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贷款时看到这张图,请立马停止操作!
最近,珠海有不少市民在贷款过程中都收到了一份“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文件,有人因为一时大意,不仅钱没借到,还倒亏了不少。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7月底,陈先生在家接到一个自称是某贷款平台的客服电话。对方称,现在有个贷款活动,利率低、无抵押、当天就能放贷。
陈先生一听,这贷款平台毕竟也是大公司,而且他确实也着急用钱,于是就按对方提供的链接下载了一个A。
陈先生在上面填写了姓名、手机、职业、住址等个人信息,上传身份证,然后就等待审批通过。
很快,审批下来了,陈先生得到了一笔128000元的贷款,接下来就是提现到银行卡。
他以为十拿九稳,没想到,到提现的时候页面显示出错,说他填写的银行卡信息不符,导致账户异常。
陈先生觉得很奇怪,这绝不可能啊,填写银行卡的时候他都反复核对了好几次,为什么会出错了呢。
正当陈先生打算放弃贷款时,客服又发来了一张“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文件,需要陈先生交贷款金额10%,也就是12800元,完成认证,才可以解冻这笔贷款,下放到银行卡里。
客服还提醒他看最后几行红字,如果不配合完成认证,就不只是影响征信的问题了,还会被公安机关以“骗取贷款罪”刑拘,要坐牢的。
陈先生顿时慌了,这可咋办。他看着这份文件,上面确实是自己名字、身份证号,还有贷款的信息,看来这回不想贷都不行了,搞不好还把自己送牢里。
于是,陈先生吓得赶紧配合完成认证,按对方的要求把12800元转到指定账户,完成认证对接。
操作完成之后,还是提现失败,而且还变成了高风险账户。
客服解释说,是因为陈先生操作超时了,需要再交贷款金额的20%,也就是25600元才能完成认证。
陈先生跟客服说,手头上已经拿不出那么多钱了,但客服仍要他向朋友借钱,完成认证。
陈先生立马觉得不对劲,这本来就是在贷款,怎么到最后还是得求朋友借钱。
犹豫之下,他决定先到派出所问民警,如果不继续完成认证,会不会真的被抓起来。结果民警告诉他,这是诈骗,千万不要再相信对方继续转账了。
除了陈先生,最近有不少市民在贷款过程中,也被这张假冒的“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文件吓到了,为了不让自己背负“骗取贷款罪”的罪名,一时糊涂掉进了骗子的圈套。
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些被骗的受害者为什么会收到这份假的红头文件呢,因为他们都填错了银行卡号。
为什么这么多人会把自己的卡号填错呢?难道他们都那么粗心大意吗?
真相并不是这样的。这是因为,骗子让你下载的A是虚假的,他们可以在后台设置特殊的修改程序,在点击“提交”按钮后,骗子可以随意修改受害者填写的卡号,所以大家的卡号都会莫名其妙地“填错了”。
无论受害者如何再三核实,都会出现输错的情况。接下来,骗子就会借着法务部门的介入调查,对贷款人进行恐吓,让受害者在极度恐慌的情况下完成转账。
这张图片做得十分逼真,连小编看第一眼时都差点信以为真了。
不过,只要大家记住,贷款前需要交任何费用的都是诈骗,不管骗术如何升级,骗子都拿我们没办法。
另外,大家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贷款,正规的应用商店下载软件,不是所有的同名A都是正规A,特别是通过二维码或点击陌生链接下载的,一定要多加辨别哦。
来源:珠海刑侦
去脱毛却被推荐“抽脂”!济南一女大学生网贷一万五,分期两年利息五千多
来源:齐鲁晚报
3月17日,银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明令禁止小贷公司、非持牌放贷机构向大学生放贷。紧接着,“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登上了热搜话题,迅速引发网友热议。
记者调查发现,此前各种贷款平台推出了针对大学生的美容贷、培训贷等各种消费贷,一些大学生深陷其中,有的还以贷养贷。《通知》发布后,仍有借贷公司表示可以向大学生贷款。
01
瞒着家长办美容贷做了抽脂手术
3月7日,王女士在女儿秋秋(化名)的宿舍收拾床铺时,发现了一张CT检查的片子,联想到最近女儿的状态也有点不对,王女士赶紧问女儿,究竟遇到了什么事。
秋秋在济南上学,今年19岁。2月底,秋秋在济南一家美容整形医院做了抽脂手术,“女儿说,之前她跟同学一直在这家医院做脱毛等项目,医院的工作人员就
给她们推荐了抽脂手术。”
抽脂手术的费用是一万五千元,这笔钱秋秋根本拿不出,工作人员便给她推荐了贷款。按照工作人员的提示,秋秋下载了一款APP,
只需一张身份证,秋秋就申请到了贷款,一共分为24期,每期还款850元。
秋秋自己还完两期后,王女士才得知此事。“当时医院的人跟秋秋说,每月多跟家长要点生活费,就能还这笔钱。”王女士算了一下,秋秋还完24期的话,
一共的还款金额为两万多元,“五千多的利息啊。”
好在经过与医院的多次协商,剩余的贷款医院已经还完,但是现在秋秋的身体一直不太好,王女士心急如焚。
除了“美容贷”,很多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在求职时,也遇到过被迫背上“培训贷”“毕业贷”的例子。前段时间一家公寓暴雷后,很多租户在维权时才得知自己背上了“租房贷”。
360金融贷,分期乐,粒粒贷,拍拍贷……各种知名和不知名的借贷平台越来越多。针对大学生群体的毕业贷、培训贷、整形贷等贷款形式也花样百出。
02
没有抵押物,仍可借贷一两万
3月23日下午,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以大学生的身份,联系到济南一家借贷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想借贷一两万元。
对方首先询问是否有抵押物,记者告知没有。
随后对方表示,可以用美容贷的方式出借,一两万元的贷款,一年的利息为一两千。
济南市公安局历城区分局法制大队民警尹朝斌介绍,2018年历城分局曾破获一起网络套路贷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8名,其中一名主犯就与138起案件相关联,“25%的案件与大学生有关。”
尹朝斌说,这些大学生,借贷的原因无一例外都是购买非必需品。
只需要一个电话和一张身份证照片,大学生就能拿到贷款,随后一步步陷入套路。贷款越来越多,等到无力偿还时,贷款公司的人就会打来电话骚扰恐吓,甚至打给他们的亲人朋友,有时还会进行暴力催收。
记者梳理发现,近几年,大学生深陷网贷的消息屡见报端。去年有一名大学生因迷上赌博走上借网贷之路,最终因还不上贷款跳楼身亡。前段时间西安一模特公司被曝诱导大学生网贷,学生和家长找上门,发生了群殴事件。
前些年,大学生背上巨额校园贷,遭遇“裸贷”等事件也接二连三发生。
03
以贷养贷,可能始于一双球鞋
在某网络平台搜索“大学生网贷”,很多人在此讲述了自己背上网贷的遭遇。
网友kk是一名大四学生,他的网贷之路始于一次外出游玩,在身上钱不够的情况下,用了美团生活借钱,之后发现每个月的还款自己完全可以承担得起,于是走上了借贷之路。这个平台的额度用完后,就用从另一个平台借来的钱还上一个,也就是“以贷养贷”,
最后越贷越多,四个平台一共借了近4万元,在巨大的焦虑和压力下,向父母坦白,
最后靠父母的帮助成功“上岸”。贷款还完后,kk关闭了所有的网贷平台。
kk的自述引发了一百多条讨论,很多大学生留言说自己的遭遇跟kk很像,有人是因为一双球鞋,有人是因为一部手机,有人是因为一件化妆品,走上了“以贷养贷”之路。有人在父母的帮助下上岸,还有人不敢告诉父母,后悔苦恼不已……
据报道,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网贷平台提供的分期付款会弱化年轻人的危机意识,并透支未来。一件商品分期后每个月可能只需要还100元,压力不大。有了这样的心理,年轻人可能会分期购买很多东西,这些分期累积起来就是一笔不小的款项,并且会持续很久。
此次五部委联合规范大学生网贷,已经是继2009年规范学生信用卡业务和2017年的“校园贷”专项整治之后,第三次对大学生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治理。
04
“没了花呗可怎么办?”
“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话题登上热搜的当天,一名大学生将此消息发到了一个考研群里,很快引发了一波讨论。张林(化名)从群里看到,有的学生留言,“以后没有花呗了可怎么办呀?”
张林倒是没有这个担心。正在济南一所高校读大四的他,从大一开始使用花呗,现在的额度为三千多元,“我身边的同学,几乎没人不用花呗,大家的额度都在三四千元左右。”
“倒是在厕所里看到过‘借钱快速到账’的小广告,这种借贷一般利息都很高,不过没听说身边有同学借这种网贷的。”张林说,网贷的广告很常见,现在更多的是在浏览网页时刷到。
除了花呗外,美团月付、京东白条等,都是张林和同学们常用的消费方式,“不过还是用花呗的人最多,因为大家都用淘宝,付款用的就是支付宝。”
张林的一个舍友,喜欢游戏和球鞋,此前他在京东买了一款游戏机,使用了京东白条,“舍友没敢把买游戏机的事情告诉父母,自己又没有这么多钱,所以就用了京东白条,这样每个月还一些,就能买得起了。”张林说,舍友有时候买一些价格较贵的球鞋也是如此操作。
有同学用美团定外卖,开通了美团月付,“到了月底一次性付清。”
对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父母每月都会给固定的生活费,如果自己的消费高于生活费,花呗等就成了他们的支付手段。
不过张林告诉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很多同学即使手里的钱够花,也会选择用花呗,
“按时还款没有利息,分期还款,利息也非常少。”这样一来,自己手里就有了更多可支配的余钱。
前段时间张林买了一部两千多元的手机,就是用的花呗支付。“分6期,每期还400多元。”其实在买手机前,父母已经将钱打给了张林,但他还是选择了花呗,“很多同学都这样,手里有钱也会用花呗。”
张林说,目前他的花呗可以正常使用,额度也没有降低。如果花呗不能再用,对他的影响也不大。他并没有过度依赖花呗,平时消费比较节制,如果遇到大额支出,就会向父母开口。
05
“早该管”和“一刀切”
在“花呗借呗不得向大学生放款”的热搜下,评论呈两极分化。
一部分网友表示支持,“早该管管了”。他们认为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主要依靠父母,花呗借呗等为他们提供了提前消费甚至过度消费的途径,容易滋生消费主义。有网友留言说,近几年大学生网贷事件频出,这不是一个好的信号,花呗、借呗、分期乐、趣分期,以及逐渐对大学生放开的信用卡政策,容易引起大学生负债导致的不稳定因素,也会因此给家长乃至社会带来负担。
另一部分网友认为没有必要“一刀切”,大学生使用花呗借呗较为普遍,渠道正规。他们认为,可以限制花呗借呗的使用额度,如果禁止使用,可能会导致有的学生去借“不正规的网贷”。有网友留言称,即便花呗借呗不放贷了,其他金融机构依然存在,真正想贷款的学生,不会因为一项措施就不贷,而真正深受其害的案例,往往用的是那些小而不正规的网贷平台。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铁岗分析认为,目前消费的多元化和新鲜事物的驱动,让有些大学生产生了攀比消费的心理,他们的需求超过了自身的实际,再加上网贷公司的鼓励、引诱甚至欺骗,造成了不少大学生借网贷的现状。大学生本身没有收入,不管是从道德情感方面还是社会准则方面,都不应该向大学生提供借贷,他们的还贷方式主要还是依靠父母或者奖学金等。
此次五部委联合规范大学生网贷,李铁岗认为这不仅能优化金融和消费市场的环境,还能保护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尹朝斌介绍,经过3年的扫黑除恶,对非法网络放贷的打击,目前网络贷款的犯罪率大大降低。不过尹朝斌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要提高警惕,注意辨别网贷信息的真伪,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陈晨)
只需报个手机型号,就能秒贷款?!
“无需提供个人征信”“仅需提供某品牌手机参数”“放款快速”……看起来简单的贷款步骤,背后却暗藏“套路”
男子贷款200元3天未还
手机被远程锁死,被威胁还款
今年8月初,被害人吴先生在某网络论坛看到一则提供小额贷款广告,手头拮据的吴先生当即按照广告中的联系方式找到了客服。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但需要提供自用手机的详细参数,放贷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吴先生按客服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信息和登录账号,并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贷款软件”。很快,他就收到了客服从微信转来的200元贷款。
按照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通常情况下,借款人能贷到的额度并不会很高,利息却高得吓人,“估值4000元的手机,贷款的额度是800元,犯罪嫌疑人提前收取50%的相关费用,借款人实际拿到手的金额只有400元。但是3天以后需要偿还的金额是800元,如果逾期,每天还将承受100元的逾期费用。”
3天后,约定的偿还期限已到,吴先生没有按期还款,结果发现手机已不能正常使用。吴先生设法联系客服,对方表示,因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并开始以“辱骂、威胁”等方式催促吴先生还款。吴先生随后报警求助。
犯罪团伙利用技术手段实施犯罪
受害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
经查,该团伙在互联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然后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
犯罪嫌疑人委托相应的技术人员开发了这款名为“聚宝盆”的手机软件,该软件表面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但实质上它是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手段获取信息、能够在后台远程控制手机的一个软件。一旦借款人安装了这个软件,借款人在放贷人面前就是透明的。
用苹果ID就能借钱?
小心信息泄露
说到以“非接触”方式进行的网络非法放贷案件,另有一种名为“ID贷”的产品也很典型。只要拥有一部苹果手机,就能够实现无抵押贷款。它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在宣传上也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名头。
△来源:视觉中国
所谓“无抵押”,也不是平白无故就能放贷,实际上要抵押的物品就是客户的苹果手机ID。业内人士表示,苹果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警方提示
有贷款需要的民众务必通过正规网贷平台贷款,切勿轻信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中的广告,尤其要远离那些所谓“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的贷款;在网贷过程中,要重视个人信息保护,不下载安装对方发来的、来历不明的手机软件;如遭遇“软暴力”催收、高额利息,一定要第一时间固定相关证据并报警,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来源:潍坊网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