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垫款

本文目录

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犯罪,湖北银行首任董事长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记者曾仰琳

编辑

正在冲刺IPO的湖北银行首任董事长被开除党籍。

11月23日,中纪委官网显示,据湖北省纪委监委消息,日前,经湖北省委批准,湖北省纪委监委对湖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湖北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原副主任陈大林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

5月,已从湖北银行董事长一职辞任5年的陈大林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湖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时隔半年后,湖北省纪委监委公布了调查结果。

经查,陈大林丧失理想信念,背弃初心使命,对党不忠诚不老实,串供堵口,伪造证据,对抗组织审查;无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违规收受礼金,以考察为名变相公款出国旅游,长期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健身安排;违背组织原则,在研究“三重一大”事项时违反议事规则,在职工录用等工作中为他人谋利并收受财物;利用职权为亲属负责的融资业务谋取利益;违规干预工程项目承发包活动;将组织赋予的贷款审批权当作攫取私利的工具,“靠银行吃银行”,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审批、工程承揽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擅权妄为,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特别巨大。

中纪委表示,陈大林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构成严重职务违法并涉嫌受贿、违法发放贷款犯罪,且在党的十八大后不收敛、不收手,性质严重,影响恶劣,应予严肃处理。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有关规定,经湖北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湖北省委批准,决定给予陈大林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调整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所涉财物一并移送。

公开履历资料显示,陈大林,1956年9月生,在职大学学历,经济学硕士学位,1979年7月参加工作。陈大林曾在中国银行工作多年,历任中国银行湖北省荆门支行副行长、党组成员,中国银行湖北省宜昌分行副行长,中国银行湖北省三峡分行副行长,中国银行湖北省三峡分行行长、党组书记,中国银行湖北省三峡分行副行长、党组成员(宜昌分行和三峡分行合并后),三峡总公司三峡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三峡总公司三峡财务有限公司董事、副董事长,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副行长、党委委员。

2010年5月,陈大林出任湖北省人民政府金融办公室主任。同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原宜昌、襄阳、荆州、黄石、孝感五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基础上,采取新设合并的方式组建湖北银行。2012年2月,湖北银行正式成立,陈大林成为该行首任董事长,直至2017年7月该行董事会完成换届工作,陈大林卸任该行执行董事一职。

银保监会官网显示,2017年9月,原银监会湖北监管局核准刘志高湖北银行董事长的任职资格。天眼查显示,湖北银行负责人于2017年10月由陈大林变更为刘志高,与此同时,陈大林也退出了该行高级管理人员备案,这也意味着陈大林正式退出湖北银行高管团队。

值得关注的是,与陈大林曾同时在湖北银行任职的副行长文耀清也于2020年“落马”。据湖北银行2020年财报披露,文耀清于2012年2月至2020年12月担任该行副行长一职。

2021年4月30日,中纪委网站公布了文耀清被“双开”的消息。经查,文耀清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串供堵口,伪造证据,转移、隐匿赃款,对抗组织审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金;违反廉洁纪律,违规从事营利活动;违反生活纪律,带彩娱乐,追求低级趣味;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在工程项目承接、银行贷款审批等事项上为他人谋取利益,索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涉嫌受贿罪;滥用职权,违规处置银行抵债资产,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涉嫌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罪。

同年5月,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官网披露,文耀清涉嫌受贿、国有公司人员滥用职权一案,由湖北省监察委员会调查终结,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当前,湖北银行正在冲刺IPO,2021年5月,湖北证监局官网发布的《湖北辖区拟首次公开发行公司辅导工作基本情况表》显示,湖北银行启动上市辅导程序,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2022年11月4日,湖北银行于沪市主板进行了预披露。

最新业绩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湖北银行资产总额为3871.16亿元,净资产为285.50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2063.71亿元,吸收存款总额为2960.9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98%,拨备覆盖率为212.72%,资本充足率为13.27%。2022年1-6月,湖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5.55亿元,净利润12.44亿元。

银行信贷投放提速 金融“活水”流向“实”处

来源:经济参考报

助力稳住经济大盘,银行信贷投放提速增效。人民银行10月28日最新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其中,工业中长期贷款、普惠金融领域贷款、绿色贷款等增速较快。与此同时,近期陆续披露的三季报也显示,多家A股上市银行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银行体系信贷投放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大行为主力信贷保持“放量”投放

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1.2%;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8.08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前三季度信贷保持“放量”投放在多家A股上市银行的三季报中也有所体现。尤其是以大行为“主力”的信贷投放增量数据亮眼。从三季度单季增量情况来看,六大行三季度单季信贷投放2.42万亿元。从前9个月信贷累计投放情况来看,六大行合计新增投放9.48万亿元,贷款存量余额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6%。

其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新增信贷投放规模达2.2万亿元,建设银行新增规模2.1万亿元,中国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投放规模分别为1.69万亿元、6444亿元和6450亿元。

大行发挥“头雁”作用,前三季度,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中小银行贷款也实现加量投放。例如,兴业银行前三季度贷款规模4.83万亿元,较年初增加4057.48亿元,增长9.16%。厦门银行三季报称,通过营收结构优化助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截至9月末,该行实现个人贷款及垫款734.7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15%。

银行三季报也显示,在强化支持实体力度的同时,多银行盈利能力也保持了稳健增长。六大行中,邮储银行净利润同比增幅保持两位数,其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38.49亿元,同比增长14.48%。工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76%,建行净利润同比增加6.52%,中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85%,农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78%,交行净利润同比增长5.47%。

多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银行净利润增速也较快。截至三季度末,浙商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9.07%,较前两个季度有明显提升。常熟农商银行、苏州农商银行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同比增速分别为25.23%、20.65%。

稳增长信贷投放有重点

信贷投放提速的同时,从贷款投向来看,基建、制造业、小微企业、绿色低碳等领域也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重中之重。

央行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6.08万亿元,同比增长23.3%,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2.6个百分点。

“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的增长主要源于今年以来制造业信贷投放持续高增。背后的原因在于,前期央行推出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以及金融管理层表态‘支持金融机构发放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设备更新改造贷款’。更重要的是,一段时期以来,政策对制造业投资的支持力度较强。”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

银行三季报也印证了上述趋势。截至三季度末,建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余额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400亿元,增幅32%。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比年初增加超过8100亿元,增幅37.5%,是同期增量的3.5倍。

另外,据上述央行报告,2022年三季度末,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20.9万亿元,同比增长41.4%,比上年末高8.4个百分点,高于各项贷款增速30.7个百分点;人民币普惠金融领域贷款余额31.39万亿元,同比增长21.6%,比各项贷款高10.4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大行,普惠贷款增速继续保持较高增长。截至三季度末,工行普惠贷款余额比年初增长超4100亿元,增幅37.6%。中行普惠金融贷款新增3087亿元,同比增速35.02%,客户数较年初新增10.59万户。邮储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15万亿元,在客户贷款总额中占比超过16%。

盈利稳健四季度投放仍有支撑

业内人士认为,在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的大环境下,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仍是巩固经济企稳的关键,因此四季度银行体系信贷投放仍将保持一定增速。

王青表示,整体上看,四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将保持同比多增势头,宽信用助力稳增长将持续到年底。

“预计四季度信贷投放仍将呈现总量平稳增长以及结构有所分化的特征。”澳门国际银行发展研究部副总经理任涛分析称,一些在三季度、四季度开工的基础设施领域重点项目预计后续建设力度仍会继续加大,并带来比较可观的持续性融资需求,同时,四季度为配合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应对冬季供暖、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的需求,能源保供与交通物流领域的潜在信贷需求亦会有所扩张。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也表示,商业银行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进一步稳定市场主体发展信心、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重庆农商行因掩盖不良贷款等九项行为被罚超千万 不良贷款余额连年上升

因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九项违规行为,重庆农商行收到自成立以来的最大罚单,信用风险管理能力面临挑战

《中国科技投资》张婷龙敏

近日,重庆银保监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告显示,重庆农商行(3618.HK)因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等九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285万元,6名相关负责人被警告并处以罚款。

这是重庆农商行自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罚单。本次处罚问题主要涉及信贷业务,从重庆农商行关联交易看,其信贷业务亦存在经营压力。2022年上半年,重庆农商行向第五大股东隆鑫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鑫控股”)及其关联法人发放贷款和垫款的余额为12.79亿元,同时对隆鑫控股及其他隆鑫系公司申报清偿债权金额合计72.6亿元,远超隆鑫控股所持重庆农商行股份市值。

此外,重庆农商行近年同业存单发行额度逐年增加,资产质量管理能力亦面临考验。2019-2021年,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逐年上升,拨备覆盖率均在300%以上,高于监管标准的两倍以上。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拨备覆盖率分别为77.38亿元、361.26%,较2021年末进一步上升。

信贷业务存在经营压力

具体来看,重庆银保监局发布的“渝银保监罚决字【2022】44号”显示,重庆农商行因审查审批不尽职,超需求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形成风险;掩盖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虚假,贷款减值准备不足;未按规定对质押资产进行审查即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同业授信调查及审查审批不尽职,部分业务出现风险;贷款“三查”不尽职,导致形成重大信用风险;同业投资业务不合规;贷后管理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未执行统一授信管理共九项问题被罚款1285万元。

此次处罚问题大都涉及信贷业务,而今年以来,重庆农商行已因信贷业务被处罚过。今年1月,重庆农商行因存在信贷资金被挪用、个人经营性贷款未按规定受托支付两项违法违规事实,被予以行政处罚,共计罚款80万元;今年6月,重庆农商行亦因未按照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等4项问题被罚款255万元。

本次为重庆农商行自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罚单。重庆农商行在上证互动回复投资者称,处罚源于2021年监管专项检查中对该行此前年度相关业务违规情况做出的处罚,并表示已对检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刻检视剖析,已全面完成整改和责任追究。此外,本次处罚不会对该行的经营情况造成重大影响。

然而,从信贷业务看,重庆农商行仍存在经营压力。2022年半年报关联交易显示,重庆农商行第五大股东隆鑫控股及其他隆鑫系公司交易金额最多,为72.62亿元,业务类型为债务重组。重庆农商行在今年3月份发布的股东大会通告中表示,受市场波动、产业分散、关联担保等内外部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困难,出现债务危机,因此对隆鑫系公司进行债权申报。

此外,截至2022年6月30日,重庆农商行向隆鑫控股及其关联法人发放贷款和垫款的余额为12.79亿元,占该行向关联方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总余额的13.62%。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隆鑫控股持有重庆农商行5.02%股权比例,全部处于质押或冻结状态,持有股份数为5.7亿,最新市值约在20亿左右,远不及重庆农商行申报的债权金额。

与此同时,罚单中提及的“未按规定对质押资产进行审查即向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发放贷款”亦值得关注。某银行业内人士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对质押资产未进行审查就发放贷款,这个有违银行审慎经营原则,一定程度反映出银行内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漏洞’。银行本身就是与风险打交道,需要管理好各种风险,银行对授信客户有一套完整、严格的内控操作程序,这是银行稳健、可持续经营的基础,银行除了审查信贷质押品,还要做好贷中、贷后的管理。”

2021年公告显示,与重庆农商行有业务往来的政府融资平台包括重庆市城市建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城投”)和重庆发展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投资”)。其中,重庆城投及其集团成员获得综合授信额度108.47亿元,重庆投资及其集团成员获得综合授信额度108.56亿,授信期限均为1年。

重庆农商行2021年年报显示,重庆城投及其集团成员授信余额为39亿元,重庆投资及其成员授信余额为6亿元。2022年8月份,重庆农商行再次发布公告,向重庆城投及其集团成员授信143.65亿元、重庆投资及其集团成员授信160亿元,对于授信用途则未公布。

而巧合的是,今年11月2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作出裁定,批准隆鑫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鑫集团”)等13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计划。据隆鑫通用(603766.SH)发布的公告,隆鑫集团等13家公司已于10月27日与重庆投资、中国合伙人(上海)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签署重整投资协议。

同业存单发行额度逐年增加

在本次罚单中,重庆农商行同业业务亦是处罚重点。从资产结构看,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为155亿元,占总资产的1.17%;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款项518.19亿元,占负债总额的4.26%。

虽然同业业务在资产中占比不高,但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中占比较高。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858亿元,在经营活动现金流中占比49.83%,且已超过同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804.95亿元。重庆农商行亦在财报中表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比例达281.93%,主要是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同比增加,同时客户贷款和垫款净增加额同比减少造成的。

而从同业存单发行计划看,重庆农商行近年发行金额亦有所增加。据发行计划披露,2020-2022年,重庆农商行分别拟发行2000亿元、2200亿元、2500亿元同业存单,发行额度逐年增加。

从实际发行情况看,2020-2021年,重庆农商行发行期数分别为275、286,发行规模分别为1925.3亿元、2694.8亿元,亦呈上升趋势;截至2022年6月末,重庆农商行公开发行但尚未到期的同业存单共计187笔,发行金额约为1056.87亿元,接近发行计划的一半。

此外,iFi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重庆农商行有存量债券169只,规模1588.9亿元。其中,同业存单占比94.67%,剩余期限1年以内规模共计1296.80亿元,年内有102.1亿元同业存单到期偿还。

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同业存单在会计上单设科目,计入应付债券。我国的同业存单不纳入存款统计,不属于存款保险范围,也不交存款准备金。1年期以内的同业存单类似于银行向金融机构发行的短期债券。同业存单占比就是短期债券占比,比例过高则存在很大风险。除了典型的短借长投风险以外,同业存单还会因为是同业业务而忽略掉它的债务违约风险。”

从近年资产质量看,重庆农商行已面临下行压力。2019-2021年,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54.6亿元、66.45亿元、73亿元,呈逐年上升态势;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5%、1.31%、1.25%;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80.31%、314.95%、340.25%,均高于监管标准的两倍以上。

截至2022年9月末,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为77.3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4.38亿元;不良贷款率1.23%,较上年末下降0.02%;拨备覆盖率为361.26%,较2021年末上升21.01%。除了不良贷款率变化不稳定,重庆农商行不良贷款余额及拨备覆盖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中银证券认为,重庆农商行2022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6%,盈利增速放缓,同时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2%,收入端转为下降,拨备反哺力度加大。虽然重庆农商行在重庆地区客户基础扎实,存量问题持续出清,但在宏观经济和利率变化等压力下,基本面底部改善态势受到宏观环境影响,收入端受到压制和影响,且受市场情绪影响波动,估值较为悲观。

记者就大股东关联交易、同业业务、资产质量等问题致函重庆农商行,截至目前,尚未收到回复。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