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300:贷款市场最新骗局!黑中介让无数人莫名背上几十万贷款
击右上角【关注】车300头条号,私信回复“估价”,自动给你的爱车精准估价,看看还值多少钱~近年来大家对贷款的需求越来越旺盛,买车买房做生意周转,都会想到贷款,不过由此也引发了很多的问题,比如说骗贷。
每天骗贷的新闻可以说是层出不穷,现在都流行团伙作案,这些骗贷人员都是有组织有专业技能的,一个不小心就会掉进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里。
有人可能会说,那我不贷款不就不会中招了吗?这个真的不一定哦,这些人很有可能通过你需要贷款的朋友接触上你,让你防不胜防。不信,一起来看看小三爷接下来介绍的这个案例。
小三爷的朋友小王之前贷款买了房,经过双方父母和妻子几年的共同努力,终于将房贷还完了。正当他觉得一身轻松的时候,查询征信一看,却莫名其妙发现有一笔30多万的贷款。
对于这笔贷款,他毫无印象,直到在妻子的提醒下,他想起两个月前倒是帮朋友小张做了一次贷款监督人,但是当时小张明明说了,只有他逾期三个月不还的时候,贷款公司才会打电话给小王,让他催促其还款,其他不会有影响。
那么为什么,现在他的征信上却多出了这笔30多万的贷款。他打电话问小张,小张也是一头雾水。两人再去找贷款中介的时候,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了,去当时办理贷款的公司一看,哪里还有什么公司,早已人去楼空了。
其实小王这是明显中了贷款黑中介「AB贷」的套路。
所谓的「AB贷」,就是贷款人A没有贷款的资质,于是在黑中介的诱骗下,找到朋友贷款人B帮其做担保或紧急联系人,同时支付黑中介高额中介费,最终成功办理下来贷款。
也就是说,在上述案例中,小张是A,大冤种朋友小王是B,小张拿走了贷款,但是实际上,贷款风险是由小王承担的,一旦小张不还款了,这30多万的贷款就落在了小王头上,贷款机构只会找小王索要剩余借款,征信受影响不说,引发后续纠纷的话甚至还会背负法律责任。而黑中介早已经拿着高额中介费跑路了。
这就是最近十分猖狂的「AB贷」,不仅是小王这样的贷款B方深受其害,很多银行也是损失惨重,大笔的借款无法追回造成坏账。
那作为我们普通人如何识别「AB贷」的套路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特征入手。
看公司
通常这种骗子贷款公司都是打一枪换一个地,在一个地方赚了一笔了就赶紧撤退(总不能等着被抓吧),换个地方继续骗,所以公司老板一般都是外地人。借款人可以从这里入手,贷款之前先查公司法人。
另外这种公司为了增强自己的可信度,一般会装修得非常豪华上档次,业务员也会强调自己这么大的公司不会骗你这么点钱,恨不得把「我不是骗子」贴在脑门上,频繁强调就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以上两种情况一结合,大家就要提高警惕了。
看产品
如果产品涉及到零首付、低利息、黑户白户都能做……之类的,那建议跳过,这种产品99%都是骗子,千万不要相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还正好掉在了你面前。
交钱解决一切问题
有些贷款公司会说借款人的资质有问题,但是他们有门路,交钱就能处理。但凡出现这种情况,不是你违法,就是他违法,别馅饼没吃到,搞不好吃个牢饭,就得不偿失了。
拒绝当担保人
如果有亲戚朋友让你当贷款担保人的,一定要拒绝!因为一旦做了对方的贷款担保人,当对方无力偿还贷款或者耍赖不还的时候,所有的法律责任都是你的。轻则忍受连日不绝的催款电话的骚扰,重则有可能被起诉,上被执行人名单,害了自己也害了家人!
月薪6000,可以贷款买多少钱的车?15万还是20万?
1个月6000块钱的薪水,理论上来说,已经可以买到1台12到13万的车子了。但是考虑生活品质的话,这么买,其实是一个不太健康的财务状况。
就好比念书的时候,分期买手机,每个月生活费1000块钱,刚拿到就要交3、400出去了,肉痛的,食堂里面都少点一个菜了。
理论来说,月薪6k可以供多少钱的车有些朋友还会说,刚才那个不成立,6000块钱,买都买不到。其实按照贷款算的话,还是成立的,有数据的。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上面的数据: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块钱,1个月就是2008块钱的样子。
普通家用车,百公里油耗按7L算,每年开1万公里,按我现在住的杭州,92号汽油差不多8块钱每升,希望世界和平。
1年油钱要5600块钱,再加上每年1次的保养,500块钱,每年要交的保险,差不多3000块钱,这么平摊,每个月在车上的开销760。
总归要停车、洗车,偶尔的有一个罚款,算一算,算个400块钱,1个月在车上花1160块钱左右。
6000块钱的月薪,减掉固定消费2008,和养车的1160块钱,剩下2832,有的多。
首付3成,贷款3年,2800块钱,差不多可以供1台裸车12到13万的车子。
首付的钱,大概是4到5万,正常的话攒个两三年,勒死裤腰带,一年半也能攒出来,不是很推荐。
裸车12到13万,能买到什么样子的车子,怎么的车子呢?
如果选合资,相对比较舒服的A级轿车,速腾、思域、轩逸,都买得到了。
如果是国产车的话,基本上是A+级大一圈的轿车了,或者是一台紧凑型的SUV了。
空间更大,配置也更全,像自适应巡航、座椅通风这种高级配置,说不定都在了,好多牌子,基本上都不错,可以去看看。
考虑生活品质,月薪6k可供什么车买便宜些的车刚才那个算法,理论上是成立的,我还强调了“理论”两个字,为什么?
因为很极限,其实是负债有点偏高的,为了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健康发展,还不是很建议这么干。
月薪6000,每月还贷2800,债务偿还比例已经接近50%了。之前我视频讲过的,家庭收入和债务偿还比例,30%以下是比较适宜的。
所以说如果想要相对健康的财务状况,买车月供应该控制在6000的30%,也就是1800左右,比前面算的是少1000块的。
月供1800,反过来算的话,买1台8到9万差不多的车子。
低配的哈弗H6、宝来、轩逸经典版、、飞度这些,代代步、会动、挡风遮雨,可以带着心爱的人出去逛一圈,我觉得也挺好的,对不对?
有充电条件可以买电车或者说,也可以换个思路,不降低买车的预算和月供,想办法降低每个月用车的开销。
比如说,我在的这个城市,充电桩是比较多的,或者说有些朋友住的是自建房,直接家里能充电的,可以考虑买纯电动的车子的,油费省不少的。
10多万的价位,比亚迪、小鹏、欧拉、大众,都有不少纯电动车可以挑的,具体型号的这里就不细讲,时间不够。
如果买个电车的话,油钱和保养钱基本上就不怎么存在了。
如果平常用车,运气不错、条件挺好、都能充到电,每个月省下500块钱都有可能,跑的越多,省的还越多。
如果再利用上下班通勤的时间,拉一拉顺风车,增加点收入,回个血,月供压力就小下去了。
理想一点的话,上下班都带人,来回20公里,1天还能赚个30块钱车费,1个月600。
再加上前面省下来的500,也能让我们负担相对贵一点(的车子),当然了,得牺牲生活的时间了。
如果说月薪6000,想在不影响生活品质的前提下买车,要么降低预算,选台8到9万的油车。
要么降低用车开销,有充电条件的话,买台电车,平常再跑跑顺风车,也能缓解月供压力。当然,记得充电桩,有些地方是要额外收钱的。
这两种情况分别适合什么人刚才说的情况分别适合哪些人呢?或者说,可以往那个方向去想一想呢?
如果说是刚毕业的年轻朋友,选第1种方案,月供高一点,买台12到13的,问题也不会太大。
麦可思发布的《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上面分析了应届毕业生3年后收入的增长情况。
本科毕业3年后月收入平均增长了84%,高职、高专平均增长了76%。
即使当时买车压力很大,努力几年之后,收入增长了,到时候月供占工资的比例小了,也就没那么多了,压力相对也有缓和。
不过要注意一点,经济形势是有变化的,不能默认未来3年就一定越来越好的,量力而行,理性消费。
而且对于年轻朋友来说,月供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合理的范围内,是可以转化成动力的。
高静美等人在期刊《管理科学》上发了篇论文,《基于个体复原力的压力管理机制——被调节的中介模型》。
上面说: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讲,每个人都有复原力。复原力能够帮助个体从困难、挫折中恢复并调整过来,而且会产生内在的激励,实现自我激励。
土话就是:压力真的能转变成动力的,但前提是,压力没把我们给压垮了,不能过度。本身就已经有家庭了,本来压力就已经很大了,就不推荐这么去花了。
之前视频也讲过的,家庭支出排名靠前的是子女、居住、学习等等,买车月供太高的话,会影响其他地方开支的。
前程无忧发布的《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上面有数据的。
38.8%的受访家庭,用于子女教育的投入占家庭收入的2到3成,而且子女年龄越低,支出越高。
如果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小孩子还要念书,那么降低买车预算,选个8、9万的车子,或者更便宜点的车子、二手车,有可能反而是整体更好的选择。
月薪6k,理论上可以买12-13万的车总得来讲,月薪6000,理论上,极限跑,12到13万的车子,是买得到、买得起、也用得了,但是打游戏、充个皮肤,这种都不用想了。
如果刚刚大学毕业,平常精力也是比较多,你比较看好自己所在的岗位和趋势,未来涨薪机会也挺大,月供多一点,去买个12到13也不是不可以。
如果已经有了家庭,不要在这种地方较劲,成年人的生活都是维度挺多的、挺复杂的,各方各面都要处理好、要照顾好的,车子相差几万,没有那么要紧。
家人们平安,孩子健康成长,是不是?老人老有所依,是吧?都是好事情,均衡一点、平衡一点、可持续一点,有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第一辆车,买8万的练手还是买15万的有些朋友有可能条件比较好,还能买得起15万的车子,“但是我就不,我买台7、8万的车,我先练练手。”
“练了手,我再把它卖掉,反正也亏不了多少钱,等我练手练的差不多,再去买台新车”,有道理没道理?有没有是这么干的?
正反两派的说法竟然有很多支持者,后台里面很多,评论区里面大家也可以讨论一下。
关键词:买车那之前我们总结下来的这些资料和案例,你想看的话,不妨关注「备胎说车」,回复关键词「买车」就可以了。
每天会给你一段汽车实用小干货,文字、音频、视频都有,挑自己喜欢的版本就可以了,「备胎说车」等你来玩哦。
参考文献
[1]高静美,何卫平.基于个体复原力的压力管理机制——被调
节的中介模型[J].管理科学,2019.
[2]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国家统计局,2022.
[3]《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前程无忧,2019.
[4]《就业蓝皮书:201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研究院,2021.
“以贷换贷”能省几十万利息?经营贷再次乱入楼市
■VCG供图
“转贷后省多少利息,你了解吗?我能帮你省下几十万元房贷利息。”近日记者发现,广州不少贷款中介再度活跃起来,推出“以贷换贷”的生意。原本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经营贷,成了部分购房者的暗度陈仓之计。有资深按揭贷款专家向记者证实,由于两种信贷产品存在利息差,市面上存在不少“将房贷转为经营贷”的情形。面对楼市卷土重来的经营贷,上月广州市住建局发布了《广州市新建商品房交易事项风险提示》,指出“要根据自身资金情况量力而行,不要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等金融产品购买新建商品房。”
■新快报记者何璐诗魏鑫
经营贷套路又现,诱惑买家“以贷换贷”
“只要条件符合就可以考虑换贷,帮你省利息”,近日,有市民频繁收到经营贷推销电话,并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贷款中介不断推荐“以贷换贷”业务。
“我们在银行内部有渠道,可帮你申请一笔周期最长为30年的经营贷,用于一次性偿还按揭。”贷款中介小谢向记者表示,“这种经营贷年化利率可做到3.7%-4.3%,后期采用‘等额’还款方式,月供和利息支出均会少于当下。”
所谓经营贷,是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进行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现实中,因为经营贷款的利率明显低于购房贷款,经营贷流入楼市的现象屡见不鲜。房地产市场研究专家邓浩志告诉记者,“虽然目前首套房贷年利息在4字头,但二套利率依然是5字头,而经营贷年息基本都在3.×%左右,存在一定的利息差。由于这类违规的经营贷使用成本更低,所以一些刚需购房者以及不少炒房投机者主动选择采用。”
而随着房贷利率多次下调,今年以来,广州主流房贷利率在5.2%左右,部分银行低至4.45%,与经营贷利差进一步缩小,贷款中介的目标客户,逐渐转移至已在高利率买房的群体。贷款中介介绍产品时,向记者表示,“建议房贷利率在5.5%以上的客户才有必要操作。”
按照此类算法,当房贷年化利率为5.5%、经营贷年化利率为3.7%时,转换100万元一年可产生1.8%(折合约1.8万元)的利差,如果能贷满30年,两者的利率差为54万元。
1%-3%手续费+垫资费,隐性收费增额外成本
在中介机构的鼓吹下,“以贷换贷”这一方式还是让不少买房人动了心。事实上,此类操作存在隐性收费的套路。
记者进一步调查后了解到,通过贷款中介转换按揭“以贷换贷”,中介需要收取贷款总金额的1%-3%作为手续费。也就是说,若办理100万元经营贷,需要向贷款中介缴纳1万-3万元的服务费,需要在拿到贷款后一次性支付。此外,如果购房者存在首套房贷款还未还清的情况,贷款中介还会提供一种垫资操作方案,例如客户名下房产仍有100万元贷款未还清,这时贷款中介便可以先行将100万元贷款替购房者垫付,随后等购房者经营贷放款之后,再将这笔费用还给贷款中介。垫资所需周期10-30天不等,垫资100万元一天约产生500元利息,垫支1个月约需15000元。
以转贷100万元为例,虽然一年可以省下1万多元的利息,但在转贷前需要一次性支付约1.5万-4.5万元的额外成本。
事实上,用经营贷覆盖房贷,账面上来看确实能省下一些利息,但除了前期要支付一笔不小的费用,经营贷到期后将面临着一次性还款的资金压力。另一贷款中介向记者表示,经营贷贷款周期多为10年、20年,虽然部分资产可以做到30年,对资产价值、借款人征信要求、经营流水等要求都很高,要达到条件并不容易。从30年房贷变为经营贷,还款压力还可能变得更大。
“经营贷流入楼市,会引起畸形需求,增加市场风险”
“以贷换贷”的模式,本质就是套取经营性贷款覆盖原有房贷,利用利息差获利。对于具体操作流程,贷款中介向记者表示,客户只需要准备好营业执照和房产证原件等相关材料,最快半个月左右就能放款,“哪怕没有营业执照,也可以帮你办理一张假的营业执照。”
记者了解到,目前建设、光大银行等银行均有推出额度较高、周期较长的经营贷产品。例如,目前建行(广东省分行)推出的“抵押快贷”,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最低年化利率低至3.55%。但建行贷款经理向记者明确,“可以装修,但不能买房或买车、买车位,如果去了不该去的渠道,会被撤回。”
记者在向光大银行咨询“以贷换贷”的方式时,光大银行林经理同样向记者表示,“会有贷后检查的,借款人的经营贷资金不能流入楼市。”
广州资深按揭贷款专家郑大源向记者坦言,“目前市面上这种‘以贷换贷’的情况很多。这是破坏当前的房产调控政策,增加买房人潜在的风险。”
经营贷流向楼市一般为两种场景,一种是名下无房,但是买房不按揭,改成经营贷;而另一种则是名下有房,去申请经营贷再买房。在郑大源看来,无论是哪种场景,本来没有公司,为了申请经营贷而去注册公司的,这种经营贷属于“不合理流入楼市”,是纯属投机的行为。
在广州世联研究院副院长崔登科看来,如果通过经营贷“人为加杠杆”进入楼市,资产流动性会暴涨,那资产价格也会快速上升。这种畸形的需求,会导致整体房地产市场风险的上升,而调控有机会随之而来。崔登科认为,这样的违规流入,也会给银行带来一定风险。“抵押给银行的资产是不贬值的前提下,银行风险才小。万一固定资产价值下行,抵押物贬值,贷款就可能收不回来了。”
“以经营贷用于房贷
或需承担刑事责任”
经营性贷款通过覆盖房贷,变相流入楼市并非新鲜事。在2021年,人民银行便发布了《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要求全国银行都进行专项排查,从九个方面严防经营贷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特别强调“不得向无实际经营的空壳企业发放经营用途贷款,企业成立时间短于1年、持有被抵押房产时间低于1年的借款人,要加强借款主体资质审核。”广州在同年的3月16日也发布通报:辖内4501个银行网点完成个人经营性贷款自查,发现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的问题贷款金额共2.77亿元。
为了警示购房者不要“铤而走险”,上月,住建局《广州市新建商品房交易事项风险提示》指出,要根据自身资金情况量力而行,不要使用经营贷、消费贷等金融产品购买新建商品房。
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公益律师廖建勋向记者表示,将经营贷用于房贷,这个行为对商业银行和对个人而言,都是违法、违规的行为。“如果是银行明知道经营性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而不加以禁止的话,那么银行就违反了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是个人将经营用途的贷款,违规用于购房,那也违反了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和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
廖建勋进一步指出,用经营贷来做房贷,对于购房者来说,具有多重风险。“如银行监督管理部门调查起来,银行会提前抽贷。如果购房者无法按时把资金归还,导致银行有重大损失,银行有可能会以‘骗取贷款罪’进行刑事报案,购房者或需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