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在117年前的今天,1899年11月16日(农历十月十四),法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以“三国干涉还辽”为契机,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俄、德、法三国自恃“干涉还辽”有“功”,争相要求清政府给予“回报”,而它们得到的每一个“回报”,又成为英国、美国、日本要求给予“补偿”的借口。于是列强为控制和瓜分中国展开激烈角逐。它们竞相向清政府兜揽政治性贷款,攫取筑路权、开矿权它们强租土地,长期占领,并且实行殖民统治它们划分势力范围,企图瓜分中国。(j.)
1898年3月法国向清政府提出不许把云南、广西、广东让与他国、由法国人担任中国邮政总管、允许法国修筑越南至云南的铁路、在中国南部海岸设立屯船之所等四项要求。英、法在华南争夺激烈,法国的要求引起英国的强烈反对。英国政府立即出面干涉,企图迫使清政府拒绝法国的要求。但是法国有沙俄为后台,态度蛮横,加紧向清政府施加压力。法国外交部向清政府驻法公使表示,如果拒绝法国的要求,就要“派舰重办”。在武力胁迫下,清政府让步,授权李鸿章与法国驻华代办吕班进行会谈。
1898年4月上旬,吕班两次照会总理衙门,重申了四项侵略要求,明确提出将广州湾租给法国99年,并且声称,法国所提方案不得更改一字,要清政府立即作出答复。在法国的嚣张气焰威逼之下,清政府彻底屈服,按法国限定的日期复照同意。只是在由法人管理中国邮政大权一点上,由于英国的反对,才不得不声明现时邮政由海关兼办,将来邮政成为一个单独机构需聘请外人主持时,法国可以推荐一名候选人。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签订后,法国政府训令法国驻华公使毕盛,法国在广州湾必须得到与英国“同样多的领土”。法国不等两国官员会勘,擅自派军舰驶进广州湾,强行登陆,占领炮台,制造事端,任意扩大租借地范围。由于法国故意拖延,直到1899年11月16日(距今117年)(光绪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中法才正式签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这个条约共有7款,主要内容有:1.中国允许将广州湾租与法国,租期99年。2.法国所租之地,全归法国一国管辖,中国不得过问。法国可制定章程征收进口船舶的入港费可在租借地内驻扎军队,修筑炮台及各种军事设施。3.中国船只驶入广州湾须向法国交纳各项税钞。4.法国有权修筑自广州湾至安铺的铁路,敷设电线。
根据这个条约,广州湾实际上成了法国的殖民地。条约不仅使法国在中国西南增强了它的侵略势力,而且使法国在香港附近地方建立了一个重要侵华基地,从而取得了在华南同英国抗衡的有利地位,确立了法国在中国西南三省的势力范围。
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一
曾经的“全球强国”,屡次点歪科技树的后果有多严重?
大多数在50岁以下的人,在上高中时学世界历史,都学过一个知识。到19世纪末期,全球的资本主义大国都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而且出现了不同的特色。比如把美国叫做托拉斯帝国主义,把英国叫做殖民地帝国主义,而把法国叫做高利贷帝国主义。前两者是什么意思不用多解释,大多数人都知道;而法国之所以被叫做高利贷帝国主义,在于当时法国上上下下都习惯了对外放高利贷,不但是国家行为甚至是全民的行为。对外放贷的总金额高达数百亿法国金法郎。放到今天,几乎相当于放出去上万亿美刀的资产。而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的法国全民就靠每年收取高息过得很滋润;但是没想到很快爆发了一战。一战导致欧洲的主要国家近乎都变得一贫如洗,这样就让法国全民放贷的高息瞬间没有了着落。
此时偏偏又碰上了一个更绝的!这就是1917年之后,俄国发生了巨变,不再承认沙俄对包括法国在内的所有外国贷款,而法国上下给沙俄的放贷,占据了法国人全部对外放贷总额的近乎一半;现在不但利息收不到,就是本金也打水漂了!这对法国可以说是一次致命的打击。这也是法国在一战后国力迅速下降,到二战期间一败涂地的一个隐形的经济原因。这笔巨额贷款,直到1990年代,苏联继承者为了重新进入西方金融体系,才支付了十几亿美刀,给法国当年放贷人的后代,算是最终了结了这个历史遗留近百年的问题。不过最终支付的本息和当年法国人对沙俄放贷的实际价值对比,可能差了2到3个数量级。后来的补偿只能算是半认真半象征性的。很多人想不通为何法国在一战与二战中的表现为何差距这么大?二战以前,法国上上下下都因为投资失败,
导致兜里都没钱,也是历史书上很少提到的一大原因。可见对大国来说,战略性的选择失误,其负面影响往往是上百年都很难翻身,有些甚至是永久性的,永世不得翻身!而四岛方面从明治维新开始崛起,通过甲午战争的侵略获得了第一次大发展的机会。也正是马关条约的巨额赔款,才让四岛方面首次实现了全民小学义务教育,并且为所有上学的儿童提供了营养餐。此时四岛的工业特别是军用造船业也快速崛起。到1905年,在对马大海战中完胜沙俄舰队之后,四岛也正式成为全球列强之一;并且是整个亚洲和白人体系之外的唯一一个特殊列强。那么既然同时代的美英法都有自己的帝国主义的“外号”特征,那么当时的四岛方面该叫做什么帝国主义呢?历史书上没有介绍。其实在瀚海狼山(匈奴狼山)个人看来,四岛方面应该叫做“穷鬼帝国主义”!为何这样说呢?
主要原因在于,一战前的四岛,虽然已经成为一个初级列强,其海军舰队规模已经可以进行全球前三,但是这并没有改变四岛仍然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整体国力相对于其他列强仍然是最为薄弱;国内市场狭小,整体国民生活水平仍然很低,但是对外表现却极具侵略扩张性的一个脆弱的帝国。四岛方面往往为了多造一艘主力舰,导致全国从上到下都必须少吃一顿饭;为了节约生产子弹的金属材料,即使有半自动步枪的技术,仍然只装备栓动步枪;这都是四岛方面实质上是穷鬼帝国主义的现实表现。就算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四岛军力的鼎盛时期,其普通国民的生活水平仍然是普遍困苦的;和当时的欧美几乎完全没法对比。四岛国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真正达到发达国家的初级水平,已经是1960年代以后的事情了。
那么为何到1990年代以后,四岛的发展又出现了长期的停滞?很大一个原因,就在于屡次点歪了科技树,整体后果是相当严重的。比如当数码技术开始兴起以后,四岛的一些大企业仍然热衷于成像胶卷;而当移动互联网成为潮流时,大部分四岛的企事业单位仍然迷信传真机;世纪之交,四岛的个别大企业,几乎掌握了等离子电视80%以上的专利技术,并且死抱着不放,结果全球其他大国被逼无奈下,都去搞液晶面板,等离子技术反而基本无人问津了。二战后四岛的汽油车在全球摧城拔寨,几乎无孔不入;但是面对新能源汽车已经开始显露整体衰落的苗头。而四岛方面又极端固执的全面压宝氢能源汽车。但是氢的危险性,绝大部分现代人在上初中化学课的时候,就已经现场领教过。对大国来说,偶尔点错科技树,
往往也是很难免的。比如某方在液晶技术开始显露苗头前,就曾经花费巨资引进过四岛方面淘汰下来的彩色显像管技术。但是大国体量大,偶尔的错误可以很快纠正,不至于伤筋动骨。而四岛方面却是连续点错。即使知道错了,也一定要一条道走到黑。最终结果就是与世界技术尖端潮流渐行渐远,工业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导致持续七八十年的出超变成入超,整体财富逐步流失;最终就是国力下降,国民开始再次普遍变穷。某个事件看似偶然,其实是在其整体实力逐步式微之后,内卷与内斗开始升温,边缘人群心理严重失衡导致的必然结果。虽然在全球的表面影响看似很大,也不过是短暂的回光返照而已!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高利息从英国银行借款1375万两背后的谋算
左宗棠
贷款是现代人离不开的一个东西,买房、买车等等方面,在选择贷款银行的时候,大家都是精挑细选,挑选利息最低的去办贷款。但在中国历史上却有一个人贷款偏要利息最高的银行,这人可不是傻子,而是清朝中兴名臣左宗棠,同治十三年(1874年)至光绪七年(1881年),为了收复新疆之战,左宗棠先后四次向英国银行借款1375万两,利息最高达到18%,堪称高利贷了。为人精明的左宗棠为什么做了“傻事”呢?
左宗棠
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后,世界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各大列强纷纷加速扩张,到1874年的时候,先后形成了英国、法国、沙俄这三个世界级的强国,领土面积、人口、军力都是顶尖的,在世界范围内有巨大的影响力,三大列强制定规则,把持了当时的国际秩序,只有列强才能和列强平等对话。非列强国家想要做任何事情都要给三大列强,特别是世界霸主英国好处,否则他们绝对坏事,这个好处大多数时候都是高利息贷款的形式,说白了就是一种“贿赂”。
比如1861年至1865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北方政府为了拉拢英法两国,避免列强参与美国内战,大规模借款,英法资本趁机在美国扩张大获其利,美国和英法的债务关系直到一战爆发才逆转过来,可以想象这是多大一笔钱;
再比如1864至1871年的德意志统一战争,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为了避免英法俄三国干预,也是给出了不少好处、借了大笔的钱,像将莱茵兰地区许给了法国、和沙俄签订贸易条约等等,只不过后来德国强大,击败了法国,直接赖掉了给法俄的好处,但欠英国的钱可一直还完了;
再比如1904年至1905年的日俄战争,日本为了避免三国干涉还辽局面再次出现,获得一个和沙俄平等交战、谈判的机会,拉拢英国在背后支持自己,大举借债,利息高到几乎将国家未来抵押进去了,到一战结束之前日本经济一直处于英国控制之下。
面对列强侵略,清朝中后期不断有人主张“睁眼看世界”,但真正弄明白国际外交规则、清楚如何与列强打交道的不过李鸿章、左宗棠等少数几人罢了。左宗棠专挑利息高的英国银行借款,就是他明白,不这么干,做不成事。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表面上看敌人是阿古柏势力,但背后是沙俄和英国。阿古柏原来是浩罕汗国的一个军官,趁着天平天国起义重创清王朝的时机,于同治三年十二月(1865年1月)率军侵入南疆,后来又使用武力侵占、欺骗、暗杀等手段不断扩大地盘;同治六年(1867年)成立“哲德沙尔汗国”,自立为汗;同治九年(1870年),阿古柏侵占了新疆大部分地区。
阿古柏并不是一个好的统治者,横征暴敛、高压统治,在当地不得人心;阿古柏麾下的5万大军在英国和沙俄支持下,装备精良,但内部矛盾重重,强征来的士兵士气低落,不断有士兵逃跑,就是个“纸老虎”,只要保障好后勤,清朝击败他很简单,事实上清军收复新疆之战几乎是势如破竹,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后勤准备和行军上了,真正用在消灭敌人上的时间反而不多。但阿古柏只不过是英国、沙俄扶持下的侵略工具,不排除列强的干预,消灭一个阿古柏,还会有更多的出现。
阿古柏
英国、沙俄虽然都支持阿古柏势力,但双方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这就给了左宗棠分化瓦解他们的机会。沙俄是一个对土地极端贪婪的国家,一直积极向东方扩张,同治三年(1864年)沙俄逼迫清朝签署《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侵占了中国西北四十四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同治十年(1871年),沙俄强占伊犁地区;同治十一年(1872年),沙俄为了寻找扩张借口耍两面派手段,一方面扶持阿古柏势力,攫取侵略权益,阻碍清朝收复国土,另一方面向清政府建议由沙俄代为“收复”新疆地区。说白了沙俄就是冲领土来的,和清政府有根本矛盾,双方难以妥协。
英国和阿古柏勾结到一起是同治十二年(1874年),双方签订条约,英国获得在阿古柏统治区通商、驻使等特权。阿古柏出身浩罕汗国,对于沙俄的扩张野心有清醒的认识,也害怕自己被吞并,主动引入英国势力去制衡沙俄;而英国为了保障印度殖民地的安全,一直致力于阻拦沙俄向南扩张,双方一拍即合,有了合作。英国和阿古柏合作的基础,一个是经济利益,另一个是抵制沙俄扩张,而这些清朝都能代替阿古柏。
清军收复新疆之战
左宗棠的借款主要是通过胡雪岩向英国银行借的,第一笔仅有500万两,但当时清政府财政确实出了问题,还有主张海防的大臣们拖后腿,朝廷一直拿不出钱来,最后越借越多,从英国银行借了1375万两,从清朝大商家手中借了846万两。左宗棠消灭阿古柏势力仅用了一年多时间,但和沙俄就伊犁地区的谈判却用了差不多两年多,沙俄又是外交胁迫,又是武力威胁的,但最后迫于左宗棠的积极备战以及英国人的外交压力,沙俄做出让步,双方于1881年2月21日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这个条约严格上来说还是不平等条约,但就像一个英国外交官说的“中国已迫使俄国做出了它从未做过的事,把业已吞下去的领土又吐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