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如何使用独玉贷款

本文目录

湖北十堰郧阳:云盖绿松石的辉煌与失落

湖北十堰郧阳:云盖绿松石的辉煌与失落

·文/图税晓洁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一)、“和氏璧”就是郧阳绿松石?

名贵宝玉绿松石,在中国的主要产地是鄂西北大山,其中最早最著名为云盖古寺。

出十堰市区,沿老白公路西行50余公里,鲍峡镇口就有一家“云盖寺绿松石行”。老板王耀霖是附近农民,十几岁便开始搞绿松石生意,越做越大,现在北京上海和网上都有店铺。去年,在公路边开了这家镇上唯一专营绿松石的私营商行。

“这个店面,也就是个展厅,方便客户来谈生意,销路主要是出口美国、新西兰、加拿大、泰国、日本等等。”王老板说,今年行情不算太好,“价格最高是在2003年,不管什么品相,都有人争。”

那时候,据说非洲某国闹瘟疫死了很多人,后来人们发现凡佩戴绿松石者皆安然无恙,一下子全球价格飞涨。王老板手里还压着当时抢购来的原料,按目前的价格,肯定是赔了。但他一点不发愁:“好东西不用着急”。

王老板说:“比来比去,还是咱云盖寺的品相好,高天蓝,行话里也叫鲍蓝……”云盖寺就在鲍峡镇西北几公里的山脊上。当地有一种美妙传说:“先有云盖寺,后有武当山”。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真武大帝修炼得道,四处寻觅妙地,来到此山,甚喜云横雾飘直逼九天之势,但已建有寺院,只得叹息而去,又选了不远处的武当山。

云盖山主峰海拔862米,绿松石出产在5亿年前形成的寒武纪含矿地层。早已分不清是因寺而名山还是因山而名寺,也无从考证此地究竟从何时始采绿松石。

王老板的说法是在唐宋时代,现在山上还能看见那时候的矿洞:“你知道古代没有炸药,怎么开矿吗?先火烧,再用水激……”

不管传说如何,称这一带为中国矿业之母,是中国最早开采绿松石的地方,却并非没有根据。云盖寺以北十多公里的安城乡董家湾,1992年考古人员就发现了6万平方米的春秋战国古铜矿遗址。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当地还有一种传说更为耸动:当年卞和献给楚王的那块价值连城的“和氏璧”,其实就是绿松石,就出自这云盖寺。

毗邻的陕西白河县志办主任艾文仲老先生考证后,支持这种说法。稍有不同的是,他认为具体位置是从此溯汉江而上几十公里的该县月儿潭,也属同一山系。

不管怎样,云盖寺一带出产的绿松石块度大,颜色均一,光泽柔和,微透明,表面具玻璃感,属国际宝玉石界认可的一级品,是举世公认的。甚至,有些时候,绿松石干脆就被称作“云盖石”。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二)、曾经的中国之最

这是上苍赐予鄂西北的一个天然中国名牌,乃至世界名牌。

“我们这个矿的绿松石,是全世界最好的。”爬向云盖寺的山路上,同行的老矿工表达了和王老板同样的自豪。他指着山上的矿洞说:“你年纪轻,可能不知道。当年我们这个矿,那可是养活全县干部的……”

此言不虚,湖北郧县鲍峡云盖寺绿松石矿曾是我国最大的绿松石企业,官方出版的《郧县地矿》说,自“1954年国家收回国有组建县办国营绿松石矿,从1954年—1999年,绿松石总产量为800余吨,累计创汇3亿美元,最高年产量达30吨,年产值达1200万元。”

绿松石为中国古代四大名玉(和田玉、绿松石、独山玉、岫岩玉)之一,其独有的蓝,清新平静而幽远,让人感觉纯净而清凉,柔和而秀美,早在8000年前的石器时代,就被我国先民作为一种美玉广泛使用。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皇后木乃伊手臂上,也发现有绿松石包金手镯。

目前,全世界绿松石主要产地有中国、伊朗、埃及、美国和智利等。我国陕西、安徽、云南、新疆等地虽也出产绿松石,但以鄂西北开采历史最早、质量最佳、最为著名,是公认的东方绿松石之乡。

副矿长黄循金在这个矿也干了几十年了,他回忆说,最高峰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每天下矿井的有四、五百人,产量每天半吨到一吨,郧县财政收入的大部分都来自这个矿。

《郧县志》上记载了那段辉煌岁月:

1974年8月6日至11日,轻工部和工艺美术总公司在郧县绿松石矿召开全国玉器工作经验现场交流会,县绿松石矿负责人作经验介绍;1977年郧县绿松石矿获国务院工业学大庆先进企业奖;1992年7月6日,郧县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郧县雷霆绿松石工艺品有限公司建立;1994年1月15日世界最大的一块天然绿松石在云盖寺山产出,长82厘米,宽、高各29厘米,重66.7公斤,呈蓝绿色,结构完整,质地细腻。

这个世界之最,挖出来以后就被博物馆收藏。“我们这里还有一块更大的”,黄矿长热情带领记者到仓库去看:竟然重达74公斤,产自2000年7月。可惜,这可能已经是该矿最后的辉煌与骄傲了。

老工人黄光元现在每天就住在这已经很破旧的仓库里,日夜看守这宝贝。“你看看这蓝,别处很难找出这么好品相的,只是,就剩这么一点了。”另一间屋子里,指着仓库里最后的一点存货,他们自豪而无奈。

破旧的仓库和世界之最的辉煌形成强烈反差。仓库外也是一片萧条景象,空旷的厂部大楼前,一张简陋的桌子上铺着一块铁板,一个中年妇女,正在仔细翻捡以前废弃的矿渣,找里面残存的豆粒大小绿松石。——“这么小的,在以前,根本没人看得上眼”。记者注意到,的确,桌子旁边就是以前修的花坛,上面就布满这样的颗粒状绿松石。

如果没有巨大的废渣堆和那幢厂部大楼,整个矿区给人的感觉,更像是进入了一个农村。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现在,只能说吃稀的,还可以维持生活。”这里远离市区,职工们养点鸡种点菜也能补贴一点家用。“不然你说咋搞?1974年我来到矿上工资33块。那可是人人羡慕啊……现在?每月也就能拿个三、四百块。唉,和当年比,也算涨了10倍,每年也有三、四千块呢。这么个大数字,在那个年代也是想都不敢想啊。”老矿工自嘲后,叹了口气,对前景感到迷茫:“以后,我们这些人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这是一个已经破产的企业,辉煌早已不再。郧县人民法院根据郧阳绿松石开发总公司资产清算组的破产申请,已于2005年11月1日作出裁定,宣告该公司破产还债。

今年2月28日,按照法律程序,有关该矿的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刚刚在鲍峡镇召开。这个矿山将何去何从?还是个未知数。

黄矿长说,负债大约有五、六百万元。主要是银行贷款,大部分是位于白浪的三厂欠的,也就是那个合资企业,建厂以来一直在亏损,适销不对路。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三)、资源留给子孙,也未尝是坏事。

从厂部上行半个小时,山脊上就是云盖寺。建筑都不存在了,只有十几个难辨年代的残破小石佛,被一块大红布连成一排。石佛旁边幸存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五颜六色的塑料包装袋,宛若藏族地区的经幡,俨然一件艺术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翼。

寺庙遗址周围环绕着一两公里长的石头墙,有些段落还有长城般的垛口。有人说这是解放前的私营者赵斌所修,也有人说是更早的明清时代所筑,甚至还有人说是春秋战国楚长城的一段。不过,从石墙的风化程度看,解放前鲍峡人赵斌建造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这个赵斌,也算一传奇人物。有人说他是1926年入党的郧县最早中共党员之一,护矿的武装也是地下革命队伍;也有人说他是解放后被镇压的劣绅。事实究竟如何,记者尚未找到确切答案,想必故事都很曲折。

站在云盖寺俯瞰山的另一面,只见从接近山顶的矿洞口直到山谷深处,多年堆积的矿渣已经成为一座小山,远远望去,成群结队的翻检矿渣的人们像一堆堆小蚂蚁。这种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多年来,在矿渣里翻检绿松石是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经过几十年的开采,这座山的里面开挖的作业面已经有二十余层,上下垂直高度数百米,巷道总长达百余华里。黄矿长说,“最深的矿洞,到采掘点就有一里路。没人领,你们进去就出不来。”

1970年到1990年,这个矿由地方国营改属国家轻工部下设的工艺美术总公司管辖,国家下拨开矿资金,产品按计划供应北京、上海、扬州、武汉等地的玉器厂,成为全国几大玉器厂绿松石的主要供应地。1990年,轻工部撤销了工艺美术总公司,该矿随之走向市场。《郧县地矿》记载说,1995年产量大减,由1994年的24吨下降到15吨。到2000年,产量为10吨……实际上,要想搞清楚这个破产企业曾经的确切产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不仅这份资料的记述前后不一,就是2001年版《郧县志》的前后说法,也是各不相同,差别甚大。但是不管怎样,现在的情况是“该打的地方都打了,整个山都已经掏空了”。黄矿长说:“目前整个矿山,每天也就能挖出个几十斤吧。”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云盖寺的绿松石资源,已经枯竭。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黄矿长不这么看:“山上没准还有……只要有资金投入,应该还能找得到。”

“就是目前已经采空的这面山,在收归国有后,也是采了很多年,才真正找到富矿带的。”据《郧县地矿》记载:1970年该矿归国家轻工部管理后,进行机械化作业,到1972年才采到富矿带,当年产量达25吨……当时,1号井上马后采取大机器开采,生产量大增,1974年产量达到40吨,为了防止过度开采造成资源频繁,国家下达了开采计划,限制开采量在20吨以下。但是,正处于大跃进时期,从厂领导到工人一心夺高产,为郧县经济发展作贡献,日夜奋战,采取三班倒的政策,机器常年轰鸣,1976年产量达到80吨,1977年创100吨的最高纪录。

黄矿长介绍说,前些年,地质部门进行过长达两年的勘探,结论是武当山系的这一段,包括郧县、郧西、竹山地界,是绿松石的最好产地。事实上,他们一直在寻找新的矿源。计划经济时代有国家拨款,在胡家营的火烧寺、叶大煤矿等地他们都挖过新洞,均无大收获。最近的一个新洞,是在不远处的大铁塔,挖了好几年,去年彻底停了下来。

“这个洞,断断续续挖了有几十米深,虽然只挖出百十斤”但黄矿长说,“对于找矿,这点深度是远远不够的”。绿松石矿不同于其他矿藏,寻找新的矿点“有点像打牌,有时候真是更靠运气。”目前开一个新洞,至少需要10多万元,这对他们早已不可想象。“没有钱,只好停了。”

另一个例证是,近几年毗邻的竹山县绿松石产业发展很快,最大绿松石的纪录,也已经在2004年被竹山县麻家渡镇喇叭山发现的一块85公斤重的所打破。

除了资源枯竭,黄矿长认为绿松石真假难辨,也有损消费者的信心和真正绿松石的价值。他介绍说,随着一种注胶技术的兴起,人们很难分清楚真假……这种绿松石软料加胶技术,据网络上的一份“十堰市产权交易指南”显示:“该技术是美国珠宝科技界研制成功的,它利用天然绿松石软料进行加胶工艺后,使其硬度、质地、色泽等主要理化指标达到并超过天然硬料绿松石料品级并得到国际珠宝界对该技术和产品的认可。加胶后的绿松石工艺品,色泽艳丽、柔和,可使产品单位价值提高十倍以上,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珠宝首饰消费者的青睐。”黄矿长说,其实,这也就是给品位很低的“白料”增色。那么,这样搞出来的绿松石,算真货还算是假货?

“说不清楚”,矿上和官方也从来没有搞过打假之类的活动。黄矿长说,“没人管,就合法。”但他坚信:“早晚有一天,真的还是要抬头。”

目前看来,这座曾经辉煌的中国第一大绿松石矿的命运,无非两种:找到新矿,起死回生,利于经济发展,大好事;就此终结使命,资源留给子孙,也未尝是坏事。

不管怎样,云盖寺绿松石,都值得鄂西北子民骄傲和珍惜。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1、这家私营商行,是镇上唯一专营云盖寺绿松石的店铺。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2、3、4、5、私营商行里的绿松石工艺品。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6、7、云盖寺矿上收藏的一块曾经是世界之最的绿松石,重74公斤,产自2000年7月。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8、老工人黄光元(右)现在每天都住在这已经很破旧的仓库里,日夜看守这镇矿之宝,曾经的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绿松石。左为副矿长黄循金。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9、10、11、“我们这个矿的绿松石,是全世界的最好的。你看看这蓝,别处很难找出这么好的品相,只是,就剩这么一点了。”指着仓库里最后的一点存货,黄矿长等自豪而无奈。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12、13、老工人在翻捡以前废弃的矿渣,寻找里面残存的豆粒大小绿松石。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14、记者注意到,的确,桌子旁边就是以前修的花坛,上面就布满这样的颗粒状绿松石。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15、站在云盖寺俯瞰山的另一面,只见从接近山顶的矿洞口直到山谷深处,多年堆积的矿渣已经成为一座小山,远远望去,成群结队的翻检矿渣的人们像一堆堆小蚂蚁。很多年来,这种场景几乎每天都在发生。多年来,在矿渣里面翻检绿松石,是当地农民的一项重要收入。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16、寺庙遗址周围环绕着一两公里长的石头墙,有些段落还有长城般的垛口。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真实探索税晓洁摄于2006)

17、18、19、20十几个难辨年代残破的小石佛,被一块大红布连成一排。旁边有一棵大树,上面挂满五颜六色的塑料包装袋,宛若藏族地区的经幡,俨然一件艺术品,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希翼。

欢迎点击视频合集:航拍汉江

现场考察视频合集

相关文献:

利用稀土等微量元素示踪鄂西北一带古代绿松石的产地

佘玲珠秦颍罗武干黄凤春李桃元

机构地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稀土》EICASCSCD北大核心2009年第5期59-62,共4页ChiREh

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3.SYW.N12)

关键词绿松石产地稀土元素ICP-MSivhICPMS

分类号K876.8[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O614.3[历史地理—历史学]

【摘要】:采用ICP-MS技术测试了鄂西北郧县、竹山和陕西白河一带古代绿松石矿的稀土、铀等微量元素,并分析了它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对湖北出土的两件东周时期绿松石玉饰残片样品进行了分析,以通过比较判断其矿料来源地。结果明确显示,这两件古代绿松石玉饰矿料最可能来自于鄂西北一带,该地区绿松石矿至迟在青铜时代已被开采。这也说明稀土等微量元素可以作为判断古代绿松石产地的良好指示剂。

REEhiiwzhihiICP-MSihvfiiiffiHiPvi,CChi.CwihhhiifREEii-iwiihiiif,hihvhfhifhiiifihfhwHiPvi,whhwxv,ThiiihiifihiivfhiiiHiPviwhihviiBzA.OhwhiifiihivfiiifhhihiifREEhiiiif.

中国绿松石主要产于鄂西北郧县、竹山及相邻的陕西白河一带(即历史上有名的“襄阳甸子”,素有“东方绿宝石”之称)。为了探讨本遗址出土绿松石饰品的矿料来源,我们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师生一起对上述地区的诸如云盖寺、喇嘛洞、月儿潭等著名古绿松石采矿遗迹进行了调查和采样(如表1)。从分析结果(如表2、表3、表4及图1)来看,湖北和陕西绿松石矿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基本相似,具有稀土元素总量低,轻、重稀土元素无明显分异,正的δE异常和负的δ异常等显著特点,这和安徽马鞍山等地火山岩系中的绿松石稀土元素特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Yx13与湖北陨县云盖寺(H1)和陕西白河月儿潭(S1)(两处绿松石矿相距仅一江之隔,且都有古代采矿遗迹分布)的稀土及其他微量元素特征很相似,说明其绿松石原料就来自此地。

南阳玉文化:转变发展理念 加快产业升级

南阳是中国“四大名玉”——独山玉的原产地。玉雕产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产业基础坚实,已成为“富民、强县、名市”的一大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被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誉为近20年来全国玉文化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从业人员最多、创意工艺水平提升最为明显的地区。

特点与成效

产业规模较大。涉及20余个乡镇(街道)100多个村,玉雕加工企业(户)1.5万多户,玉雕专业市场17个,各类玉雕精品门店、摊位2万多个,玉雕销售遍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和旅游景区、景点。全市从事玉产业人员约40万人,长年在外的约有15万人,年生产销售玉雕产品2000余万件,约占全国玉雕行业总量的30%,销售额300亿元,约占全国的30%。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加工、销售集散地和玉文化研究传播中心。

产业链条完备。初步形成了以拓宝公司、文心读玉公司、玉神公司、神圣公司等规模企业为龙头,以加工小区和专业市场为龙身,以专业村为龙尾的生产加工销售体系;形成了原料采购、文化研究、教学培训和产品设计、生产、质检、包装、宣传、销售、品牌创建等各个环节齐备的产业链条,这在全国独有。

产品种类多样。既有国内的和田玉、独玉、岫玉、昆仑玉、蓝田玉等,也有国外的缅甸翡翠、巴西玛瑙、俄罗斯白玉、阿富汗白玉、加拿大碧玉等,囊括了世界上发现的优质玉料80多种;形成了摆件、饰品、实用保健三大体系10多个门类1000多个品种。南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雕工艺品加工销售集散地。

加工优势突出。南阳是“中国玉雕之乡”,玉因“雕”而闻名,自古以来就有“万户柴扉内,朱砂琢玉矶”、“十个玉器匠,九个南阳人”的说法。据统计,目前南阳玉雕加工人员约10万人,占全国玉雕加工群体的60%。庞大的加工队伍,为玉文化产业备足了后劲,提供了有力支撑。

问题与不足

一是原料供应短缺。南阳虽然是独山玉的原产地,但是,由于独山玉储量有限,每年100吨的开采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加工的需要,而南阳市场上的其他玉料全部依赖外地,各种玉料特别是高档翡翠玉料很难到达南阳市场。

二是产业层次偏低。中低端的原料、中低端的市场、中低端的客户使南阳玉文化产业在全国处于相对中低端档次。市场上“大路货”居多,艺术水准高、文化内涵丰富的精品佳作少,影响了产业品位的提升和竞争力的增强。

三是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南阳籍国家级玉雕大师和工艺美术大师共26位,是全国“国字号”大师最多的地区。但目前在南阳本土创业的只有12位,人才流失严重成为制约南阳玉雕上档升级的核心因素。

对策与建议

站在全国看南阳,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乐观,必须进一步坚定玉产业发展信心,不断研究新情况,适应新常态,不断做大做强。要坚持不懈抓《南阳市玉文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20)的贯彻落实,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明确发展定位和目标。建设全国知名、举世公认的“中华玉都”。“中华玉都”以打造四个基地做支撑:全国多元化的玉原石交易基地、全国有竞争力的玉雕产品加工销售基地、全国有影响力的玉文化研究传播基地、全国有引领力的玉雕人才汇聚基地。

实现发展理念转型。一是生产模式的转型。从分散的手工作坊型向产业聚集区转变。逐步解决一家一户分散的、单一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的种种弊端,并有重点地培育骨干企业,运用现代加工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二是产品定位的转型。从一般旅游产品、工艺品向艺术品转变。引导设计创作人员充分利用宝贵的玉石资源,尽可能提升作品文化艺术品位,最大限度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三是经营理念的转型。从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转变。四是销售方式的转型。从单一门店销售向多元销售模式转变。

坚持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坚持培育和吸引高端人才。重点抓好高层次的创意设计人才、管理营销人才、文化研究人才和评估鉴定人才的培育和使用。每年定期组织玉雕高端人才分期分批到相关高校进修深造,培育大师级人才。同时,吸引高端人才回归和引进。制定落实有关人才引进的政策措施,鼓励南阳籍玉雕大师回乡创业,吸引外地大师来南阳发展置业,打造南阳玉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运营。对于南阳国际玉文化博览中心、独山玉文化展示中心、中国玉雕大师创意园二期、国际玉城二期、南阳珠宝玉雕学院、中华玉文化博物馆、镇平粤港文化创意园等省市重点项目,实行重点督办,力争项目早建成,早投用。

着力建设中国玉石原料集散地。要加强与缅甸以及云南瑞丽、腾冲,广东四会等地的合作,争取高端翡翠玉原石交易阵地向南阳转移;加强与俄罗斯、新疆的合作,扩大南阳白玉、碧玉等原料采购供应,保持白玉集散地的优势;将独山玉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好资源保护和控制,限量开采,科学竞拍。

规范管理玉器市场。对低档次的大棚市场,要改造升级,提高玉器市场档次;在管理服务上,要成立专门管理机构,建立法人组织,制订法人管理制度,形成政府机构、市场法人、行业协会三级管理体系,创优市场经营软硬环境。

加快玉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对接融合。要着手规划建设以玉文化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制定玉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政策机制,建立规范旅游购玉市场,靠旅游带动人气,拉动消费,刺激市场,发展产业。

全力以赴办好玉雕节会。按照“南阳特色,国家级别,国际水准”的目标定位,创新办会模式,注重市场运作,逐步实现“协会主办、企业主角、群众参与”的目标,不断提升南阳玉雕节暨玉文化博览会的权威性、实效性、特色性和群众性。

解决玉产业发展资金瓶颈问题。加大金融服务力度,鼓励金融部门创新开发新的信贷业务和产品,针对玉文化产业的特点,创新玉雕产品、玉料等抵押贷款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积极做好政策资金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对于政策性资金,每年要向国家、省文化、发改、财政等部门立项申报,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来源:南阳日报)

玉石行业惨淡的真相——精神空虚

天气很热,市场很冷,石佛寺玉文化广场停车场稀稀落落,成了石佛寺市场最直观的写照。记得早些年那时候,早上晚上经过龙翔桥那个路口,都要堵上半个小时,虽然堵,但是心里高兴,卖货了呗,现在路口不怎么堵了,心里堵哩慌,不卖钱呀。石佛寺最高端的玉雕大师创意园,烂尾了,门口只有几个保安在晃来晃去;最高大上的国际玉城,烂尾了,售房部只有俩小妞在发呆;跨境电商园圈了那么大一块地,还是荒草凄凄;华夏玉都一袭徽派建筑,只开了几家饭店,天下玉源基本空了,玉文化中心基本停了,这些推动石佛寺硬件升极转型的大项目,都处于消极等待观望的鸟态,再来看玉博苑、宝合城、钢架棚、榆树庄等批发市场,摆摊的也不少,就是没有顾客;石佛寺号称全国最大的玉制品集散地,流动性像赵河的水,基本干了,最惨烈的还不至于此,近年来人才北上南下,西逃东进,这些聪明的镇平人在当地,迅速复制了石佛寺的低价模式,圈住了周边的业内人士,分流了石佛寺市场的顾客,石佛寺早些年那种磁铁式的财富效应正变得越来越黯淡。

惨淡的不是市场,是人心

石佛寺玉器行业正在经济新常态下进行新的洗牌,也在经历着三十年来最惨烈的优胜劣汰,当一间间商铺门口贴着“此房出租”,当曾经一起雕玉的小伙伴改行了开了家饭店,站在行业的O字路口,你该何去何从?

卖家与买家,心灵的博弈

石佛寺玉器的传统优势:价低样全,在互联网+时代同样具有横扫全国的战略优势,所以要走出困境的第一要务,就是将你手中的货与互联网相结合,如果你现在仍然守着那一米多宽的摊位,每天等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跑到你的面前,问:“老板,这个货多少钱”,兄弟,你OUT了,微信、淘宝、京东、天猫、亚马巡等平台你为什么不参与利用,现在不是没有人来进货了,也不是市场顾客越来越少,有了网络,有了移动互联网,人家坐在家里,看一看微信,选一选货,动动手指头输个支付密码,货都发去了,而且还无条件退换货,请问谁还愿意风餐露宿,跋涉几十几百几千里跑到你面前来进货。当然也不是说坐摊卖货一个卖不出去,还是有些人愿意当面交易,但是互联网是一种趋势,是你的另外一条腿,你得学会两条腿走路,线上线下结合起来,两条腿一定比你单腿蹦里快。也许你会说,朋友圈我发了呀,没有人问啊,你猪啊,你微信上有几个粉丝?先加好友啊,加1000个好友,你看有没人没有问。怎么加好友?你没有营销软件,摇一摇会吧,慢慢摇吧,呵呵,这个没有捷径。有时候我挺佩服那些天天微信圈刷屏的人,一口气发几十条,而且天天几十条,你得学学人家刷屏的这种精神,这样才有效果。也许你会说,我微信发了呀,刷了呀,好友也不少啊,问的人很少,或者一问价,没音了,哦?这说明你的货有问题,货有什么问题,放在下面说。

互联网是个方法,不是方向

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以前石佛寺卖玉的人普遍素质不高,早上起早摆会摊,收摊下地掰包米去了,不包米米的打牌喝酒上闫庄去了,他们只会下乡收点货卖卖,下乡收点货卖卖,下乡收点货卖卖......显得很不专业。不过现在不一样了,正在看这篇文章的你就是一个有素质专业人士。卖玉也需要全职,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钻研一行,话说50年来,石佛寺稍微有点文化有点头脑的人都已经赚够钱神隐了。所以你要加油,不断走动,了解市场动态,如果你是一个卖料的,你得知道市场上最近有啥新料,你是雕玉的,你得看看市场最近有啥创意新品,以此积累你对行业的认知,你才能对市场做出正确判断,引领市场的潮流而不是当别人的跟屁虫。80年后今年37岁,90后今年27岁,00后马上都是成年人了,这三大人群是未来市场消费的主体。如果你还幻想着某个高官、某个富豪走到你的摊前说:“喂,老板,你这一堆货我包了,多少钱,给个价?”还操着“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卖白粉的心,那观音菩萨也救不了你。毕竟这种事只存大于人们的传说之中,玉器行业已经进入微利时代,随着反腐制度化、常态化,依附在官商层面的玉器输送链条已经断裂,玉器的消费越来越平民化、年轻化、个性化。年轻人的思维不是我们能轻易理解的,所以我们要雕刻和销售那些让人不理解的玉品。在遥远的原始社会,如果一个人长得太美或太丑,就会被认为是妖孽,在石佛寺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你就要成为那个妖孽。如果你是一只鹤,就要立在鸡群里,如果你是一只鸡,就要立在鹤群里,让别人一眼认出你,让你的货从成百上千的货里脱颖而出,成为畅销品。如果你还在雕刻苦难的旧社会,雕刻算命的老先生,诚然这是过去的经典,但已远离当前的时代,不是辉煌的未来。个性化,定制化、小型化已成为玉雕工作室的生存法门,曾经有人豪言壮语,要在石佛寺建万人大厂,话说石佛寺工艺拿得出手的雕刻工有没有一万人?这分明是要统一石佛寺的节奏,空想幻想主义,石佛寺市场那么多垃圾货,敢情都是空想主义者好大喜功搞出来的。所以你不要生产垃圾加重市场的负担,要创新不要复制粘贴,要用创意形成自己的风格,业内人士一看,这是玉神的雕工,那是醒石斋的神品,这才是你在市场立足的核心竞争力。当然不同玉种搞法也有区别,翡翠玩料,白玉拼工,独玉?独玉矿上不卖料,搞独玉的都快饿死玩了,只剩下那几十张老熟脸还在孤独坚守。文玩杂项,要赚钱基本靠赶会“诈骗”,成本100元的木头手串,玉雕节上卖3000,买家临走还说了声“谢谢”,这就是人家的本事,呵呵,玉器市场没有可能,只有无限可能。

不劳而获,最终害己

最后再说一点,就是你的目光不能局限在你那几十平米的店里,你那几平米的摊上,你那嗡嗡嗡永不停歇的拉玉货声中,站在石佛寺这艘玉器航母的甲板上,你得知道他的航向,你得掌握石佛寺的发展趋势,他的远景规划的未来,以石佛寺为中心,向四周延伸,连片石佛寺、杨营等乡镇,以大师园、国际玉城、天下玉源、玉文化中心、中华玉源、真玉天地等为骨干的升级换代工程,将打造一个更加宏大更加辉煌更有未来的中华玉都,所以要对石佛寺未来充满信心,要像水蛭一样,紧紧地吸在通往未来的那一豆丁大的希望之光上,打死不松口,坚持不懈,勇于直前,毫不懈怠,不破楼兰誓不还。如果你摊上有100万的货,就抽出50万现金,再贷款50万,到国际玉城买套房,如果你店里有1000万的货,那你别买房了,直接到石佛寺周边风景秀丽、有发展前景的地方买十亩地,建一个可以惠及子孙玉雕场。如果你有1个亿,恭喜你,在石佛寺你已经满级了,你不要再卖玉了,把机会留给年轻人吧,你在石佛寺赵河两岸开发房地产吧,毕竟赚卖玉人的钱比卖玉赚钱容易多了。你看人家真玉天地,上面几十层房子卖完了,底商还能收几十年租子,小日子过得美美哒。

话说近年来,怪才异端人士玉侠崔大师,牧之堂孙堂主,玉石王朝王先生,在石佛寺混得风声水起,为什么?因为人家有文化呗,文化是你的底蕴,底蕴决定你的眼界,眼界决定你的财富值,所以,说了上面这三点,落脚点还是在学习上,你也得学点文化,边学习边实践上面的三点,包管用,不管用咋办?不管用你找我,我在哪?我就在你前方500米左转左转再右转,抬头望天凝视的那个地方,呵呵。不要找寻哥,哥只是个传说,在你身边轻轻飘过。。。。。。

没有德,就没有未来

以上为百家号的文章,写的现实,分析的到位。品玉赏石以为:玉石市场的兴衰跟精神文化生活有着最直接的关系。玉石的兴衰代表着民众精神文化的起伏。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转而追求精神幸福,玉石、字画、文学等是最好的载体。在物质生活过的很狼狈的情况下,精神生活只剩下压抑和为缓解压抑的发泄了。压抑的表现是烦恼、暴躁、焦虑,发泄的方法是喝酒、打网游、长时间看八卦、刷头条、看搞笑视频,找找比自己过得更惨的,获得心理安慰或者认同感。这是个恶性循环。

这些不是良药,是毒药

如果能走出去,放下心里的阴暗和压抑,先别管心里的烦恼,看看路边的花草树木,看望一下曾经养育过自己亲人,努力对着身边的人微笑,会让自己好一点,甚至会让这个世界好一点。

放下烦恼,放飞心情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