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贷款中介手续费那么高?
从业十年来,我经历了这个行业的一个完整的兴衰,从当年刚进行业(小额贷款公司)公司教育我们不允许跟客户收任何费用,员工收钱公司要报警,以至于当年一个客户把红包塞到我手上我都摔在地上跑了…虽然行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这个行业,行业竞争开始越来越大,找客户越来越难,加上客户和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越来越大,中介越来越多,收费也开始变得极不稳定,做一样的事情别人赚几万,你赚几百,在后续的营销,公司员工福利,渠道维护,全面落后别人,公司怎么继续在市场上竞争?到底什么原因导致的这个现象。个人觉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国家相关法律政策的不监管!
服务一个客户,无论是收取1%还是10%都是合法的,国家只是提到不允许收取高额手续费,但是多少算高?信贷收多少?抵押收多少?车贷收多少?没有明确的规定。
第二:贷款公司的隐蔽性!
贷款中介收费有高有低,客户却无法去对比,因为贷款中介都开在写字楼里面,一般客户哪里找得到那么多公司去对比?
第三:客户的问题!
信息这个东西飘忽不定,看不见摸不着,很多客户会很容易被套路公司以低利息低手续费套路走,反而真实报价真实办事的平台不被选择。
第四:贷款业务的非持续性!
贷款就像买房,毕竟是一个低频率发生的事情,因此很容易滋生一锤子买卖的想法,如果是这样,那难免商人会以最大的收益为目标,赚到手上再说。
第五:流程复杂性!
做一笔贷款短的几分钟线上就搞定了,慢的需要半个月,这半个月里面客户和银行会有各种突发事件,每个小问题可能都会影响这个业务的走向,那么俗话说是危机也是机会,有危机就有了跟客户加费用的机会。
寥寥几句读者应该已经明白个大概了,详细的问题当然就更多了!包括开一个公司遇到的行业问题,包括银行的各种例外操作,等等这些,最终导致了这个行业五花八门,把客户当案板上的肉一样宰割,又完全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我从事这个行业十几年,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一个对的起客户,对的起员工的办法,那就是金融共享模式…(未完待续)
买房中介费2.8%合理吗?中介费可以谈吗?
有一说一,我认为有中介费是合理的,但是3%确实太高。以北京为例,一套刚需上车的房子至少300万,那么2.8%的中介费,就要9万了,这笔钱用来装修不香吗?
个人而言,中介费1~2%我都可以接受,毕竟房产经济确实也在做事,匹配房源啊,带看啊,办贷款啊,还有整理买房各种资料以及跑腿的工作,所以不能否定人家的劳动成果。
但是,假如经纪人做的以上工作需要我支付近3%的中介费,那我是拒绝的!
中介费的标准谁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下发的《关于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的通知》中规定:房地产经纪收费是房地产专业经纪人接受委托,进行居间代理所收取的佣金。房地产经纪费根据代理项目的不同实行不同的收费标准。(其实就是没有明确的标准)
1、房屋租赁代理收费,无论成交的租赁期限长短,均按半月至一月成交租金额标准,由双方协商议定一次性计收。
2、房屋买卖代理收费,按成交价格总额的0.5-2.5%计收。
3、实行独家代理的,收费标准由委托方与房地产中介机构协商,可适当提高,但不超过成交价格的3%。
4、土地使用权转让代理收费办法和标准另行规定。
5、房地产经纪费由房地产经纪机构向委托人收取。
大中介VS小中介其实中介无论大小,买房的流程都是一样的,中介提供的服务基本就以下3点:
提供房源。市场上在售的房源基本都可以被中介拿到。他们拿房源的方法很多,问物业、问小区里的店主或住户、甚至问同行。说个小秘密:不同中介之间是互相通气的,私下分享房源互惠互利是常事。配合做一些签合同、办贷款事宜。一般中介公司都有合作的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会更简单一些,二者并无差别。协助房屋交接。帮助买卖双方完成房屋产权过户、费用结算、户口迁移、房屋入住手续。二手房交易流程图
类似的服务,某些大中介为啥要收那么高呢?因为他们的成本高啊!其中包含了:
店面成本:连锁中介需要租店面来吸引业主,获取房源信息,房租就是最直接的成本。时间成本:一个经纪人成交一套房子,成交周期短则一两个月,长则半年一年。人力成本:有数据统计,房产经纪人平均带看房300次,才能做成一单。而且每天扫楼、派单,找房源…也都是信息的隐性成本。管理成本:中介这个行业需要很强的专业来服务。而专业是需要不断学习和培训的。这里面每一个房子都是经过至少5个经纪人的操作,包括房源录入人、房源维护人、实勘人、钥匙人、房源成交人。所以大的中介公司必须要收至少2.7%才够分(目前绿中介还在亏钱呢)。
小中介公司所需要的成本低很多。公司越小,这种多端合作存在性和普遍性就越小。对小公司和个体经纪人来说,成本相对较低,没有二线人员的开支,也不需要给其他门店分业绩,所以中介费收取相对低一点。
所以选大中介还是小中介买房本质上没有太大的区别,大中介无非就是有品牌效应。
靠谱的经纪人最重要房子买在哪里,很大程度影响你未来的生活方式和资产的保值增值。而一个资深的房产经纪人可以非常高效的运用自身专业和平台资源,帮你迅速的匹配出适合你的社区和房源。
对于买家来说,如果有幸碰到一个专业靠谱的资深经纪人,他真的可以让你在未来的几年或者几十年住的更踏实。
二次交易你还找大中介,我就捶你!首套房买的是二手房的,或者现在在换房的,流程都走过一遍了,还去找2.8%的中介?就这么不尊重自己赚的钱吗?
敢收这么高的费用,价值本质是服务吗?是专业吗?还是真的比别家安全吗?
最值钱的永远只有一样,就是房源。只有垄断房源的人,才敢垄断价格。但在这个没有秘密互通有无的市场上,房源值不值多出来的几万块钱,你品,你细品!
所以你们买房的中介费都是多少??
1个点?1.5个点?还是2.5个点?
反正我是1个点。
中介打着银行名义推销贷款 这背后有哪些不能说的秘密?
小时新闻客户端
手机上收到的贷款推销短信。
我们频繁收到的贷款短,主要是贷款中介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客户号码,并进行推送和营销。这样的贷款中介,大部分既无贷款资质,又与银行没有合约,他们大大小小分散在写字楼里,却鲜少有人注意到他们。
既然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贷款服务,又为何会有这些贷款中介存在?对于贷款中介以银行名义进行短信营销的行为,银行为何不加以制止?既然大多数人都觉得这样的贷款短信不堪其扰,为何贷款中介还能拥有源源不断的客户?
记者采访调查后发现,部分商业银行和贷款中介的关系,就像自行车的两个辅助轮,维持着大额贷款业务的运行。银行贷款经理背负着大额的放贷指标压力,而贷款中介迫切希望寻找到有大额贷款需求的客户,而主贷人(贷款客户)从银行拿到贷款后,也不介意给中介一笔手续费,这样双方都从中分到了羹。
需要大笔现金流的客户多了,贷款中介公司应运而生
CFP供图
如果要追溯贷款中介频繁“冒头”的时间,可以说和当年“炒房客”的出现,不无关系。
普通上班族,除了房贷和车贷,很少有其他的贷款需求。而炒房客不同,他们需要大笔现金流。
“以前我们客户里的大部分都是炒房客。近两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客户组成才有所变化,开始有一些个体户和中小企业主找到我们。”一名贷款中介告诉记者。
四季青一家商铺店主王青(化名),就是通过这名贷款中介,成功贷出了近100万元的现金。王青起初没打算贷款,前年,他扩张店面花了不少钱,之后又因为店内积压了一批春装没卖出去,货款没有回流,导致手头原本就不充裕的现金流彻底断裂。无奈之下,王青想到了卖房。
这时,有朋友告诉他,与其卖房,不如把房子抵押出去,拿一笔钱凑上,等资金回笼了再把贷款还掉。于是,王青通过搜索“银行直贷”,找到了这名贷款中介。
“他说我征信不错,只收我2个点的手续费,就能把100万的贷款办下来。”王青说,贷款中介为他推荐了三家银行的不同抵押贷款方案,“有的利息高,有的放贷快。”王青最后选择在其中一家商业银行,办下了这笔贷款。
记者调查发现,寻找像王青这样的人,就是贷款中介大批量发送骚扰短信的原因。他们需要找到这些有大额贷款需求的客户,并为其“包装”,让他们递交的材料,能符合银行条条框框的审核要求。
大额贷款相比于小额贷款,对客户的资质要求更高。记者致电某贷款中介机构,询问自己作为普通上班族,能否从银行贷出100万。贷款中介告诉记者:“你没有房子,做不了抵押贷款;要做信用贷款的话,你又没有信用卡还款记录,也没借过贷款,这笔钱在银行肯定是贷不下来的,但是我们能尽量给你做。”
这位贷款中介为记者提供了两种方案:一是通过“借呗”借一笔钱然后还掉,只要征信报告上有这个记录,就能去银行贷款;二是申请一张信用卡,但时间比较久。“到时候把你的工作证明重新做一下,打卡工资做高一点。”他补充道。
这里提到的“做一下”,就是指伪造一些材料,从而帮贷款人达到贷款条件。这是贷款中介业务的“大头”。当然,还有一些贷款人资质够,但因为办理贷款需要比较复杂的手续,加之又要权衡各个银行的政策和利率,索性花一些手续费,让贷款中介帮自己解决这些麻烦。
银行贷款经理,为完成放贷指标需要拉拢贷款中介
CFP供图
如果贷款人不通过中介,直接去银行贷款,又需要怎样的流程呢?
记者联系上了一位商业银行的贷款经理,询问是否可以做房屋抵押贷款。对方询问了记者的银行卡流水,是否有营业执照,营业执照满几年,以及征信情况如何等情况后,为记者推荐了一个贷款中介。
当记者询问,“为什么不直接帮我办理贷款,而要推荐给贷款中介呢?”对方并未直接说明原因,“你的有些资质可能不符合银行的条件。”
为何贷款经理要将送上门的客户推荐给贷款中介?就这个问题,记者咨询了三名贷款经理,一名就职于国有商业银行,两名就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他们均从事贷款业务。其中一名经理李唐(化名)透露,有些事情,贷款经理不方便和客户明说。
“作为银行的业务员,我们没办法直接告诉客户,有些材料可以‘改动’一下,只能告诉他们不符合资质。至于剩下的部分,就交给中介去做。”李唐说。
记者调查发现,不同银行的主营业务不同,以贷款为主要获利点的银行,银行客户经理和贷款中介之间,就会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
有些银行会和贷款中介签订协议,协议中银行向贷款中介支付佣金,贷款中介为银行提供客户,但这类协议规定,贷款中介不被允许向客户再次收取服务费。
但事实上,银行付给贷款中介的佣金并不高,贷款中介的主要盈利点,依然是客户贷款的手续费。
另一名银行的贷款经理张超(化名)透露,自己作为团队长,每年背负着银行压下来的大额贷款指标。“如果只给最符合要求的客户放贷,那我们的任务是远远完不成的。所以对于贷款中介帮忙包装好的材料,除非特别离谱,我们通常也就帮忙提交审批了。”张超说。
张超的工作,既像是甲方,又像是乙方。
受疫情影响,在2020年底前后,银行的贷款政策有所放松,所以有资格办理抵押贷款的人也多了很多,业务比较好做。可是,过了一段时间,银行的贷款政策开始陆续收紧。到了今年,放贷的年度指标变多了,但政策依然没有太大变化。这样的条件下,张超等人就对贷款中介更加“依赖”。他们也会允许贷款中介自称是“某某银行的贷款经理”,以方便他们的推广和销售。
上述人士透露,这当中,难免存在有贷款经理收了贷款中介的好处费,就给贷款中介的客户走银行特批程序,帮助客户能更方便地贷到大额贷款。
缺乏有效监管,贷款中介“烧不尽,吹又生”
CFP供图
客户依赖贷款中介能提供信息和包装材料的服务,某些银行的贷款业务又依赖中介带来的客户,这就导致贷款中介“烧不尽,吹又生”。
那么,对于这样的贷款中介行业,监管部门是如何规定和管理的呢?
2020年4月,中国银保监会通过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其中在第五章的贷款合作管理中明确提出,商业银行应当建立覆盖各类合作机构的全行统一准入机制,明确相应标准和程序,并实行名单制管理。并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与合作机构签订书面合作协议,明确规定合作范围等界限问题。
记者注意到,第五十一条中提到,合作机构承诺配合商业银行接受银行监督管理机构的检查,并提供有关信息和资料等内容。也就是说,如果商业银行明确和某些贷款中介公司签订了协议,银监会就有权对其进行监管。
“有这条监管在,银行是不会轻易和贷款中介公司签订书面协议的。他们只有业务员之间的私下交易,这样即便出事了,银行也不会牵连过多。”一名银行业资深从业者透露。
这位从业者同时认为,贷款中介行业之所以发展得如此迅速,就是因为相关部门对这个行业缺乏有效监管。“比如,征信报告这样的内容,如果交由贷款中介处理,就存在信息泄露的风险。有些贷款中介会和垫资公司合作,如果看到一些信用良好的征信报告,就会怂恿贷款人直接在这些贷款中介公司贷款。这样操作,对贷款人而言就存在很大的风险。”
记者就相关问题咨询了浙江省银监会,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银监会的监管范围只有银行,如果遇到银行工作人员在贷款过程中存在不规范的操作,可以向银监会进行举报,他们会调查处理。
(原标题《小时调查中介打着银行名义推销贷款,这背后有一些不能说的秘密》。编辑高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