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新骗局渗入农村,有贫困户贷款20万参与,许多中老年人上当
国内的贫富差距其实还挺大,有些人资产上亿,可有些人却为一日三餐而发愁。当然,普通人每天上班,按月领薪酬,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意外情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宣传要有抵御风险的资本,所以很多人都成为了斜杠青年,做着几份工作来增加收入。
做任何事都有风险,所以人们在选择副业时都很谨慎,那一本万利的事情肯定受所有人的喜爱和追捧,不花一分钱,只需要出租自家的屋顶,每年就有三万的收入,听上去惠而不费,但实际上真的有这种好事吗?
据调查,我国部分农村和县镇地区,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较差,人民收入低,所以有不少的人都做起了这桩买卖。
到2020年底,我国的出租屋顶数已经超过150万户,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了,这么多人都投入到这项生意中,那应该可行度和利润都很高吧。
其实,出租屋顶就是用来装光伏发电板的,由国家补贴支持费用,给这些用户每个月补贴电费,有百利而无一害,应该是能从很大程度上改善乡镇人民的生活的。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逐渐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漏洞,本应该“躺赚”的农民高兴不起来,反而是在悔恨自己做了这个决定,参与了这项买卖。
了解情况后才知道,清洁、环保的太阳能发电板每天都在“吸食”百姓的血汗钱,之前有媒体报道的福建南平山区某村的贫困户李贵民,就被光伏的销售忽悠着以个人的名义贷款了20万元。
到后期售后无门,不仅每年要偿还贷款,还要承担上千元的维修费。对于本就不富裕的李贵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他早已负债累累,无处讨要公道。
最可怕的不是只出现了一个李贵民,无独有偶,山东也报道出一例安装太阳能板的纠纷案。当地的一户农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了太阳能电池板广告后,就立马联系公司完成了签约,事先也没有深入去了解过利害关系,这次签约他花费了近14万,合计一百多块电池板。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在通过并网发电后,实际月发电数值,跟商家承诺的有出入,相差30%左右,这让他瞬间沉默。算下来在电池板不出问题的情况下,也要10年才能回本。
之前公司给他吹嘘的三四年根本是天方夜谭,这下这位买主一时陷入困境。
其实,关于屋顶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项目,网上已经有过很多的报道,对于它的定义虽不完全,但也能反映出诸多问题。
有些人直接把这一项目定位为骗局,因为很多人安装了之后,发现并不是像公司承诺的那样,安装好后,总是问题不断,平时不仅要更换零件,发电量产生的收益也根本达不到商家承诺的数值,再加上对电池板的清理和更换,这些都无形中增加了成本。
收入和商家承诺的有差异,这不是最差的情况,至少还能维持收益。最差的局面是很多农户被忽悠着以零首付的方式全额贷款,高价买下了劣质的太阳能电池板。自己背上了巨额债款,买到劣质产品,商家还卷款逃走。
从本质上来说,屋顶太阳能发电并入电网本是国家鼓励、社会支持的惠民好事,而且在很多地方也有成功案例,贫困农户也因此实现了脱贫。
只是因为在市场上太阳能电池板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缺少市场的监管,不明真相的消费者容易被商家忽悠,买到劣质产品,甚至没钱贷款都要购买产品,这就落入了不良商家的圈套。
销售人员也是有套路的,首先他们会选择目标客户,一般是中年人,有能力抵抗一定的风险,也是有心想要赚钱的人,同时他们会找到当地有威望的人去帮忙游说。
让农民放松警惕,然后将单价做高,忽悠用户贷款安装,等到合同敲定,货款到账,安装完成后,这些不良商家就一走了之了。
而他们售卖的光伏产品也是质量低劣,一两年就会出问题,维修费用又很高,这就让上当的农民叫苦不迭。
因为市场的乱象,国家也积极采取措施,规范市场,维持秩序,打击虚假广告和不良商家,从源头上为人民过滤掉不合格商家和产品,净化市场。
尽管现在的光伏发电市场已经趋于完善和成熟,但不免有漏网之鱼,所以在参与光伏贷时还是要提高警惕,尽量不要贷款安装。
夏邑:“小额贷款”让脱贫户“得意养羊”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凤虎刘梦珂通讯员孟祥杰
“宗书记,太感谢您了,谢谢您的帮助,要不是您帮我贷款,我这么大岁数了,还真不知道到哪里能贷着款呢!有了这笔款,我今年扩大养羊规模的梦想能实现了。”11月3日,夏邑县韩道口镇前厂村村民顾建民申请的5万元小额贷款批下来后,激动地对该镇纪委书记宗团结说。
今年61岁的顾建民,原是村里有名的贫困户,近两年在镇政府扶贫政策的帮扶下,靠养殖板山羊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现在他养了30只羊,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依靠养羊脱贫的顾建民,深切体会到发展养殖业是增加收入的好门路,于是他打算进一步扩大养殖规模,再购买30只板山羊。但是苦于缺乏资金,这事一事没能如愿。
10月29日,宗团结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为群众办实事”走访活动中,来到了顾建民家中,了解到他的需求后,当即与信用社项目经理取得联系,以最快的速度为顾建民办成了一笔5万元的小额贷款。
顾建民告诉记者:“宗书记没吸我一根烟、没喝我一口水,帮我解决了扩大生产的大难题,我真不知如何感谢才好!党的干部就是好。”宗团结说:“帮助群众发展产业,把已有的脱贫成果巩固好、拓展好,这是每一个党员干部应该做的工作。顾建民的这种依靠发展产业进一步增加收入的做法值得称道,为脱贫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编辑:刘梦珂
小额信贷助推乡村创业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海涵王磊通讯员邓朋
连日来,安徽省灵璧县杨疃镇杨集村振兴家庭农场负责人程壮壮干劲十足。一个月前,28岁的他当选杨集村党总支书记,决心带着当地百姓发展食用菌、甲鱼、蜜薯、西瓜等产业,将闲置的土地资源盘活。
现在入户走访时,他总要向乡亲们大力推荐“小额信贷”,他是受益者。2016年,程壮壮刚退役回乡,孩子患病,他花光了包括退役安置费在内的所有积蓄。生活日益拮据,他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踏实能干的程壮壮被聘为杨集村扶贫专干。他自己流转了60亩地种植红薯,租地、买苗、肥料都急等着用钱。当时镇、村干部上门宣传:“有创业能力但是缺资金的贫困户,可以申请5万元、3年期的免息贷款。”
正是这5万元解了程壮壮的燃眉之急,他也收获了来自红薯种植的“第一桶金”10万元。2018年底,得知当地正推广种植食用菌,他拿着10万元新建了3座食用菌棚。经过细心管理,蘑菇长势喜人,当年就收益14万元。
杨集村地理位置较偏僻,曾经产业单一,土地闲置普遍。近年来,在程壮壮的带动下,至少有30户村民通过申请小额信贷,拿到创业启动资金,当起小老板,腰包变鼓了。
宿州市灵璧县曾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国家出台小额信贷政策后,灵璧出台细化文件19个,坚持以党建引领,鼓励贫困户根据情况灵活申请贷款,政府则因地制宜帮助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匹配和发展产业。据悉,该县所有行政村设置“金融扶贫村官”,专人负责小额信贷政策落地。此外,县里明确承贷银行、保险公司、乡镇、村的责任,让银行“敢贷款”,群众“敢借钱”。
在小额贷款助推下,程壮壮牵头成立了灵璧县杨集村振兴家庭农场,成长为技术专家。目前,程壮壮拥有15个现代化食用菌种植棚,河南、浙江、江苏等地客户定期上门进货。他计划再申请一笔小额信贷,扩建两个棚。
灵璧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唐锐分析,以往贫困户存在选择产业项目难、筹集发展资金难等心理。该县围绕贫困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户贷户用户还”的定位,创新探索“一自三合”的金融扶贫模式,精准促进信贷资金与产业资源有机融合。
据悉,“自”是指户贷户用自我发展,“合”是指多种形式抱团发展。其中,鼓励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条件的贫困户通过贷款,实现独立经营增收;鼓励贫困户与贫困户、能人大户、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开展代种代养、租赁、托管、订单生产等经营方式,形成发展合力。
有了金融扶贫好政策,灵璧县着手打造新型支柱产业全链条。以食用菌为例,该县正打造“秸秆综合利用+食用菌种植+肉牛养殖”为主的绿色循环农业,构建完整的食用菌生产、经营、管理和销售体系。截至目前,全县从事食用菌行业的各类经营主体74个,食用菌年总产量1.2万吨,年销售额1.15亿元。
“一自三合”模式中,还支持户贷社管合作发展、户贷社管合营发展。唐锐介绍,此举旨在鼓励贷款贫困户加入或抱团成立种养业、手工业等合作社;或与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协作合营,变“输血”为“造血”。
36岁的张培就是受益者之一。2012年,他从浙江回到灵璧县虞姬乡,跟着父亲种沙瓤番茄,成立浩园果蔬种植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可是农场规模小,只有三五亩地,小产能供应不了大市场。2016年,张培决心建10个标准大棚,但资金紧张,县扶贫开发局知道后,主动提供政策辅导。张培用名下两个经营主体申请扶贫贷款近100万元,在此务工的10户贫困户员工每人申请5万元小额信贷,入股合作社一起创业。
起初,贫困户们心里也打鼓“怎么让俺去借钱”,张培记得,是两个老员工带头申请,后来其他人觉得“政策确实好,合作社发展得也红火”,都主动申请贷款入股合作社。他们不仅在合作社务工、学技能,年底还有相应分红。
有了150万元的资金,10个标准棚顺势而起。浇水、施肥……张培明确岗位和职责,成立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劳动技能大赛,拟定产量指标和提成指标,提高贫困户的积极性。目前,基地吸纳近20个脱贫户做工,企业年产值已达1200余万元。
为确保贫困户“还得上”,灵璧县健全征信系统和公示制度,开展星级信用村、信用户评定;建立包括特色产业保险、贫困户生产意外险、经营主体特色种养业保险和带贫主体产业扶贫综合保险于一体的保险机制;县财政还专门安排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
2019年,灵璧县脱贫“摘帽”。截至目前,灵璧县“一自三合”模式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1.67亿元,获贷脱贫户24872户。其中,2021年新增2708户、1.32亿元。
唐锐介绍,今年以来,灵璧县又印发《关于深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的通知》,宣传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最新政策,坚持“户贷户用户还”方向,持续推广“一自三合”模式,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
“我们让贷款者发展产业有路子、有项目、有带动、有效益,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品牌效益。”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表示,小额信贷起到了撬动作用,实现用金融活水浇灌传统产业,用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更促进了传统和新兴产业的统筹发展,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加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