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贵州农村贷款政策

本文目录

全年贷款累放量4000亿元以上 贵州农信出台“稳经济十五条”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稳经济大盘的决策部署,6月9日,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制定出台了《关于支持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全年贷款累放量4000亿元以上,确保贷款增长8%以上,余额增加500亿元,力争全年贷款增长10%以上,余额增加580亿元目标。

为实现以上目标,贵州省农村信用社具体出台了十五条措施:

(一)积极组织资金保障信贷供给。加大存款组织力度,夯实存款增长基础,积极争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支农支小再贷款等政策支持,增加低成本资金。确保支持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资金充足,更好地为市场主体服务。

(二)全力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激发客户经理动能,发挥普惠大走访作用,对服务区域内的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城镇居民、小微企业、公司等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全面走访调查,摸清情况、挖掘需求、精准对接,确保走访面达100%,建档、评级、授信面持续提升。

(三)持续深化“三农”金融服务。确保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协同政府部门深化农村“三变”改革,推动黔农智慧乡村数字服务平台运用,做好财务辅导员、金融服务员、产业指导员、销售信息员“四员服务”。发挥驻外农民工金融服务中心“信息收集、就业推荐、招商服务、业务协助、农信宣传”五大职能作用;按照“能识别、能联系、能服务、能持续”要求,着力实施“站位再提高、定位再清晰、措施再精准、服务再精细、功能再拓展、品牌再提升”六再工程。

(四)全面提升小微企业服务。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全年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速不低于12%,首贷户获贷率显著提升,信用贷款占比明显增加。建立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机制,,增强敢贷信心、激发愿贷动力、夯实能贷基础、提升会贷水平,促进小微企业融资增量、扩面、降价,助力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全方位推进新市民金融服务。设立“新市民金融服务中心”,建立健全服务机制,加大“新市民快贷”产品推广力度,力争今年三季度在全省全面推广。大力满足新市民在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的金融需求,切实增强新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消费提升。

(六)加大重点产业支持力度。围绕“三大战略”“四新四化”,加大企业走访营销及服务力度,各行社对服务区域内重点产业企业调研走访实现全覆盖,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白名单管理。深入挖掘企业有效信贷需求,制定适应企业需要、符合产业政策的金融服务方案,强化精准投放,助力扩大有效投资。

(七)发展绿色普惠金融。完善绿色普惠金融顶层设计,制定绿色普惠信贷标准,建立绿色普惠信贷管理制度,健全绿色普惠信贷考评机制,强化绿色普惠信息系统支撑,扎实开展环境信息披露,成为全国首家发起并参与绿色普惠信贷标准研制与公开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省级农信系统。全力推进绿色金融与普惠金融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绿色普惠金融服务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的示范样板。

(八)积极支持市场主体纾困。加强对因疫情暂时遇困市场主体支持,找准痛点堵点难点,积极利用各级地方政府推出的纾困帮扶基金、风险补偿、财政贴息、财政奖补等政策安排,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助力受困主体走出困境。灵活采取贷款展期、续贷等支持措施,妥善安排还本付息,应展尽展,做到不转逾期、不计罚息、不影响征信记录。

(九)实施延期还本付息。继续按市场化原则与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等自主协商,对其贷款实施延期还本付息,努力做到应延尽延,延期还本付息日期原则上不超过2022年底。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困,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加大民生保障的信贷供给,对其存续的个人住房、消费等贷款,灵活采取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延期还本等方式调整还款计划。

(十)加强担保保险业务合作。加强与省担保公司、省农担公司等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作,扩大担保业务覆盖面,对符合条件的住宿、餐饮、零售、文化、旅游、交通运输等困难行业的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实现担保机构提供融资担保支持,及时履行代偿义务,贵州农信尽快放贷,不盲目压缩授信或收回贷款。

(十一)创新金融产品。加强金融科技运用,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融合,丰富及创新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与市场主体需求适配度,重点加强小微企业、新市民、乡村振兴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丰富及创新;积极探索农村“三权”、知识产权、专利权、应收账款质押、碳排放权等抵质押担保方式,提升贷款的可获得性。

(十二)创新服务方式。充分发挥两级法人优势,对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等市场主体,启动信贷审批绿色通道,确保生产急需信贷资金第一时间到位。优化产业链供应链服务,积极发展订单、存货、应收账款等抵质押融资业务,加强与核心企业的合作,加大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更好地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健康发展。

(十三)创新工作机制。实行“限时办贷”制度,通过简化办贷程序、优化办贷流程,在确保落实贷款条件、满足放款要求的基础上,个人线上贷款实现即时申请、随时用信,线下贷款确保一个工作日办结,小微企业贷款确保三个工作日内办结,公司贷款确保七个工作日内办结,进一步提升服务市场主体的效率。

(十四)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加大对因疫情暂时遇困的市场主体服务收费的优惠减免力度,降低市场主体财务负担。合理下调贷款利率,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全年向社会招聘员工不少于365人,积极吸纳就业人员,减轻社会就业压力。积极运用地方政府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主动为符合条件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的新市民提供服务,支持就业创业。

(十五)开通专业服务热线。在96688客服热线开通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专业服务热线,建立有效工作机制,对客户提出的诉求和问题及时回应处理。各行社明确专人,负责受理、解答全省农信支持激发市场活力、稳住经济增长相关业务和政策问题。(贵州省农村信用社)

全年累计发放269.34亿元!贵州省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效果显著

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程曦)近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1年贵州省支农支小再贷款普惠效果显著,截至2021年末,全省支农支小再贷款余额678.25亿元,全年累计发放269.34亿元,限额使用率达95%。

新闻发布会现场

据了解,2021年,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的双重功能,各类工具相互配合,高效运用,实现了对全省“三农”、小微民营企业、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有力支持,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助力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全省136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使用了支农(扶贫)再贷款,余额456.66亿元,居全国第一,限额使用率达96%;2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支农再贷款余额157.79亿元,占全省的34.55%;84家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使用了支小再贷款,余额221.6亿元,限额使用率达94%。

绿色金融发展方面,在贵阳贵安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先行先试契机下,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充分发挥现有再贷款、再贴现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修订了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效果评估机制,将绿色投向纳入评估考核范围,引导金融机构明确绿色票据认定标准,并设立专项额度支持贵阳贵安绿色贷款与绿色票据贴现。

2018年以来,全省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撬动绿色信贷、绿色贴现约37亿元,通过使用绿色信贷资产作为借用再贷款合格抵质押品的方式,累计盘活绿色信贷资产近10亿元。

其中,2021年9月设立专项额度以来,运用再贷款再贴现资金累计支持绿色信贷、绿色票据贴现9.5亿元,助力绿色有机农业、天然气输送设施建设、风力发电等绿色项目发展。

乡村振兴看贵阳 |“小额贷”发挥大作用——贵阳贵安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最近,修文县小箐镇小坝村村民陈祖华说起小额信贷给他家带来的改变,感激之情溢于言表,“我想扩大养猪规模,但手里没钱。镇里和村干部知道后,主动和信用社工作人员上门,从制定扩大养猪规模的计划,到如何解决技术问题、打开销路,都帮我理得清清楚楚,很快就办下了贷款。”

按照“应贷尽贷,按需放贷”的原则,秉持“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思路,贵阳贵安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和脱贫户评级、授信力度,采取“龙头企业+脱贫人口”“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脱贫人口”等多元化模式,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为脱贫群众增收致富开准“药方”,帮助他们发展养殖猪牛、种植果蔬、开展经营服务等,让“小信贷”发挥大作用,努力培育乡村振兴发展新动力。

在政策宣传方面,贵阳贵安在张贴海报,印制《扶贫小额信贷政策问答》向脱贫户和帮扶责任人发放,通过当地电视台、村级微信群持续加大宣传力度。

在发展计划制定方面,明确专门工作人员,采取“县级包乡、乡级包村、村级包户”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切实做好脱贫群众的生产经营计划指导。

在风险控制方面,严格按照国家、省对小额信贷风险控制的要求,健全脱贫人口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各区(市、县)到位风险补偿金合计1235万元,并与承贷银行签订风险补偿协议,明确补偿金额度、划拨方式、风险分担比例、启动条件等,为小额信贷风险控制提供了坚实保障。

在提升服务质量方面,政银紧密合作,以村为单位明确小额信贷服务人员。如今,在贵阳贵安的广袤乡村,通过小额信贷实现增收致富的脱贫户越来越多——

乌当区新堡布依族乡王岗村脱贫户郭远兵,申请5万元小额信贷资金发展肉牛养殖,目前已发展到10头,后续还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

开阳县禾丰乡王车村脱贫户黄太明,2020年通过申请小额信贷资金5万元发展肉牛养殖项目,当年收入达到12万元左右。今年,黄太明把养殖规模扩大到15头。

(文中资料来源:贵阳市人民政府网)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