大份额?隆基、晶澳先后拿出“为户用分布式光伏贷业务提供保证金担保”的大招!

4月28日,隆基股份发布《关于为户用分布式光伏贷业务提供保证金担保》的公告,公告称:

为支持公司户用分布式光伏业务的发展,公司拟与银行、经销商开展光伏贷业务合作,由银行为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用户购买公司光伏发电设备提供贷款服务,经销商为用户的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公司按照借款人融资总金额的一定比例向银行缴存保证金,并由经销商为公司相关保证金担保提供反担保。公司为与银行合作的户用分布式光伏贷业务提供的保证金担保余额上限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

4月29日,晶澳太阳能发布《关于为户用光伏终端客户提供担保额度预计》的公告,提出:为促进户用光伏业务发展,公司拟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展户用光伏业务。

具体操作模式如下:

1、公司下属子公司或指定的合作经销商销售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组件给终端客户,金融机构向终端客户提供贷款,公司为终端客户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提供担保。

2、公司子公司或指定的合作经销商销售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组件给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将户用光伏发电系统/组件出租给终端客户,公司为各终端客户向金融机构申请租赁业务提供担保/回购责任。

上述两种模式下,2022年度为户用光伏终端客户提供担保额度预计不超过人民币22亿元,具体以签订相关协议为准。

隆基公告原文节选

晶澳公告原文节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智汇光伏,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联系电话:010-65367702,邮箱:hz@-..,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销售人员不重视经销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只会增加终端货款风险

由于零售终端通常都要求经销商赊销或铺底,自然就产生了终端货款风险。

如果厂家与经销商之间是现款现货,厂家就把货款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而一旦经销商的货款回笼出现问题,经销商的销售积极性就会大大降低,经销商的经营也会受影响,自然也会间接影响到厂家的销售。

如果厂家与经销商之间不是现款现货,那么经销商不能如期从零售商那里收回货款的话,也会影响到经销商向厂家的回款,对厂家来说更存在货款风险。

既然如此,无论厂家与经销商之间是不是现款现货,销售人员帮助经销商降低终端应收账款风险都显得非常重要。即只有把经销商的利益看成销售人员自己的利益,销售人员和经销商是利益共同体,经销商才会把厂家的产品当作自己的产品去经营。

销售人员如何帮助经销商降低终端货款风险呢?其中之一就是应该协助经销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1.建立应收账款管理制度

经销商的不少应收账款变成坏账往往是管理滞后造成的。如果经销商对零售商没有进行详细、科学的分类,没有建立全面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甚至哪个零售商收了款、哪个零售商没收款、负责人是谁都不清楚,更没有对零售商进行信用评估,自然就容易产生坏账。

2.完善零售商信用评定体系

销售人员要协助经销商建立完善的信用评定体系,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只有有了完善的信用评定体系,经销商的货款风险才能降低。

要考察零售商的资产情况、经营状况、每次进货情况和货款回收周期等,然后评定它的信用等级,再根据这个等级确定它的赊销额度。

同时,经销商还要经常跟同行交流,了解零售商与其他供货商合作的信誉情况,再根据以上情况综合为零售商评定信用等级。

为零售商评定信用等级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首先要求经销商尽可能多地掌握零售商的资料,然后为每个零售商建立档案。这个档案要尽量详细,基础信息要保证真实可靠。然后在与零售商的业务往来中,每次交易都应及时录入,对于零售商的变化也要及时调整。这样的工作虽然烦琐,但对于管理零售商尤其是货款管控是非常有益的。

在这样的零售商档案和信用评定体系建立之后,就能相应降低经销商的货款风险。经销商可以根据零售商的资信状况决定发货量大小、赊销额度,以后可根据零售商的销售状况及回款情况做适当的调整。

年内再度调降!继六大国有大行存款利率下调后,至少8家股份行也跟进,原因是啥?

继六大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后,多家股份制银行也跟进了这一动作。

券商中国记者根据不完全统计发现,9月16日,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等至少8家股份行宣布下调存款利率,活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5个基点,各类定期存款产品下调幅度在10—50个基点不等。

根据官网信息,恒丰银行调整后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5%,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3.1%,略高于其他股份行;其他7家股份行调整后存款挂牌利率基本一致,一年期存款利率为1.85%,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为2.65%、2.7%。

此前一日,六大国有大行已率先下调定期存款利率,其中,三年期定期存款下调15个基点,其他定期存款普遍下调10个基点。招商银行当日也跟进这一动作,各期限利率与大部分国有行保持一致。

市场预计,将有更多银行加入下调存款利率的队伍。此次多家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被视为8月LPR调降的后续。“这是银行为了稳定息差、降低负债成本的主动作为,与今年4月在央行引导下的调降有所不同,不会直接指向未来两个月的LPR单独调降。”有市场分析指出。

多家银行纷纷跟进调降

9月15日,六大国有大行宣布下调定期存款利率,降幅普遍在10—15个基点。

此次下调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五大行存款利率一致,三个月、六个月、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25%、1.45%、1.65%、2.15%、2.60%、2.65%;邮储银行下调后半年期、一年期存款利率略高于其他五大行,分别为1.46%、1.68%,其余存款利率与五大行一致。

招商银行也在同一天内更新了存款利率的调降信息,一年、二年、三年、五年定存利率在前期基础上下调10—15个基点,挂牌利率分别为1.65%、2.15%、2.6%、2.65%,与前述五大行保持一致。

随后,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华夏银行、恒丰银行等8家股份行于次日跟进,将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幅度差异较大,范围在10—50个基点。

根据银行官网,恒丰银行调整后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1.95%,三年期、五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均为3.1%,略高于其他股份行;其他7家股份行活期存款、一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存款挂牌利率已形成一致,分别为0.25%、1.85%、2.65%和2.7%,其他各档定期存款、零存整取、通知存款等也都有所调整。

这已经是年内第二次出现多家银行集体下调存款利率。今年4月,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召开会议,鼓励中小银行存款利率浮动上限下调10个基点(BP)左右。多家银行均收到这一窗口指导,如果调降,银行宏观审慎评估(MPA)会有加分。随后的5月,五年期以上LPR报价超预期下调15个基点,一年期LPR报价则保持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银行调降存款利率或与4月份的动机有所不同。

“可以说,此次调降实质上仍然是8月降息的结果。”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此次存款利率调降与4月逻辑并不完全相同,4月份的调降行动是央行引导下的存款利率上限下调10BP,而此次更接近于8月LPR调降后,银行面对资产端利率的下降,主动在存款端依据新的“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进行了跟随式调降。

该团队认为,此次存款利率调降是结果,与4月不同,并不指向9、10月LPR会单独调降。“再度调降可能发生在年底或明年Q1期间:一是由于美国通胀超预期后,9月21日联储大概率加息75BP,央行再度调降MLF利率需要兼顾海外加息节奏,可能明年一季度掣肘更小;二是8、9月经济信用数据修复的持续性有待观察,近期政策稳增长有所升温,效果仍要待1~3个月数据验证。”国泰君安分析认为。

息差承压下的应对之举

市场普遍认为,此次下调存款利率是银行在息差压力倒逼下做出的应对之举。今年中报业绩发布会上,多位银行高管也坦言,去年以来净息差下行压力较大,存款成本管理是当前银行稳息差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利息净收入是国内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所以净息差被视作银行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表示,继去年年底以来LPR连续三次下调后,市场贷款利率处于低位,为了维持息差水平,银行多次下调存款利率,同时也为支持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提供了余地。

从中报情况来看,六大国有大行中,除中国银行上半年净息差与去年同期持平外,其他五大行净息差分别下降2—10个基点不等。

“居民企业存款连续近一年都在环比上涨,目前上市银行中近75%的负债均是存款,今年上半年计息成本负债率仅下降1BP,这其中与今年存款规模上升,并且结构定期化明显有关(活期占比下降至37%)。”国泰君安研报指出,此次存款利率下调后,银行可以获得更低的存款成本,净息差得到维护。

另一方面,今年居民存款明显向定期存款迁徙,抬高银行整体吸收存款成本,存款利率下调也有利于刺激这部分钱重新流动起来。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存款利率下调一方面可以促使存款“搬家”,促使广义流动性转化为剩余流动性,给资本市场带来增量资金;另一方面,搭配着终端贷款利率的下降,也将提高居民企业借贷意愿,进而助力四季度信用企稳。

六大国有行发布的2022年半年度业绩报告均显示,今年上半年,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增速较个人存款增速更快。其中,邮储银行和交通银行上半年新增个人定期存款占全部个人存款增量比重超过100%,即两家银行上半年新增个人定期存款大幅上涨同时,个人活期存款量较去年末还有所减少。

居民储蓄热情居高不下

尽管存款利率经过多次下调,目前已处于较低水平,但居民储蓄热情仍居高不下。

以大额存单为例,年内多家银行理财经理均向记者表示,每次有新的大额存单额度出来,“很快就会被抢购一空”。央行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金融机构发行大额存款规模共7.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3万亿元。

“从理论上来讲,存款收益下降后,居民会有更大的动力进行消费与理财的投资。”薛洪言指出,但从今年的情况来看,存款利率在下调,居民的储蓄存款却在上升,背后体现出投资、消费意愿较差。

据央行发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报告显示,倾向于“更多储蓄”的居民占58.3%,比上季度增加3.6个百分点,创下自2002年三季度以来的历史新高;倾向于“更多投资”的居民占17.9%,比上季度减少3.7个百分点。

薛洪言进一步表示,由于疫情反复的不确定性,居民有着较为强烈的避险需求,从而风险偏好较低,“再加上今年整个理财市场的各类理财产品收益率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资金更多地流向存款这类无风险资产也就不难理解。所以从短期来看,想靠降低存款利率来刺激居民消费或促进存款资金向理财投资转移,可行性不高”。

薛洪言认为,存款利率下调最为直接的影响,将体现为挂钩存款产品作为底层资产的理财产品收益率的同步下降。

“截至今年6月,银行理财产品29万亿元的存续规模中,有15%的产品底层资产配置在现金和存款产品上,此次存款利率下调肯定会带动这些产品收益率的下降,尤其是货币基金等现金管理类产品。”薛洪言说。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