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尼尔投资贷款信息提供专业的股票、保险、银行、投资、贷款、理财服务

贷款风险评分

本文目录

深圳: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撬动新增贷款约1000亿

12月8日,深圳召开“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措施新闻发布会。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肖祖平介绍,今年以来,深圳市积极推动国家、省各项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并连续出台助企纾困、培育壮大市场主体等5个“30条”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影响,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加大输送力度,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实施首贷户贷款贴息,推动小微企业首贷户数量和贷款金额大幅增加。截止10月底,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5万亿元,同比增长25%;引导中小微基金加大对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11只市级中小微企业发展基金累计投资中小微企业金额达42亿元;加大中小微企业银行贷款风险补偿力度,撬动新增贷款约1000亿元。

二是持续实施降成本、降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积极推进全市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工作,完成1305个园区抄表到户,改造园区内广大中小微企业用电成本,平均每度电降低0.38元,累计惠及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1万多家,降低年用电成本约20亿元。继续执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用政策,至今为全市企业减负近20亿元,延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截至11月底,已对2022年三批符合条件的80.15万家参保单位发放了稳岗返还资金共计约22.64亿元。

三是加快发放补助资金,免申即享,直达助企。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市人社局、市文体旅游局等部门采用免申即享的方式,向企业直达发放专精特新企业奖励、工业企业防疫消防补贴、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和暂退旅行社质保金等资助,累计资助金额共计55亿元。

四是加大出口信保投保支持,助力中小微外贸企业走出去。深圳市商务局出台了2022年度中小微外贸企业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政策,统一为上年度出口额在800万美元以下企业统一购买出口信用保险,政策预计将覆盖超过2.9万家外贸中小微企业。

五是加强市场主体培育,促进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进小升规,对首次纳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库并于入库次年实现产值(营业收入)正增长的工业企业按相关规定给予最高20万元奖励。加快实施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今年共认定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928家,积极开展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预计年底前将认定深圳市创新型中小企业超过1.2万家,推动全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梯队不断壮大。

六是持续优化企业服务,帮助中小微企业排忧解难,全力建设深i企一站式市场主体培育和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更加高效便捷,不断完善企业诉求服务机制。截至2022年11月底,深i企累计解决企业诉求22.5万件,切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深入推进中小微企业公益服务。截止10月底,全市共成立中小微企业志愿服务支队和公益服务站72个,开展中小微企业公益服务活动145场,共服务中小微企业超过2.1万家次。

接下来,深圳市工信局将加快研究出台更多支持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激发活力,促进发展的惠企纾困政策,积极推动深圳市中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记者】黄思华许懿

【作者】黄思华;许懿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于“保交楼”专项借款、受困房企风险处置,银保监会最新发声

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稳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11月24日,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了银行业近期“保交楼、稳民生”的相关工作以及围绕《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落地工作所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

已基本投放至项目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保交楼”专项借款工作已取得阶段性进展,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资金投入带动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了项目建设交付。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积极推动支持“保交楼、稳民生”。8月份,银保监会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部门及时出台措施,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按照有关政策和要求,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安排下,依法合规、高效有序地向经复核备案的借款主体发放“保交楼”专项借款,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专项用于支持已售逾期难交付住宅项目建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

前10月银行业投放

房地产开发贷款超2万亿元

去年下半年以来,少数房地产企业由于长期“高杠杆、高负债、高周转”的经营模式不可持续出现风险,并对市场产生了外溢效应,同时受疫情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一些调整。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银行做好对房地产的信贷投放。1—10月,银行业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发放按揭贷款4.84万亿元,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下一步,银保监会将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沟通配合,协同一致,同向发力,督促银行保险机构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将金融支持政策落实好、落到位,切实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积极支持“保交楼、稳民生”,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六大行对暂时遇困房企

存量开发贷款给予展期等安排

《通知》提出了“十六条”监管政策。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6家大型银行围绕“十六条”监管政策,专题研究细化措施。

“目前,大型银行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上述负责人表示。

一是迅速建立专项工作机制和向分支机构传达政策要求,快速形成总行统筹、全条线发力的工作格局。

二是合理区分项目子公司风险和集团控股公司风险,建立区域优质房企“白名单”,对于暂时遇困房企存量开发贷款给予展期等安排。

三是优化和扩大现有授信审批“绿色通道”模式适用范围,在落实相关政策的前提下,对于重点客户、重要项目采取绿色通道形式加快审批和发放。

四是积极配合做好“保交楼”工作,靠前对接专项借款安排,着力推进“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

五是充分利用并购贷款、投行等工具,积极稳妥推进重点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项目并购金融服务。

六是积极支持人民群众住房贷款合理需求,保障受疫情影响、符合延期政策的住房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征信保护。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上述措施成效显著。

农业银行已经与5家房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银企双方利用各自行业优势,整合资源,深化全面合作,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围绕商品房、保障房、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在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并购贷款、债券承销与投资等业务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建设银行通过加快住房租赁基金试点拓展住房租赁融资。11月8日设立规模为人民币300亿元的建信住房租赁基金。目前,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已成功完成注册备案工作,重点推进项目20余个,项目资产总规模超过100亿元。

工商银行靠前对接专项借款安排,积极探索“保交楼”项目配套融资。例如,在任务较重的某中部大省,已对接项目超过30个。

中国银行进一步优化政策,确保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对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客户,允许对存量贷款予以展期或调整还款计划。

交通银行探索通过“银行+央企”“银行+政府+地方国企”等合作模式,发挥商行、投行等工具作用,采取并购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纾困基金等方式,做好符合“保交楼”目标要求的普通及改善型住宅项目融资支持。

邮储银行进一步梳理房地产行业发债企业名单,在符合风险偏好的前提下,适度增加债券投资标的企业范围,并通过债务融资工具的承销、投资支持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

对国有、民营房地产企业

一视同仁

股份制银行相关举措也在稳步推进。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围绕《通知》,一是要求股份制银行对国有、民营房地产企业一视同仁,通过对存量贷款展期、调整还款安排等方式予以积极支持,坚决避免出现一致性抽贷、断贷行为。鼓励各行优化内部授权,提高审批效率。例如,有的股份制银行已经给予分支机构特别授权,允许分行自行审批房地产企业合理的贷款展期申请。二是支持股份制银行助力房地产企业债券融资稳定。多家股份制银行积极参与了民营房地产企业增信支持类债券的承销及投资工作。银保监会也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部分房地产企业债券展期工作进行了协调。

“目前各项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一些工作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上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围绕《通知》提出的“积极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支持股份制银行发放并购受困房地产项目的并购贷款。例如,中信银行发挥中信集团“金融+实业”协同优势,通过并购和信托模式,化解佳兆业有关存量出险项目。

此外,针对《通知》提出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上述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支持股份制银行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尤其在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加快落实按揭贷款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据悉,部分股份制银行已开始为部分地区多个楼盘的住房按揭客户,提供延期还本付息服务,并不单独因此下调贷款风险分类,免收罚息。

保函置换预售资金业务已开展

近期,银保监会、住建部、人民银行还联合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业界评价该政策为房地产企业纾困“见效快”。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就保函置换流程方面进行了解读。房地产企业可向商业银行申请出具保函,商业银行合理确定额度和期限后出具保函。房企持保函向住建部门请求释放预售资金,监管账户行可配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做好必要的审核工作。住建部门研究同意后,向监管账户行发出拨付指令,监管账户行按拨付指令做好资金拨付。

该负责人介绍,目前股份制银行已经面向部分民营房地产企业开展了保函置换预售资金业务,缓解了这些企业的流动性压力。

记者仇兆燕

编辑李梦溪

青岛金企通公司:三年服务融资规模超400亿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体经济也一直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

近日,据青岛市金融服务信息支持平台最新数据显示,青岛国信金融旗下金企通公司累计服务融资规模已超400亿元。金企通公司是2019年12月,在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市大数据局指导下,由青岛国信集团携手浪潮集团、九慧数科合资成立的,公司旨在建设运营青岛市金融服务信息支持平台,扩大数字化金融服务覆盖面,着力纾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三年来,金企通公司围绕“服务政府、赋能金融、惠及企业”的发展目标,推动地方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打造青岛市金融服务信息支持平台,助力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累计实现注册用户4.1万,上线金融机构产品328款,对接各类金融机构近百家,500多位客户经理在线为企业提供融资咨询服务。

模式创新,持续优化线上融资服务体系

城市是现代经济的载体,而金融是维系经济运行的血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金融服务提升必然需要科技创新和有效的运营模式来支撑。

金企通公司按照不同行业和区域市场主体的需求,推送适合的融资服务产品,实现平台“标准化运营+本地个性化服务”的创新运营模式。针对金融机构运行情况等相关数据汇总,实现融资数据集中汇总、数据可视化查询等服务,提高金融主管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

金企通公司深度分析市场、产业、贷款政策等,不断迭代融资服务,根据行业特色,开设科创专区、海洋金融专区、外贸专区等行业专区,服务不同类型企业信贷融资需求;引入股权投资机构,健全平台融资模式,丰富企业融资选择;构建涉企非金融服务体系,包括管理咨询、政策咨询、市场推广、资源合作等,服务各层次、各行业、各发展阶段的中小微企业。

数据赋能,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

企业是经济的源头活水,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促进市场繁荣的重要“稳定器”。对于很多初创企业来说,没有信用记录、无法达到金融机构准入门槛,因而只能"望钱兴叹"。基于此,金融服务平台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服务企业能力已是必然要求。

为帮助金融机构通过多维度数据提升对企业的认知,推动银行的普惠金融业务实现敢贷、愿贷。金企通公司深入调研金融机构数字化风控需求,构建符合青岛总、分、支行各层级金融机构的普惠金融服务痛点的金融科技产品。

一是,打造风险预警平台,提升金融机构大数据预警能力。普惠金融服务中企业主体普遍存在经营规模小、经营波动较大、行业分布分散等特点,推高了金融机构普惠金融服务成本和贷后风险控制难度。近期同公司建设大数据风险预警平台,整合各项相关数据应用于贷后风控场景,建立“数据可信、方法和平台灵活支持”的企业主体风险预警体系,实现了重大风险全覆盖、风险防控全贯通、风险管控能力提升的三大目标。

二是,运用小微企业评分卡,提升小微企业融资效率。“小微企业评分卡”产品是基于小微企业全面数据画像生成的相关评分,主要针对贷前、贷中场景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意愿、欺诈风险、企业综合信用资质等方面进行评估。产品主要包含企业贷款意愿评分、欺诈风险评分、企业综合评分三部分功能。金融机构可以基于评分卡的拓客、审批、授信等流程,满足其银行客户批量化操作和标准化操作的模式,有效提升流程效率、降低融资服务成本。

区域联动,政企互通共引金融“活水”

金企通公司深入调研青岛所辖各区市产业结构、金融资源、政策导向的差异化要求,搭建市-区两级联动的金融服务平台,并逐步在西海岸、市北、平度、崂山、高新区等区域落地展业。

随着金融科技能力不断升级,金企通公司充分发挥数据归集、信息共享和关键领域应用的主导作用,以公司化运作方式,发挥国有机构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需求。

未来,金企通公司将持续深耕中小微企业融资服务领域,通过提供更全面、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手段,推动普惠金融服务提质扩面,更快、更好、更广泛地服务的融资需求群体,全方位为城市金融服务赋能,沿着助力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方向坚定前进。

全媒体广播中心记者:李岳锋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