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小额信贷助农增收
近年来,安徽省灵璧县积极落实脱贫小额信贷政策,坚持“贷得到、贷得快、用得好、还得上”原则,努力实现符合条件、有贷款意愿的脱贫户“应贷尽贷”,巩固了脱贫成果。
针对贫困农户普遍存在的“四难一怕”问题,即“选择产业项目难”“筹集发展资金难”“生产经营管理难”“拓展市场销售难”,“怕亏本折钱”贷款还不了而“不愿贷”“不敢贷”问题,灵璧县创新推出了“一自三合”金融脱贫模式。灵璧县乡村振兴局局长唐锐介绍,“一自”即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发展条件的贫困户,通过户贷户用自我发展扶贫产业,独立经营实现增收脱贫;“三合”即采取合伙、合作、合营模式,在贫困户贷款后与他人合伙生产经营,或者加入、抱团成立农民合作社,通过社员合作或与龙头企业协作合营的方式化解风险,形成脱贫致富的长效机制。
保障脱贫信用贷款的顺利发放和精准使用是金融推动脱贫群众稳定增收的关键。灵璧县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新机制,设立了县、乡、村三级金融扶贫服务站。“通过金融扶贫服务站,强化扶贫小额信贷过程管控,通过优化流程,减少申报材料,缩短办贷时间,提高放贷速度,以组织建设助推金融扶贫提速增效。”灵璧县农村商业银行副行长代召云说。
灵璧县开发区西集社区贫困户西中军在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的帮助下,前两年申请扶贫小额信贷5万元,建设温室大棚,发展绿色蔬菜种植。现在,西中军共有3座温室大棚,一年可盈利3万元,实现了增收脱贫。
在灵璧县大庙乡殷庄村村部广场上,记者看到三台红色的新农机一字排开。“两台打捆机,一台搂耙机,三台农机共65万元。”殷庄村党支部书记王磊告诉记者,“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靠贫困农户单干,谁家都买不起农机,但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村里按自愿原则,以16户脱贫贷款户为基础,创办了农机合作社,集中使用农户贷款购买农机,为收粮提供机械化服务。据估算,这三台农机及农机合作社有望为每户脱贫贷款户年均增收5000元至6000元。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灵璧县通过“一自三合”模式累计投放扶贫小额贷款11.67亿元,获贷脱贫户24872户,其中,2021年新增2708户,新增贷款金额1.32亿元,为当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注入了金融活水,形成了农村产业发展、农民稳定增收、信贷资源滚动增长的良性循环。(经济日报记者梁睿)
来源:经济日报
四川新闻联播|金融“活水”助春耕 信贷服务惠“三农”
视频加载中...
春耕时节,四川农信通过简化流程、下沉服务、科技创新等惠农举措,切实解决春耕生产和农业发展的资金需求,用金融“活水”助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
这段时间正值春耕关键节点,眉山市仁寿县种粮大户郭建刚一直在承包地里忙碌着,指导村民播种育秧。就在前几天,他还在为“钱袋子”的事情着急发愁。
眉山市仁寿县种粮大户郭建刚:今年承包了500亩农田,在春耕育苗的时候,资金短缺。仁寿农商银行了解情况后,为我授信了50万,解决了我燃眉之急。
今年年初,四川农信和省农业农村厅联合发出《关于金融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其中提到,对符合条件的小农户匹配最高额度30万元,最长期限5年,最低利率执行当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农户信用贷款,提升小农户授信和用信覆盖面。推进家庭农场“批量授信”,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为此,今年春耕以来,眉山农商银行把春耕支农信贷作为投放重点,派出150多名信贷员进村入户,精简“春耕贷”“乡村振兴贷”等贷款手续。
眉山农商银行党委委员田伟:做到精准对接、精准服务,同时开辟了贷款绿色通道,优先办理春耕贷款,做到当天受理,当天放款,确保春耕资金及时到位。
足不出户,通过手机也能顺利贷款。在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张绍勤经营着一家农资店,周边600多户村民都会到他店里购买农资。今年张绍勤通过蜀信·小额农贷,在家里操作手机,仅仅几分钟,就成功贷款20万元。
绵阳市三台县建平镇四季村农资店经营者张绍勤:以前贷款要到农商银行去批,批了过后才能在手机上贷,现在贷款在家里,手机一点,就把钱贷到了,方便得多了。
据了解,蜀信·小额农贷是四川农信推出的一款农户线上贷款APP,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农户不用到网点就能在手机上自助申请办理。
绵阳市三台农商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敬世明:小额农贷纯信用,最高贷款额度30万,手机上操作,方便快捷,循环使用。二是家庭农场信贷直通车,一次性审批,循环使用,减少办贷流程。
金融活水助力“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末,四川农信各项贷款余额8775亿元,较2021年年初净增1020亿元,增长13.16%,增量创历史新高,居全省同业第一。
来源:四川观察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不到0.06%!“沭阳模式”好在哪儿?
沭阳县是我国人口第二大县、江苏人口第一大县,辖内二百万人口中农村人口约占40%,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素有“花木之乡”美誉。多年来,作为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沭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破解农户贷款慢、渠道少、体验差问题,深挖信用价值,致力改革创新,广泛凝聚信念、信息、信任、信心力量,全力推进普惠化、信用化、便捷化、长效化服务,积极开办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在深度支持农民全面发展、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同时,实现自身同步跨越式发展。
——坚守为农服务“信念”
全力推进市场定位普惠化
多年来,沭阳农商银行始终秉持乡土情怀,对农村蓝海市场不放弃、不懈怠,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乡村振兴主办行的作用,着力推动市场定位普惠化。
“稳舵正帆”,战略引导普惠化。坚持将支农惠农写入公司章程、纳入发展规划、融入日常经营,建立目标责任考核、绩效考核、竞赛考核以及二级考核等多维一体考核机制。
制定提升小额、优先农贷的计酬标准,有效保障信贷早投放、农户早受益;通过提升贷款户数增长计酬标准,有效扩大农户贷款覆盖面和受益面;通过提升涉农、扶贫、绿色贷款考核权重和不良容忍度,注重激励鼓励,强化尽职免责,有效引导一线人员由“要我服务”转为“我要服务”。
“深耕细作”,推动资源配置普惠化。遵循“取之于当地、用之于当地”的原则,将全部的信贷资金和配套资源全部配置到当地,数十年如一日专注“三农”金融,建成了扎根县域最深、覆盖农村最广、从业人员最多、市场份额最大、功能设施最为完善的地方性主力军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始终高居全县金融机构首位,涉农贷款保持在90%以上。
“建档立卡”,推动农户信息普惠化。沭阳县作为传统人口大县,如何深挖人口红利是摆放在沭阳农商银行面前的一项重要战略选择。为此,该行党委班子通过召开多次战略研讨分析会,谋定立身于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
一方面,加强内外部数据的采集与整合。有效整合内部如农户走访、贷款回访、授信检验、营销拓展等多渠道采集的农户信息,外部如公安常住人口、社保信息、不动产信息、财政代发、土地流转、低保五保、新型农业经济组织等涉及6个部门13项100多万条政务公共信息数据。
另一方面,加快推动“云平台”项目建设。围绕“数据云储存、服务‘云’上跑”的思路,2019年顺利建成“普惠云平台”项目,并通过省发改委验收,成功将庞大的辖内农村人口转换成有效的信息数据。截至目前,该行已建立全县农户信息电子档案35.4万户,建档面达98%,基本实现了对农户的最大限度覆盖。
“整村授信”,推动贷款授信普惠化。在全县全面推进“整村授信”,在完成首次全覆盖授信基础上,探索建立大数据非现场授信与线下单笔授信相结合的授信服务模式,通过发挥大数据、云平台优势和设立授信调查、审批中心、选配专职授信经理,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切实保障了主动授信、高效授信、精准授信。
“整村授信”项目授信签约32.55万户,授信覆盖面达91.95%,授信金额270.23亿元。其中,全县农户信用授信达13.6万户、69.1亿元。截至目前,该行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共计发放5.13万户,余额32.14亿元。
“反哺于农”,推动利率定价普惠化。针对农户群体特别是贫困农户特殊性,沭阳农商行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根据农户不同信用评级结果,分别下调贷款利率180-210个BP,做到了一户一价、灵活定价、主动让价,最大限度节约农户利息支出,仅2021年以来,累计为农户节约利息成本2100万元。
——挖掘乡土人情“信息”
全力推进贷款方式信用化
近年来,沭阳县“空心村”“空心户”现象一定程度削弱了农商银行人缘地缘优势和获客能力,对此沭阳农商银行多渠道充分挖掘当地村居乡土人情信息,辅助大数据交叉验证,将人情信息最大化“解读”为信用数据。
做实“背靠背”问卷,在问卷中印证掌握真实信息。“背靠背”问卷是授信的关键环节。该行从每个村选聘若干诚实守信、群众认可、熟悉村情的村民建立问卷人库,按照亲属回避原则,随机选取3-5名问卷人组建问卷小组,对拟授信额度进行逐户评议,评议重点是授信人有无负面信息。通过“背靠背”问卷,实现线下传统优势与线上大数据优势充分融合,保障了授信的精准可靠。
充实“本土化”数据,在借力中批量获取动态信息。通过党建共建、战略合作、技术输出等方式获得外部数据主管部门支持,共享相关数据,推动对农户标签化、多维度、连续性建档跟踪,提升画像能力。
如,联合县农业农村局获取新型农业经济组织数据;联手人寿保险公司获取在保人员信息,推出“农保贷”专属产品;联合住建、水厂等机构,发挥自身科技优势,通过技术输出、为对方免费研发管理系统,获得其服务对象数据共享。
夯实“过程化”管控,在变化中甄别修正无效信息。以动态化思维推进农户信息长效化管理,对授信农户定期组织“回头看”,研究推出授信检验制度,及时作出针对性、有效性调整,实时反馈客户授信情况,坚决避免一授了之、服务断档。
针对年龄较大授信农户,及时提供转授信支持,通过将到期授信转到其子女名下,保障该户授信有效延续。
针对分户出去的无授信农户,及时采集信息,做好评议授信,保障授信空白及时填补。
针对农村拆迁安置和集中居住区建设过程中发生的农户信息变化带来的农户授信失真的情况,及时组织补授信,保障授信信息的真实反映。
——构建鱼水相依“信任”
全力推进服务模式便捷化
在多年探索中,沭阳农商银行与农户逐渐建立起了深厚的“鱼水情”,伴随农户金融需求的不断变化,沭阳农商银行主动顺应形势变化,推动服务模式迭代更新,赢得了当地农户的充分肯定和信任。
点面结合,宣传持续深入。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形式开展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将优惠政策宣传到“寻常百姓家”。通过政府会议平台进行集体政策讲解、流程培训,从政府领导、机关单位负责人和村组干部开始,争取理解支持,发挥基层干部再宣传、再引导的作用。
借助微信平台、电台、电视台等线上媒介开展不间断政策、金融宣传,引导农户正规接触金融业务,远离高利贷、套路贷、非法集资活动。将包村人员联系方式和服务承诺张贴到村部,主动接受监督评议,让农户第一时间找到包村经理。
疏通脉络,服务网格化对接。按区域设立农村事业部,逐村逐户推进“网格化”走访服务,推动营业网点“镇镇通”、金融服务站“村村通”、客户经理管户“户户通”,织密金融服务网格,优化固化走访标准,建立“四个一”走访机制,落实基层单位负责人、客户经理分层走访、分类维护责任,保证农户走访包干制、全覆盖、常态化,将政策宣传、金融普及、需求响应贯穿走访过程。
同时扎实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站标准化建设,通过优选站点、优化管理,优先将站点建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以及重点商超等便民地点,借助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站平台,收集农户金融需求、完善档案资料、及时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支持,深耕好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
科技借力,业务线上化办理。沭阳农商银行率先自主建成了普惠金融云平台项目,推动数据云储存、服务云上跑,可兼容农户大数据建设、授信系统、用信系统、季年检系统等,取得十多个软件著作版权;自主研发面向农户的“阳光E贷”,实现全线上、纯信用、低利率、高效率放贷,平均每笔授信用时36秒,平均获贷一分半钟,实现了“秒批”和“快用”,大幅提升了农户体验感和便捷度。
线上七个产品已发放3.7万户31.85亿元。该行顺应移动化服务要求,打通线上贷款渠道,推出“运营小助手”平台,实行移动双录、现场办公,让驻村客户经理利用手机和移动办公工具上门服务,结合便携式STM、智能POS等机具,上门一次性解决农户贷款、社保卡激活、手机银行注册、微信银行开通等一揽子金融需求,让农户“一次都不用跑”,提升了服务半径。
——基于长期实践“信心”
全力推进风险管控长效化
经过多年长期实践,沭阳农商银行在农户贷款风险防控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做法,全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不良率始终保持在0.06%以下。
定期“体检”,坚持分类分策。定期组织授信季(年)检,采取现场与非现场检验相结合方式,综合评价农户授信额度合理性,做好授信的增持减退。根据额度大小实施分类检验,其中对小额授信额度采取年检和系统批量检验方式,极大提升检验效率。配套开发授信检验系统,有力保证授信动态调整、风险及时化解。同时,实现授信档案电子化、影像化以及系统参数设置、客户评级、模型策略数字化。
实施“豁免”,坚持尽职无责。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为载体,严格实施三台分离,梳理全流程、各岗位尽职点,对每笔逾期贷款进行分析评价,因地制宜采取尽职免责、失责赔偿和违规处罚三类问责方式。
明确规定只要按规操作,即使发生风险和损失也不追究责任,并逐步形成了按月认定、按季通报、按期处罚的操作模式,有力倒逼了各条线人员主动合规、拒绝违规,建成了较为严实的人防战线。2019年以来尽职免责1967人次。
党建“搭台”,坚持融入乡土。以党建共建为抓手,与乡镇、村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权利义务,实行组织共同建设、政策共同宣传、农户共同服务,深度融入乡村治理和新农村建设,巩固提升传统人缘地缘优势。将普惠金融服务站点建设到党群服务中心,将客户经理包挂到村组,切实促进了银村联动和信息共享,村情民情的采集更加便捷高效。
正反“亮相”,坚持诚信培育。结合全县信用县创建工程,以“整村授信”为抓手,有序开展信用户、村、镇评定工作,对评出的信用户主动提供信用贷款支持,对农户贷款恶意逾期的,协调司法部门、镇政府实施联合惩戒,提升失信成本,达到惩治一个、震慑一片效果,以信用培育成果支撑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推广。截至目前,该行共计评定信用乡镇29个、信用村371个,信用村、镇占比分别达到85%、81%。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沭阳模式”,成功“贷”动了乡村、农户、银行三方共同获益,实现了多方共赢。
从政府层面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金融支持积极响应了乡村振兴战略,带动了沭阳县乡村花木、养殖、果蔬等特色产业发展,也改善了农村信用环境,该县3个乡镇、1个行政村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镇亿元村。
从市场层面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持续激发和释放各类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有力引领农户走上创收致富路,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期间沭阳县23.1万农民在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支持下如期实现脱贫。
从银行自身发展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是巩固和提升自身优势的有力载体,也是实施差异化竞争突围的有效工具,真正从经营理念和业务结构上实现了市场定位不偏、信贷结构优化、经营行稳致远的发展目标。
来源:江苏银保监局宿迁银保监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