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行普惠小微金融大比拼!建设银行贷款余额第一 交通银行利率最低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婧北京报道
众所周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是世界性难题。而在疫情反复、经济下行和外部环境不确定高企的大背景下,今年小微企业又格外需要金融的帮扶。
为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银保监会4月印发了《关于2022年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全年工作目标:总量方面,银行业要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户数“两增”。成本方面,在确保信贷投放增量扩面的前提下,还要力争全年银行业总体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较2021年有所下降。
在国家大力提倡普惠金融、扶持小微企业的背景下,作为商业银行“领头雁”的六大国有银行,今年上半年践行普惠金融成果究竟如何?近期出炉的半年报可以提供一些线索。
普惠贷款平均利率显著下行银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速22.64%,较各项贷款增速高11.69个百分点;有贷款余额户数3681.33万户,同比增加710.02万户。上半年全国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35%,较2021年全年下降0.35个百分点。
靓丽的数据背后,作为金融支柱的国有大行功不可没。记者梳理六大国有银行半年报时发现,国有大行在服务普惠金融领域时各有千秋。
从贷款余额规模来看,建设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的规模位居第一,达2.14万亿元;农业银行以1.69万亿元的规模排在第二;中国工商银行以1.40万亿的规模位居第三;中国银行以1.10万亿的规模位列第四;邮储银行以1.09万亿的规模排在第五;交通银行则以0.40万亿的规模排在末尾。
从上半年贷款余额增速看,六大行贷款余额规模增速依次为:农业银行28.4%、工商银行27.4%、中国银行25.36%、交通银行19.21%、建设银行14.25%、邮储银行13.77%。
从有贷客户数量来看,农业银行普惠贷款客户数量最多,达241.58万户;建设银行以225.20万户的普惠贷款客户数量排在第二;邮储银行普惠贷款客户为179.73万户,排在第三;工商银行普惠贷款客户为91.8万户,位列第四;中国银行以近70万户的普惠贷款客户数量排在第五;交通银行普惠贷款客户仅24.58万户,排在末尾。
从贷款平均利率来看,交通银行上半年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仅为3.84%,是六大行中最低的;其它五大行的贷款平均利率从低到高排序依次为中国银行3.87%、工商银行3.90%、农业银行3.95%、建设银行4.08%、邮储银行4.92%。值得注意的是,邮储银行的普惠小微贷款平均利率较上年全年下降27个BP,为六大行中幅度最大,但仍显著高于同业。
另外,记者还测算了六大行的户均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发现交通银行以16.43万的户均贷款余额居首,然后依次是中国银行15.78万、工商银行15.25万、建设银行9.50万、农业银行7.02万、邮储银行6.08万。
数字普惠金融大展身手建设银行行长崔勇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建设银行能取得贷款余额规模第一、有贷客户数量第二的好成绩,主要还是发挥了科技的优势。如果没有科技的支撑,很难想象普惠金融能够精准触及这么多客户、完成这么大的贷款规模。
值得注意的是,六大行在半年报或业绩发布会中均提到数字技术对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性。这与2021年12月底央行发布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中的指导思想一脉相承。《规划》提出,要以公平为准则、以普惠为目标,合理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丰富金融市场层次、优化金融产品供给,不断拓展金融服务触达半径和辐射范围,弥合地域间、群体间、机构间的数字鸿沟,让金融科技发展成果更广泛、更深入、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从长远来看,普惠金融要想真正的扩面增量,必须通过数字化的工具和数字化的产品。”中国银行行长刘金在业绩发布会上强调。
农业银行副行长徐瀚则进一步阐释了科技在提高普惠金融经营管理能力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一是用数字技术降低成本,提高运作效率;二是用数字技术进行大数据精准识别,精准获客,降低获客的成本;三是用数字技术对风险进行精准管控,降低普惠贷款风险成本。
“上半年,工商银行持续优化数字普惠三大产品体系,深入融合工商、税务、征信、海关、电力、金融交易等行内外的数据资源,构建并持续优化迭代客户筛选与授信测算模型,推广跨境贷、商户贷、农户贷等针对性产品,为客户主动推送信用贷款额度,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在业绩发布会上也提到要强化科技赋能,提升数字普惠的水平。
交通银行副行长周万阜表示,交行今年的普惠小微贷款增长目标是30%,上半年的实际增长与这个目标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要实现这个目标,最重要是要依靠数字化。未来交通银行将继续加大各类外部平台对接和数据运用分析能力,采用线上产品加场景定制双轮驱动模式,通过标准化产品,不断扩大小微客群的服务覆盖面,通过场景定制,满足不同群体小微企业的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半年报显示,邮储银行也在持续推动小微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持续探索科技赋能小微金融发展路径。
六大行对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的重视也反映在对人才的招募上。银行秋招高峰期一般在每年的八九月,但今年多家银行已启动提前批招聘计划。从招聘岗位来看,金融科技人才仍为各家银行争抢的对象,多家银行为金融科技人才设立提前批招聘专场。业内人士指出,数字化人才是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资源,是数字化核心能力建设的生力军。部分银行设立提前批招聘,可以提前锁定优质科技人才。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房贷利率史上最低,现在是否买房的绝佳时机?
最近,房地产市场上最大的利好莫过于房贷利率:目前我国的房贷利率已经降低到史上最低水平!
在这样的背景下,买房人面对的两大迫切问题:
第一,房贷利率未来会怎样,会不会继续降?
第二,现在是不是买房的绝佳契机?
1、房贷利率史上最低,济南首套房利率4.1%
上周,最新的LPR数据出炉。作为房贷基准利率,5年前LPR下调15个基点至4.30%!
这使得我国的房贷基准利率延续了下跌趋势,而且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比200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的5.94%还要低!
有人说,在2008年年底,房贷利率可以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打7折。这意味着,当时的房贷利率最低可达4.185%左右。
但现如今,首套房房贷利率也可以在基准利率上下浮20个基点。据媒体报道,济南市场已有招商、建行、浦发、工商等银行执行新利率,首套房贷款利率最低执行4.10%、二套房4.90%!
这意味着,无论是基准利率,还是打折后的实际执行利率,我们的房贷利率都已经创下了历史最低水平!
2、未来利率会怎么样?可能发生的两种路径
房贷基准利率已经创下史上最低,未来它会怎么样走呢?
首先,纵向看,近二三十年,我们国家的房贷基准利率是不断下滑的!
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们的房贷利率一度高达10%以上,此后它在波动中不断下滑,自2011年7月7日以来更是呈现单方面持续下滑,从7.05%下降到了现如今的4.3%。
(房贷基准利率趋势图)
其次,横向看,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通常来说发展中国家的利率更高,而发达国家的利率更低。
我们来看“四大金砖”与部分发达国家的房贷基准利率对比:
我们可以看到,四大金砖国家中,南非、巴西、俄罗斯的房贷基准利率都达到10%及以上!
在发达国家中,美国房贷利率最高,达到5.13%,日本最低,只有1.4%。
另外,一些落后国家的房贷基准利率更高。全球数据库机构Si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房贷利率最高的分别是以下国家:
这些国家都是欠发达国家,部分国家甚至可以说是失败国家。
其三,从我们的现实看,经过近几十年的快速发展,我们已经迈入中等收入经济体行列,这是个可上可下的敏感时间段。
截至2021年,我们国家人均GDP约1.23万美元,世界排名64位,非常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是名副其实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当进入中等收入水平后,世界上有两类完全不同的案例:
一类是成功案例,比如韩国、中国台湾地区,它们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后,经济在稍作调整后继续向上,最终变成发达经济体。
在这样的经济体中,社会利率整体是盘旋向下的。在经济发展低迷期,它们通常会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经济恢复后,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通胀控制后,利率会逐渐再次进入下行趋势……
一类是比较尴尬的案例,比如南美洲、东南亚的很多经济体,它们在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后会陷入停滞,也就是进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在这样的经济体中,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并没有让经济恢复,从而不得不持续货币放水,并出现严重通胀,最终让经济陷入长期滞涨,利率也不得不大幅上涨,呈现大涨大落状态,最终长期无法实现低利率。
所以,未来我们的利率大致怎么走?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对宏观经济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断。
至于我们的答案,如果有亲友问我们,我们可能这么回答:
短期内,迫于经济形势,利率大概率持续低迷,不排除进一步下降可能性;中期看,如果经济彻底复苏,会加息抑制通胀,经济进入良性循环后迈过中等收入陷阱,逐渐成为长期低利率经济体;同时,也应保持敬畏之心,警惕中等收入陷阱,那就不是利率、房子的事儿了,那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不幸,无论你是哪行哪业……
3、现在是不是买房的绝佳时机?只提两个建议
利率降低到史上最低,现在是不是买房的绝佳时机?这个问题同样令人非常纠结。
首先,我们的城市化进程还在半山腰,还有大量的人口在想着买房,在等着落户城市。从这种意义上说,房地产市场还有很长的发展道路。
其次,从微观说,济南这样的二线城市人口吸纳力很强,而且济南的住宅供应也并不过剩,所以我们的房价还是比较坚挺的。
以上两点,都是给我们信心的地方。
但不利的方面也很明显。
首先是,现在的经济形势比较复杂,部分人收入受到极大影响。
在观察君的身边,已经有N多好友的收入下降,甚至有个别好友遭遇失业,他们都是中等收入群体,是社会中坚力量,现如今却收入水平大降,令人唏嘘不已。我们可以环顾自己身边的亲戚朋友,有多少人收入受到冲击,不必多说。
其次,高房价已经压垮很多人,也把很多本该买房的人挤出了市场。
人们常说,房价不是有买不起的人决定的,而是由买得起的人决定的。这句话没毛病,但现在的问题是,能买得起房子的人能不能撑起当前的市场?
很多人会说,XX城市的房价不高。但房价高不高的标准是什么?在我们看来,这个标准应该是房价与老百姓的收入比。
如果房价收入比太高,将使得老百姓把人生的绝大部分财富都投资到房子上,那老百姓的压力就会很大,而且让老百姓没有财富去消费,不利于我们内需增长。
那么,我们的房价收入比高吗?拿我们的一线城市与国际大都市相比,我们的房价收入比是相当高。
如果说,以前大家对房价太高的担忧只是停留在心理上,现在这种的担忧已经呈现在现实中——
新出生人口的大幅下降,十三五期间可能出现的人口负增长,都已经说明高房价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承受范围,这不得不让我们担心。
基于以上因素,现在是不是买房的绝佳时机?我们不知道,但如果身边亲友正在买房,我们会向他如此建议:
第一,我们不建议继续“投资”房产,特别是对于已经有多套房的人来说,要学会合理配置资产。
观察君一位好友,家里已经有3套房子。最近,他父母一套老房子面临拆迁,能赔偿一百多万,他向观察君问道,去哪儿买房比较好?
我就对他分析,为什么一定要买房子,你已经有3套房子了,你的绝大部分财富都在房子上,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吗,有100万现金握在手中,做一些正规渠道的理财,随时可以变现,或者出去旅游,吃吃喝喝玩玩,是不是能进一步提高生活的幸福度?
现在投资房产的变现周期长,投资回报不确定性,已经不是很好的投资标的了。
第二,建议到高速内、配套相对成熟片区买房,不建议去远郊组团
在楼市收缩期,越中心的位置资产越坚挺。
在现在的行情下,我们非常不建议大家到配套远不成熟、甚至只是停留在规划中的片区买房。这个地方要多少年成熟,你能居住吗,对外出租有人接手吗,多少年之后你才能将它出手?自己不住、没人租、不好出手的房子,永远不要买!
广州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低至4.3%
8月17日,广州塔珠江和海心桥美轮美奂。广州地区的房贷利率已跟随LPR有所下调。南都拍客陈健明摄
8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8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上月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3%(上月为4.45%)。相较上月,1年期、5年期LPR分别下降5BP和15BP。
叠加1月份和5月份两次调整后,年内1年期LPR累计下调15BP,5年期以上LPR累计下调35BP。其中,5年期以上LPR较2020年全年累计降幅高20BP。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为非对称下调,5年期以上LPR降幅高于1年期LPR,并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10BP。有业内人士表示,LPR下调,尤其长端,除了释放部分领域“稳”的积极信号外,亦有助于实体缓解债务压力、激发实体需求。同时,5年期LPR降幅更大则有利于进一步强化“稳地产”预期。南都记者了解到,多家银行广州地区的房贷利率已跟随LPR基准变化有所下调,但房贷利率加点数值暂未调整。部分国有行、股份行已执行首套房贷利率不加点政策,即低至4.3%。
1
LPR下调释放“稳增长”积极信号
实际上,对于此次降息,市场已有预期。
8月15日,央行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含对8月16日MLF到期的续做)和2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调10个基点。由于新的LPR形成机制是在MLF利率基础上加点形成,因此MLF利率下降也引发了LPR下调的市场预期。
当月LPR报价下调显示新一轮稳增长措施正在加码。业内人士认为,1年期LPR与5年期以上LPR“双降”,此举有效释放了货币政策加力稳增长信号,将惠及多个市场主体。
中银证券发布研究报告指出,1年LPR调降有利于提振微观企业主体信心。目前1年期LPR3.7%,已经处于较低水平。此次调降5BP,将进一步强化对微观企业特别是普惠小微、中小企业的支持。另一方面,降息也意在提振微观主体对政策的信心,改善微观主体的悲观预期。
此外,有业内人士向南都记者表示,存量付息贷款利率也多会在1年内跟随LPR调整,缓解企业、居民、城投平台等存量债务压力。
“相较于1年期LPR,5年期LPR作为中长贷定价的锚,其下调将直接带来制造业、基建、服务业等新增中长贷贷款融资成本的回落,有助于助力实体缓解债务压力、激发实体需求。”国金证券赵伟团队表示。
不过,对于上述影响带来的实际市场表现,创金合信金融地产行业研究员胡致柏表示,历史上看,市场在LPR调整之前的预期阶段往往走势较强,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与投资者对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升温有关。等调降落地之后,短期内市场往往表现一般。而从中长期看,市场的走势还是取决于宽信用的落地情况,当前还需要观察经济的修复和地产需求刺激的情况。
2
5年期以上LPR下调幅度超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调整为非对称下调,5年期以上LPR降幅高于1年期LPR,并超出此前市场预期的10BP,下调幅度达到15BP。不少投行在研报中指出,确实超出预期。
与1年期LPR不同,5年期以上LPR通常被认为与个人住房贷款挂钩,是个人住房贷款和中长期贷款利率的重要定价基准,其下调往往引起业内对于未来房地产市场政策走向的关注。
对于此次LPR非对称下调,胡致柏认为,5年期降幅更大的核心目的是拉动按揭贷需求,在刺激房地产需求的同时,避免给商业银行造成太大的息差压力。
有业内人士解释称,降低商业银行息差压力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通过利率市场化的手段降低存款利率;另一方面就是降低银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非对称调降能够避免进一步拖累银行盈利,导致后续资本充足率压力加大。
此前5月份下调个人首套房商贷利率下限、5年期LPR超预期下调已释放一定信号,本月5年期LPR再度大幅下调,进一步强化“稳地产”预期。
赵伟团队表示,去年底今年初,实体需求收缩已经开始加速显现,主要体现在金融数据上,尤其是居民中长贷同比持续8个月大幅转负。此时超预期下调5年期LPR,再次释放出“稳地产”信号。
“目前房地产市场遇冷,8月份市场并没有出现回暖迹象,甚至较7月份更差。”中原地产项目部总经理黄韬告诉南都记者,在这种大环境下政策的进一步出台和优惠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能够起到积极影响。
南都记者估算后发现,以200万贷款本金、30年期、等额本息还款计算,5年期以上LPR下降15BP后,购房者平均每月可减少月供约177元,需偿还的利息总额减少约6.37万元。
不过,在黄韬看来,LPR下降为房地产市场带来的更多是心理层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强购房者信心,房地产市场是否回暖还是取决于宏观经济基本面。
中银证券则指出,非对称下降体现出定向支持房地产贷款是当前政策的重心。就5月LPR下降15BP和5月15日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带来的效果来看,对居民的购房动力影响仍然有限。其中,7月商品房销售面积累计同比下降23.1%,环比重归下行,月频数据反映出商品房销售仍未企稳;8月中上旬30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为74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8.91%,高频数据反映出居民购房需求仍弱,全面性政策刺激仍有必要。
3
广州多家银行房贷利率加点数值保持不变
随着5年期以上LPR进一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变动情况如何?南都记者从多家银行相关人士获悉,目前多家银行在广州地区的房贷利率加点数值保持不变。部分银行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最低为LPR不加点。
国有行方面,建设银行、邮储银行两家银行的广州地区首套房贷利率均为LPR不加点,二套房贷利率为LPR+60BP。而农业银行广州地区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按LPR不加点至+20BP执行,二套房贷利率按LPR加60BP执行,加点数值没变化。
中国农业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LPR下调后,8月23日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将按照8月22日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加点;对于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客户,实际执行利率将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重定价周期LPR调整而变化。
中国银行广州地区的房贷利率加点数值同样没有调整。“目前,我行广州地区五年期以上的首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LPR加20BP至40BP执行,二套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按不低于LPR加60BP执行。”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在符合监管政策要求的前提下,“我行根据借款人的信用记录、还款能力、综合贡献以及同业市场定价等因素进行差异化定价,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加点数值,保持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水平基本稳定。”
股份行方面,多数银行在广州地区的房贷利率加点数值亦暂无调整。
南都记者从兴业银行及华夏银行相关人士处获悉,按照最新利率加点执行,目前上述两家银行广州地区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均为LPR+20BP,二套房贷利率均为LPR+60BP。
“按照最新利率加点执行,我行广州地区5年期以上首套房贷利率为LPR+20BP,二套房贷利率为LPR+60BP。”平安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该行额度充足,客户达到放款条件后一周内可放款。
此外,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加点数值暂无调整,按照最新利率加点执行。两家银行均为首套房贷利率LPR不加点,二套房贷利率按LPR+60BP。“目前我行按揭额度正常,客户达到放款条件即可放款。”中信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我行在今年5月31日调整利率后,目前广州地区首套房贷利率最低执行LPR不加点,二套执行LPR+60BP利率,相较上次调整首套调降10BP,二套不变。”民生银行广州分行相关负责人向南都记者表示,该行从8月22日开始执行新的LPR定价,新增审批的按揭客户和已批未放的按揭客户,放款执行新的LPR;存量已放款的按揭客户在明年放款日执行新的LPR。
采写:南都记者许爽
见习记者王文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